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氧化氯对流感病毒的灭活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流感病毒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毒,传播范围广,甚至可以造成大流行,而有关消毒剂对流感病毒杀灭作用的研究很少.如果二氧化氯能低浓度快速灭活流感病毒,则其在空气消毒中的应用前景将是十分广阔的.目前限于病毒喷雾和回收的困难,本实验采用试管法,即二氧化氯溶液直接和流感病毒作用后,观察其对病毒血凝素抗原的破坏作用,以及通过二氧化氯作用后的流感病毒经中和剂中和后,接种9~10天龄鸡胚尿囊腔培养,观察二氧化氯对流感病毒的灭活作用,然后测定增殖培养后尿囊液中流感病毒的血凝效价.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外学者公认分离流感病毒最理想的方法是用鸡胚接种。海南岛于1984~1986年分别发生流感病毒乙型和甲_1型流行,经采集临床疑似流感患者咽洗液标本34份,同时用鹌鹑胚和鸡胚分离,结果鹌鹑胚第一代分离到流感病毒13株,阳检率38.2%、而鸡胚仅分到3株,阳检率8.82%,差异非常显著(P<0.005)。此外,一些型别的流感病毒在鹌鹑胚羊水及尿液中病毒的EID_(50)滴度在10~(-3.33)~10~(-8.67)之间,而鸡胚滴度在10~(-4.62)~10~(-5.57)之间;同一病毒稀释度接种的两种胚,鹌鹑胚羊水及尿液中的病毒血凝滴度为1:160~1:800,而鸡胚滴度在1:15~1:160,结果表明鹌鹑胚分离流感病毒比用鸡胚更满意。为研究流感病毒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导1983年12月到1984年2月莫斯科地区流感局部爆发期间,用鸡胚和狗肾传代细胞系(MDCK)从发病儿童鼻咽部洗液中分离乙型流感病毒的比较。鼻咽部洗液用棉拭子采集后放入含抗菌素Eagle培基的试管中,检查前放4℃保存。用鸡胚分离病毒,按0.4ml未稀释液接种到10天鸡胚的羊膜腔和尿囊腔中,35℃孵育72小时,此后收集羊膜腔和尿囊腔内液体。用MDCK单层细胞按0.2ml未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采用羊角药液,与各型流感病毒作用,检测其抗病毒的作用。羊角液对甲1型、甲3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药液浓度在1:5~1:15时,可以使3个型别的4个毒株完全失去其病毒在鸡胚内生长和复制的能力,而且浓度在1:5时,对鸡胚和小白鼠均无明显的毒副作用。为羊角的开发利用及流感防治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鸡胚分离法,并用病毒分离株进行血清抗体检测。方法 用SPF鸡胚接种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的呼吸道标本,培养72 h后收获羊水和尿囊液测定血凝效价(HA)。用2株病毒分离株检测福建省首例患者急性期、恢复期及密切接触者血清抗体。结果 经鸡胚盲传2代后,5例患者的咽拭子标本均分离出该病毒。第2代分离物HA滴度(1∶32~1∶256)较第1代(1∶8~1∶32)明显提高。2株病毒分离株检测感染者血清,恢复期血清HI抗体滴度较急性期升高16倍,且2株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用鸡胚分离法分离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敏感性高,感染者在短期内可产生高滴度的HI抗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 副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方法 应用鸡胚和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突变株分离病毒,用多株流感国际和国内代表株抗血清进行血凝抑制交互试验,用4类主要呼吸道病毒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做特异性交叉反应鉴定。结果 分离株在鸡胚培养中有较高的血凝效价,但与流感病毒甲、流感病毒乙均不发生血抑反应,而与副流感病毒2型单克隆抗体发生较强免疫荧光反应,在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突变株培养出现明显细胞融合病变。结论 分离虽具有高滴度血凝效价,但不是流感病毒,根据与副流感病毒2型单克隆抗体可以发生较强反应和在人胚肺成纤维细胞上的特征性细胞病变,确认为副流感病毒2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流感病毒鸡胚培养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经实时荧光PCR检测阳性同时流感病毒MDCK细胞培养阳性的样本,用原始标本接种SPF鸡胚培养、传代、收获、以人O型血红细胞凝集试验测定病毒滴度,滴度大于等于1:8倍用血凝抑制试验鉴定分型。结果:205.10.1-2016.3.31本流感网络实验室共采用实时荧光PCR检测样本1052份,阳性155份,流感病毒MDCK细胞培养血凝滴度1:8符合要求的阳性86株。选取MDCK细胞培养阳性鸡胚敏感的H1N1及B-Victoria样本共57例原始标本滤过除菌后接种SPF鸡胚经过2-3代鸡胚培养收获血凝滴度1:8符合要求的阳性病毒株20株。结论:流感病毒鸡胚培养的敏感性低于细胞培养,影响鸡胚培养的因素主要有鸡胚的选择,样品的毒力及保存时间,试验时样品的处理无菌操作等。  相似文献   

8.
用鸡胚和MDCK细胞分离流感病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通过两种分离流感病毒方法的比较,提高流感病毒分离率和流感监测效果。方法:对500份咽拭子标本同时采用MDCK细胞培养法和鸡胚双腔培养法分离。结果:细胞培养法分离流感病毒35株,分离率为7%,鸡胚双腔培养法分离流感病毒12株,分离率为2.4%。共35株病毒株,其中A3型15例,S型20株。结论:流感病毒分离中,细胞培养法比鸡胚培养法敏感,同时用两种方法培养,可明显提高流感病毒分病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苏北某鸡场送检病鸡,剖检显示严重的心包炎、肝周炎,部分脏器出血,进行实验室诊断。方法取病鸡肝脏划线接种麦康凯平板,同时取病鸡肝脏、脾脏及胰腺,病料混合研磨后接种3枚10日龄SPF鸡胚,每个鸡胚接种0. 2 ml研磨液。将平板上长出的细菌纯化后进行细菌生化实验及16S r DNA基因测序鉴定。死亡鸡胚收集尿囊液进行试纸条检测、血凝及血凝抑制实验。结果生化试验、16S rDNA扩增序列分析结果显示麦康凯上红色菌落为大肠杆菌,分离病毒具有血凝性且能被禽流感H9亚型特异性血清抑制。结论本病例为H9亚型AIV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流感病毒的流行情况。方法:宝安区两家医院临床样本经鸡胚接种和MDCK细胞培养,用血凝试验和血糖抑制试验鉴定。结果:分离到甲3型流感病毒13株。阳性率为15%,并且在监测中发现一株甲3型流感病毒的新变种。结论:新变种出现可能造成流感流行,应加强流感病毒的监测和防治。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人子宫组织的出血现象,将米非司酮8*10^-3M滴加到种植于鸡胚绒毛尿囊膜表面的人蜕膜和绒毛膜组织上进行培养观察。结果显示:米非司酮具有明显促进组织生长,抑制组织出血现象产生的作用。提出胚胚绒毛尿囊膜可做研究子宫组织出血的实验模型;米非司酮抑制出血的作用,可借鉴到临床用药物流产后出血副反应的防治。  相似文献   

12.
流感病毒不同分离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比较MDCK细胞和鸡胚对流感病毒的敏感性。[方法]对1998年采集的上呼吸道标本分别接种MDCK细胞及鸡胚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从433份标本中共分离流感病毒31株。其中甲3型25株、乙型6株。MDCK细胞分离甲3型25株、乙型5株;鸡胚分离甲3型9株、乙型5株。[结论]MDCK细胞分离甲3亚型流感病毒比鸡胚敏感,乙型无显著差别,因此,要提高分离率,最好用两种方法同时进行分离。  相似文献   

13.
自1957年美国 Issacs 和西德 Lindenman 等用灭活流感病毒与鸡胚绒毛尿囊膜一起孵育,在培养液中发现一种可溶性物质,能干扰流感及其他活粘液病毒在新鲜鸡胚绒毛囊膜块上生长,他们称此物质为干扰素(Interferon)后。又陆续发现许多灭活的或活的病毒,包括其他粘液病毒、肠道病毒、虫媒病毒、痘疹病  相似文献   

14.
肺炎喘嗽1号口服液抗病毒效果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炎喘嗽1号口服液是一种对病毒性肺炎、支气管炎有明显疗效的中成药制剂。采用病毒和抑制法在鸡胚和细胞培养测定了该药对流感病毒,呼吸合胞病毒和腺病毒的抑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药物浓度在1:32以上时,对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有明显换抑制作用但对腺病毒,即使浓度在1:2时也无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5.
作者对鸡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ARTV)致病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发现大肠杆菌在本病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协同作用。首先对鸡的肝、肾进行攻毒,然后病毒分离,经鸡胚多次传代后,鸡胚出现矮小,头部出血,有时全身出血,取鸡胚尿囊液,经负染,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有密集的呈球形的病毒颗粒。  相似文献   

16.
天津市儿童流行性感冒病原学检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天津市2001-2002年流行性感冒(流感)患儿进行病原学分析。方法:用狗肾传代(MDCK)细胞和鸡胚双腔法进行流感病毒分离。用鸡红细胞和人O型红细胞凝集试验证实病毒的存在,用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进行型和亚型的鉴定。结果:2001年10月至2002年3月共采集14岁以下流感样患儿咽拭子标本238份,发离出64株流感病毒,检出率为26.9%;其中A(H3N2)亚型42株,占检出数的65.6%;A(H1N1)亚型13株,占20.3%;B型9株,占14.1%,所分离的64株流感病毒都具有适应于MDCK细胞株生长及与人O型红细胞凝集良好的生物学特性,转种鸡胚后,绝大多数(62/64)能适应鸡胚生长;但64份阳性咽拭子标本液直接接种鸡胚,仅有3份血凝阳性,此外,96.4%(53/55株)A型流感病毒均可由O相转为D相,有2株A(H3N2)为O相特征,B型流感病毒均为O相特征,结论:天津地区流感病毒存在A(H3N2)、A(H1A1)和B三个型,以A(H3N2)为优势流行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近期禽宰场流感病毒在鸭子中的携带情况。方法:在禽宰场随机选择正常健康状况待宰鸭子30只,分别取咽和肛门混合拭子,使用鸡胚培养扩增,血凝法切筛,甲型流感病毒核蛋白(NP)蛋白保守核酸序列作扩增鉴定。结果:在30份样品中,经鸡胚培养扩增,1:50的血凝法初筛50%为阳性,经核酸聚合酶链反应扩增鉴定10份样品中,9份为甲型流感病毒。结论:用本方法在正常鸭子中甲型流感病毒的可检出携带率约为45%。  相似文献   

18.
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上的培养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中培养的最适条件。方法将流感病毒分别以直接接种法和吸附接种法接种于MDCK细胞,比较其接种效果;选择其中更合理的方法,对其培养条件(培养时间、血清浓度、胰酶浓度、接种量和传代次数)进行比较和优化。结果直接接种法相对于吸附接种法更具优势。最佳收获病毒时间为72 h;胎牛血清对病毒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终浓度为2.5μg/ml的胰酶可明显提高细胞增殖病毒的血凝效价。结论通过对MDCK细胞培养流感病毒条件的优化,可以明显提高流感病毒培养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不同流感病毒型别鸡胚培养的敏感性及分离毒株的生物学特征。方法将流感病例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阳性者接种SPF鸡胚,用红血球凝集试验判定分离结果并测定病毒滴度,以血凝抑制试验鉴定毒株型别。结果 802份核酸阳性标本鸡胚分离阳性536份,阳性率66.8%,其中A(H1N1)、A(H3N2)、B和H1N1pdm2009的阳性率分别是52.3%(45/86)、4.3%(3/70)、62.4%(194/311)和87.8%(294/335);首次出现阳性的血凝滴度分别是1∶18.92、1∶15.96、1∶18.83和1∶5.93;合格(血凝滴度≥1∶8)阳性培养物传代数分别为2、2、2和3代。结论鸡胚是流感病毒A(H1N1)和B型的敏感宿主,连续传代有利于提高流感病毒的分离率和血凝滴度。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人子宫组织的出血现象,将米非司酮8×10~(-3)M滴加到种植于鸡胚绒毛尿囊膜表面的人蜕膜和绒毛膜组织上进行培养观察。结果显示:米非司酮具有明显促进组织生长、抑制组织出血现象产生的作用。提出鸡胚绒毛尿囊膜可做为研究子宫组织出血的实验模型;米非司酮抑制出血的作用,可借鉴到临床用于药物流产后出血副反应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