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分析药学干预对规范医院临床科室麻醉药品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期间,未实施药学干预的临床科室麻醉药品管理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1—12月期间,实施药学干预的临床科室麻醉药品管理为观察组,观察两组管理效果、麻醉药品管理质量、患者满意度评分、麻醉药品不合格处方情况。结果观察组差错事件发生率为0.15%、不合理用药率为0.22、处方调配合格率为99.63%,与对照组对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麻醉药品管理质量、患者满意度评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麻醉药品不合格处方2857张,不合格率为42.44%,合格处方为3875张,合格率为57.56%;观察组麻醉药品不合格处方91张,不合格率为1.36%,合格处方为6614张,合格率为98.64%,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药学干预,能够规范医院临床科室麻醉药品的管理,减少不合格处方的发生率,管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在提高用药安全中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西药房高危药品常规检查54次检查结果作为对照组,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西药房高危药品常规检查54次检查结果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西药房高危药品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西药房高危药品采用细节化管理。观察两组高危药品考核中存在的药品存放不当、药品标志牌内容不全、药品管理制度落实不完善等情况,对其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检查出的药品存放不当、药品标志牌内容不全、药品管理制度落实不完善等情况所发生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西药房高危药品细节化管理能够显著减少药品管理不当事件的发生,从而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rrjk》2017,(14)
目的:分析医疗机构使用麻醉药品的规范化管理及对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05月~2016年05月在我院未实施麻醉药品规范化管理工作前的执业医师、护士、药师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对照组,2016年06月~2017年04月实施麻醉药品规范化管理工作的执业医师、护士、药师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并对两组的麻醉药品处方合格率、麻醉药品意外事件发生情况以及专用病历书写合格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的麻醉药品处方合格率(98.50%)和对照组的麻醉药品处方合格率(81.50%)比较明显升高。结论:规范化管理医疗机构使用麻醉药品,可显著提高醉药品处方合格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药剂科不断加强对麻醉药品的质量安全管理,制定并完善麻醉药品监督管理办法,提高管理经验,坚持持续改进管理理念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方法对基层医院药剂科、麻醉科人员、等有麻醉处方权的医生进行调研,专门组织知识讲座和培训和考核,加强其责任心,不断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对麻醉药品的使用、去向监督管理,严把合理使用关。结果通过对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发现了药剂科整体药学知识水平偏低,麻醉科专业水平也有待提高等差距,经过整改和学习,各环节的制度管理不断持续的完善,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有效防止了麻醉药品流于社会非法渠道。满足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及时性、有效性。结论药剂科严格执行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的方法,不仅保证了医疗安全,强化了药品各部门的质量管理责任心,而且健全了药品管理制度,优化了工作程序,保证了药品质量,值得其它医院管理层关注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及评价护士长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本院各科室护理护士长16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人.对照组行常规工作行为,观察组除常规工作外对部分业务工作进行强化.比较两组护士长所在科室的投诉例数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对照组出现5例患者投诉情况,其中有2例演变为医患纠纷,观察组无投诉情况,亦无医患纠纷事件发生.两组护士长所在科室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评价,观察组满意度为98.3%远远大于对照组的85.0%,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长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到整个科室护理质量水平,通过提升护士长业务水平和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可以降低投诉例数,提高护理满意度,说明护士长在护理安全管理团队中起到了提升护理团队专业水平,融洽医患关系,增强患者满意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麻醉科信息系统集成化管理模式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方面的效果。方法:自2021年3月起,在医院麻醉科实施信息系统集成化管理模式,针对麻精药品使用登记、收费、废弃管理等问题进行全面整改,分别统计信息系统集成化管理模式前后各12个月的麻精药品核药时间、核账时间、用药反馈率、处方错误率、药品废弃率,并统计麻精药品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及麻醉医护人员麻精药品使用工作量满意度。结果:与应用前相比,应用信息系统集成化管理模式后核药时间、核账时间、用药反馈率、处方错误率、药品废弃率均显著下降(P < 0.05);麻精药品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下降(P < 0.05);麻醉科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及工作量满意度明显提高(P < 0.05)。结论:应用信息系统集成化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麻精药品管理的规范化,为麻精药品临床使用及患者安全提供了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管理和使用情况,为确保该类药品安全有效的规范管理和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库房、门(急)诊药房和住院药房的管理措施及管理流程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药品管理体系在药库的采购管理、验收入库,门(急)诊科室、住院药房的领药管理和发放,空安瓿回收管理等方面制定了的严格的人员、处方、药品等相应管理措施.结论 建立了一套较完善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体系,管理效果较好,确保了本院该类药品的安全、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8.
麻醉及精神类药品是麻醉科日常工作必不可少的主要用药,如何能做到方便临床使用、易于科室管理、符合法律规范、确保用药安全,并且随时可以接受检查,一直是大家共同关心的课题.近几年来,根据麻醉药品管理规范要求,我们对麻醉、精神类药品的管理和使用流程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并不断改进和完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主要做法和体会简要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基于安全预警与策略优化管理模式的麻醉科高危药品管理。方法 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麻醉科对高危药品实施安全预警理念下策略优化管理模式,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麻醉科常规管理高危药品作为干预前进行对比。比较干预前后护士对高危药品的认知评分及高危药品管理达标情况,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护士对高危药品的认知评分以及高危药品管理达标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1.92%,低于干预前的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全预警理念下策略优化管理模式能提高麻醉科护士对高危药品的认知水平及管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标识管理运用在高危药品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发生的150例用药安全事件为研究对象,其中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的常规管理为对照组,而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的标识管理为观察组,对两组的管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高危药品管理缺陷发生率较低,组间对比羞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上将标识管理运用在高危药品管理中,能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用药安全性,确保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内科护理用药安全管理有关问题。方法:分析笔者医院80例心内科患者护理中安全用药情况,时间在2018年8月-2019年6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用药护理,观察组进一步加强用药护理安全管理。结果:观察组医疗纠纷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X~2=7.2072,且该组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X~2=4.8000(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强化心内科用药安全管理,可减少医疗纠纷和护理差错问题的发生,能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规范手术室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管理,合理用药,杜绝浪费。方法拟定手术室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制度,管理小组定期检查,制定毒麻药品的发放流程。结果经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管理,以达到毒麻药品的安全、合理使用,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避免药品丢失、被盗案件的发生。结论新的麻醉药品管理模式规范了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管理[1],缩短了麻醉准备时间,提高了麻醉医生的满意度,保证了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西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和安全用药方法。方法:分别回顾调查医院内2014年10月到2016年2月因高危药物使用不当而引起医疗事故的患者,分析统计其使用高危药物过程中出现医疗事故的原因,医院为了降低高危药物管理和使用过程中的差错,采取了制定高危药品管理考核制度、成立高危药品管理团队、领导者竞争上岗、提高高危药物的管理等措施。结果:医院采取相应管理措施之前,医疗事故发生率占1.25%。医院采取相应管理措施之后,医疗事故发生率占0.01%。结论:医院经过制定高危药品考核制度、成立高危药品管理团队、领导者竞争上岗、提高高危药物的管理等措施后,提高了对高危药物使用和放置的监督管理,医护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增强,操作规范,提高了高危药物使用过程中患者的安全和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了高危药物使用的医疗事故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西药房的库房环境管理对于药品质量的具体影响。方法:随机取本院西药房库房2000份药品,于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对此批药品未实施西药房库房环境管理措施,选取此批药品发生质量问题的发生率作为对照组,并选取在此期间本院西药房库房(施行西药房库房环境管理措施)药品发生的质量问题的发生率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对照组及观察组药品质量问题产生的具体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明确西药房库房环境管理对于药品质量保证的重要影响。结果:对照组药品质量问题发生率为4.5‰,观察组药品质量问题发生率为0.19‰,药品质量发生率观察组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结论:实施西药房库房环境管理措施能明显降低药品质量问题的发生,从而提升药品质量合格率,为临床药物治疗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采用细节管理方法对预防院内感染的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将我科室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作为观察组,将细节管理理念融入到临床护理管理中,不断完善科室的管理制度,从细节入手,积极发现科室内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统计观察组发生的院内感染例数,评价临床护理质量.将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观察组在细节管理模式下,其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质量大幅度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细节管理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规范手术室麻醉药品的管理与使用. 方法 在手术室内建立麻醉药房,根据医院实际,制订合理可行的管理制度,配备专职药师管理药品. 结果 与原有麻醉用药管理模式相比,药品管理更加规范有序,药品随意放置率降低,药品收费准确率明显提高,药品使用更加合理. 结论 设立手术麻醉药房,保障患者的权益,减少药品流通过程中不必要的环节,提高药品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7.
潘哲 《医疗装备》2020,(8):45-46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医院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的60台特种设备作为对照组,选取医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的60台特种设备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的管理质量及科室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设备损坏、功能不全、生锈、污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科室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在医院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活动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对设备进行维修与保养,提升科室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风险因素管理在发热门诊护理中的应用对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选择40例发热门诊护理人员为试验对象,选择单双号随机化分组,各20例,分别选择风险因素管理、常规管理法。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预判能力(95.99±2.63)分、安全知识掌握度(94.15±2.35)分、自身安全意识(94.68±1.55)分、安全理智感(93.36±2.48)分、专业技能水平(95.08±2.45)分、基础理论知识评分(96.27±1.36)分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00%)高于对照组,投诉率(0.00%)、医疗事故率(2.0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发热门诊的护理人员实施风险因素管理效果显著,可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预警分级管理对于防范医院手术科室医疗纠纷和医疗不安全事件的作用。方法以医院2012年未实施预警分级管理的手术科室医疗安全状况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实施策略后的2013年(预警组)手术科室医疗纠纷发生率、医疗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平均赔款额及医疗安全系数。结果实施策略后,预警组医疗纠纷和医疗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医疗赔款额也有显著下降(P<0.05),而医疗安全系数从0.50±0.26提高到0.79±0.28(P<0.05)。结论预警分级管理可显著降低手术科室医疗纠纷和医疗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提高医疗安全系数,降低平均赔款额,可成为医院医疗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加强西药药房管理措施及分析减少药患纠纷的策略.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6年3月我院西药药房的4000例药品发放为研究对象,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的2000药品发放为对照组,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的2000例药品发放为观察组,对照组我们予以传统的药房管理模式,而观察组我们则采用加强后的药房管理模式,观察两组在药患纠纷、服务满意度上的差异.结果:采用加强西药药房管理模式的观察组药患纠纷次数及服务满意度分别为92、98.23;对照组药患纠纷次数及服务满意度则分别为143、89.62,观察组在两项评价指标上的表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医院的药品发放工作中,通过加强西药药房管理可以减少药患纠纷,提高患者对药房的服务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