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乏脂肪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的CT和MRI影像表现,比较不同检查方法诊断乏脂肪RAML是否存在差异,旨在提高影像学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2年9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乏脂肪RAML患者的CT及MRI影像资料,重点分析病变的形态、位置及影像征象,是否存在假包膜,是否含有脂肪,是否合并出血、坏死以及病变强化方式等.对比研究CT与MRI检查诊断乏脂肪RAML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17例乏脂肪RAML病灶中,CT平扫表现为略高密度10例,等密度5例,混杂高密度2例.17例乏脂肪RAML中有6例行MRI检查,MRI平扫T2加权像均表现为低信号.6例均发现含有脂质成分,出现假包膜1例.CT增强扫描11例肾皮质期肿瘤明显强化,4例肾皮质期肿瘤轻度强化.结论 乏脂肪RAML容易误诊为肾癌,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如鉴别诊断仍有困难,应做MRI进一步检查,可提供更多诊断依据.磁共振自旋回波序列化学位移成像可以有效地检测出微量脂肪成分并对脂肪成分定量,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磁共振(MR)检查对输尿管扩张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6例已行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的输尿管扩张患者做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尿路成像(MRU)检查,并对其中6例做MR梯度回波序列动态增强扫描。结果MR检查显示56例输尿管扩张,35例结石,13例结核或炎症,3例输尿管肿瘤,3例发育异常,1例输尿管外肿瘤,1例神经源性膀胱;IVP检查显示51例输尿管扩张,5例不显影,32例结石,10例结核或炎症,3例发育异常,1例神经源性膀胱。结论MR检查能清楚显示输尿管扩张的情况,帮助分析扩张的病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CT与MRI强化检查乙肝肝硬化背景的小肝癌(SHCC)特征。方法:取本院收治SHCC者56例,均行增强CT、MRI检查,观察病灶检出率、病灶-肝脏对比率、相对强化率、时间-密度/信号强度曲线类型、病灶假包膜显示率。结果:(1)两种检查方式SHCC病灶检出率比较无意义(P>0.05);(2)增强CT检查各期TLCR低于增强MRI检查(P<0.05);(3)增强CT检查动脉期、平衡期rER低于增强MRI检查(P<0.05);两种方式门静脉期rER无意义(P>0.05);(4)增强CT检查速升缓降型率低于MRI检查,增强CT检查速升速降型率高于增强MRI检查(P<0.05);两种检查方式缓慢上升型率、基本无强化型率比(P>0.05);(5)增强MRI检查病灶假包膜显示率高于CT检查(P<0.05)。结论:SHCC检查中,增强CT检查、增强MRI检查较理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CT和MRI影像表现。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血管外皮细胞瘤8例,男6例,女2例,所有病例均进行了CT和MRI检查。结果回顾分析其CT和MRI影像表现有如下特点,CT:(1)肿瘤形态多呈不规则分叶状;(2)肿瘤表现为等低或等低高混杂密度,增强扫描肿瘤通常为明显不均匀强化;(3)肿瘤临近骨质可有破坏,但无增生硬化;(4)肿瘤多数与硬膜窄基相连。MR:(1)肿瘤外形不规则分叶状;(2)肿瘤T1T2信号混杂,增强后肿瘤强化明显但不均匀;(3)肿瘤内常可见血管流空影;(4)脑膜尾征少见。结论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有比较典型的CT和MRI影像特点,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术前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不同影像技术在泌尿系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志翔 《职业与健康》2003,19(1):145-146
目的 探讨不同的影像技术在泌尿系结核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9例泌尿系结核患者。男6例,女3例,年龄17-55岁(平均33岁),行IVP(静脉贤盂造影术),CT,MRI(磁共振显像),超声等不同影像技术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早期以静脉肾盂造影或逆行性尿路造影为首选方法,IVP与超声可显示进行性泌尿系结核,而CT可显示形态和功能的改变,超声与CT可发现晚期和慢性改变。结论 泌尿系结核的病理特征为破坏和纤维修复。各种不同的影像手段可观察其病理特征或导致的慢性改变。应用各种技术并对影响改变进行综合分析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影像学表现特征及各种影像检查方法对其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总结分析了46例股骨头缺血坏死病例,男28例,女18例。病例均行普通X线平片、CT及MRI检查。结果X线平片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价值有限,CT及MRI对显示股骨头坏死表现各有特点。结论MRI对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最具重要临床价值,其次为CT。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诊断、鉴别诊断及影像学分型。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5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学表现及有关临床料;结果CT极MRI瘤体可表现为境界清楚、边缘规则的圆形实性、囊实混合性或囊性团块,其中实性1例,囊、实混合性3例,囊性1例;瘤体均具有包膜,其完整者3例,局部呈浸润性生长2例。依据该肿瘤的影像学特点结合有关文献,将其分为实性均质型、囊实混合型和类囊肿型三类。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CT及MRI检查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CT与MRI诊断股骨头坏死的征象,并比较两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5月来我院检查和治疗的56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109个股骨头坏死,分别进行CT与MRI影像检查,并对其影像学资料和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临床病例证实I-Ⅱ期股骨头坏死共计57个,CT检查显示28髋未见明显异常征象,29髋发现局部囊变及斑片状或条带状高密度硬化等征象。MRl检查均显示为不等的线状或片状高信号,并伴有少量关节腔积液。Ⅲ期:31个股骨头坏死,CT检查显示有29髋骨小梁缺失和细小囊性变形成,而MRl检查显示31髋骨小梁缺失,部分呈长Tl、T2信号。股骨头塌陷21例,CT检查发现19例,MRl检查发现21例。结论 MRI是股骨头坏死诊断的准确、有效手段,可提供不同时期的影像资料,诊断效果及准确性均优于CT,是临床股骨头坏死的最佳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DR、CT三维重建、MRI三种影像学方法在布氏杆菌性脊柱炎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2013年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就诊治疗的33例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的资料,以病理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比较DR、CT三维重建和MRI检查在布氏杆菌性脊柱炎诊断中的作用。结果:在椎间隙变化的显示方面DR占优势;CT三维重建对椎体骨破坏、死骨、硬化骨形成以及韧带变化等方面有较高的显示率;MRI主要是对椎间盘破坏、椎旁脓肿形成、骨膜改变及肉芽肿形成等方面优于DR和CT三维重建;前两者者联合能提高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各征象的显示率;三者联合则能够对该病做出全面准确诊断。在诊断符合率方面,DR对布氏杆菌性脊柱炎诊断的符合率为54.5%,CT三维重建为90.9%,MRI为93.9%,前两者联合诊断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符合率为97.0%。而三者联合检查应用的诊断符合率达100%。经统计学分析, DR与CT三维重建、DR与MRI检查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三维重建与MRI单独检查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R、CT三维重建联合检查与三者联合检查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与单独检查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DR、CT三维重建、MRI是全面准确显示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病理征象的有效方法。DR、CT三维重建、MRI联合检查诊断布氏杆菌性脊柱炎能达到极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讨论静脉肾盂造影(IVP)、多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CTU)、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MRU)三者在肾积水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96例肾积水患者影像资料,72例行IVP检查,43例行CTU检查,36例行MRU检查,23例行IVP、CTU检查,19例行IVP、MRU检查,6例行CTU、MRU检查,3例行IVP、CTU、MRU检查。结果 IVP检查诊断明确52例(占72%);CTU检查诊断明确40例(占93%);MRU检查诊断明确35例(占97%);IVP、CTU检查诊断明确者23例占(100%);IVP、MRU检查诊断明确19例(占100%);CTU、MRU检查诊断明确6例(占100%);IVP、CTU、MRU检查诊断明确3例(占100%)。结论 IVP、CTU、MRU三种检查方法各具优缺点,三者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肾积水的诊断,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肾结核的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MSCTU)的影像表现,评价MSCTU对肾结核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经临床尿培养、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结核的CT影像资料。本组病例男26例,女11例,年龄2258岁。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和强化扫描,应用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及容积重建等技术,获得尿路成像图像。结果 37例患者中,确诊前通过MSCTU诊断肾结核34例,准确率达91.9%;其中肾脏形态、大小改变28例,肾实质内多发大小不等囊状低密度灶28例,肾内出现钙化灶14例,累及输尿管7例,膀胱3例。结论 MSCTU检查能够客观显示各期肾结核的病理特征,直观显示泌尿系全貌,逐渐取代了传统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对临床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癌的CT影像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嫌色细胞癌,男4例,女6例,年龄31~73岁,平均(54.4±14)岁。观察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密度及强化特点,对比分析肾嫌色细胞癌瘤体、正常肾皮质、肾髓质的平扫、动脉、静脉、延迟期的强化情况,观察肾嫌色细胞癌的动态扫描特点,并和病理做对比分析。结果:该组病例共10例,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为肾嫌色细胞癌。肿瘤均为单发病灶,直径大小约2.0~5.8 cm,平均(4.3±2.3)cm。右肾8例(80%),左肾2例(20%)。CT扫描肿瘤呈等密度7例(70%),稍低密度3例(30%),髓质内肿瘤8例(80%),皮质内肿瘤2例(20%)。类圆形、椭圆形9例(90%),不规则形1例(10%)。肿瘤有完整包膜者8例(80%),不完整者2例(20%),增强扫描包膜显示更清晰。肿瘤内坏死、囊变2例(20%),淋巴结转移1例(10%)。肿瘤内未见钙化、出血。动态增强扫描,肿瘤动脉期呈中度强化,静脉期肿瘤强化程度最高,延迟期肿瘤强化程度逐渐下降,但仍高于动脉期强化程度。CT动态增强扫描肿瘤强化程度始终低于肾皮质强化,高于肾髓质强化。结论:肾嫌色细胞癌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综合分析该肿瘤的特点,有助于提高该肿瘤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urography,MRU)检查技术和方法在儿童尿路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1~13岁患有尿路疾病儿童的MRU资料,采用常规T,快速恢复快速自旋回波(fast recovery fast spin echo.FRFSE)和3DMRU序列进行检查。所有图像在AW4.2工作站经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重建出3DMRU图像。结果:16例患者中,MRU诊断先天性发育异常12例,泌尿系统疾病3例,正常1例。16例中10例经手术治疗,6例经临床治疗,均与MRU诊断符合。MRU检查前接受B超检查者16例,CT检查者6例,静脉肾盂造影者9例。各项检查与MRU诊断符合率分别为:B超93.7%(15/16),CT66.7%(4/6),IVP66.7%(6/9)。结论:MRU技术是一种操作简便、诊断可靠的尿路检查手段,在儿童尿路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彭虹  闵朋 《职业与健康》2014,(20):3006-3008
目的探讨股骨头坏死磁共振成像(MRI)信号表现与手术治疗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3年12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住院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130例,都进行了X线检查、CT检查与MRI检查,同时采用截骨术进行治疗,观察预后情况。结果 X线与CT显示的股骨头形态改变遵循囊变、坏死-密度增高-股骨头变扁、塌陷的规律。MRI表现股骨头不变形56例,股骨头硬化缘环绕坏死区40例,软骨下完整性破坏34例。所有患者都完成治疗,术后Harris评分优良率为93.8%,术后评分明显高于术前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随着MRI信号分期的增加,股骨头坏死的预后优良率越低,呈现负向相关性(P〈0.05)。结论股骨头坏死的MRI诊断能提供更好的诊断信息,积极的手术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效果,MRI信号表现能有效判断治疗预后。  相似文献   

15.
冯浩  姜萍  陈国平 《现代保健》2010,(24):118-120
目的 评价CT增强扫描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的CT增强扫描征象.结果 40例甲状腺癌的CT表现为形态不规则或类圆形的低密度区,密度均匀或不均匀,瘤壁不规则和不光整,通常伴有坏死(15/40)、囊性变(5/40)、钙化(25/40)、淋巴结肿大(18/40)和浸润到周围组织.CT 能正确地显示肿瘤的侵犯程度,比如:气管受压(10/40),气管食管沟浸润和向纵隔内延伸(8/40),局部皮肤浸润(20/40),颈动脉鞘受侵犯(12/40),颈部淋巴结和颈部肌肉融合不清(12/40).结论 CT增强扫描对甲状腺癌诊断具有很大的价值.术前应用CT扫描可以明确病变的范围及进行术前评价和分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RI和CT在脑膜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59例脑膜瘤的影像学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59例脑膜瘤中男15例,女44例,男女之比1∶2.9;多数单发(57/59,96.6%),病灶多位于大脑镰和颅骨内板下(42/57,73.7%)。CT平扫呈稍高或高密度。MRI平扫T1WI以等信号(23例)和稍低信号(16例)、T2WI以等信号(12例)和稍高信号(26例)为主,增强扫描后大部分呈均匀明显强化(32/41,78.0%),CT和MRI均可见硬脑膜尾征和瘤周水肿。结论脑膜瘤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对该病的术前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肝脏肿瘤的CT、MRI诊断价值及临床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及穿刺病理证实的儿童肝脏肿瘤,男11例,女2例,年龄最小13个月,最大14岁,平均10.8岁。10例行CT扫描,6例行MRI扫描。结果:13例中,原发性肝癌7例(78%),肝母细胞瘤3例(23%),白血病肝脏侵润1例,肝血管瘤1例,肝间叶性错构瘤1例,不同病理类型肿瘤有其各自影像学特点。结论:CT与MRI检查可准确显示恶性肝肿瘤的部位、大小、侵润范围、影像特点及转移情况,为肿瘤的临床分期、制定治疗方案、估计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影像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某医院2010~2011年37例经MSCT诊断为急性胰腺炎患者(均经临床证实)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病历资料。结果:急性单纯水肿性胰腺炎30例,CT表现为胰腺不同程度的体积增大,其密度稍低但较均匀,腹腔未见积液;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7例,CT表现为胰腺明显肿大,伴胰腺周围积液、出血、坏死或钙化。结论:MS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评估其严重程度、特别是对鉴别轻型和重症胰腺炎及邻近器官是否受累及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早期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临床确诊的21个强直性脊柱炎早期病例,回顾分析其骶髂关节DR、CT及MRI表现.结果 DR仅发现5例骶髂关节可疑异常.CT显示19例骶髂关节病变,主要表现有关节面皮质白线中断(17例),局部骨质硬化(14例),骨皮质下小囊样改变(8例).MRI显示21例关节均为异常,主要表现有关节面下骨髓水肿(21例),关节软骨破坏(20例);9例行增强扫描,关节面下骨髓(9例)、滑膜(6例)、关节软骨(8例)及关节韧带(5例)呈现不同程度强化.结论 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影像学诊断,X线检查最为基本,但诊断意义有限;CT对分级较为客观,且能较好地显示骨质病变情况;MRI具有明显优势,结合临床,可做出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0.
彭虹  闵朋 《职业与健康》2014,(21):3166-3168
目的探讨MRI定量分析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4年2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连续收治的15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都进行了CT与磁共振成像(MRI)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 CT检查胫骨平台骨折都呈现关节边缘、骨形态和信号异常。MRI显示骨折部位均显示不同程度的增厚,T2WI为高信号条片影,增强扫描可有不同程度强化。经过判断,CT的检出率为96.7%,MRI检出率为99.3%,但是二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随着病情的加重,MRI定量表观扩散函数(ADC)值明显增加,而节段各向异性(FA)值明显降低,二者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定量分析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应用能在提高检出率的情况下,有利于骨折程度的判断,从而指导诊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