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8 毫秒
1.
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成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综合干预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法成立医院抗菌药物管理委员会,规范用药原则,进行药学知识培训;加强微生物实验室建设等。回顾分析2004-2006年全部出院病例资料,评价上述管理措施的成效。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由2004年的70.18%下降到2006年的64.12%;治疗性用药率由2004年的40.10%上升到2006年的68.58%,预防性用药率由2004年的56.61%下降到2006年的31.09%,无指征用药率由2004年的3.29%下降到2006年的0.33%,单一用药率由2004年的68.76%上升到2006年的77.49%;病原学送检率由2004年的11.31%上升到2006年的50.60%。采取综合干预后,治疗性抗菌药物使用率、单一用药率及病原学送检率明显提高(均P〈0.01),抗菌药物使用率、无指征用药率明显下降(均P〈0.01)。结论通过药事委员会及相关部门的综合干预,可达到逐步规范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以药物选择、首剂给药、给药次数、疗程、清洁手术抗菌药物应用率为评价指标,评价某院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前后外科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水平。加强管理后,首剂给药、给药次数、疗程的合理率较加强管理前明显提高(P〈0.01),清洁手术抗菌药物应用率则明显下降(P〈0.01)。该院抗菌药物管理取得初步成效,为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蔡娜  刘惠玲 《现代保健》2014,(16):119-121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中加强抗菌药物管理的意义。方法:选择本院在开展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前后的病例各600例,比较加强管理前对照组和加强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抗菌药费用、病原菌送检数及合理使用抗菌药例次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9.4±1.2)d、抗菌药物费用90368.60元、病原菌送检数158例(26.33%)及抗菌药合理使用例次247例(41.17%)等指标明显优于加强管理前的对照组,各项指标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层医院中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且能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4.
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目的了解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对2005年3月462例手术患者和2006年3月483例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比较调查。结果2005、2006年组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99.48%、88.12%(P〈0.05),2006年组手术前期、后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P〈0.05),手术期使用率提高(P〈0.05),术后预防用药时间缩短(P〈0.05);2006年组应用二联、三联抗菌药物者比2005年组减少。结论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加强管理行之有效,但仍有不足之处需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5.
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质量评价标准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质量评价标准与方法.方法 采取量化的评价标准结合行政干预、技术干预等手段对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进行考核.结果 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下降,合理使用率和病原菌标本送检率上升.结论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质量评价标准与方法对提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有效和适用的.  相似文献   

6.
2006年某基层医院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调查2006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及存在问题,对使用中抗菌药物的种类及金额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结果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金额占住院患者总用药金额的74.23%;用量最大的是头孢菌素类,22958例出院患者中,有18771例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1.76%;18771例病例中送病原菌检查者1462例,病原菌送检率为7.79%。结论抗菌药物应用存在用药剂量偏大、费用偏高。  相似文献   

7.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目标性监测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目的开展目标性监测,使抗菌药物应用趋于合理化。方法加强宏观调控、制定标准、培训、前瞻性调查、信息反馈通报、规范术前用药等干预、控制措施,有效控制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2005年3月-2006年12月每月抽取各科室10%出院病历作为调查样本,比较目标性监测开展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率等。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有所降低(P〉O.05),预防性用药率明显降低(P〈O.01),术前2h内预防给药趋于规范(P〈O.05),术后用药天数缩短(P〈O.05),无指征用药及使用方法不恰当的情况明显减少(P〈O.05)。结论开展抗菌药物目标性监测可有效控制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若能多部门综合治理效果更佳,并应健全制度以巩固成效。  相似文献   

8.
临床应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调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某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方法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设计调查表,制定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评价指标;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每季度集中进行一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合理性调查评价。结果共调查858例患者,应用抗菌药物者718例(83.68%),其中治疗用药261例(36.35%),预防用药457例(63.65%);手术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3.92%,非手术科室为70.87%。手术科室预防用药占82.14%。治疗用药患者中病原学送检率为26.05%。结论该院抗菌药物使用率高,手术感染预防用药不规范,病原学送检率低,是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9.
常见病原菌耐药性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11  
目的 探讨临床常见病原菌耐药性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表现类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4年1月-2005年6月临床检出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及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70株菌中前5种常见的病原菌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PAE)(17.47%)、肺炎克雷伯菌(KPN)(9.66%)、鲍氏不动杆菌(ABA)(8.85%)、大肠埃希菌(ECO)(7.36%)和白色念珠菌(11.95%);这些菌株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在4462份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中,不合理用药的病例659例,占14.77%。结论 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掌握病原菌耐药趋势,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评价与干预措施实施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两家三级甲等医院,分设干预组,非干预组,对干预前后同期出院的甲状腺,乳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经腹子宫肌瘤和子宫肌瘤+附件手术病例,进行干预对照研究。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平衡药费由1601.27元下降为1489.59元,抗菌药平均费用由740.20元下降为352.03元(P<0.01);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率(合理+基本合理)有显著提高,由干预前的31.35%上升为干预后的91.81%(P<0.01)。结论 实施的合理用药措施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对促进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抗菌药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科室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327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 327例患者中,呼吸道感染居首位,占56.27%,其次为消化道感染,占18.96%,泌尿道、皮肤切口、血液感染分别占8.87%、5.20%、4.89%;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年龄、住院时间、使用抗菌药物、泌尿道插管、气管插管、抗肿瘤治疗、恶性肿瘤、腹腔穿刺引流、使用呼吸机、免疫抑制剂或激素、抗真菌药物的使用、白细胞数和基础疾病等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年龄、住院时间、泌尿道插管、气管插管、恶性肿瘤、白细胞数和免疫抑制剂或激素的使用与医院感染的发生显著关联.结论 医院感染与患者高龄、住院时间长等多因素有关,必须加强对易感因素的预防和控制,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多部位医院感染123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临床调查,分析多部位医院感染的原因、临床特点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对2004年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前瞻性监控与分析。结果2004年发生医院感染病例为1 645例,其中多部位感染123例,占7.4%;123例共发生267例次感染,其中2个部位105例、3个部位17例、4个部位1例,平均为2.17例次;以下呼吸道部位感染最多见,占35.58%;其次为泌尿道、胃肠道、血液、手术切口等,分别占24.34%、14.23%、8.99%、6.74%;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杆菌(G-杆菌)为主,占54.49%,而革兰阳性球菌(G 球菌)与真菌各占29.64%及15.57%;相关因素为高龄、基础疾病、多器官损伤、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交叉感染等;其严重后果为病程延长、病死率增高、费用增大。结论多部位医院感染是医院感染的重点监测对象,预防与及时发现、控制多部位感染,可有效减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对照组不用抗菌药物,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率、再出血率和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率为14.0%,再出血率为24.0%,住院时间(15.4±3.1)d,明显好于对照组,其医院感染率、再出血率及住院时间分别为38.0%、46.0%及(20.4±4.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可以降低医院感染率和再次出血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现状,为制定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查阅在架病历和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2010年8月31日住院患者进行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 调查患者1708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5.74%,社区感染现患率为22.72%;医院感染现患率较高的有ICU、烧伤外科等科室,社区感染现患率较高的有儿科、呼吸内科等科室;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部位均以呼吸道为主,分别占48.04%、38.42%;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调查日抗菌药物使用率40.16%,内科显著低于外科(P<0.01),内科以治疗用药为主,外科以预防用药为主,治疗用药病原菌送检率33.19%.结论 医院患者社区获得性感染较高,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加强重点科室、重点部位的医院感染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标本送检率,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结果的变化趋势,制定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对2008、2010年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10年医院感染现患率为5.32%,与2008年的现患率(3.9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最高,占53.15%;其次为皮肤软组织感染,占14.42%;手术部位感染占10.81%,两次调查医院感染现患率部位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菌药物使用,一联用药由65.32%升高至75.11%;而二、三联用药构成比分别由31.83%、2.85%下降至24.16%、0.73%,联合用药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集中在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等革兰阴性菌.结论 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标准统一,可基本反映医院感染实际发病情况,为制定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问题及预防对策。方法选择2010年1-12月出院病历、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及临床科室医务人员采用现场检查、提问以及发放医院感染知识问卷,调查医院感染知识掌握情况、抗菌药物使用、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人员构成等内容。结果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人员构成,对医院感染认识不足14名,占28.0%,15名医务人员无菌观念不强,占30.0%;240份出院病历中,医院感染病例迟报、漏报12例,有210例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达87.5%;3名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原为护理人员,其中两人的学历为大专及以下。结论医院感染病例管理存在问题较多,应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学习、开展前瞻性监测,加强各部门间的协作性、加强抗菌药物使用及医疗废物的管理,提高医院感染管理人员的素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医院放射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现状和感染因素,针对性提出相应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6年2月-2010年2月放射介入手术医院感染病例168例;对采取预防控制干预措施前(2006年1月-2008年1月)、后(2008年2月-2010年2月)医院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干预前放射介入手术室发生106例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9.4%,其原因主要与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认知不足有关,占44.4%,其次为医院感染监测及管理制度缺陷,占33.0%、22.6%与手术室布局不合理有关;干预后感染率为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手术室是医院感染高发区域;介入手术室布局、医院感染监测与管理制度的执行、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良好认识、感染控制措施的认真落实是控制放射介入手术医院感染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程爱萍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0):1844-1845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发病率及其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找出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方法:对SARS前后13829例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医院感染发病率SARS后(3.25%)较SARS前(5.59%)降低(u=6.69,P〈0.01),下呼吸道感染构成比:SARS后(27.31%)较SARS前(38.46%)降低(u=2.83,P〈0.01),真菌感染检出率:SARS后(20.41%)较SARS前(8.5%)升高(u=2.48,P〈0.05),病原菌SARS前后均以G^-杆菌为主,下呼吸道感染是SARS前后主要的感染部位,感染科室SARS前后不同。结论:SARS的发生未使该院医院感染率增高,对医院感染控制重视程度的提高,做好主动预防,采取有效措施,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的现状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更加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和流行,进一步提高医院管理工作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某一时点的所有住院患者,以床旁调查与病案调查相结合,填写统一的个案调查表,再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调查住院患者360人,发生医院感染12例,发生率为3.33%;医院感染发生较高的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上呼吸道、泌尿道和手术切口;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中,不同年龄组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08,P<0.05);是否采取相关导管操作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999,P<0.05);是否为手术操作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93,P<0.05);12例医院感染病例中7例做了病原学检查,病原体送检率为58.33%,检出病原体主要是G-菌;调查360例中,使用抗菌药物184例,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1.11%结论 通过医院感染发生的横断面研究,能及时发现存在问题,找出医院感染控制的薄弱环节和感染源,为有的放矢制定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0.
激素治疗哮喘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特征与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激素治疗哮喘患者发生医院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病原菌分类、临床特征和防治措施. 方法用前瞻性与回顾性剖析51例激素治疗哮喘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的观察指标和临床资料. 结果医院真菌感染除与不合理使用激素和抗生素外,尚与年龄、体重、血糖、白-球蛋白、白细胞减少、细胞毒性药物、介入治疗、通气治疗、氧疗时间、住院日等相关;肺部真菌感染率为8.69%;病原菌分类前3位为白色念珠菌占37.25%、热带念珠菌为19.61%、近平滑念珠菌15.69%; 临床表现多样性, 以及氟康唑、大蒜素、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制霉菌素的敏感率分别为92.11%和91.17% 、87.06% 、81.48%、76.66%、 64.00%. 结论要减少真菌感染率,重视激素和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是关键,祛除诱因与清除高危因素是防范手段 ,感染后的治疗措施宜按药敏选药,口服左旋咪唑或大蒜素能降低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