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目的 分析重庆市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的实施效果,为调整管理策略,提升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重庆市2010年9-12月发现的7 776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规范》(2010年版)进行为期1年的规范化管理,对管理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患者收缩压由管理前的(145.6±17.7) mm Hg降至管理后的(138.1±14.1) mm Hg,舒张压由管理前的(88.6±13.3) mm Hg降至管理后的(83.2±9.1) mm Hg;血压控制率由管理前的30.2%提升至管理后的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物和非药物治疗依从性由管理前的65.4%和77.3%提升至管理后的74.2%和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防治相关的16项核心指标知晓率从管理前的36.9%~81.8%提升至管理后的52.8%~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知晓率达80%以上的指标由1项增加到6项.管理前后,农村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高于城市,血压控制率、治疗依从性、防治知识知晓率则低于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可以降低患者血压水平,提高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和治疗依从性,使血压控制率显著提高,但总体控制率仍偏低.急需探索适宜防控措施,弥补现有规范化管理模式的不足.与城市相比,农村患者血压水平更高,防治知识知晓率更低,治疗依从性更差,高血压防控工作更为艰巨和复杂.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社区干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确定社区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干预方案与评价干预效果。方法 通过定量与定性调查及文献评阅,确定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可干预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包括社区高血压诊治医生的培训,对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组建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和提供免费血压测量与随访等,评估干预的近期效果。结果 高血压人群药物治疗依从性佳的比例由31、1%提高到49.6%。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程度上升,医患关系改善。人群血压控制正常率由26、1%提高到32.8%。血压控制率(收缩压〈140mm Hg和舒张压〈90mm Hg)提高了2513%(P〈0、01)。结论 所确定的社区干预策略近期效果明显,通过对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干预,可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天津市某农村地区开展的高血压自我管理项目效果进行评价,为农村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在天津市某农村地区以自愿报名的方式纳入高血压患者175名,以镇为单位将其分成9个小组,通过定期开展高血压自我管理技能和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小组活动,使组员掌握自我监测血压、合理膳食、体育锻炼等自我管理的相关技能.3个月后对参加该项目的高血压患者进行前后比较及效果评估.结果 活动后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较活动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动后采用药物与非药物联合治疗的患者较活动前提高60.6%;血压控制率由活动前的19.43%,增加到活动后22.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前收缩压为(145.19±15.73) mm Hg,活动后为( 143.17±14.48) mm 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2);活动前舒张压为(88.65±9.77) mm Hg,活动后为(86.69±8.09)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患者满意度为95.4%.结论 高血压自我管理项目能够提高农民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降低血压水平,提高自我管理的意识、信心和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家庭医生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和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探索高血压防治的有效模式。方法在上海市静安区南京西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取正在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患者30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管理和随访;研究组采用家庭医生干预模式,干预措施包括健康知识干预、用药干预、限盐干预以及饮食干预。干预一年后,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水平、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19.7±4.5)mm Hg和(75.4±3.8)mm Hg,明显低于干预前的(157.5±9.2)mm Hg和(105.3±5.1)mm Hg,并且低于对照组干预后的(128.4±5.3)mm Hg和(84.6±3.2)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对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较干预前有明显提高,对照组变化不明显,干预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改善程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的干预措施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进行有效控制,并稳定在安全水平,可明显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在社区中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山东省农村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现状以及影响因素,为开展农村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山东省8个县40个村的25周岁以上1882名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医学体检。结果:高血压患者的控制率为14.8%,其中男性控制率13.7%,女性控制率15.7%。35、45、55、65周岁以上年龄组控制率分别为19.6%、18.4%、14.5%、11.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偏大、病程长、肥胖和有家族史是高血压控制的不利影响因素。结论:开展社区综合防治,提高基层卫生人员高血压防治水平,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水平,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是提高高血压控制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重庆市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取重庆市2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中城市10个,农村10个,通过随机抽样选取5283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随访管理。采用配对t检验对管理前后血压改变水平进行分析,并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及城乡分组血压管理效果的差异;X2检验分析血压控制率的改善情况,评价社区规范化管理对血压控制的效果。结果调查对象5283例,平均年龄为(60.5±11.0)岁,经过1年的社区规范化管理,高血压患者的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98、13.80,均P〈0.05)。分性别分析血压控制水平,男性与女性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管理后均显著低于管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t=12.58、10.66,女:t=11.60、9.10;P〈0.05)。分年龄组分析血压控制水平,各年龄组管理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明显降低,其中收缩压降低最为显著的为50~岁年龄组(t=15.29,P〈0.05),其次为40~岁年龄组(t=9.22,P〈0.05)。分城乡分析血压控制水平,城市与农村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均较管理前明显下降。经过1年的社区规范化管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提高5.3%(X2=134.5,P〈0.05),分性别、年龄及城乡分别分析血压控制率,管理后血压控制率均明显提高,除60-岁及≥70岁组外(x2=2.5、1.7,P〉0.05),其他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庆市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能有效的改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水平,提高血压控制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南宁市兴宁区城乡高血压的患病情况,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健康相关行为等现状,为探讨城乡高血压管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4年8月在辖区内已接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的城乡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抽取398例作为研究对象。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农村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79.3%)高于城镇(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镇患者在家监测血压率(50.7%)高于农村患者(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镇患者对血压正常值、WHO推荐的盐摄入量、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及高血压常见并发症的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农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城镇和农村患者的饮酒率分别为5.7%、12.4%,不同地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镇患者体育锻炼的比例(80.3%)高于农村(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镇患者血压收缩压为(140.8±17.8)mm Hg(1 mm Hg=0.133 k Pa),低于农村患者的(154.1±18.8)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6,P0.05);城镇患者舒张压为(81.3±10.9)mm Hg低于农村患者的(86.2±10.6)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5,P0.05);城镇患者血压控制率为51.5%(118/229),高于农村患者的23.7%(40/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53,P0.05)。结论城镇高血压管理效果明显优于农村,应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和人员的建设,保障农村地区高血压管理的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贵阳市瑞华社区高血压患者行规范化管理的价值。方法选择贵阳市瑞华社区高血压患者500例,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统计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疾病的控制率、治疗率及规范化管理前后患者血压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调查问卷共发放500份,回收500份,回收率为100.00%,高血压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为66.00%,疾病的控制率为50.00%,高血压的治疗率为55.00%;规范化管理患者知晓率81.82%高于未规范化管理患者5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范化管理后患者收缩压(83.56±8.80)mm Hg、舒张压(133.36±11.25)mm Hg低于规范化管理前[(95.37±8.94)、(152.22±17.71)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贵阳市瑞华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疾病的控制率、高血压治疗率偏低,规范管理后患者知晓率增高,血压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深圳市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项目实施6个月后在改变患者行为、健康状况、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方面的效果。方法将社区自愿报名参加该项目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120)和对照组(n=110)。干预组接受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课程管理,对照组不接受管理,项目实施6个月。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对两组患者的高血压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高血压相关行为危险因素、血压控制和自我效能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干预组高血压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控制体重率(51.7%)、规律服药率(80.8%)、高血压控制率(90.0%)及自我管理效能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模式在改善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相关行为、自我管理行为、自我效能、降低血压、提高高血压控制率方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社区高血压患者综合干预效果。方法:对自愿加入综合干预组的无锡市华庄社区82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综合干预,开展问卷调查、持续强化高血压相关知识健康教育、体格检查、个体化用药指导、定期血压监测以及血生化检查等指标,比较干预前后患者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结果:干预后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35.93±11.63)mm Hg和(86.12±9.36)mm Hg,均低于干预前的(145.01±12.58)mm Hg和(93.16±8.38)mm Hg(P〈0.001);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81.71%、90.24%和84.15%,较干预前的62.20%、71.95%和63.41%提高(P〈0.05)。结论:综合干预措施可以使患者血压水平控制良好,提高患者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促进患者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坚持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可使高血压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控制状况,分析影响血压控制效果的相关因素,为寻求针对性的高血压病强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抽中社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管理的30~70岁的2675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生化检查.结果 无锡市社区管理的30~70岁高血压病患者的达标率为35.6%,其中城市43.1%,农村27.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高、每周体育锻炼时间≥120 min、高血压病防治知识得分高等为血压控制达标的有利因素;而每日食油量多、高血压病程长、空腹血糖和总胆固醇水平高为血压控制达标的不利因素.结论 以社区为基础的高血压病规范化管理显著提高了血压控制达标率,社区医护人员在管理高血压病患者过程中应重视对饮食、运动指导、降脂以及高血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成年居民高血压流行特点及防治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上海市居民高血压的流行现状。方法于2007年10月—2008年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17174名15~69岁常住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血压测量。结果调查人群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29.3±17.1)mmHg和(81.3±9.5)mmHg,并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P0.001)。其中高血压患者4056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3.62%,标化患病率14.50%。中心城区高于非中心城区(P=0.001)。上海居民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85.5%,74.2%和31.5%,中心城区高于非中心城区,女性高于男性,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上海市居民平均血压较高,高血压知晓率和治疗率较高,但治疗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郴州市城乡居民高血压患者家庭治疗现状及与高血压治疗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样抽取城区、农村高血压患者共376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郴州市城乡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知晓率41.76%,服药率为47.87%,控制率为19.95%,城区明显高于农村(P<0.01)。城、乡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的危害知识知晓率分别为58.33%和16.84%。城乡居民高血压患者服药后血压明显低于服药前血压(P<0.01)。城乡居民高血压患者均以单一用药为主,城区高血压患者多用依那普利,农村居民高血压病患者多用尼群地平。结论城乡居民高血压患者控制率低与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有关。农村居民高血压防治能力弱。提示应重视开展高血压的基层社区防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中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演变趋势。方法 利用国家“八五”(1992~1994年)和“九五”(1998年)期间年龄在35~59岁的13组可比人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高血压的标化患病率有小幅增加,“九五”期间达到24.0%。城市的增幅要大于乡村。高血压知晓率“九五”期间较“八五”期间增加了5.3%,达到42.6%;治疗率“八五”期间27.3%、“九五”期间为31.1%;控制率“九五”期间较“八五”期间增加了近50%,但也只有6.0%。在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不同时期的控制率分别为12.7%、19.9%,为同期整体控制率的3倍多。无论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城乡之间、性别之间都存在差异。结论 不断上升的高血压患病率和低水平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仍是高血压防治面临的主要现状。必须认真开展有效的措施以降低高血压的患病率,提高治疗率和控制率。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中关村社区高血压病例管理方案实施效果评价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索适合社区应用的、规范有效的高血压病例管理方案。方法采取以正常血压值为管理目标,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为指导的社区高血压病例管理方案,对中关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67例签约的高血压患者进行随访研究。结果6个月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明显上升(P<0.0001),由原来的50.44%上升到69.84%,整体血压水平显著下降(P<0.0001),收缩压(SBP)下降了3.72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DBP)下降了2.67mmHg,基线血压异常者SBP下降了8.59mmHg,DBP下降了5.26mmHg。患者的危险行为如吸烟、食盐过多、不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明显下降(P<0.05)。家庭医生对患者6个月内人均随访次数为7.69次±2.37次,按要求随访患者的血压控制率明显高于不按要求随访患者的血压控制率(P<0.0001),随年龄、文化程度的增高按时随访率有升高趋势(P<0.001)。结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的高血压病例管理方案,对提高社区患者的血压控制率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患者按照家庭医生的要求随访有利于血压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长治市市区小学生及其家长有关高血压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探讨家庭减盐健康教育在控制血压中的作用,为高血压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长治市28所小学的五年级中各选取一个班,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班中再随机抽取10名学生及其家长作为研究对象。干预组学生进行3.5个月的减盐健康教育,并将减盐相关知识传递给家长。然后对两组学生和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前后的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 学生和家长健康教育后对食盐推荐摄入量的知晓率提高。健康教育后干预组家长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较之前增加了(1.79±11.35) mm Hg,对照组增加了(4.73±13.24) mm Hg,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2.703,P=0.007);健康教育后干预组家长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增加(1.37±9.50) mm Hg,对照组增加(3.09±10.23) mm Hg,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2.711,P=0.007)。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女性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越高,基线SBP越低,则家长的SBP差值越大;干预组BMI越高,基线DBP越低,则家长的DBP差值越大。结论 小学生家庭减盐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降低家长的血压水平,对高血压的防控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社区免费和自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进行比较,探讨农村社区高血压防治模式。方法将东海县农村社区经调查确诊的原发性性高血压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150人,由经过培训的社区医生进行规范化管理(健康教育、行为干预、药物治疗和定期随访等)。一组免费给予基本的治疗药物,另一组自费使用同样的治疗药物,半年后比较两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免费组规范化管理后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降低了19.49和12.75mmHg,血压控制率由管理前的3.33%上升至87.41%;自费组规范化管理后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降低了15.86和8.37mmHg,血压控制率由管理前的2.67%上升至39.33%,2组控制率差别有显著性差异(x2=72.44,P〈0.01)。结论针对农村经济条件较差、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特点,社区规范化管理能有效改变高血压患者不良生活方式,若由政府买单提供治疗药物,能更加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控制率,是防治高血压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PURPOSE: African Americans are at increased risk for diabetes mellitus and hypertension, and rural residents have historically had decreased access to care. It is unclear whether living in a rural area and being African American confers added risks for diagnosis and control of diabetes and hypertensio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prevalence of diagnosed diabetes and hypertension, as well as control of both conditions, among rural and urban African Americans and whites. METHODS: We conducted an analysis of the Third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1988-1994). Non-Hispanic African Americans and non-Hispanic white adults 20 years and older we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rural or urban residence (n = 11,755). Investigated outcomes were previously diagnosed diabetes mellitus and hypertension and control of diabetes and hypertension. RESULTS: The prevalence of diagnosed diabetes was 4.5% for urban whites, 6.5% for rural whites, 6.0% for urban African Americans, and 9.5% for rural African Americans. Among patients with diagnosed diabetes, 33% of rural whites, 43% of urban whites, 45% of urban African American, and 61% of rural African Americans ha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1c)) levels of 8% or higher (P < .01). Among patients with diagnosed hypertension, 11% of rural whites, 13% of urban whites, 20% of urban African Americans, and 23% of rural African Americans ha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greater than 90 mmHg (P < .01). In regression models controlling for relevant variables, including body mass index, health status, access to care, education, income, and insurance, compared with rural African Americans, rural and urban whites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likely to have better glycemic control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control. Urban African Americans also had better diabetes control than rural African Americans. CONCLUSIONS: In this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ample, rural African Americans are at increased risk for a lack of control of diabetes and hypertension.  相似文献   

19.
彭元  王晓玲  李平非  刘鲲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0):1840-1842
目的获取长沙市城乡社区不同人群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综合干预、规范管理及控制效果基本数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9个区县各抽取一个社区(乡镇),每一社区随机抽取3个居委(村),每个居委(村)分组随机抽取35-65岁的常住居民30名,其中高血压患者组、高危人群组、健康人群组各10名;总计调查844名。结果超重和肥胖率(BMI≥24≥28)城区平均水平34.4%、7.9%;乡镇平均水平36.0%、12.5%;中心性肥胖率(腰围:女≥80 cm,男≥90 cm)乡镇患者组、城区高危组女性高于男性,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吸烟率城区24.5%-31.3%;乡镇44.6%-53.3%;高血压患者组血压控制优良率城区为31.3%,乡镇为8.4%。城乡社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长沙市城乡居民存在多种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在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生活方式干预、血压控制优良率等方面城区显著好于乡镇(P〈0.01)。全人群的高血压预防需要从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始,乡镇社区应加速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利用各种体检机会筛查高血压患者,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和规范管理,努力使城乡高血压防控效果达到均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