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9 毫秒
1.
目的了解武陵山区农村6~24月龄儿童营养不良现状,为改善该地区儿童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PS抽样方法,在武陵山区7个县农村抽取2 228名6~24月龄的儿童。测量身高、体重,应用WHO身高标准体重法进行营养评价。结果武陵山区农村6~24月龄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为13.20%,营养不良儿童中以生长迟缓患病率最高,为8.71%,其次为低体重6.19%,消瘦3.90%。营养不良患病率在性别、民族、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武陵山区6~24月龄儿童营养不良的患病情况仍有待改善,长期慢性营养性缺乏是该地区存在的主要营养不良问题,建议制定相关的营养干预措施,不断提高该地区儿童营养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06—2009年甘肃省贫困农村地区0~6岁儿童营养不良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甘肃省4个贫困县农村地区4831名0~6岁儿童,通过调查表进行询问调查、血红蛋白检测等,并测量身高、体重,采用Z评分法进行营养状况评价,计算儿童营养不良率。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2006—2009年甘肃贫困农村地区6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率为24.4%~28.5%。男、女营养不良率仅2006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85,P=0.007)。贫血患病率较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升高。1岁组、3岁组和6岁组儿童营养不良率较高。影响儿童营养不良的因素有地区、性别、年龄、民族、母亲文化程度、家庭饮用水源、出生体重。结论甘肃省贫困农村地区儿童营养状况仍不容乐观,应及早采取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06-2009年甘肃省贫困农村地区0~6岁儿童营养不良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甘肃省4个贫困县农村地区4831名0~6岁儿童,通过调查表进行询问调查、血红蛋白检测等,并测量身高、体重,采用Z评分法进行营养状况评价,计算儿童营养不良率。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2006-2009年甘肃贫困农村地区6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率为24.4%~28.5%。男、女营养不良率仅2006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85,P=0.007)。贫血患病率较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升高。1岁组、3岁组和6岁组儿童营养不良率较高。影响儿童营养不良的因素有地区、性别、年龄、民族、母亲文化程度、家庭饮用水源、出生体重。结论甘肃省贫困农村地区儿童营养状况仍不容乐观,应及早采取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承德地区农村小学生营养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减少小学生肥胖和营养不良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年3-5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该市农村地区3所小学1 318名小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对体检结果进行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初步筛选影响营养状态的危险因素,将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分析影响儿童营养状态的危险因素。结果本地区农村小学生中,营养不良检出率为11.15%,肥胖检出率为8.42%,男生的肥胖、营养不良发生率均高于女生(10.99%vs.7.23%、13.04%vs.9.11%,χ~2=5.593、5.13,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影响因素为父(母)肥胖、零食消费高、静坐时间长;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为低出生体重、不吃早餐、挑食偏食、母亲文化程度低。结论该地区农村小学生面临着营养不良和肥胖的双重问题,应加强营养健康知识的普及,共同改善学生营养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分析聊城市农村6岁以下儿童的营养和喂养现状,了解其生长发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制定营养改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2008年在13省(自治区)30个贫困县(市)开展的“我国贫困地区6岁以下儿童的营养健康状况监测”,对聊城市农村303名儿童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并以问卷的形式对以上儿童的家长进行了喂养行为的调查. 结果 农村6~12个月为营养不良的高发期,并以长期慢性营养不良为主;聊城市农村营养不良率远低于全国水平. 结论 在婴幼儿辅食添加中聊城市农村地区在辅食的添加时间、添加辅食的质量和数量上存在着不科学合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期导读     
儿童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此阶段营养不良会导致诸多健康问题和长远的不良影响。甘肃省陇西县和康乐县作为国家科技部支撑项目"贫困农村地区儿童营养缺乏改造适宜技术的研究"监测点之一,通过发放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营养包"及对儿童家长进行营养教育等途径,有效改善儿童营养不良和贫血状况。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赵文莉医师等撰文《甘肃贫困农村地区儿童营养干预效果评价》对此进行报道。牛奶是一种营养全面的理想天然食品,饮用牛奶对儿童身高和体重增长有明显效果,江西省南昌市妇幼保健所段克姿主治医师撰写的《安义县学龄前儿童奶类饮用量调查》对安义县学龄前儿童奶类饮用情况进行了调查,指出需努力提高学龄前儿童的饮奶率和饮奶量,改善儿童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7.
儿童时期的营养不良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发育,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机体的免疫力。目前我国学龄儿童存在的营养问题,既有经济社会化的因素,亦有营养知识普及和健康教育不足的原因。本项目通过开展营养健康教育的干预方式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以期建立边疆少数民族经济欠发达地区儿童营养改善的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8.
依据儿童营养改善项目1985~1995年儿童体检数据,分析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变化趋势及改善效果,结果表明:营养改善地区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期(1995年)目标比较,达到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下降20%的省份占76.0%。总体上,营养改善地区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下降趋势大于全国农村水平,1995年营养不良患病率较1990年下降25.3%,照此趋势2000年将可能达到NPA降低50%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农村地区的儿童饮食结构与儿童低体重营养不良关系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地区6-36月的儿童食物结构主要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饮食结构与儿童营养不良有一定的关系。为对儿童进行营养综合干预性研究提供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永州市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改善农村留守儿童营养状况提供参考。方法测量永州市农村3 710名学生身高、体重,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营养状况,并对营养问题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营养不良检出率留守儿童(43.57%)高于非留守儿童(13.67%)(■=395.672,P0.001);营养过剩检出率非留守儿童(10.63%)高于留守儿童(7.82%)(■=8.719,P=0.0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学历(高中及中专OR=0.633,95%CI:0.490~0.817)、早餐(每天吃OR=0.420,95%CI:0.223~0.791)、女生(OR=0.558,95%CI:0.391~0.796)、父亲学历(大专及以上OR=0.375,95%CI:0.153~0.915)是留守儿童营养问题的保护因素,瑶族(OR=4.692,95%CI:3.795~5.800)、13~14岁(OR=2.129,95%CI:1.300~3.487)、有肥胖家族史(OR=1.112,95%CI:1.023~1.208)是留守儿童营养问题的危险因素。人均月收入(1 500元及以上OR=0.608,95%CI:0.474~0.779)、上体育课意愿(积极OR=0.484,95%CI:0.332~0.703)是非留守儿童营养问题的保护因素,瑶族(OR=2.208,95%CI:1.635~2.982)、寄宿(OR=2.373,95%CI:1.491~3.776)是非留守儿童营养问题的危险因素。结论永州市农村留守较非留守儿童更易发生营养不良,问题以消瘦为主,应加强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及其看护人的营养教育。  相似文献   

11.
济南市5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济南市5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改善儿童营养状况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济南市10个县(市)区5岁以下儿童母亲10106例进行问卷调查及对儿童进行体格测量。结果:5岁以下儿童的营养状况存在性别及城乡差别。儿童营养不良及肥胖发生率均为农村高于城区。适时断奶、适时添加辅食是避免发生肥胖及营养不良共同的保护性因素。结论:济南市5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较好,科学的喂养方式是保障5岁以下儿童正常发育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福建省长汀县学龄前儿童的营养与健康状况,为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长汀县城19 034名2~6岁学龄前儿童,对其体检结果进行分析,并问卷调查各种病因。结果 福建省长汀县学龄前儿童中度以上营养不良的患病率为0.91%,其中低体重、生长迟缓、消瘦患病率分别为0.34%、0.21%、0.37%;肥胖患病率为7.40%。儿童肥胖的发生与父母肥胖、儿童饮食习惯、家庭高收入及儿童看电视时间、体育活动有关。儿童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有:疾病因素、注重儿童饮食搭配、独生子女、不良饮食习惯、接受营养讲座或义诊。结论 福建省长汀县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较好,但仍面临着营养不良和肥胖的双重问题。  相似文献   

13.
Child malnutrition has long been recognized as a serious problem in India, but national-level data on levels and causes of malnutrition have been scarce. Hence, during 1992-93, a National Family Health Survey was carried out to examine the levels and determinants of child malnutrition in the country. More specifically, this survey estimated the levels of child malnutrition and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mother's education and other demographic and socioeconomic factors on the nutritional status of children in India. Based on standards developed by the WHO, 52% of children under age 4 years are stunted, 17% are wasted, and 54% are underweight. Maternal education has the strongest independent influence on child malnutrition. Children whose mothers have little or no education tend to have a lower nutritional status than do children of more-educated mothers, even after controlling potentially confounding demographic and socioeconomic variables. The age of the child, birth order, and household economic status all have independent effects on nutritional status. Considering the very strong impact of maternal education on child nutrition, women's education and literacy programs coul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nutritional status of children.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甘肃省农村地区不同民族婴幼儿的营养状况,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甘肃省抽取12个项目县,于2014年12月-2015年1月进行现场调查,收集样本量为3 663名。调查内容包括婴幼儿看护人问卷调查和婴幼儿的体格测量。结果 甘肃省6~24月龄婴幼儿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1.3%,其中超重、消瘦、低体重和发育迟缓率分别为7.0%、4.0%、3.2%和7.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6~24月龄婴幼儿营养不良的因素有民族、性别、贫血状况、是否早产、出生身长和体重、看护人学历和职业、6个月内喂养方式、辅食添加时间、辅食添加种类以及营养素补充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月龄、是否早产、看护人职业、科学喂养知识水平、辅食添加时间和种类的对营养水平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甘肃省6~24月龄婴幼儿营养状况总体有所改善,发育迟缓仍然是主要营养问题,超重率上升是需要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建议采取综合措施改善儿童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24个月以下婴幼儿营养不良影响因素Logistic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东省24个月以下的婴幼儿营养不良状况,分析有关的影响因素,为改善儿童营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02年广东省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获取的679名24月龄以下婴幼儿体格体检及询问调查资料,对营养不良婴幼儿和营养状况良好婴幼儿分别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参考标准评价,婴幼儿主要是中度营养不良;农村婴幼儿低体重发生率(14.9%)、生长迟缓发生率(21.5%)均明显高于城市婴幼儿(2χ=32.383,2χ=34.823,P<0.01)。与婴幼儿营养不良相关的主要因素有城乡、家庭人均收入、家庭人口数、出生体重以及婴儿配方奶、普通奶类、禽肉类、食用油的添加等。结论:发展社会经济,普及营养教育,及时、合理增加婴幼儿各种辅食是降低婴幼儿营养不良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阿坝州藏羌汉族儿童少年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四川省阿坝州藏、羌、汉族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以及不同营养状况下体质量指数(BMI)的变化特点,为有关部门制订改善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测定四川省阿坝州藏、羌、汉族1 822名7~18岁儿童青少年的身高、体重,采用“身高标准体重”筛查标准判定其营养状况。结果四川省阿坝地区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和低体重检出率较高,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较低;男生青春中期营养不良和低体重检出率最高,女生青春期前和青春早期营养不良和低体重检出率最高;不同营养状况下,男女生BMI都随青春发育期的变化而规律性增长,各民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坝州藏、羌、汉族中小学生低体重检出率较高,营养不良仍然是当地学生一个不容忽视的主要营养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2005-2014年10年间中国傈僳族儿童青少年体格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的发展变化趋势,并提出改善傈僳族儿童青少年目前生长发育和营养现状的建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云南省怒江州3个县随机抽取24所中小学7~18岁傈僳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WHO-2006标准,对2005-2014年间历次参加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学生进行学生体格生长发育的变化趋势,以及生长迟缓和消瘦检出率的变化情况的比较。结果 2005-2014年傈僳族男、女生的营养不良率从48.84%和41.13%下降到30.96%和23.41%。其中 2005、2010年和2014年男生生长迟滞率分别为43.22%、35.54%和25.80%;女生分别为38.15%、33.56%和20.30%。2005、2010年和2014年傈僳族18岁身高性差分别为8.94 cm、9.96 cm和11.28 cm。结论 傈僳族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但学生营养不良问题仍很严重。针对学生营养不良和性差<13 cm等问题,建议开展人群的营养与健康教育干预工作,进一步加大力度推动和促进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开展,深度挖掘傈僳族成年身高的增长潜力。  相似文献   

18.
根据1992年全国儿童调查,用Z评分法及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筛选出不同贫困地区影响儿童营养状况的因素。结果提示:在扶贫工作中,单纯增加贫困地区的人均收入,并不能很大程度地改善儿童的营养状况,只有同时采取加强营养教育、儿童看护、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条件等综合措施,才能有效地降低贫困地区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改善人民生活条件,才是保持与巩固扶贫效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福州市区6所幼儿园日托幼儿营养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福州市区日托幼儿膳食和健康状况。「方法」随机整群抽取市区6所幼儿园日托幼儿1290名进行膳食调查和体验。「结果」不同年龄组幼儿在园的午餐和点心中的各营养素摄入量除钙,VitA外,均超过RDA标准的40%(钙占28.4%、VitA占33.8%);6所幼儿园中除2所部分营养素供给不平衡外,膳食结构均比较合理;营养不良的营养过剩发生率分别为3.0%和26.3%,贫血率为12.4%。「结论」福州市区日托幼儿在园营养状况良好,但要注意提高钙和VitA的摄入量。营养过剩问题应引起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宁夏六县农村3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为了解宁夏农村3岁以下儿童的营养状况,对宁夏6县进行了随机抽样横断面调查。方法:以身高和体重作为衡量儿童营养状况的指标,并同时调查有关社会环境因素。结果:该地区生长迟缓(HAZ<-2)、低体重(WAZ<-2)和消瘦(WHZ<-2)的总患病率分别为:15.0%、11.7%、2.7%。回族高于汉族,经济好的县高于经济差的县。与NCHS/WHO标准分布比较,提示宁夏6县3岁以下儿童整体的营养状况较差。进行因素,分析发现腹泻,母亲文化程度,儿童数,喂养及辅食添加为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结论:应积极开展营养健康教育,加强 儿童常见病的防治,提高孕妇和乳母的保健知识,在重点干预的同时,还要注意改善整体儿童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