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比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互助医疗2种医疗保障制度在缓解卫生服务利用人群"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方面的效果。方法:资料来源于2005年11月对陕西省镇安县高峰镇和铁厂镇的入户调查数据和样本人群医疗服务利用报表数据,贫困测量指标选用贫困发生率、贫困距指数、收入差距比率、森的贫困指数、补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供给率。结果:农村互助医疗制度缓解卫生服务利用人群"因病致贫"的效果好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取消门诊个人账户,对住院和门诊服务利用均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偿。  相似文献   

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民疾病经济负担的缓解程度,衡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效果.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分析和分层抽样入户调查的方法,对7个试点县1 841户农民的家庭收入水平、家庭医疗费用支出水平等进行调查.结果 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费用的补偿比例为24%~28%,有3.35%的被调查农民"因病致贫";卫生支出使被调查人群的贫困缺口增加了11.38%,要使其摆脱贫困,需要每人增加补贴76元;合作医疗对提高贫困农民生活水平的能力有限.结论 应提高筹资水平、加强费用控制,以提高农民住院费用补偿水平,并重点关注"因病致贫"的敏感人群,着重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磐安县建立医疗救助制度的做法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的精神,为了有效缓解我县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我县在2003年7月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础上,于2004年3月份建立了医疗救助制度,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1具体做法1.1深入调研,掌握现状我县作为浙江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从2003年7月份开始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从合作医疗调研情况来看,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虽然缓解了部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但由于我县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依然较为严重。主要原因为:一…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缓解“因病致贫”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目标进行评估,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供政策建议;方法:采用入户询问的方法对样本人口进行调查,分析比较参保人群在医疗费用补偿前后贫困指标的变化;结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降低参保人群贫困发生广度和深度的效果较好,但对住院人群缓贫效果更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偿资金对缓解住院人群"因病致贫"有较大的贡献.结论:应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筹集力度、提高住院补偿比例、扩大补偿范围、规范医疗服务机构行为,提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5.
李钧  宋伟  黄震 《中国卫生资源》2011,14(6):433-43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于改善农民的健康水平、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防止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同时,有助于促进赣州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进程。通过对赣州市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实现该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浙江省样本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方案对因病致贫问题的解决能力。方法:应用调查数据,分析因病致贫的普遍程度、严重程度以及新农合对因病致贫的解决能力和缓解程度。结果:秀洲区、开化县和常山县因病致贫率分别为1.0%、0.2%和0.7%;因病致贫人群超过就医风险临界线的医药费用占总医药费用的比例分别为46.3%、34.9%和44.2%;解决参合人群因病致贫的能力分别为72.7%、75.0%和54.5%;因病致贫问题缓解程度分别为34.0%、64.9%和39.0%。结论:比较秀洲区和开化县新农合试点地区和对照县——常山县的情况,可以认为,新农合的实施对解决因病致贫问题有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根本目标是通过建立大病统筹方案,重点解决或缓解农民因病致贫与因病返贫的问题。基于云南省禄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查数据,运用风险测量技术测算该人群的疾病经济风险程度,以及疾病的经济负担状况,从而更进一步明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抗风险的重点,为更加科学合理的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偿机制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疾病经济风险与疾病经济负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根本目标是通过建立大病统筹方案,重点解决或缓解农民因病致贫与因病返贫的问题.基于云南省禄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查数据,运用风险测量技术测算该人群的疾病经济风险程度,以及疾病的经济负担状况,从而更进一步明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抗风险的重点,为更加科学合理的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偿机制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的就医环境明显改善,疾病经济负担明显减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得到初步缓解。同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过程中尚存在很多问题,有必要从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两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下面以我区为例,探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溧阳市在实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管理运行模式,从现今运行情况看,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得到有效缓解,但仍然存在部分问题,文章通过对近年来新农合成果的分析,针对面临问题,提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议性策略。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江西省低保户农民的医疗服务需求的变化及利用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婺源县、芦溪县和修水县低保农户375户,入户调查。结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后,慢性病影响低保户农民健康状况仍然比较突出,但对两周门诊医疗服务需求变化有所下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导向,有利于减轻农民经济负担。完全解决低保户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可借鉴国外经验,开展健康卡制度,保障低保户农民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建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以政府出资和社会团体及个人捐赠相结合方式成立低保户救助基金,从根源上解决低保户农民健康问题和经济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农民出院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前后农民未住院率,未住院原因和出院原因的变化,分析农民因经济困难所致的未住院率及出院原因在新农合实施后的改变,为正确认识和科学调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入户进行家庭健康调查。结果农民未住院率2003基线为51.51%,2005评价为25.80%,2005基线为44.39%;未住院原因中经济困难所占的比例为2003基线78.09%,2005评价56.15%,2005基线41.86%;未愈自动出院者占总出院者的比例分别为2003基线51.4%,2005评价32.9%,2005基线52.8%。结论农民未住院率无性别差异,但有年龄差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后农民未住院率显著降低,因经济困难所致的未住院率及未愈自动出院率亦有下降,表明新农合目前在减轻农民疾病经济负担,解决农民因贫致病和因病致贫问题上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需要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地区实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本身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如基金不流通、风险池小和筹资难等等。笔者从制度变迁理论的视角分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现状、制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一步发展的因素,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迫在眉睫,应该从明确制度目标、加大财政投入和加快立法工作等几个路径加以调整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不仅关系到保护农民健康,而且与农村的贫困有着密切的关系。解决贫困地区农村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关键在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创新。安徽省霍山县中荷扶贫项目在进行卫生扶贫的实践中,通过建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同时培训农村医生、增添医疗设备以改善农村医疗条件,并对筹资标准、管理体系、监督机制等方面都进行了可贵的探索,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其经验为贫困地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于2003年正式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试点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充分体现了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试点工作明确了政府的责任,树立了政府的良好形象;卫生服务公平性得到改善;卫生服务利用率出现较大幅度的上升;农民因病致贫、返贫现象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16.
灾难性卫生支出是衡量健康公平性的重要指标。本文基于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采用Logit、Tobit模型分别对农村贫困家庭的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发生强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贫困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为28.20%,平均强度为0.076,因病致贫率为32.40%。家庭规模较小、有65岁以上老人、被访者无工作、有慢性病患者、残疾人的农村贫困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风险显著更高;而家庭人均收入、是否有5岁以下儿童,被访者的受教育水平、居民医保的人均保障水平对贫困家庭的灾难性卫生支出无显著影响。因此,本文建议以灾难性卫生支出风险为标准建立医疗费用支出型救助制度,帮助农村贫困家庭摆脱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开发新型合作医疗评价指标体系,作为政府部门、经办机构督导、监控和改善新型合作医疗工作高效、易行的工具。方法 以Donabedian的结构、过程、结果架构,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德尔菲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权重,用指数法进行评价和原因追溯。结果 建立了由1个综合目标指标、3个二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41个四级初始指标组成的4层次评价指标体系,这些指标重点评价了新型合作医疗的运行状况,并可由现状追溯原因。结论 所研制的新型合作医疗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层次分析评价方法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基本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