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了解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及耐药性变迁情况,探讨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并为临床提供预防治疗措施.方法 对2005-2010年某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802株鲍氏不动杆菌进行耐药趋势分析.结果 共分离鉴定鲍氏不动杆菌802株,分离率为4.74%;分离率最高的科室足呼吸内科,占43.52%;标本来源以呼吸道为主,占66.33%;鲍氏不动杆菌对15种抗菌药物耐药现象严重,耐药率逐年上升.结论 某医院鲍氏不动杆菌的分离率及耐药性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必须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加强消毒隔离及手卫生,防止和减少耐药菌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分布及耐药性的变化,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相关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03-2010年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标本来源及临床分布,以K-B纸片扩散法考察其耐药性.结果 医院鲍氏不动杆菌分离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其来源以痰液为主,占75.8%,主要分布在ICU占19.3%、呼吸科占17.0%、脑外科占13.8%和肝胆科占11.3%,鲍氏不动杆菌对所试验抗菌药物具有较高耐药率,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上升趋势明显,此外,对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的耐药性也有提高.结论 2003-2010年医院分离鲍氏不动杆菌分离率和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多药耐药比例有所增加,除了加强对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监控,还需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医务人员的无菌意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的鲍氏不动杆菌分布及耐药性变化,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提供相关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7-2012年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标本来源及临床分布,以K-B纸片扩散法检验其耐药性,观察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的变化。结果医院感染鲍氏不动杆菌标本来源以痰液为主,占88.6%;主要分布在ICU占29.17%、儿科占16.41%、神经外科占13.38%和呼吸内科占12.15%;2010年前医院鲍氏不动杆菌分离率总体呈上升趋势,2010年出现明显回落,之后其分离率波动不明显;鲍氏不动杆菌对所试验抗菌药物具有较高耐药率,对哌拉西林、氨曲南耐药率上升趋势明显,2010年其对全部药物的耐药率>50.0%,2010年后鲍氏不动杆菌耐药上升趋势有所遏制。结论 ICU是医院感染鲍氏不动杆菌的主要科室之一,抗菌药物的规范应用结合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有利于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控制耐药菌株的传播及流行,从而有效遏止鲍氏不动杆菌多药耐药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2006-2008年临床分离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鲍氏不动杆菌近3年的耐药状况及分布,为临床用药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医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临床分离的非重复的鲍氏不动杆菌372株,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数据用WHONET5.4及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鲍氏不动杆菌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87.4%;不同科室分离株的耐药率不同,以ICU分离株耐药率最高,占40.5%;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为6.5%。结论 ICU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较非ICU严重;鲍氏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上升,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对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和控制细菌耐药性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ICU中鲍氏不动杆菌的感染现状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必要的病原学依据.方法 对ICU 2008年1月-2010年7月医院感染的799株鲍氏不动杆菌及其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鲍氏不动杆菌分离率为20.6%,且呈逐年升高趋势;鲍氏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非常严重,对多黏菌素耐药率最低为0,除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为49.7%外,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50.0%,其中对亚胺培南耐药率>90.0%.结论 ICU中鲍氏不动杆菌的感染及耐药问题日益严重,需要加强ICU医院感染的检测和耐药菌监控,预防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医院2005-2009年鲍氏不动杆菌检出及耐药性变迁规律,主要药物用量与耐药率变化之间的关系,为有效控制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率及耐药性不断上升的研究提供流行病学资料,也为临床医师用药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05年1月一2009年12月临床送检标本中鲍氏不动杆菌检出率及耐药性,并对主要药物年用量进行统计.结果 鲍氏不动杆菌2005-2009年分离率分别为:13.7%、12.6%、4.3%、9.2%、6.5%,对常用药物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及时监控和掌握医院的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特点,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努力控制和减少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1年1月-2005年1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569株,了解其临床感染特点及比较其耐药率的变化。结果鲍氏不动杆菌临床分布以ICU最多(275株,48.3%),分离标本痰液最高(405株,71.2%),12种抗菌药物对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ICU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IC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鲍氏不动杆菌的分离率逐年增加,耐药菌株不断出现,因此进行规范的耐药监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进一步恶化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武汉脑科医院鲍氏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监测2009-2011年临床分离195株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分布特征;采用K-B琼脂扩散法药敏试验,分析鲍氏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结果 195株鲍氏不动杆菌以痰标本的检出率最高,占78.0%,主要分布于脑科,占82.1%,包括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及神经内科,分别占35.4%、32.3%、14.4%;2010与2011年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50.0%,而2010、2011年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敏感性最高,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严重,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60.0%.结论 脑科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比非脑科的耐药严重;鲍氏不动杆菌耐药谱不断发生变化,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性高且耐药率增加较快,临床应加强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ICU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上半年医院ICU临床分离的146株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率.结果 146株鲍氏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下呼吸道标本,占93.15%,除头孢哌酮/舒巴坦及米诺环素外,其他各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52.74%,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最高,为56.85%;多药耐药菌株检出率由2009年的44.4%上升至62.33%.结论 ICU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多药耐药菌的感染呈增长趋势,头孢哌酮/舒巴坦对鲍氏不动杆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厦门地区2010年临床标本中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为临床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统计分析256株鲍氏不动杆菌的标本来源及耐药率.结果 鲍氏不动杆菌最常出现在痰液标本中;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现象比较严重,除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40.0%.结论 厦门地区2010年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耐药严重,临床要重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预防标准,控制其引发的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及耐药性变化的趋势.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本院分离自住院患者痰样本的鲍曼不动杆菌及其耐药性资料.结果在4年的痰检测样本中,共分离到鲍曼不动杆菌234株,占总体痰样本细菌检出率的8.5%.所有菌株均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最低,分别为4%~9%和5%~6%,对其他抗生素均有较高的耐药率.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以临床危重病患者(ICU、脑外科、烧伤科、呼吸内科)多见.大部分药物的鲍曼不动杆芮耐药率逐年上升.临床跃务人员应加强监测,并根据病原菌培养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规范抗生素应用,保持敏感抗生素的抗菌活性,以提高疗效和减缓耐药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0,他引:18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的种类、感染部位的分布及细菌耐药性分析.方法 采用ATB Expression细菌半自动鉴定仪及其配套的鉴定卡和药敏卡,对重症监护病房送检的各种标本按细菌检验常规程序进行操作.结果 共检出医院感染病原菌153株,前3位感染病原菌分别是鲍氏不动杆菌(32.0%)、假丝酵母菌属(16.3%)、铜绿假单胞菌(15.0%),病原菌检出率以下呼吸道标本最高占45.8%,鲍氏不动杆菌对常用的8种抗菌药物除亚胺培南耐药率在4.3%较低外,其余的7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均>50.0%.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菌以鲍氏不动杆菌为主且已呈现多重耐药性,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鲍氏不动杆菌5年感染监测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目的 监测近5年来临床标本鲍氏不动杆菌的分离率、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对近5年来临床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分布科室、感染部位及对20种不同抗菌药物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统计年限内,我院共分离到鲍氏不动杆菌523株,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科室以重症监护中心最多,与同期分离菌株相比,检出率从2000年3.9%依次上升至2004年11.1%,对20种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不同程度增强,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敏感性最高。结论鲍氏不动杆菌的分离率逐年增高,耐药性逐渐增强,多重耐药菌株分离率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的分布情况和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耐药菌的抗菌药物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收集105株不重复鲍曼氏不动杆菌,采用K—B法对鲍曼氏不动杆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105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离自ICU,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标本(95.2%)。药敏结果提示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最为敏感。耐药率仅为9.5%,其次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32.4%;而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54.3%~75-2%之间。结论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高,且呈多重耐药。必须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出现严重的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5.
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调查及耐药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调查鲍氏不动杆菌(ABA)对2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医院分离到的198株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率的情况.结果 医院2007年7月1日~12月31日分离到198株鲍氏不动杆菌,其中痰液171株(86.4%),尿液12株(6.1%),血液10株(5.0%),分泌物5株(2.5%);对阿米卡星敏感率为75.0%~100.0%,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为89.4%~100.0%,其余抗药物的敏感率均<41.7%.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形势严峻,仅对2种抗菌药物敏感;药敏提示治疗首选,头孢哌酮/舒巴坦和(或)阿米卡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的分布情况和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耐药菌的抗菌药物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收集105株不重复鲍曼氏不动杆菌,采用K-B法对鲍曼氏不动杆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105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离自ICU,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标本(95.2%)。药敏结果提示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最为敏感,耐药率仅为9.5%,其次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32.4%;而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54.3%~75.2%之间。结论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高,且呈多重耐药。必须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出现严重的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7.
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8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提出控制措施. 方法对1998~2003年收住我院所有患者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及耐药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和前瞻性统计分析. 结果 6年中所有医院感染病例共获得各种病原微生物28种3 039株,以革兰阴性细菌占主导共1 459株,占48.01%;革兰阳性细菌明显增多 986株,占32.44%;真菌感染18.99%;这些菌株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多重耐药呈增加趋势. 结论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减少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增加,合理使用抗生素是今后医院感染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开放伤口并感染患者的监测及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创伤患者开放伤口合并细菌感染的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994年9月-2002年6月收治的10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感染率占总外伤住院患者的3.4%,感染患者为车祸伤、Ⅲ类开放伤口及青壮年、男性多见;急诊手术术后感染多见于择期手术,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鲍曼不动杆菌多见;所有患者均使用抗生素,最多11种,最少为2种,其中>三联占15.6%。结论 分析了开放伤口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讨论了清创术的重要性及伤口感染后的处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情况。方法:调查2006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病人送检标本中培养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利用VITEK-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该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亦呈逐年上升趋势,除丁胺卡那霉素外已接近几乎全部耐药。结论: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及耐药率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某院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住院患者的多重耐药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2011年住院的AIDS患者各类标本分离的426株多重耐药菌药敏试验结果,应用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分离的多重耐药菌包括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213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41株,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21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 AB)79株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 PA)72株。检出的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除对少数广谱抗菌药物比较敏感外,对大部分抗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耐药率3.74%~100%)。结论住院AIDS患者分离的多重耐药菌以肠杆菌科细菌多见,耐药率高,临床医生应谨慎选用抗菌药物进行经验治疗;同时应加强监测,避免多重耐药菌感染在医院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