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目的构建一种基于量子点和磁珠的大肠埃希菌O157∶H7的检测方法。方法以亲和素化磁珠结合生物素化的抗体制备修饰有大肠埃希菌O157∶H7抗体的磁珠,该磁珠可从检测体系中捕获大肠埃希菌O157∶H7,依次加入生物素化大肠埃希菌O157∶H7抗体、亲和素化Cd Se量子点后,分别经磁分离弃去未结合的分子,通过溶液的荧光吸收光谱的改变定量检测该菌。结果该方法特异性好,只有大肠埃希菌O157∶H7呈阳性反应,其余对照菌株均无明显反应;随着大肠埃希菌O157∶H7浓度的增大,655 nm处荧光值也逐步升高;并在1 h内实现对104cfu/ml的菌液的检测。结论本实验建立的这种方法检测时间短,结果易于判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 (EHEC)O15 7∶H7是一种新型的致病性菌 ,能引起人类出血性腹泻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为了掌握武汉市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 7∶H7在宿主动物、腹泻病人及食品中的带菌和菌株毒力基因情况 ,本文于 2 0 0 3年进行了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 7∶H7宿主动物带菌情况调查 ,并在腹泻及肾衰患者中进行病原检索和食品监测。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1)宿主动物 :选择本市 3个养殖场 (奶牛场、养猪场、养鸡场 ) ,于 2 0 0 3年的 7~ 9月分别采集新鲜粪便样共318份 ,其中奶牛 15 2份、猪 85份、鸡 81份。…  相似文献   

3.
肠出血大肠埃希菌O157∶H7与食品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EHEC)主要包括O157∶H7和O26:H11,其中O157∶H7是出血性肠炎的主要致病菌,自1982年由美国首次报道了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O157∶H7引起的出血性肠炎的爆发以来,EHEC的感染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1]。世界卫生组织已将O157∶H7列为新的食源性疾病病原菌。尽管EHEC已被研究了近20年,但对由该菌引起的致命的溶血性尿毒综合症(HUS)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案。研究发现,反刍动物是EHEC的主要宿主,人的感染方式主要为食源性或与带菌动物接触。自1986…  相似文献   

4.
呼和浩特市食品中大肠埃希氏菌O157∶H7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对呼市居民主要的消费食品进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的污染调查,从而掌握该菌对食品的污染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超市、农贸市场、酒店、食品店出售的食品共计15种307份,采用国标法进行检测.结果 349份食品中,检测出2株大肠埃希氏菌O157∶H7,检出率为0.57%.其中生畜肉检出1株,检出率1.32%;米粉、盒饭类食品检出1株,检出率3.57%;其余食品均未检出.结论 生畜肉,米粉、盒饭类食品中均检出大肠埃希氏菌O157∶H7.提示存在发生食源性大肠埃希氏菌O157∶H7病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初步调查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地区不同乡镇大肠埃希菌O157∶H7宿主动物带菌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0年11月采集长沙市岳麓区境内散养的鸡、鸭、猪、牛等家畜家禽粪便标本33份,按国标常规培养法检测大肠埃希菌O157∶H7,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3份标本中共检出阳性标本4份,总阳性率为12.1% (4/33),其中散养的鸡的粪便中大肠埃希菌O157∶H7阳性检出率为13.6% (3/22);在4份散养的鸭子粪便中,检出1份阳性.结论 长沙市岳麓地区已存在大肠埃希菌O157∶ H7感染,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6.
食源性微生物危险性评估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早在 2 0世纪初 ,奶源性结核病和沙门菌病的爆发就已经被人类所认识 ,并运用巴氏消毒法进行了安全性的控制与预防。 2 0世纪末期 ,尽管食品科技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但世界上却爆发了多起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大肠埃希菌O15 7∶H7于 1982年首次报道 ,但由于缺乏有效、敏感的检测方法 ,限制了其宿主及污染源的尽早阐明 ,导致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 7∶H7在日本等国家的中毒爆发。沙门菌、李斯特菌、葡萄球菌、空肠弯曲菌、副溶血性弧菌、禽流感病毒、口蹄疫病毒等微生物污染的大流行 ,使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对食品安全给予了高…  相似文献   

7.
调查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O1 57∶H7在河南省 6类食品中的分布特征和污染状况 ,了解季节因素对于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O1 57∶H7分布的影响 ,以预防和控制食品污染保证食品安全。依据河南省自然地理概况 ,分 5个采样区域 ,按夏季和冬季在销售环节随机抽取样品 ,选择性增菌培养后 ,用O1 57胶体金试剂筛查 ,免疫磁珠富集后分离病原菌 ,应用bioM啨rieuxVITEK32AMSsystem ,GNI 和血清学的方法进行鉴定。结果显示 14 6 3份食品中共检出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O1 57∶H72 8株 ,检出率为 1 9% ,其中鲜肉和生食蔬菜检出率最高 ,为 3 3%和 3 2 % ,酸奶中未检出。夏季检出率 (2 5 % )明显高于冬季检出率 (1 1% )。结果提示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O1 57∶H7在食品中的污染程度较为严重 ,其检出率的高低与O1 57∶H7感染性腹泻的流行强度呈正相关。应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加强畜禽屠宰、蔬菜生产和销售环节的监督和监测 ,预防食源性疾病的爆发流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现症腹泻病人及家禽家畜的O157∶H7大肠埃希菌感染情况.方法应用流行病学、细菌学等方法调查检测.结果 1999~2000年先后3次从腹泻病人粪便中检测到O157∶H7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分别为1.92%、3.85%和4.35%,但未检出带病毒基因,故阳性腹泻病人的临床症状不严重也无并发症出现.家禽家畜O157∶H7的检出率1999年为3.24%(7/216),2000年为5.02%(13/259),且菌株的毒力基因携带率较高为70.00%(14/20).结论腹泻病人及家禽家畜中存在O157∶H7感染,做好"三管一灭"和加强O157∶H7的监测,是防治O157∶H7引起感染性腹泻病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9.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为1982年首次在美国发现,它为产志贺样毒素(Stx)的大肠埃希菌(STEC)之一。与O157∶H7相似,非O157 STEC也能导致一系列人类疾病,如腹泻、出血性肠炎及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等,因而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中,作者于1999年在印度加尔各答调查了该市的住院腹泻病人、生菜牛肉及家养健康奶牛的非O157 STEC的流行及遗传谱型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1株由自毙鼠分离的细菌(X175菌株)进行属、种及型的鉴定。方法 ①采用16S rDNA对X175菌株进行种属鉴定;②应用荧光PCR检测X175菌株是否存在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常见毒素基因(stx1/stx2/eae、lt/st、aggR/ipaH)及大肠埃希菌O104、H4基因;③应用PCR检测X175菌株是否存在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O104∶H4的9个毒力基因。结果 ①经16S rDNA鉴定,X175菌株与大肠埃希菌埃希菌属的一些菌株相似度达99%,进化树显示X175菌株与大肠埃希菌O104∶H4菌株的亲缘关系较近;②大肠埃希菌O104基因和ipaH基因检测结果均为阳性,stx1/stx2/eae、lt/st、aggR、志贺菌/沙门菌、H4等基因检测结果均为阴性;③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04∶H4九个毒力因子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X175菌株为大肠埃希菌O104弱毒型菌株,H抗原和其他一些特性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