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2009年广西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2004-2009年广西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09年广西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例和暴发疫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05、2006、2008、2009年广西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发病水平相对平稳,2007年出现明显高峰,发病数较其他年份上升3~4倍;报告病例数较高的地区为南宁市、桂林市、梧州市和崇左市;8~10月为流行期,9月为发病高峰;各年龄均有发病,发病人群以0~4、10~14、15~19和30~34岁为主;人群分布以成人为主,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暴发均发生在学校。结论加强监测,做好农村、学校和工厂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治知识、良好卫生习惯的宣传教育是控制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发和流行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重庆市2004-2010年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流行特征,为预防和控制该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结合2004-2010年重庆市疾病监测信息系统报告的流行病学个案信息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系统报告的暴发疫情,使用Excel及SPSS软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10年,重庆市共报告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例18 730例,无死亡.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9.36/10万.呈现出2007年和2010年2个发病高峰;9~10月份为该病高发季节;发病男:女=1.59∶1,发病年龄10~14岁为主,占发病总数的23.79%;学生发病最多(51.74%),其次为农民(19.81%)和托幼儿童(5.26%).2004- 2010年重庆共报告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发疫情141起,报告发病6 116人,无死亡;9月为暴发疫情的流行季节;疫情持续平均时间为8.8d(最高39 d,最低1d);郊区疫情数是城区的5.15倍,89.36%的疫情发生在学校.结论 重庆市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发病率居全国前5位.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防治应重点做好灾后人群的健康教育和宣传;医院在流行季节开设临时的诊治门诊,防止交叉感染等.  相似文献   

3.
2004—2010年连云港市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毛艳敏 《职业与健康》2012,28(9):1108-1110
目的分析2004—2010年连云港市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HC)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10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及同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AHC暴发疫情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06年及2008—2009年连云港市AHC发病水平相对平稳,2007和2010年发生了AHC较高强度流行,8—10月为流行期,9月为发病高峰;2004—2010年全市8个县区仅有新浦区及连云区每年均有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例报告;各年龄均有发病,患者群以15~19岁、10~14岁、5~9岁和35~39岁为主,男性略多于女性;职业分布以学生、工人及农民为主;暴发均发生在学校。结论加强监测,做好学校、农村和工厂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治知识、良好卫生习惯的宣传教育是控制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发和流行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实施网络直报以来我国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疫情变化趋势,掌握其流行特点,为我国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疫情预测及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系统中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疫情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4—2006年我国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发病水平相对较低,2007年出现明显高峰,发病数较2004—2006年及2008年同期上升5.27、6.82、5.40和2.26倍;8—10月为发病高峰,病例主要分布在广东、四川、广西等南部省份,各年龄均有发病,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工人、农民、学生三大人群中。2004-2006年共报告暴疫情6起,2007年和2008年各报告暴疫情65起和13起,9月份高发,发生场所以学校为主。柯萨奇病毒A组24型变种是引起2007年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的主要病原。结论做好学校等人口密集场所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治知识、良好卫生习惯的宣传教育是控制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和流行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2010年深圳市宝安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发疫情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2010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报告的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发疫情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0年宝安区报告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发疫情16起,发病1556例,罹患率为2.87%。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罹患率,男性为2.94%,女性为2.73%;各街道中小学为6.06%(10起、539例),幼儿园为9.92%(3起、26例),大型企业为2.20%(3起、991例);观澜街道为2.86%(1起、858例),新安街道为5.36%(7起、341例),大浪街道为8.46%(2起、182例);12~14岁为3.53%,3~5岁为9.92%,6~8岁为7.40%。1556例中8月961例,占61.76%;9月595例,占38.24%。托幼儿童26例,占1.67%;学生539例,占34.64%;工人991例,占63.69%。[结论]深圳市宝安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发疫情的暴发人群以青年工人为主。8~9月为发病高峰。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2005—2016年温州市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疫情的流行趋势,为疫情的预测及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从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导出温州市2005—2016年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疫情资料,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疫情的时间、地区、人群分布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5—2016年温州市共报告急性出血性结膜炎14 321例,发病率为1.32/10万~104.35/10万,年均发病率为13.64/10万,2007年和2010年出现发病高峰,其他年份呈散发状态。8—10月为集中发病期,报告病例数占77.63%;病例主要分布在洞头区;男性发病率为15.06/10万,高于女性的11.97/10万(P0.01);发病年龄为出生9 d~89岁,平均年龄为21.57岁,10岁病例数较多,占病例总数的34.90%;主要发病人群为学生、幼托儿童和工人等。结论 2005—2016年温州市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以8—10月为集中发病期,病例主要分布在洞头区,10岁以下是高发年龄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深圳市宝安区2010年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发疫情的原因及流行特征,以便制定更好的预防措施。方法收集深圳市宝安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发流行病学资料,采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深圳市宝安区共发生急性出血性结膜炎15起,波及人数54 231人,发病人数共1 556人,其中男性发病人数为1 047人,女性发病数509人;无重症病例,无死亡病例。时间分布,暴发高峰期集中在8-9月;人群分布,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工厂有991人发病,占发病总数的63.7%,学校发病人数为565人,占总数的36.3%;地区分布,观澜街道是发病人数最多的街道,新安街道为暴发次数最多的街道,其次为西乡街道。结论深圳市宝安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发病呈明显的季节高峰,人群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宝安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发疫情经过综合防制后,控制效果显著,今后的防控重点应在8-9月,此次疾病暴发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非同源性的连锁式传播,因此宣传教育教师及家长注重儿童青少年卫生习惯的培养,注重个人卫生习惯,及时做好玩具、门窗等日常生活用品的清洗与消毒,避免日常接触传播疾病。  相似文献   

8.
尤爱国  康锴  陈豪敏  许汴利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2):3098-3099,3101
目的分析2010年河南省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年河南省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共报告病例1850例,发病率为1.95/10万,显著高于2009年(χ2=1043.07,P﹤0.01);病例主要分布在豫南、豫中和豫北地区;9月为发病高峰,占全年发病总数的68.32%;男性发病率为2.42/10万;女性为1.45/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76,P﹤0.01);10~14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发病以学生、农民和工人为主;共报告暴发疫情6起,均发生在学校。结论在学校、工厂等集体单位开展健康教育,是控制河南省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某公司2007年7月发生的一起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为防治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局部暴发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起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发疫情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个案资料分析。结果该起疫情发病时间为7月13日至29日,流行期共17d,共发病46例,罹患率为0.39%(46/11661)。发病患者中工人37倒、管理人员4例、家属3例、儿童2例,发病年龄以15~24岁年龄组最多,共34例,占总病例数的73.9%。结论该起疫情为一起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局部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0.
广州市海珠区2007年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丽庆  栾玉明  刘士俊 《职业与健康》2008,24(23):2556-2557
目的分析2007年海珠区居民的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发病情况,以便制定并采取更有效的防制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海珠区2007年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例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年海珠区共报告急性出血性结膜炎304例,病例数以学生最多,年发病率为33.49/10万,发病高峰在9月份,共发生4起暴发疫情,地点均在小学;城乡结合部发病率远高于中心城区,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全传染病预警机制,开展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社区监测和卫生宣教管理工作,提高居民的个人防病和保健意识是预防疾病流行的首选策略;强化集体单位、公共场所的卫生消毒管理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点环节;及时准确地隔离治疗病人是控制流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