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解北京市对进行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改革是否有比较迫切的需求,以及各利益相关者对实行预付费支付方式的可接受性如何,本研究从国家卫生改革的要求、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支付方式改革直接利益相关者的态度这3个角度,对北京市实施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改革的社会需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云南省某三甲医院心内科现行的总额预付和DRGs-PPS两种医保支付方式进行数据分析,比较运行效果,为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完善提供参考。方法以该科室2018年数据为基础,利用SPSS 20.0进行描述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DRGs-PPS能较好控制住院天数和住院总费用,平稳地控制出院人数,较好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总费用与耗材费的相关度较高,省医保患者的平均自付费用较高。结论在总额预付制基础上实行以DRGs-PPS为主的复合医保支付方式,未来云南省DRGs-PPS支付应加强对自付费用和耗材费用的控制,DRGs-PPS操作较为复杂,医疗保险机构应加强培训与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3.
医疗服务支付方式改革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核心问题之一.支付方式能够影响医疗服务利益相关者的行为,从而对医疗费用、医疗质量、医疗服务效率和医疗保险资金使用的效益产生影响.通过对利益相关者在按服务项目支付、按诊断相关组定额预付、总额预付3种支付方式中的行为分析发现,按诊断相关组定额预付既能够切实控制费用增长,使医疗质量得到保障,又能够较好地满足支付方式改革中各利益相关者的诉求.但是,各利益相关者在按诊断相关组定额预付支付中,需要不断完善病案首页数据填报、临床路径使用、信息系统建设、成本核算、费用结构调整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适宜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能调节医疗服务供方、需方和保险方的利益关系,影响供方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本文讨论了五种基本支付方式的优缺点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介绍了国外支付方式改革的先进经验,简述我国支付方式现状.提出按病种支付能增加供方风险成本,抑制诱导需求,减缓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对我国支付方式的改革和发展提出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国外DRGs-PPS支付标准的制定方法,以及国内的以费用为基础的支付标准研究和以成本为基础的支付标准研究.通过对比分析,找出目前DRGs-PPS支付标准制定中存在的问题,建议以成本数据为依据,完善临床诊疗规范,探索研究规范的DRGs成本核算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针对连江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的做法,分析改革对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影响,为均衡各方利益提出建议及措施。方法分析连江县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的方法,并运用利益相关者分析法,对改革中涉及到的主要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结果 改革有利于减轻患者疾病经济负担,卫生服务供方对改革相对抵触,经办机构应该坚定对改革的立场,充分发挥经办机构作为第三方付费者的集体谈判能力。结论供方应该加强质量管理并接受需方的监督,管理方也应加强对供方医疗服务的监督和新农合费用的审核,同时加大对支付方式改革的宣传并开展与支付方式改革相配套的卫生改革。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比黄石市中心医院医保支付改革前(2017年)与改革后(2018年)医保相关指标,评估以DRGs为基础的预付费(DRGs-PPS)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相关DRGs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改革施行后,整体指标改善明显。通过与2017年对比,2018年医保患者总额同期减少47 017 292.80元,均次费用平均下降3.62%,平均住院日平均下降6.15%,药占比平均下降22.48%,耗占比平均下降14.73%,出院人数增加9.77%,总权重增加13.99%,CMI增加3.85%。结论DRGs-PPS支付改革降低了医疗费用,调整了医疗结构,促进了医疗技术发展,也体现了医保支付方式有效引导医疗行为的作用,值得推行。  相似文献   

8.
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与各方利益相关者利益紧密相关,政策改革必然导致各方利益再分配,从而影响改革进程。文章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探讨近年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与医疗联合体建设的利益相关性,分析出两者有5类共同利益相关,并且通过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中的按人头打包支付等复合支付方式、结合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健全医疗联合体内协商谈判机制这三项政策支持了医疗联合体建设。但仍有待改善之处,需要继续推进医保政策改革,以打包支付积极推动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的构建,发挥并强化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从而更有利于推动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和医疗联合体建设。  相似文献   

9.
医疗服务支付方式的比较和运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整个医疗保险体系中,作为医疗保险费用管理和控制的关键环节,如何选择适当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是一个重要内容。文章首先介绍了医疗服务的支付方式,并对各种支付方式优劣进行了比较,最后对各国卫生服务系统支付方式发展和运用进行了探讨,从而为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诊断分类相关组-预付费(diagnosis related groups-prospective payment system,DRGs-PPS)是医疗保险支付方式中的一种预付制度,是通过统一的疾病诊断标准进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定额支付标准.这种方式在控制医疗费用增长、规范医疗行为等方面有一定的优越性,已经成为当今国际应用较多的一种医疗服务费用支付方式.2011年,北京市开始试点应用DRGs-PPS付费方式,在6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首批试点108个病组.北京地区的参保患者在进行试点的医院接受住院治疗时,将以DRGs-PPS付费方式来结算医疗费用.现结合北京市DRGs结算工作,探索DRGs成本核算方法,通过DRGs成本核算,使医疗机构能够准确掌握疾病在诊疗、护理过程中的真实消耗,了解每组疾病治疗的效率和费用的高低,有针对性地进行成本控制,找出成本效益最优的治疗方案,使医疗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同时,能够为医疗服务价格的调整提供依据,使医院得到合理补偿.  相似文献   

11.
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改革与医院成本核算发展趋势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从医疗卫生服务供方、需方和费用支付方分析了影响医疗保险制度的因素。论述了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改革方向的特点,即医疗保险费用支付将从开放式向封闭式发展、费用支付组合从单一支付方式向多元化混合支付方式发展、医疗保险控费主体由费用控制中心向以资源控制中心发展。因此,我国现行医疗保险必须改革单一的按服务项日付费的支付方式,采取多种付费方式,并建立相应的配套措施。同时,医院医疗成本核算应建立包括科室成本核算、医疗项目成本核算和病种成本核算在内的医疗成本核算体系。  相似文献   

12.
运用矩阵式管理思维与学习型组织相关理论搭建适合北京实际情况的诊断相关组与预定额付费制度(DRGs-PPS)项目平台,促进医疗服务支付方式的改革.首先,项目平台的构建获得了北京市相关部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并成立了局长联席会议制度,领导各部门实施DRGs-PPS;其次,在技术上逐步建立系列相关技术标准和组织系统,包括AP-DRGs课题组、AR-DRGs课题组、数据字典组、国际疾病分类组、国际手术操作分类组、收费分类组、培训组、监督检查组、技术支持组、数据校验组、BJDRGs组等13个课题组,负责标准维护、监督检查和结果分析.再者,通过项目组的建立过程实现了学习型组织的建立.DRGs-PPS项目平台的搭建,实现了医疗机构绩效评价和支付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多种形式的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提高参保人群的受益程度,有效控制患者住院均次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促进医疗机构内部运行机制的转变,提高医保资金的使用效率。方法 采集不同类别的医疗机构,不同支付方式的住院均次费用的增幅数据,进行改革前后的数据分析。结果 改革前后各级各类医院住院均次费用的逐年增幅差距很大,利用支付方式综合改革后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患者住院均次费用得到控制。结论 多种形式的支付方式改革是影响医疗机构内部运行机制、降低住院均次费用增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诊断相关组预定额付费(DRGs-PPS)与按项目付费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选择支付方式,是支付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本文以“合约理论”为基本分析框架,比较了诊断相关组预定额付费(DRGs-PPS)与按项目付费的定价成本和监督成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沿用合约理论的分析框架,分析了执行DRGs-PPS时需要应对的主要管理问题,并从监督和维护两个方面提出了政策要点.分析得出的基本认识是,DRGs-PPS相对按项目付费而言,交易费用较低,故从按项目付费向DRGs-PPS转变,将有利于医疗服务市场的良性运转.由于DRGs-PPS对于中国依然是新鲜事物,因此,需要在统筹考虑医疗服务监管和制度维护等配套措施的基础上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15.
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比较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7  
选择合理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是保证医疗资源有效利用、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关键。作者通过分析比较总额预算制、按服务项目支付、按服务单元付费、按人头支付、按病种支付和按疾病诊断分类定额预付制等多种支付方式的优劣,认为各种支付制度都是在不同情况下、为了不同目的而实行的,各有利弊。其中,按疾病诊断分类定额预付制,应是我国积极探索和研究的支付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不同支付方式下住院患者的医疗费用构成及变动趋势,为控制医疗费用过快上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用Excel建立数据库,从支付方式的使用情况及费用构成方面进行分析处理。结果住院患者支付方式以社保和自费居多,商业保险较少;人均医疗支出费用中公费医疗最高,大病统筹和社会保险次之,最后是自费医疗。7年中社保患者比例逐年增加,但人均医疗费用增长缓和。各种支付方式下药品费用均占较大比重。结论社会医疗保险体系正逐步步入正轨,补充医疗保险的作用仍有待发挥,药品费用是住院患者医疗费用的主要构成。今后要加快公费医疗改革,并进一步完善医药卫生体制配套措施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全民医保制度下,支付方式提供了影响供方医疗服务行为的手段,成为调节卫生资源配置的重要杠杆。医保支付方式由后付制向预付制的改革,通过财务风险的转移调整对医疗机构和医生行为的激励,控制供方诱导需求行为带来的费用上涨,成为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但其发挥作用的基础是医疗服务提供方对支付方式的反应。医疗服务目标的多维性、医疗机构内部激励机制、管理者和医生的行为偏好都会影响改革的作用机制和强度。本文结合中国实际分析了后付制向预付制改革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并提出建立健康价值引导的支付方式,施行混合支付方式的策略,以及注重间接激励机制下医院管理者和医生参与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