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中国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PA)与体能指数(PFI)的相关性,为改善中国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水平以及提升体能素质提供参考.方法 于2018年9-12月采用整群抽样方式在华东、西北、华北、华中、西南和华南区选取4269名7~18岁学生,收集体力活动等数据,并完成立定跳远、握力、50 m跑、改良坐位体前屈、30 s仰...  相似文献   

2.
探讨中国汉族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视屏时间与20 m往返跑(20 m SRT)的关系,为促进我国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提供参考.方法 从中国华东、华北、中南、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采用随机个案法选取12 221名10~ 18岁汉族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体力活动状况、视屏时间与20m SRT的关系.结果 在上下学方式上,积极类型(步行和骑自行车)女生的高等级20 m SRT成绩检出率高于消极类型(乘公交、出租车、地铁和家长接送)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53,P<0.05);锻炼时间>60 min/d男女生的高等级20 m SRT成绩检出率高于锻炼时间为<30,30~60 min/d的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视屏时间>2 h/d学生的高等级20 m SRT成绩检出率低于视屏时间为1~2,<1h/d的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锻炼时间>60 min/d、华东地区为中国汉族儿童青少年高等级20 m SRT成绩的保护性因素(OR值分别为1.65,4.24),视屏时间>2 h/d(OR=0.84)为危险因素.结论 视屏时间、体力活动状况与中国汉族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中国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physical activity,PA)与社会经济状况(socioeconomic status,SES)的相关性,为针对性改善中国儿童青少年的体力活动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8年9—12月在中国6座城市共选取4 269名7~18岁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7~18岁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水平评价问卷”对被试进行PA与SES状况的调查,同时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  结果  在不同强度PA方面,低SES组在低强度体力活动(LPA)、中等强度体力活动(MPA)、中高强度体力活动(MVPA)、总体力活动(TPA)上的时间分别为28.5(6.9,57.1)、46.2(25.7,79.2)、61.4(34.3,101.9)及102.9(65.0,145.8)min/d,均高于中SES组[21.4(4.3,50.7)、37.1(18.6,65.7)、50.3(27.1,86.8)、85.7(49.3,127.1)min/d]、高SES组[24.3(5.0,54.3)、40.0(21.4,69.1)、54.3(32.9,91.4)、89.6(55.7,132.9)min/d](P值均 < 0.01);在不同类型PA方面,低SES组的交通类PA[40.0(15.0,68.6)min/d]与娱乐类PA[4.3(0,17.1)min/d]时间最长,高SES组的运动类PA[36.4(20.7,60.7)min/d]时间最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1);在MVPA达标率上,低、中、高SES组分别为51.1%,42.5%和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02,P < 0.05);控制混杂因素后,低SES组的MVPA达标率是高SES组的1.24倍(P < 0.01)。  结论  SES处于中等水平的儿童青少年的MVPA及TPA时长最低;低SES组交通类及娱乐类PA时长较长,而高SES组运动类PA时长较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SDT)对促进青少年体力活动之间的关系,为促进青少年参加体力活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EBSCO host、Science Direct、Sports Discus、Springer Link、PubMed和Web of Science等6个数据库,检索从各数据库收录起始日期至2019年5月18日的所有相关文献。收集评估儿童和青少年动机和体力活动之间关系的研究。应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的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Stata 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41项研究满足入选条件。自我决定动机的整体水平对体力活动水平有微弱至中等的促进作用(ρ=0.21~0.31)。自主型形式的动机(即内部动机和认同调节)对体力活动有中等的促进作用(ρ=0.27~0.38),而控制型形式的动机(即内摄调节和外部动机)对体力活动有微弱的抑制作用(ρ=-0.17~-0.03)。动机缺失对体力活动有微弱的抑制作用(ρ=-0.21~-0.11)。结论自我决定动机与持续的健康促进行为息息相关,在干预中以自主形式的动机为目标是促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中国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与营养状况之间的相关性,为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依照中国行政区域划分的六大行政区(华东、西北、华北、华中、西南和华南),分别采用分层随机整体抽样法抽取22所学校4269名7~18岁儿童青少年,采用"中国7~18岁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水平评价问卷"进行体力活动调查.采用x2检...  相似文献   

6.
20m往返跑用于青少年心肺耐力评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秀廷  尹小俭 《中国学校卫生》2017,38(12):1916-1920
<正>20 m往返跑测试(20 meter shuttle run test,20 m SRT)由Léger等于1984年首次提出~([1]),目前世界50多个国家均采用该项目测评儿童青少年的心肺耐力(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CRF)~([2-6])。心肺耐力以最大摄氧量(VO_(2max))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可靠性等已得到国内外研究的证实~([7-9])。VO_(2max)的测量方法包括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10])。直接测量法以跑台实验等为代表,但该类测试因对测试仪器、测试者等要求较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青少年体力活动与抑郁症状之间的相关性,为前瞻性预防青少年抑郁提供参考。方法 在上海、乌鲁木齐、长沙、昆明4座城市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式抽取8 102名青少年,分别采用“中国7~18岁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水平评价问卷”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对青少年进行体力活动调查和抑郁症状评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青少年体力活动与抑郁症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青少年中高强度体力活动(MVPA)达标比例为37.0%,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5.6%。分学段、性别后,MVPA达标组抑郁症状检出率均低于MVPA未达标组(χ2=7.62~34.54,P值均<0.05)。抑郁症状程度严重青少年具有低强度体力活动(LPA)时间长、高强度体力活动(VPA)时间短的特点,抑郁症状程度较轻或无症状青少年MVPA时长更长。不同抑郁症状程度青少年总体LPA、VPA;男生LPA,女生LPA、VPA;初中生LPA、VPA,高中生LPA、中强度体力活动(MPA)、MV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值分别为46.48,10.31,18.06,25.02,29.54,30.25,1...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中国7~18岁在校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视屏行为和睡眠组合达标情况与超重肥胖的相关性,为促进学校超重肥胖防控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使用2015年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依据《加拿大儿童青少年24 h活动指南》对946名7~18岁在校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视屏行为和睡眠时间的达标情况进行分类,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行为达标情况及行为组合达标情况与超重肥胖的相关性。  结果  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为21.56%;身体活动、视屏行为和睡眠达标率分别为24.84%,38.69%和57.08%,3类行为组合达标率为6.77%。校正年龄、性别、城乡和民族后,睡眠达标及睡眠与视屏行为组合达标分别与超重肥胖风险呈负相关(OR值分别为0.73,0.58,P值均 < 0.05),但其他行为及行为组合与超重肥胖率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儿童青少年24 h活动达标率较低,充足睡眠或有助于降低超重肥胖风险。今后研究需注意睡眠和视屏行为的潜在联合作用以及两类行为在儿童超重肥胖防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分析中国汉族7~18岁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指数(BMI)和20m往返跑(20 m SRT)的相关性,为促进不同营养状况儿童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中国各行政区(华东、华北、中南、西北、西南和东北)采用随机个案法抽取17 280名7-18岁汉族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运用20 m SRT进行心肺耐力水平测试,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线性回归等方法探讨BMI和20 m SRT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中国汉族男性儿童青少年20 m SRT总体成绩消瘦、正常、超重和肥胖组分别为32.20,35.23,28.84和22.29次,女生分别为25.22,26.13,23.36和18.39次,男女生成绩均为正常组>消瘦组>超重组>肥胖组(P值均<0.05).BMI-Z分范围是-3.0~8.0,无论男女,不同BMI-Z分组青少年的20 m SRT-Z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无论男女,BMI-Z分在接近正常范围区间,20 m SRT-Z较高;而在较高和较低区间时,20 m SRT-Z较低.结论 体重正常组汉族儿童青少年心肺耐力水平高于消瘦、超重和肥胖组,BMI-Z分和20m SRT-Z分之间大体呈“抛物线”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张征 《中国学校卫生》2018,39(12):1885-1888
了解南京市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水平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儿童青少年保持良好体能提供支持.方法 在南京市4个区选取初中一、二年级和高中一、二年级的4 462名中学生进行中文版体力活动问卷(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 for Adolescents,PAQ-A)调查.结果 南京市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总分为(2.71+0.83)分,中高强度总分为(1.47+0.27)分,男生体力活动总分和中高强度总分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15.46,-9.04,P值均<0.01).初中学生的体力活动总分、中高强度总分均高于高中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9.46,-7.86,P值均<0.01).高中学生视屏时间高于初中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1.98,P<0.01).父亲不同学历男生和女生的体力活动总分和视屏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母亲不同学历男生在体力活动总分、中高强度总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13,4.26,P值均<0.05);母亲不同学历女生的视屏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同学段、性别、父亲学历对儿童青少年的体力活动水平均会产生影响(P值均<0.05),高中阶段(OR=2.25)、女生(OR=3.43)及父亲学历为大专(OR=1.62)、高中(OR=2.01)、初中及以下(OR=2.08)与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不足呈正性相关.结论 南京市儿童青少年男生和初中学生的体力活动水平高于女生和高中学生,高中学生视屏时间高于初中学生,父亲学历层次低的家庭子女体力活动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国父母的教养方式与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的相互关系,为相应家庭干预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广东省汕头市和江西省赣州市1 701名初中生的身体活动水平及其父母的教养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与民主型父亲的子女相比,父亲教养方式为专制型(OR=1.59)和放任型的子女(OR=2.04)出现身体活动不足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与民主型母亲的子女相比,放任型母亲的子女出现身体活动不足的可能性显著提高(OR=1.72)。结论父母的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的身体活动水平相关。与民主型父母的子女相比,放任型和专制型父母的子女更容易出现身体活动不足。  相似文献   

12.
了解中日两国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指数(BMI)与体能指数(PFI)之间的关系,为有效提高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能水平提供支持和依据.方法 在中国和日本共测试9 594名7~18岁儿童青少年体能项目,采用随机个案法抽取其中4 800名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中日两国不同肥胖程度儿童青少年体能指数存在的差异,并分析不同BMI-Z分与PFI之间的关系.结果 中国男生消瘦、正常、超重和肥胖分组的PFI均值分别为-1.17,-0.03,0.04和0.26,日本男生分别为-2.59,-0.34,-1.46和-2.44,超重和肥胖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中国不同BMI分组女生的PFI均值分别为-1.18,-0.08,0.01和1.03,日本女生分别为-1.21,0.51,0.11和-1.30,中国正常BMI女生PFI低于日本,肥胖女生则高于日本(P值均<0.05).中国男生、总体和日本男生、女生、总体方面不同BMI-Z值的PF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89,3.05,4.81,2.33,5.34,P值均<0.01).结论 中日儿童青少年BMI-Z分与PFI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随着BMI-Z分升高中国男生PFI的下降幅度较日本男生更为显著.应结合中国实际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儿童青少年体能水平.  相似文献   

13.
14.
北京市小学生身体活动与家庭经济地位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在校小学生身体活动模式,以及社会经济地位(SES)与身体活动的关系.方法 选择北京市海淀区8所小学2~5年级学生共1502人,使用"7天回顾性身体活动问卷",了解儿童日常身体活动状况.结果 广播体操/伸展运动、跑步、游戏、走队列等活动是小学生常见的校内活动,比例分别为94.13%、85.55%、77.26%、71.32%;劳动、游戏、跑步、散步等活动是常见的校外活动,比例分别为72.14%、69.70%、65.05%、64.64%;而小学生中参加球类运动的较少.与SES低的学生相比,SES高的学生在校内参加舞蹈、上下楼梯的比例较高,踢毽子、跳绳的比例较低,而在校外参加滑雪/滑冰/轮滑、上下楼梯、游泳的比例较高,散步、跳绳、踢毽子、跳皮筋的比例较低(P<0.05).结论 中国小学生身体活动既存在数量性不足,也存在结构性不足(即趣味性强的运动普及程度低).除年龄、性别外,家庭SES也是影响小学生参加身体活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16.
体重指数与儿童青少年体能指数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体重指数(BMI)与儿童青少年体能指数(PFI)之间的关联.方法 以安徽省参加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的7~18岁汉族学生共8941人为研究对象.按性别、年龄分层后,将研究对象依据BMI百分位数分为5组:很低(BMI<P5)、较低(P5≤BMI<P15)、正常(P15≤BMI< P85)、较高(P85≤BMI<P95)、很高(BMI≥P95).对各体能测试成绩进行标准化,将其Z分相加算出PFI.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BMI组PFI的差异.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学龄段学生BMI与PFI的关联.结果 8941名学生中BMI很低、较低、正常、较高、很高组的PF1分别为-1.77、-0.91、0.32、-0.17、-0.54,呈倒“U”形分布;BMI正常组的PFI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值均<0.05).回归分析显示PFI与BMI呈正相关,与BMI2呈负相关,表明PFI是BMI的二次函数,随着BMI的增高PFI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抛物线变化趋势.结论 BMI与儿童青少年PFI呈现抛物线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体重指数(BMI)与儿童青少年体能指数(PFI)之间的关联.方法 以安徽省参加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的7~18岁汉族学生共8941人为研究对象.按性别、年龄分层后,将研究对象依据BMI百分位数分为5组:很低(BMI<P5)、较低(P5≤BMI<P15)、正常(P15≤BMI< P85)、较高(P85≤BMI<P95)、很高(BMI≥P95).对各体能测试成绩进行标准化,将其Z分相加算出PFI.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BMI组PFI的差异.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学龄段学生BMI与PFI的关联.结果 8941名学生中BMI很低、较低、正常、较高、很高组的PF1分别为-1.77、-0.91、0.32、-0.17、-0.54,呈倒“U”形分布;BMI正常组的PFI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值均<0.05).回归分析显示PFI与BMI呈正相关,与BMI2呈负相关,表明PFI是BMI的二次函数,随着BMI的增高PFI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抛物线变化趋势.结论 BMI与儿童青少年PFI呈现抛物线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Obesity and lack of physical activity are fast becoming a concern among Malaysian adolescents.ObjectiveThis study aims to assess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among Malaysian adolescents and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and body composition such as body mass index (BMI), waist circumference (WC) and percentage of body fat.Subjects and methods1361 school-going 13 year old multi-ethnic adolescents from population representative samples in Malaysia were involved in our study. Self-reported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were assessed using the validated Malay version of the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 for Older Children (PAQ-C). Height, weight, body fat composition and waist circumference (WC) were measured. Data collection period was from March to May 2012.Results10.8% of the males and 7.4% of the females were obese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Obesity Task Force standards. A majority of the adolescents (63.9%) were physically inactive. There is a weak but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physical activity scores and the indicators of obesity. The adjusted coefficient for body fatness was relatively more closely correlated to physical activity scores followed by waist circumference and lastly BMI.Conclusion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high physical activity scores were associated with the decreased precursor risk factors of obes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