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湖北省孝昌县农村居民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抽取湖北省孝昌县3镇9村,共约1 168户家庭、4 468人,比较分析新农合补偿前后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新农合补偿后,样本地区的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平均差距和相对差距均有所下降;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影响因素有:家庭收入水平、家庭中有工作的成员的数量、家庭成员住院次数、家庭是否有慢性病患者。结论:孝昌县农村地区家庭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其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降低,减少该县农村地区灾难性卫生支出应该健全完善新农合对于慢性病门诊费用的补偿机制、降低低收入人群的医疗费用自付比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山东省某市新农合大病保险所补偿20类大病患者费用分布情况,并对大病保险防止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效果进行评价,为今后大病保险测算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运用SPSS19.0对40617名大病患者的医疗费用及补偿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对大病与年龄、医疗费用进行对应分析。结果大病保险基金补偿在不同年龄组人群、大病病种间差异较大,以老年人和慢性病为主;保险补偿后的部分大病患者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仍在40%以上。结论在按病种补偿机制不变条件下,建议大病医疗保险按年龄别和疾病别划分不同补偿比例,实施"分档补偿",在医保基金有限的条件下,可考虑划分出"老年人群大病保险补偿比例"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农村居民灾难性卫生支出情况以及新农合缓解灾难性卫生支出的能力。方法:2011年分别选取浙江、湖北、重庆作为样本地区,通过现场调查获取问卷1 661份,计算参合家庭的年自付医疗卫生费用、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平均差距和相对差距和集中指数。结果:补偿前后,贫困家庭的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平均差距、相对差距均最高,低收入组次之。补偿后,集中指数降低,灾难性卫生支出进一步向经济困难家庭集中。结论:通过推进农村大病医疗保险、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实施支付方式改革和完善新农合配套措施等方式,帮助农村贫困和低收入居民抵御灾难性卫生支出。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收集对乌鲁木齐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住院患者医疗费用的分析,了解目前大病医疗费用的运行状况,分析医疗保险筹资、基金结余、医疗费用构成及实际补偿等数据。方法:利用资料来源、数据分析、构成比法来分析。结果:乌鲁木齐市新农合医疗保险缴费标准由2009年的180元逐年提高到2012年为313元,新农合基本达到全覆盖。2012年保险基金出现透支,基金支出增长率大于收入增长率;大病住院费用2009-2012年年均增长率为71%,2012年大病患者住院总费达4268.17万元,占新农合住院总费用的25%,2012年大病患者人均补偿费用2.52万元,与普通住院费用补偿的年均增长率18%相比增长(4%)较缓慢;大病医疗费用实际补偿比较低。结论:大病医疗费用逐年上涨,大病患者的人数逐年增多,目前提高补偿比,满足人们的医疗需求,降低大病医疗负担是首要任务,可尝试由商业保险来承担大病医保,降低经济风险和缓解财政压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大病保险对宁夏农村居民医疗费用负担及其公平性影响,为完善大病保险提供合理的政策建议。方法:利用宁夏农村地区入户调查数据,模拟比较大病保险报销前后居民自付费用水平、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风险及其在人群中分布的变化。结果:大病保险有效降低了住院自付费用及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发生风险,有助于医疗费用负担的减轻;但从分布来看,大病保险报销虽然改善了人群中自付费用的分布,但也出现了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发生更向贫困家庭集中的趋势。结论:针对目标人群,大病保险政策效果较为显著,但需要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做好大病保险政策与其他医疗保障政策的衔接,全面发挥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作用,并加大消除贫困政策力度,以此减少人群中特别是贫困家庭的医疗费用负担及其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不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下居民的住院服务利用及其公平性情况,为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的调整和改善居民住院服务利用公平性提供政策参考。方法运用频数与构成比的方法对不同参保类型居民的社会人口学特征、住院服务利用情况进行描述,运用集中指数CI分析居民的住院服务利用公平性。结果城镇职工参保人群住院率为6.26%,平均住院天数为12.52天,次均住院自付费用为6 269.53元,次均住院补偿费用为7 955.95元,集中指数CI值分别为0.021 7、0.049 0、0.046 9和0.069 7。城镇居民参保人群住院率为4.06%,平均住院天数为9.67天,次均住院自付费用为8 051.11元,次均住院补偿费用为3 891.11元,集中指数CI值分别为-0.341 0、0.035 6、-0.062 5和-0.077 5。结论城镇职工参保人群住院率、平均住院天数、次均住院自付费用和次均住院补偿费用四个指标的发生均倾向于高收入水平人群。城镇居民参保人群住院率、次均住院自付费用和次均住院补偿费用三个指标的发生均倾向于低收入水平人群,平均住院天数的发生具有倾贫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大病患者对新农合大病保险政策的满意程度,为卫生行政部门开展有效管理和完善政策内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典型抽样原则,对B市三个远郊区县484名享受2013年大病保险补偿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其医疗费用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大病患者平均医疗支出约占家庭总支出的84.57%,强制性医疗支出较高,家庭疾病经济负担较重,新农合大病保险政策提高了患者医疗费用的补偿额度,三区县实际补偿比平均提高4.79%,保障作用明显。患者对大病保险基本态度平均分为(3.95±1.05)分,88.43%的大病患者愿意个人缴费继续参保。结论与建议:大病患者对大病保险政策的总体满意度较高,建议短期内保持现有筹资方式,维持制度稳定性,在基金承受范围内合理提高补偿比,加强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北京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开展以来广大农民的受益程度.方法 一是计算参加新农合人员住院费用补偿比的变化情况;二是计算新农合对农民灾难性卫生支出的缓解情况.结果 农民参加新农合人员住院费用补偿比从2004年的32.4%逐年提高到2007年的45.4%.抽样调查的样本区县调查数据显示新农合对农民灾难性卫生支出的缓解率有了明显的提高.结论 在近年医疗费用、农民的收入水平、农民医疗服务需求都有明显提高的条件下,新农合仍能明显降低农民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发生,而且其作用强度不断提高,充分说明新农合筹资增加的程度大大超过了医疗费用和农民医疗服务需求的上涨速度,新农合发挥缓解农民因病致贫的作用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北京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开展以来广大农民的受益程度.方法 一是计算参加新农合人员住院费用补偿比的变化情况;二是计算新农合对农民灾难性卫生支出的缓解情况.结果 农民参加新农合人员住院费用补偿比从2004年的32.4%逐年提高到2007年的45.4%.抽样调查的样本区县调查数据显示新农合对农民灾难性卫生支出的缓解率有了明显的提高.结论 在近年医疗费用、农民的收入水平、农民医疗服务需求都有明显提高的条件下,新农合仍能明显降低农民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发生,而且其作用强度不断提高,充分说明新农合筹资增加的程度大大超过了医疗费用和农民医疗服务需求的上涨速度,新农合发挥缓解农民因病致贫的作用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北京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开展以来广大农民的受益程度.方法 一是计算参加新农合人员住院费用补偿比的变化情况;二是计算新农合对农民灾难性卫生支出的缓解情况.结果 农民参加新农合人员住院费用补偿比从2004年的32.4%逐年提高到2007年的45.4%.抽样调查的样本区县调查数据显示新农合对农民灾难性卫生支出的缓解率有了明显的提高.结论 在近年医疗费用、农民的收入水平、农民医疗服务需求都有明显提高的条件下,新农合仍能明显降低农民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发生,而且其作用强度不断提高,充分说明新农合筹资增加的程度大大超过了医疗费用和农民医疗服务需求的上涨速度,新农合发挥缓解农民因病致贫的作用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尿毒症患者在院期间的花费进行回顾性分析,从而探究影响住院花费的因素以及不同医疗保险形式的患者住院费用的特点。方法资料来源于济南某三甲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220例尿毒症患者的相关信息,其中,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患者110例,新农合患者110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医疗保险与新农合患者住院总费用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医疗保险组的平均住院费用,以80岁以上组费用最高;新农合组的平均住院费用,以70~79岁组费用最高。不同医疗费用的患者各年龄组的住院平均费用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不同费用类别的患者其住院平均费用中,药费、检查费、治疗费以及床位费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药费部分的比例最高。结论加快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缩小城镇职工医保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之间的差距,在保持和确保政府主导的基础上逐渐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绵阳市2012年参合住院患者中大病医疗相关情况,对实施大病保险政策提出建议。方法:应用SQL SEVER2008数据库对2012年参合住院患者中大病医疗相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大病医疗患者占参合农民25.42/万,占患病总人数2.48%,占住院总人次1.83%;患病年龄集中在30~59岁;大病患者主要选择统筹区外医疗机构就医;次均住院费用越高,新农合实际报销比越低。结论:大病患者的保障水平与新农合解决大病、重病的宗旨,以及参合患者的期望值尚存在一定差距,有必要开展大病保障工作;建议大病保险政策重点覆盖的合规费用段为1~3万元,这能进一步增强农村青壮年人群的抗灾难性医疗支出能力,有利于农村社会经济良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天津市城乡参保脑卒中住院患者费用构成及主要影响因子,为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评价政策实施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调取天津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天津市三级医院就医的脑卒中城乡参保住院患者39500例,利用SPSS17.0进行数据录入和因子分析法分析。结果本次调查患者男性18364人,占总人数的46.49%,女性21136人,占总人数的53.51%;总体住院费用504353997.50元,平均住院费用12768.46元,平均住院天数11.32天,日均住院费用1127.96元。住院费用构成中,药品费占49.54%,检查费占18.26%,治疗费占16.22%,手术费占1.31%,床位费占3.76%,材料费占10.17%,输血费占0.09%,其他费用占0.65%。实际自付总金额为325285295.10元,其中政策性自付金额占总自付金额的68.37%,自付金额占总自付金额的31.63%;因子分析共提取8个因子,其中前两个因子的药品费和检查费的贡献率分别为42.018%、15.057%,累计贡献率为57.075%。结果表明影响天津市城乡参保脑卒中住院患者费用主要因子为药品费和检查费;天津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影响参保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结论着力控制药品费,完善政策,缩小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差距。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影响慢性胆囊炎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规范临床路径管理、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安徽省某三甲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已完成临床路径流程的慢性胆囊炎患者病例资料,利用非参数检验、多元回归分析对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纳入3114例患者,付费方式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为主,平均住院天数为7.04 d,人均住院费用为(11701.59±6256.74)元,其中西药费、材料费占比较高(50.75%)。不同付费方式和不同住院天数患者的住院费用分布均不全相同(P<0.001)。患者住院费用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慢性胆囊炎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为住院天数和付费方式(F=944.541,P<0.001,r2=0.602)。[结论]西药费和材料费为总费用的主要构成部分,住院天数和付费方式影响患者住院费用高低,医疗机构应多方面开展优化措施,有效控制慢性胆囊炎患者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基层医疗机构慢性病患者住院费用进行分析,了解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为慢性病住院费用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调查表收集2008年湖南省12所基层医疗机构6种慢性病住院病人的住院费用资料,应用SPSS16.0软件包描述患者的住院费用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慢性病的次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药品费、检查费和化验费为10.6天、2626.4元、1279.8元、190.5元和335.5元,药品费、检查费和化验费合计占住院费近70.0%;脑梗塞、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糖尿病、高血压和慢性支气管炎的次均住院费用为3385.8元、2692.4元、2882.5元、2970.2元、2244.6元和2064.6元;城市二级医院、农村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次均住院费用为3402.2元、3046.0元和1167.9元;药品费在城市二级医院、农村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中占50.5%、45.4%和56.1%;多因素分析提示年龄、住院天数、医疗制度、职业、慢性病种类及基层医院类型是慢性病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结论基层医疗机构6种慢性病次均住院费用为2626.4元,明显低于大型综合性医院住院费用平均水平,住院费用几乎一半来自药品费用,脑梗塞的住院费用最高,年龄越大、住院天数越多、有医疗保障制度、非农村劳动者、丧偶和城区医院的住院患者其慢性病住院费用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6.
采用我国某城市2009-2014年城乡医保整合制度提供的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城乡医保整合对农村居民医疗服务需求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第一,城乡医保整合影响了农村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和就医行为。表现为年住院次数明显上升以及流向三级甲等医疗机构住院的比例大幅度提高。第二,城乡医保整合并没有带来农村居民住院费用的快速上升。第三,城乡医保整合显著提高了农村老年人群的医疗费用支出。平均而言,农村老年人群住院总费用可因此增长6.9%,自付总费用因此增长5.2%。总体上来说,城乡医保整合更多惠及了那些就医需求更大的农村老年人群,符合政策预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基线调查与5次追踪调查的比较。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的实施对农民医疗费用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趋势,为进一步完善新农合的费用补偿实施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婺源县3个乡镇9个行政村,每村各取70户进行人户调查,将6次调查结果进行纵向对比研究。结果:本次调查农民年人均医疗费用为626.33元,其中门诊费用为284.14元,住院费用为342.19元.较往年均有较大幅度的上涨;住院费用的增高主要是20000元~费用段比例的增高所致;次均住院费用为历年最高,并随着医疗机构层次的增加而增加,尤其是县级以上医院;次均住院补偿费用亦为历年最高.但农民的自付住院费用亦上涨较快,农民的住院负担还是很大。结论:婺源县农民医疗费用上升较快,各级医疗机构的医疗费用大部分都未得到有效控制,尤其是县以上医院,新农合给农民带来的补偿,大部分被医疗费用上涨所抵消。必须采用多种有效措施严格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单病种付费政策的费用控制效果以及对医院、患者、医保基金等方面的影响,评估政策的实施效果,为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2017—2019年徐州市某三甲医院的数据,建立双重差分(difference - in - differences, DID)模型分析胃息肉患者次均住院费用、次均自付费用、住院天数、实际补偿比等相关指标在政策实施前后的变化。结果 政策实施后,次均住院费用下降29.46%,次均自付费用下降38.37%,住院天数下降59.71%,月均住院人次数增加55.30%,单病种月收入基本维持稳定。结论 单病种付费政策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次均费用和自付比例、提高医疗机构效率、维持医保基金稳定运行。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 DRGs)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单病种付费政策依然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夷陵区肺结核病单病种定额支付标准和可行性及控制,为进一步完善结核病防治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间住院和门诊肺结核病患者医疗费结算信息,导入Execl进行患者类别、住院比例、医疗费分段、报销比例等信息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定额支付标准假设与现行支付标准进行比较。结果 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定点医院收治住院肺结核病患者444例,住院率占同期发现患者数的77.75%,总住院医疗费2 667 687.00元,医保农合报销1 600 815.30元,报销比例为60.00%,门诊结算肺结核病患者256人,总门诊医疗费用571 604.25元,医保农合报销457 283.40元,报销比例为80.00%。如将普通肺结核病患者住院比例提高到涂阳100.00%,涂阴30.00%以内,每例定额支付6 000.00元,患者自付比例保持涂阳10.00%,涂阴20.00%不变。门诊每例定额支付下降至每例3 000.00元,患者自付比例20.00%不变。与现行支付模式相比,总住院率降至34.23%,住院报销比例可提高到86.62%,门诊实际报销比例可提高到83.33%。患者负担明显降低,医保农合负担略有减轻,定点医院毛收入虽下降,但收入含金量明显提高。结论以公益为核心,转变医院管理理念,以工作质量为考核指标的绩效管理模式,才能实现真正的医保、医院、患者三方共赢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