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体积与代谢相关指标关系,指导临床积极采取干预措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结节发病率。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12月首次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对2组人群进行体格检查、血脂指标检测、糖代谢指标检测以及甲状腺超声检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体检者各项指标差异,并对2组人群甲状腺体积与代谢相关指标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340例和健康体检者340名, 2型糖尿病患者中男性174例,女性166例;年龄38~67岁,平均(51.2±4.7)岁。健康体检者中男性171人,女性169人;年龄32~65岁,平均(50.9±4.9)岁。2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MI、腰围、臀围及腰臀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型糖尿病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均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低于健康体检者(P<0.01)。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均P<0.01)。2型糖尿病患者的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及甲状腺体积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或P<0.01)。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体积与BMI、TC、TG、FINS、HOMA-IR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体积相对较大,增加了甲状腺结节患病风险,与其血脂、糖代谢指标存在相关性。应监测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并加强甲状腺功能和形态检查,积极防治甲状腺疾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电网职工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危险因素暴露情况,评估未来10年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度,为不同风险类型群体的健康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8年5—9月在山东电力中心医院体检的35~59岁电网职工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总胆固醇(TC)、吸烟和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指标,采用国人ICVD 10年发病危险评估表预测ICVD 10年发病危险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研究3 049名电网职工,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层(除BMI外)各主要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男性ICVD 10年发病绝对危险的总中位数[1.50%(P25,P75:0.80%,2.90%)]明显高于女性[0.50%(P25,P75:0.30%,0.80%)](P<0.01)。发病绝对危险随年龄增加而增大,不同年龄组的绝对危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55~59岁或女性50~59岁人群的绝对危险高于该性别同年龄段人群的平均危险,男性低危组(绝对危险:5%~10%)与中高危组(绝对危险:≥10%)的比例均高于女性(均P<0.01)。结论 男性55~59岁、女性50~59岁人群是ICVD发病的高危人群。应针对主要危险因素,早期发现高危人群,开展个性化健康干预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骨折患者血清铁蛋白、微量元素、骨密度及其营养状况分析。方法 以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株洲市某医院诊治的≥60岁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作为病例组,按相同性别、年龄相差0.5岁以内的要求在同医院体检部进行健康体检的近1年内未发生过骨折的≥60岁居民作为对照组,收集病例组和对照组人群的基本情况及营养状态、体格检查、骨密度检查和血清学指标检测结果,对2组人群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共纳入老年骨折患者512例(病例组)和512名健康体检老年人(对照组)进行研究,病例组和对照组男性均为285人,女性均为227人,年龄均为60~78岁,平均年龄分别为(68.69±7.53)、(69.14±6.95)岁,病例组和对照组性别分布一致,平均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例组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营养状况评分病例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老年人血清铁蛋白、血磷、血钙、血镁、骨密度、骨密度T值均比老年骨折患者高(均P<0.01)。老年骨折患者BMI、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淋巴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均比健康体检者低(均P<0.01)。结论 老年骨折患者与无骨折的老年人血清铁蛋白、微量元素、骨密度及营养状况存在较大差异,应根据患者情况给予营养干预,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海口市区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血糖控制状况。方法 对海南省海口市区2017年建档的≥65岁老年T2DM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包括病例的人口学特征、糖尿病并发症情况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结果 共对3 456例海口市≥65岁老年T2DM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男性2 061例(占59.64%),女性1 395例(占40.36%),病例年龄以65~74岁为主,共2 009例(占58.13%),病程以<10年为主,共2 082例(占60.24%)。该市老年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平均水平为(9.22 ± 2.52)% ,达标率为23.61%,并发症发生率前3位由高到低依次分别为高血压(53.59%,1 852/3 456)、下肢血管病变(50.46%,1 744/3 456)、高脂血症(50.35%,1 740/3 456)。年龄越大、病程越长、超重或肥胖、吸烟或酗酒的人群高血压和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率越高,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越低(均P<0.01)。结论 海口市区老年T2DM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血糖控制总体较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邢台市养老机构入住人员慢性病的患病情况,为该地养老机构的进一步建设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对邢台市养老机构719例入住人员进行现况调查。结果 邢台市养老机构入住人员86.92%为70岁以上的老年人;458人患有慢性病,该人群患病率为63.70%,54.8%的慢性病患者合并2种及以上疾病,60~岁组慢性病合并存在最严重;邢台市养老机构慢性病前五位排名分别为高血压、脑梗塞、冠心病、糖尿病、前列腺增生,女性冠心病患病率高于男性(P<0.05),男性脑梗塞患病率高于女性(P<0.05),60~岁组糖尿病患病率最高为28.57%(P<0.05)。结论 邢台市养老机构入住人员慢性病患病率较低,但慢性病合并存在情况严重,尤其60~岁组人群,应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以2017年11月至2018年9月在重庆大足区人民医院临床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体格项目及血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并测定患者的下肢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比较粥样硬化2型糖尿病患者和非粥样硬化糖尿病患者指标差异,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IMT与血清FGF-21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121例,无粥样硬化组69例,粥样硬化组52例,粥样硬化发生比例为43.0%。2组病例男性分别为42、31例,女性分别为27、21例,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粥样硬化组病程和腰臀比均大于无粥样硬化组(均P<0.01),平均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粥样硬化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IMT、FGF-21均高于非粥样硬化患者(均P<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MT与腰臀比、FBG、HbA1c、HOMA-IR、FGF-21呈正相关关系(r=0.271、0.319、0.322、0.372、0.265,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腰臀比、FBG、FGF-21是IMT的影响因素(标准偏回归系数=0.194、0.341、0.657)。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IMT与腰臀比、FBG、FGF-21有关。血清FGF-21水平升高,可能对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产生了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无锡市梁溪区2012—2019年2型糖尿病发病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2012—2019年无锡市梁溪区2型糖尿病病例数据,利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评价发病变化趋势,建立GM(1,1)灰色模型对2020—2022年2型糖尿病发病率进行预测。结果 2012—2019年梁溪区2型糖尿病年均粗发病率为157.92/10万,标化发病率为103.32/10万,粗发病率由103.99/10万上升至205.97/10万,APC为8.78%(P<0.01);标化发病率由72.64/10万上升至132.43/10万,APC为7.76%(P<0.01),历年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均P <0.01)。全人群各年龄段发病率均呈现上升趋势(均P <0.01),其中<40岁组上升趋势较快(APC=14.39%,P<0.01);GM(1,1)预测模型C=0.238,P=1.000,预测精度较好,2020—2022年发病率依然呈现升高趋势。结论 梁溪区2型糖尿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男性风险高于女性,低年龄段发病率快速增长趋势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成人布鲁氏菌血流感染患者临床特征。 方法 布鲁菌氏病例资料来源于医院信息系统及病案首页,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血流感染与非血流感染组病例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纳入分析的布病病例共109例,其中布鲁氏菌血流感染组75例,非布鲁氏菌血流感染组34例。分析结果显示,2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组成、职业分布、接触情况、发病季节及发病地域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临床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鲁氏菌血流感染组患者较非血流感染组患者在发热、腰痛症状分布不同,血流感染组较非血流感染组发热比例明显升高,腰痛症状出现比例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血流感染组患者较非血流感染组患者并发脊柱炎的比例明显减低,并发白细胞减少的比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血流感染组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低于非血流感染组患者,淋巴细胞比例明显高于非血流感染组患者,转氨酶(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明显高于非血流感染组患者,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非血流感染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成人布鲁氏菌血流感染患者较非血流感染患者存在临床特点不同,临床医师需注意了解布鲁氏菌血流感染病例临床特点以便有针对性诊疗。  相似文献   

9.
李娟 《华南预防医学》2020,46(6):709-711
目的 研究饮食管理对冠心病患者营养认知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以 2018 年 5 月至 2019 年 4月在邯郸市某医院诊治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12周的干预研究,对照组采用常规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指导基础上通过微信群形式增加对研究对象的饮食管理指导,对2组患者干预前后营养认知及营养状态评价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符合研究条件的冠心病患者124例,12周干预期结束后对照组59例、观察组65例。对照组和观察组病例平均年龄、BMI、治疗时间、性别分布、病变血管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2周干预后,观察组营养认知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且观察组干预后营养认知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1)。干预后观察组的营养状况评分及营养良好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 饮食管理能够显著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营养认知水平和营养状况,具有较好的实施效果,值得在冠心病患者管理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广东省成年居民饮水现状及特征。方法 数据资料来自2015年广东省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项目中的食物频率问卷调查,对调查对象的饮料、茶水和白水消费频率及消费量进行分析。结果 3 694名成年居民饮料、茶水消费率分别为58%、43%;饮料、茶水、白水每日消费量平均为24.5、356.4和826.0 mL,分别占总饮水量的2%、24%和74%。男性饮料、茶水消费量高于女性,白水消费量比女性低(均P<0.01)。随年龄增长,饮料、白水消费量降低,茶水消费量升高(均P<0.01)。在校学生的饮料消费水平最高。饮料消费量随身体活动强度增大而增加(均P<0.01)。结论 广东省成年居民饮水状况受性别、年龄、职业、身体活动因素影响,青年人,尤其在校学生的饮料摄入较高,需针对重点人群开展饮水知识宣教,引导合理消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突发性耳聋发病及其听力损失程度的相关因素。方法 以确诊的突发性耳聋患者为病例组,以听力正常的体检人群为对照组,对2组人群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平均血小板体积(MPV)、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进行比较,并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清Hcy、MPV、IMT测定值与纯音平均听阈测定值的相关性。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突发性耳聋病例及听力正常体检人群各80人,病例组年龄42~79岁,平均(57.3 ± 8.2)岁,男性44例,女性36例,对照组年龄38~79岁,平均(55.8 ± 12.5)岁,男性48人,女性32人,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平均年龄和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性别构成、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患病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例组TC、LDL-C、Hcy、MPV和IMT均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均P<0.01)。重度听力损失病例Hcy、MPV、IMT测定值均高于轻中度病例(均P<0.01)。血清Hcy、MPV、IMT测定值与纯音平均听阈呈正相关关系(r=0.481、0.502、0.551)。结论 Hcy、MPV水平升高、IMT增厚与突发性耳聋的发病及听力损失均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糖尿病肾病患者疾病进展之间的关系,为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依据。方法 以武威市某医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诊治的2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是否发生糖尿病肾病分为糖尿病肾病组和非糖尿病肾病组进行血清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肿瘤坏死因子-β(TGF-β)]检测,并收集所有研究对象基本资料及最近1次生理生化指标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844例,男性400例,女性444例,年龄54~85岁,平均年龄(59.35±11.24)岁,病程6~35年,平均(10.45±5.19)年。糖尿病肾病患者211例,非糖尿病肾病患者633例。2组患者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组患者年龄、病程、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尿白蛋白排泄率(AER)、血清肌酐(Scr)均高于非糖尿病肾病组,估算肾小球过滤率(eGFR)低于非糖尿病肾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糖尿病肾病患者的hs-CRP、IL-6、TNF-α和TGF-β指标均高于非糖尿病肾病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结论 hs-CRP、IL-6、TNF-α和TGF-β等血清炎症因子均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针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监控,有助于掌握患者的病情,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药学服务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以2017年4月至2018年10月于郑州市某医院门诊就医的≥65岁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实施常规高血压护理干预与遵医嘱用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12次的加强药学服务干预。采用描述分析方法对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情况及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老年高血压患者136例,男性75例,女性61例;年龄65~86岁,平均年龄73. 6 岁;病程3~15年,平均病程7.87年。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2组患者干预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显著降低,血压均得到有效控制(均P<0.01);观察组相比对照组干预后血压下降更多(P<0.01)。干预后的观察组老年高血压患者遵医服药行为、烟酒嗜好管理行为、日常生活管理行为、服药行为佳的比例分别为63.2%、86.8%、67.6%、83.8%,总体治疗依从性佳的比例为60.3%,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 <0.01)。结论 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加强药学服务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血压控制水平及提高治疗依从性,有较高的高血压防治价值,建议基层慢病管理机构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烧伤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方法 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北京1家三级甲等医院和1家二级甲等医院诊治的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相关资料并进行病原菌感染情况监测,同时开展耐药性检验,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烧伤病例1 048例,来源于三甲医院患者612例,男性310例,女性302例。二甲医院烧伤病例436例,男性219例,女性217例,2家医院病例性别、抗生素应用时间、手术治疗时间、致伤原因、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烧伤面积和创面置管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甲医院和二甲医院诊治的烧伤病例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无乳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曼氏不动杆菌、粘质沙雷菌、摩氏摩根菌、雷氏普罗威登斯菌、白色念珠菌等的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头孢曲松、头孢替坦耐药率在2家医院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烧伤患者病原菌感染及耐药现状均较严峻,医院应加强对患者感染的监测,并及时调整抗生素类药物的应用,避免耐药菌的产生而影响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病血清脂肪细胞因子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以海口市某医院2018年2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首次发病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同时按相同性别、年龄±3岁条件以1∶1匹配同医院脑梗死住院患者、高血压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及健康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者,分别设为脑梗死组、高血压组和健康对照组,采集空腹静脉血进行内脂素、脂联素(APN)、网膜素-1(omentin-1)、瘦素(Leptin)水平检测,健康对照组和高血压组以外的2组患者采用超声检测仪测定颈动脉斑块性质。对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出院后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进行预后评估。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4组人群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248例,男性148例,女性100例,平均年龄(60.96±4.77)岁。脑梗死组、高血压组、健康对照组分别250例、253例、253人,4组人群性别分布、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血清内脂素、Leptin水平均高于脑梗死组、高血压组、健康对照组,omentin-1、APN水平低于脑梗死组、高血压组、健康对照组(均P<0.01);脑梗死组血内脂素、Leptin水平高于高血压组、健康对照组,omentin-1、APN水平均低于高血压组、健康对照组(均P<0.01);高血压组血内脂素、Leptin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omentin-1、APN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脑梗死组易损斑块患者血内脂素、Leptin水平高于稳定斑块患者,omentin-1、APN水平低于稳定斑块患者(均P<0.01)。出院后6个月随访,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预后不良患者血内脂素、Leptin水平高于预后良好患者,omentin-1、APN水平低于预后良好患者(均P<0.01)。血清omentin-1、APN与颈动脉斑块性质、预后呈负相关,内脂素、Leptin与颈动脉斑块性质、预后呈正相关(P<0.05)。结论 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病例血清脂肪细胞因子水平与颈动脉斑块性质、预后密切相关,可为临床后续诊治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上消化道出血(UGIB)住院患者病例特征及治疗费用情况,为制定预防控制政策及措施、改善治疗手段、提高患者预后及指导医疗系统统筹疾病费用等提供依据。方法 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搜索2019年成都市某三甲医院全年收治的所有初诊UGIB住院病例,对病历资料及治疗费用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共纳入符合研究标准的UGIB住院病例308例。24~59岁144例(中青年组),平均年龄(42.05 ± 7.54)岁,男性占70.14%。60~88岁164例(老年组),平均年龄(73.54 ± 6.05)岁,男性占82.83%。2组病例的性别和BMI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病例间非甾体抗炎药服用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脑卒中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及伴随≥2种合并症者构成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UGIB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以黑便(占57.14%)、上腹痛(占35.39%)、呕血(占27.60%)为主,出血病因主要为十二指肠溃疡(占34.74%)、胃溃疡(占20.78%)、胃十二指肠炎(占11.36%)。上腹痛比例中青年组高于老年组,外周循环障碍低于老年组 (均P<0.01)。出血病因中中青年组十二指肠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比例高于老年组,胃溃疡、复合溃疡、胃癌比例低于老年组 (P<0.01或P<0.05)。中青年组住院时间中位数为12.40(6.16,25.51)d,老年组为16.21(6.35,25.54) d;中青年组治疗费用平均为(12 783.6 ± 1 743.1)元,老年组平均为(21 785.6 ± 2 762.3);老年组的西药费、中成药费、输血费、检查费、手术费、总费用及住院时间均较高(P<0.05或<0.01)。结论 UGIB住院患者以男性为主,不同年龄段UGIB住院患者临床表现及出血病因有差异,老年UGIB患者治疗时间及费用显著高于中青年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重庆市渝中区七星岗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移动医疗APP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重庆市渝中区七星岗社区登记在册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6个月的干预,对照组患者进行糖尿病相关保健知识及血糖测定手段干预,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糖尿病移动医疗APP干预。对干预前后2组患者的血糖监测情况、血生化指标等进行比较,并采用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对2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符合研究条件的2型糖尿病患者86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到干预期结束观察组成功随访426例,对照组394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年龄、病程、BMI、文化程度构成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干预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谷丙转氨酶指标差值均大于对照组的差值(均P<0.01)。干预2、3个月后观察组血糖监测次数均大于对照组(均P<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各维度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相较于传统社区干预措施,采用移动医疗APP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较好,可有效提升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自我测定频率,合理控制血糖水平,达到患者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效果。建议依据实际病情选择移动医疗APP进行合理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2013—2015年北京市成人被动吸烟现况及其人群特征进行分析,为对该人群制定避免被动吸烟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4阶段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18岁成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年龄、性别、家庭所在地、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等)、吸烟、被动吸烟情况。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5年共调查北京市成年居民11 437人,总吸烟率为28.7%(95%CI:28.0%~29.6%)。不同年龄、性别间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18~24岁为10.3%,55岁后达高峰(34.4%)后开始略有下降。8 149名从不吸烟者中定义1和定义2被动吸烟率分别为13.5%、17.2%。不同性别和年龄成年居民被动吸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女性被动吸烟率明显高于男性;55岁前被动吸烟率随着年龄上升而增加,55岁后开始下降,到75~101岁组最低。被动吸烟率在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男性居民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城乡、婚姻状况女性居民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北京市成年居民被动吸烟率较高,但低于全国及其他地区水平,青中年、女性、个体工商职业人群是被动吸烟的主要人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脑出血病例亚型构成及特征情况,为医院及所在地区脑出血防控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以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济南市1家三级医院、2家二级医院确诊的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及病历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脑出血亚型变化及特征。结果 共纳入确诊为脑出血患者3 026例,男性1 895例,占62.62%,女性1 131例,占37.38%;65~79岁所占比例最高,为38.90%,其次为50~64岁,为24.45%;冬季发病比例最高,为37.01%,其次为秋季(26.54%);脑血管疾病家族史597例,占19.73%;基底节出血的比例最高,为44.78%,其次为脑叶出血,为18.94%。不同年份的脑出血病例的性别、年龄、发病原因和脑出血亚型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发病季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脑出血病例的亚型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发病季节、发病原因的脑出血亚型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义(均P>0.05)。结论 脑出血亚型以基底节出血比例最高,男性及高龄患者以及高血压人群是脑出血发病的重点人群,预防控制脑出血应重点做好脑出血危险因素的控制,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开展减盐行动,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0.
段兰兰  陈梅  王梦同 《华南预防医学》2021,47(11):1430-1432
目的 评估宿州市体检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疾病10年发病风险,为心血管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在宿州市某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成年居民为研究对象,收集该人群性别、年龄、血压、身高、体重、血脂、吸烟和血糖情况,按照《2013年无症状成年人心血管病危险评估中国专家共识》进行缺血性心血管疾病10年发病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共纳入健康体检者3 056名,男女性别比为1∶0.95,年龄23~74岁,以45~59岁为主,占47.51%。肥胖559例,吸烟802例,高血压240例,高血脂192例,糖尿病217例,发生率分别为18.29%、26.24%、7.85%、6.28%、7.10%。其中男性肥胖发生率、吸烟率均高于女性(P<0.05或P<0.01),不同年龄段健康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宿州市健康体检者心血管疾病10年发病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极低危者占90.01%,其中高危和极高危者占1.21%。不同年龄、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情况的健康体检者缺血性心血管疾病10年发病风险高危及极高危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宿州市体检人群中以≥60岁缺血性心血管疾病10年发病风险最高,需针对吸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危险因素加强预防和干预,积极开展戒烟、降压、降糖及调脂健康宣教,降低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