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硅元素水平在矽肺发病机制中的意义和用于矽肺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检测矽肺模型大鼠血清中硅元素水平,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大鼠矽肺模型肺组织的表达。结果矽肺模型大鼠染尘后血清硅元素水平明显增高,1d内增长高峰为16h;其后的7、14、21和28d,其水平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染尘后肺组织TGF-β1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达高峰是染尘后的第7天;TNF-α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在染尘后的7、14、21和28d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达高峰为染矽尘后的第21天。结论矽肺模型大鼠血清硅元素水平早期即明显升高且早于TGF-β1、TNF-α的表达,血清硅元素水平变化可以作为矽肺的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鼠染矽尘早期肺组织病理改变。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15、30、60mg/ml染矽尘实验组,每组42只。一次性气管内注入染尘建立大鼠矽肺模型,每组分6个时间点(1、3、7、14、21、28d)分别取7只大鼠处死,取肺脏称重,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HE染色,普通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各剂量染尘大鼠各时间点肺组织脏器系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时间延长和染尘剂量增加其增高幅度增大(P<0.05);肺组织肉眼观察可见,随着染尘时间的延长,肺表面逐渐出现颜色变深、体积增大、不规则斑块增多、弹性减弱等症状;HE染色显示,大鼠染尘后28d内,肺组织以炎症反应为主伴发肺间质的弥漫性纤维化。实验大鼠炎症反应程度随染尘剂量的增加加重,在染尘后7~14d肺组织的炎症反应比较明显。肺间质纤维化程度随实验时间的延长及染尘剂量的增加有逐渐加重的趋势。结论矽肺早期炎症反应明显,主要表现为细胞浸润聚集,肺泡间隔增厚,纤维组织增生,肺泡正常组织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动式染尘控制系统建立大鼠矽肺模型.[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1d、3d、7d、2周、4周、8周、12周及对照组,每组5只;大鼠暴露的染尘浓度为170~ 190 mg/m3,每天染尘2h,至各组相应的染尘时间段处死动物(对照组于12周末处死),称量体重与肺脏重量,计算肺脏器系数,检测肺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并对肺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染尘室浓度稳定持久.肺脏器系数随染尘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1d组肺组织轻度充血、水肿;7d组血管周围可见较多炎细胞围绕,以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主;2周组可见肺泡内有红染物及泡沫细胞;4周组巨噬细胞呈结节状,肺泡上皮细胞部分脱落,少量纤维组织增生;8周组纤维性增生更甚,同时可见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腺营样增生;12周组出现纤维性结节,而对照组的大鼠肺部无明显异常.肺组织内Hyp含量随染尘时间延长而增加.[结论]采用动式染尘控制系统可建立大鼠矽肺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硅元素水平对矽肺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检测矽肺模型大鼠血清中硅元素含量,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肿瘤坏死因子-α在大鼠矽肺模型肺组织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大鼠染尘后血清硅元素水平在染尘第一天即见增高,峰值在16 h;其后的7 d、14 d、21 d和28 d,其含量水平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鼠染尘后肺组织TGF-β1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达高峰是染尘后的第7天;TNF-α表达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矽肺模型大鼠血清硅元素水平在染尘早期即见明显升高,且早于TGF-β1、TNF-α的表达,提示此一指标在矽肺的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NLRP3/IL-1β/TGF-β1信号轴在矽肺肺纤维化大鼠模型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选择健康SPF级Wistar雄性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高(100 mg/ml)、中(50 mg/ml)、低(25 mg/ml)浓度SiO2染尘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20只。各组分别在SiO2染尘后7 d、14 d、28 d、56 d处死5只大鼠,观察肺组织肺泡炎程度及肺纤维化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肺组织中IL-1β、IL-18、TGF-β1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NLRP3、Caspase-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染尘组大鼠7 d、14 d、28 d、56 d的肺泡炎评分、纤维化程度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染尘组大鼠7 d、14 d、28 d、56 d的IL-1β、IL-18、TGF-β1浓度明显升高(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染尘组大鼠肺组织中NLRP3、Caspase-1蛋白表达在7 d、14 d、28 d、56 d均升高(P<0.01);低、中、高浓度SiO2染尘组内NLRP3、Caspase-1、IL-1β、IL-18和TGF-β1表达量在7 d、14 d和28 d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均呈随着染尘时间的增加而升高的时间-效应关系。结论NLRP3及其下游因子Caspase-1、IL-1β、IL-18、TGF-β1在矽肺肺纤维化大鼠模型肺组织中高表达,提示NLRP3/IL-1β/TGF-β1信号轴可能与矽肺肺纤维化有密切的关系,在矽肺形成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PC)对染尘大鼠肺纤维化进程的具体作用。方法 SPF级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矽肺组、PC低剂量组、PC高剂量组,每组24只;采用气管内注射SiO2悬液方法复制大鼠矽肺模型。染尘后第2天PC低剂量组按50 mg/(kg.d)灌胃给予PC,PC高剂量组按500 mg/(kg.d)灌胃给予PC,矽肺组和对照组则给予等容生理盐水。给药开始后第14、28、60天时每组随机处死8只大鼠;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肺组织TGF-β1、HSP47的表达,并检测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大鼠在染尘14、28和60 d时,血清中SOD的活力明显下降,60 d时尤为显著;此外,肺组织中TGF-β1和HSP47的表达增加,且随染尘时间增加呈现上升趋势。应用高剂量PC干预后,血清中SOD活性增加(P<0.05),在染尘60 d时,上升到251.36 U/ml(矽肺组为181.32 U/ml);PC干预组肺组织中TGF-β1和HSP47表达的升高趋势(P<0.05)亦见恢复,染尘60 d时,PC高剂量组肺组织中TGF-β1和HSP47的表达分别为24....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1(AQP1)在矽肺肺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矽肺模型大鼠肺组织AQP1分布及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大鼠肺组织中AQP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矽肺模型大鼠肺组织中AQP1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减低。结论矽肺模型大鼠肺组织中AQP1表达降低,提示AQP1可能在矽肺的发病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探讨PI3K/Akt通路在大鼠矽肺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将SD雄性大鼠75只均分成3组,矽肺组大鼠以非暴露式气管内注入50 mg/m l二氧化硅混悬液1 m l建立矽肺模型,于染尘3、7、14、21和28 d分别股动脉放血处死各组5只大鼠,取肺组织进行病理观察及总RNA和蛋白的提取,分别采用RT-PCR及WB检测PI3K、AktmRNA及p-Akt的表达变化。染尘3 d后肺组织出现炎性反应,7 d后见细胞性结节并进行性加重。PI3K、AktmRNA和p-Akt蛋白随着染尘时间延长有不同程度变化,但统计学差异不显著。提示PI3K/Akt通路可能在大鼠矽肺纤维化中发挥作用,但发挥作用的时间段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CCAAT-Enhancer-Binding Protein-beta,C/EBP β)在矽肺建模大鼠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建立矽肺大鼠模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EBP β在30例染尘后不同阶段矽肺大鼠和10例正常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并对C/EBP β阳性细胞的类型、分布进行分析。[结果]C/EBP β主要表达于肺脏的上皮细胞及炎性细胞中。染尘后1—2周明显可见C/EBP β的核移位,C/EBP β在矽肺大鼠肺组织中表达较正常肺脏组织明显增强,且在染尘后36—64d的大鼠中其表达程度比在1—29d的大鼠中明显减弱,差异有显著性。[结论]C/EBP β在矽肺大鼠肺脏组织内的多种炎性细胞中明显表达,能客观反映免疫或炎症早期反应的程度,提示C/EBP β在矽结节产生和进展中可能发挥重要启动作用,其在早期矽肺大鼠肺脏组织上皮细胞中强阳性表达,提示上皮组织可能也是第一道抵御矽肺形成的防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染尘剂量大鼠矽肺模型血清中硅元素水平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并与可反映肺上皮细胞损伤和修复情况的细胞因子表面活性蛋白D(surface-active protein D,SP-D)进行比较。方法选取雄性Wistar大鼠按不同染尘剂量(10、30、50、70mg/ml)及不同时间点(染尘后1、3、5、7、14、21和28天)分为28个染尘组,取大鼠血液及肺组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检测矽肺模型大鼠血清中硅元素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定量测定大鼠血清中SP-D含量。结果随着染尘剂量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模型组大鼠血清中硅元素的水平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SP-D含量于造模后即开始增加,与对照组比较随染尘剂量及时间的增加呈逐渐增高然后下降的趋势。结论矽肺模型大鼠血清中硅元素水平在早期低剂量染尘时即明显升高,且早于SP-D的变化,二者水平均随染尘剂量和时间的不同而变化。提示,血清中硅元素和SP-D水平变化可能为矽肺的早期诊断提供生物学指标,具有一定的意义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