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农村产妇产后抑郁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母婴保健调查问卷,对361名产后14天的产妇进行调查。结果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8.86%;产妇文化程度、职业、母婴保健知识的掌握及婴儿性别是抑郁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10项中,自责、焦虑、应付能力降低的分值明显高于其他项目,抑郁组得分≥2分值的频数高于非抑郁组(P﹤0.01)。结论产后抑郁症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重视妇女产后精神健康状况,加强产褥期妇女的健康宣教、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探讨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及临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7月期间在银川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建立档案并计划在院内完成分娩的妊娠晚期产妇1 200例作为研究观察对象,均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产妇在妊娠晚期、完成分娩48 d不同时间阶段内自身心理状态,统计产妇孕产史、分娩方式、自身产前心理调控准备、围生期并发症及家庭因素,并将产妇按照是否病发产后抑郁作为评估标准分组研究,探讨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产后106例产妇伴有不同程度产后抑郁症,检出率为8.83%;抑郁组产妇家庭支持关心评分、心理准备评分、不良孕产史均明显低于正常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抑郁组产妇与公婆同住率、内向型性格与不稳定心理状态所占比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可通过孕产妇自身心理状况进行预测,重点加强伴有不良孕产史、个性内向且不稳定心理人员的心理干预疏导,提高孕产期心理准备降低产后抑郁风险。  相似文献   

3.
沙莉  夏春香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3):5201-5203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孕期调查表、焦虑抑郁评定量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和产后调查表分别于孕28~36周和产后4~6周对孕产妇进行调查。结果:慢性HBV感染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为28.20%,其中顺产者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26.11%(82/314),剖宫产及手术助产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31.19%(68/21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9,P>0.05)。这表明分娩方式与产妇产后抑郁发生无相关性。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母婴阻断失败、母乳喂养中断、妊娠期焦虑、妊娠期抑郁、相关知识缺乏、经济收入低等6项为危险因素,家庭关系融洽、母婴阻断依从性良好2项为保护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母婴阻断失败、母乳喂养中断、妊娠期抑郁等3项为危险因素,家庭关系融洽、母婴阻断依从性良好2项为保护因素。结论:慢性HBV感染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高,母婴阻断效果及围产期心理社会因素与产后抑郁症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孕妇学校群作为群体心理干预措施在预防产后抑郁症中的作用。方法选自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本部产科及所属四大社区2016年1月~2016年2月建卡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共848例。采用自编产后抑郁危险因素调查问卷收集数据。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在孕3月及6月评估孕妇心理状况,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在产后42 d评估产后产妇心理状况,EPDS评分高于13分,提示存在产后抑郁。开设孕妇学校进行群体心理干预。结果 848例孕妇中,参加孕妇学校占比30.00%,产后抑郁检出率5.90%。多因素回归分析示参加孕妇学校次数与产后抑郁症发病相关。结论孕妇学校作为群体化心理干预措施可减少产后抑郁症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产后抑郁症的诱发因素,提高产后妇女的健康水平。方法:对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1800例产妇进行临床资料分析,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调查,其中236例产后抑郁症患者。结果: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13.11%,产后抑郁症诱因为年龄、文化程度、地域、分娩方式、新生儿的性别、孕期产前教育、婚姻情况、异常孕产史、产后并发症等,其中文化程度、孕期情况、婚姻情况及产后并发症是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多种因素可诱发产后抑郁症,重点加强产前健康教育,进行心理疏导干预能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减少对母婴和家庭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产妇人格特征与产后抑郁间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预警干预信号,进一步对具有产后抑郁人格特征的产妇给予心理护理,保障产妇的心理安全。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产后抑郁症筛查量表(PDSS)、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调查300例产后第三天初产妇的人格特征与产后抑郁发生情况的关系。结果:具有内向不稳定、高神经质(N)、高精神质(P)人格特征的产妇易发生产后抑郁。结论:初产妇的人格特征与产后抑郁症之间有密切关系,护士可通过人格量表筛查出具有人格特质的产妇,帮助护士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缓解产妇的压力,使其身心健康,对预防产后抑郁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罗辉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325-327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的发病情况及其相关的心理社会因素,为早期心理卫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爱丁堡抑郁量表及自拟的心理社会因素调查表对302例初产妇产后6周的抑郁状况进行测评分析。[结果]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为8.61%。产妇的年龄、学历、职业、居住条件、产科并发症、产后睡眠状况、夫妻关系不同,对产后抑郁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产妇的家庭收入、分娩方式、婴儿性别、喂养方式不同,对产后抑郁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较高,心理社会因素对产后抑郁的影响作用明显。应做好孕产妇在围产期中心理卫生保健工作,让产妇愉快地度过情感危险期,最终降低产褥期抑郁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如东县掘港镇农村产妇产后抑郁症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3年对该镇607名农村产妇进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调查,并对抑郁产妇进行社区干预。结果607名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的62例,发生率为10.21%,产后抑郁与产妇的年龄、文化程度有关,与产时高危、分娩方式及婴儿性别无关。62例抑郁产妇经社区干预后42例EPDS评估正常,占67.74%。结论加强孕产妇围生期保健,做好产后社区干预,可有效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循证干预措施在高危产妇产后抑郁症中的应用及对产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于北辰区中医院分娩的86例产后抑郁症高危产妇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产妇在产后围产期进行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干预基础上应用循证干预措施。观察两组产妇产后不同阶段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并评估两组产后生活质量。结果产后1周,两组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周,两组SAS评分均低于产后1周,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周,两组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周,两组SDS评分均低于产后1周,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周,两组GQOLI-74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周,两组GQOLI-74评分均高于产后1周,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后抑郁症高危产妇中应用循证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可有效调整产妇产后心理状态,加速焦虑、抑郁情绪缓解,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生风险,促进产妇产后生活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10.
产后抑郁症及其相关心理社会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琴 《职业与健康》2011,27(19):2225-2226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及其相关的心理社会因素,为早期心理卫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爱丁堡抑郁量表及自拟的心理社会因素调查表对350例初产妇产后6周的抑郁状况进行测评分析。结果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22.0%,其中轻度占90.6%,中度占9.4%。产妇的年龄、学历、婴儿性别、分娩过程、婆媳关系不同,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夫妻关系、产后护理、居住条件、产后睡眠状况不同,对产后抑郁症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产妇的职业、家庭收入、喂养方式不同,对产后抑郁症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较高,心理社会因素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不容忽视。我们应做好孕产妇在围产期中的心理卫生保健工作,使产妇愉快地度过情感危险期,从而降低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