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剖析2003年发生流行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给人们的启示和教训,为建立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应急反应机制提供依据。[方法]搜集SARS在全球发生流行的有关资料,以及各国科学家对SARS研究的成果,进行综合分析,阐述建立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应对机制,尤其是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快速反应机制的理由和方法。[结果]SARS的流行,人们为忽视传染病控制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付出了血的代价,使大家认识到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机制的紧迫性。[结论]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应当构建总局、直属局和现场3个层次的快速反应体系。  相似文献   

2.
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反应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面对国内外各种形势,国境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已受到广泛关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的爆发流行和防治给口岸有关部门发出了警告。为此从口岸卫生检疫工作实际出发,结合SARS突发事件防制过程和美国应对的经验,从信息、实验室、专业队伍和应急物品4方面探讨建立国境口岸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快速反应体系(模式),确定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在紧急事件处理中的地位和职责,快速应对,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3.
面对国内外各种形势,在国境口岸检验检疫机关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反应已受到广泛关注的重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的爆发流行和防治给口岸有关部门发出了警告.本文立足于口岸卫生检疫实际情况,结合SARS突发事件防制和美国应对的经验,从信息、实验室、专业队伍和应急物品四方面进行探讨,建立国境口岸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快速反应体系(模式),确定检验检疫机关在紧急事件处理中的地位和职责,快速应对,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提高检验检疫系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和管理水平。〔方法〕 以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 ,SARS)危机为切入点 ,导入危机管理学原理 ,对我国及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抗击SARS危机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结果〕 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在美国发生“9·1 1”恐怖袭击事件后 ,建立并不断完善卫生检疫风险预警快速反应系统 ,这个系统可以认为是危机管理的雏形 ,它在抗击SARS危机的战役中有效地防止了SARS通过口岸交通工具和出入境人员传入传出。〔结论〕 建立并有效实施卫生检疫危机管理 ,是全球化大背景下检验检疫系统必须重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正>2003年的SARS疫情使人们充分认识到我国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报告体系的落后,建立反应灵敏的、稳固长效的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信息报告体系,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已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和完善稳固长效的疫情监测报告体系,切实加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及其他传染病防治工作,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我省于2003年6月10日,在全省范围内启动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五级”疫情监测报告网络,建立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系统、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系统、政府报告系统“三线”监控体系,确保疫情报告及时、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强化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方法〕对航空器上发现的疑似霍乱的腹泻病人进行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对现场进行应急处理。〔结果〕排除该腹泻病人患有霍乱。〔结论〕强化疫情观念,建立有效的疫情收集分析机制和部门协作机制,对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疫情与国际旅行的关系,为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检疫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网络查询全球及中国SARS疫情资料和广东出入境人员资料,对上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截至2003年7月15日,中国大陆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327例。4月下旬~5月上旬中国大陆SARS发生病例数仍处在高峰,由5月中旬开始发病明显下降,6月2日开始出现0病例报告,末例发病时间为6月25日。3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发出SARS全球警告后,3~4月份广东出入境人数降至最低。4月15日~4月30日中国春季出口商品交易会期间出入境人数微弱增多,5月初出入境人数仍然处于较低水平,5月中旬后缓慢回升。至8月份出入境人数仍然在逐步增加,但未达到稳定水平。[结论]SARS疫情对国际旅行的影响迅速并且是长时间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等各种未知因素和国际社会对SARS采取的过激措施是造成SARS爆发流行对国际旅行影响主要原因。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必须对口岸检验检疫工作人员做出合理调整,迅速增加卫生检疫专业人员,以便进行科学规范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紧急控制,防止事态进一步发展。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或在发生后,及时对公众进行正面宣传和相关知识的教育与心理辅导工作,是消除公共卫生事件对国际旅行负面影响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9.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建立及应用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索建立适合我市特点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并评价应用效果。方法按照《濮阳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并应用于水灾后救灾防病和爆发疫情应急处理,比较机制建立前、后传染病发病率、罹患率和二代发病率。结果机制建立前后2003—2004年水灾区的8、9两个月消化道、呼吸道、虫媒传染病罹患率和总罹患率均有显著性差异(x2值分别为1350.99,3099.55,72.28,4521.96,P<0.01);麻疹、甲肝爆发疫情的罹患率、二代发病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2值分别为8.86和10.26,P<0.01)。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的建立与应用,对救灾防病和传染病爆发疫情的控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某大型豪华邮轮一起诺如病毒性肠胃炎疫情处置,关注国际间疫情变化,为国境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反应提供对策依据。〔方法〕对来沪某大型豪华邮轮发生旅客不明原因腹泻的情况开展临床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和实施卫生检疫措施。探讨口岸突发疫情的快速反应对策。〔结果〕经过对邮轮患者标本和食品样品的细菌学和病毒学检验,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表现确定为诺如病毒引起的群发性腹泻,采取了以传染源控制和管理为重点,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等卫生检疫措施后控制了疫情的蔓延。〔结论〕国境卫生检疫应在排除检疫传染病的情况下,扩大疾病的监测范围,以控制常见的、多发的、易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传染病作为重点。根据新的《国际卫生条例》,调整国境口岸卫生检疫策略,加强口岸卫生检疫核心能力建设,为防止疾病的国际传播提供技术保障,建立应对突发疫情快速反应体系。  相似文献   

11.
我院SARS防治工作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目的 通过总结我院的SARS防治工作,探讨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在医院实施的具体办法。方法 自2003年3月2日~6月24日我院累计收治110名SARS疑似或确诊病例,发生SARS医院感染30例;应对疫情的主要做法是:及时正确处置首次疫情,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建立健全制度,完善预防监控体系和机制,按传染病的3个环节科学防治,发挥专家和技术优势,确保医疗保健工作正常运转。结果 通过采取系列措施,自2003年4月19日以来,全院工作人员实现了零感染,无SARS医院感染发生;当北京SARS疫情高峰到来时,我院已做好应急机制构建、人员防护措施到位,做到防疫医疗两手抓。结论 综合性医院应加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疫情监测、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建设;医院感染管理机构应突出疾病控制职能;赋予“三基三严”训练以新的要求和内涵;切实做好应急救治场所及防护设施的建设和物资储备。  相似文献   

12.
建立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SARS提醒我们,建立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尽快出台一部完善的《公共卫生法》,把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的相关环节纳入法制轨道;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形成县、乡、村三级应急机制;加大农村公共卫生投入,完善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立农村公共卫生资源储备制度,为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迅速提供必要的支持;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探索适合农村社会、农民心理的救助机制。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疾病预防与医疗卫生相关机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机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能科学高效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不断提升。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人口基数庞大,民族众多,改革开放后,人口流动增速较快,老龄化攀升迅速,新老传染病不断发生,慢性病大众化、年轻化等问题日趋严峻,对SARS之后重塑的疾病控制体系和职能发挥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本文对我国公共卫生应急反应体系进行了综合分析,聚焦我国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从完善物资配备和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设立新的防控"主动预防"理念和症状监测系统、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构建现代化信息交互平台、加强军民融合和提升群众应急的主动意识和能力建设八个方面不断加快我国公共卫生应急反应体系建设,为完善我国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提供理论和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14.
〔目的〕保障出入境人员的身体健康,防止疾病的国际间传播;增强国境口岸应对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提高国家的国际声誉和竞争力,提高口岸的通关效率,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国际间贸易往来。〔方法〕根据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参考创建国际卫生机场的模式,结合港口自身的特点,运用德尔非法的基本原理,构建国际卫生海港标准体系并在创建实践中加以完善。〔结果〕国际卫生海港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创建活动的实施使港口的卫生控制能力全面提升,锻炼了检验检疫队伍,进一步提高了专业水平,并为港区发展带来了实际的经济效益。〔结论〕国际卫生海港标准体系的建立,为国家质检总局制定该行业标准奠定了基础;为在我国乃至世界其它港口推进创建国际卫生海港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世界卫生组织制定港口核心能力建设的具体标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体系中医院感染管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0,他引:9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管理的改进与完善,及研究综合性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体系中的医院感染管理. 方法从综合性医院的自身特征出发,结合SARS防治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提出发展思路和研究框架. 结果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强化综合性医院中医院感染管理科室的监测预警职能、开展医院感染科学研究、构筑预防医学新体系等是医院感染管理改进与完善的根本;医院感染管理在综合性医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体系中,承担重要的监测预警及感染控制职能. 结论作为综合性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基础,医院感染管理亟待改进与完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卫生检疫人员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能力评价模型,为检验检疫部门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挑选人才、评价人才提供借鉴.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调研、层次分析、专家咨询等方法,筛选卫生检疫人员应对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评价指标,通过专家评分及综合统计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结果 建立了卫检疫人员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由3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构成;最终,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检疫人员应急能力评价的初步线性模型.结论 所构建的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检疫人员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能够涵盖卫生检疫人员应急能力的各方面,所建立的初步线性评价模型,适用性、操作性较强,评价指标可量化、评价结果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17.
医疗机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体系中的地位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结合应对SARS疫情的经验教训和国外的经验,分析了医疗机构在突发公共事件的监测、信息沟通、控制和医疗救治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尽快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的整体规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应和现有的医疗服务体系、疾病预防与控制体系等有机融合,医疗机构应针对自己的实际制定应急反应预案和规范操作程序以及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知识和技术纳入医学继续再教育的范畴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SARS和COVID - 19应急处置核心要素的分析和再认识,为防控疫情、规范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体系提出建议。方法 收集SARS和COVID - 19应急处置过程中涉及的卫生措施和文献政策并进行分析。结果 两次疫情在应急处置方面存在差别,相比于2003年的SARS,新冠疫情在危机预警、政府指挥、信息发布和疫情恢复重建等核心要素已得到良好的改善和发展。结论 我国的应急处置工作已经取得较大进步;国家还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完善应急预警、加强疫情宣讲等,以期为防治COVID-19或其他重大传染病提供策略建议,对完善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口岸突发疫情财务应急保障机制,为口岸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效保障。方法根据《预算法》和财政部《财政应急保障预案》,分析评价2009年甲型H1N1流感防控专项经费管理情况,结合口岸检验检疫工作实际,从财务应急指挥系统、应急反应系统、应急保障手段、应急反馈系统等4个方面,探索建立口岸突发疫情财务应急保障机制的思路。结果建立口岸突发疫情财务应急保障机制,明确了应急管理中财务部门的具体职责和工作程序。结论通过建立口岸突发疫情防控专项经费应急保障机制,确保国境口岸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及时有效开展,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