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比较PFNA与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应用PFNA、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58例、45例,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复位丢失、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结果术后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5.3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两组比较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复位丢失、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FNA组均优于DHS组。结论 PFNA和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可获得较好效果,PFNA更适合应用于严重骨质疏松型及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PFNA与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别应用PFNA、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58例、45例,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复位丢失、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5.3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两组比较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复位丢失、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FNA组均优于DHS组.结论 PFNA和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可获得较好效果,PFNA更适合应用于严重骨质疏松型及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相似文献   

3.
DHS与PFNA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DHS及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对比二者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52例采用DHS(22例)或PFNA(30例)治疗的骨质疏松性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52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5.3月。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异,但PFNA组相对于DHS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髋关节功能恢复好。结论 PF-NA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固定牢靠、并发症少,对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9年1月~2013年10月,使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56例,52例获得随访。平均年龄76.5岁,AO分型:A1型6例,A2型34例,A3型16例。分析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情况,采用Harris评分评价患者的髋关节功能。结果手术平均时间(60±11)min,出血量平均(110±15)ml。52例获得36~12个月的随访,骨折均获得愈合。术后髋关节按Harris评分:优40例,良9例,中3例,优良率为94.2%。结论该术式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固定确实等优点,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使用PFNA内固定,骨折采用AO分型。结果31例患者获得6~20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8~16周,平均13周,无感染、脂肪栓塞、深静脉血栓、褥疮、骨折不愈合、髋内翻、刀片切割等并发症。结论PFNA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牢靠等优点,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赵洪信  张友刚 《现代保健》2012,(26):126-127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闭合复位(2例闭合复位不满意,术中结合撬拨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术后观察骨折愈合、髋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发生晴况。结果:本组29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7.4个月(6~15个月),所有骨折在11~21周愈合,1例发生螺旋刀片轻微切割但未切出股骨头颈,无髋内翻及患肢短缩等并发症。结论:PFNA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骨折固定牢固、并发症少及患者可早期离床负重等优点,尤其适合老年骨质疏松患者。  相似文献   

7.
应用PFNA治疗39例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11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并应用PFNA手术治疗39例,年龄为52~88岁,平均年龄为68.2岁,对手术持续时间、骨折复位情况、术中出血量、PFNA螺旋叶片位置及颈干角、术后患髋功能进行了记录评估。结果 3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12个月(1.5、3、6、9、12月),平均10.1月;骨折均愈合,37例成功闭合复位,2例切开复位;手术时间平均为75 min。术中失血量平均为98 ml;骨折复位良好37例,一般2例;螺旋叶片位于股骨头颈的中间位置为33例,颈干角平均为127.8°;30例达到骨折愈合时间为12~24 w;术后患髋关节功能优良36例,可3例,无术后感染及内固定移位折断等。结论采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提示PFNA适合合并症多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崔长权  陈必波 《现代保健》2012,(26):103-105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重建髓内钉(TFN)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10年7月采用股骨近端重建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9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随访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12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为94.73%。结论:股骨近端重建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刨伤小,出血量少,内固定稳定性强,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患肢功能恢复快等优点,是目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2009年42例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AO分类,31-A2型23例,31-A3型19例。使用PFN-A治疗,统计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评价。结果本组患者术中平均失血量小于100ml,平均手术时间1h。术后随访6~24个月,全部骨折均愈合,除1例在术后2个月出现髓内钉远端的股骨干骨折,80%的患者在术后六个月恢复术前的患髋关节功能,无股骨头缺血坏死及髋内翻畸形。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针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简单、固定牢稳、微创、并发症少的特点,尤其适用于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是目前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较为合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2009年42例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AO分类,31-A2型23例,31-A3型19例.使用PFN-A治疗,统计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评价.结果 本组患者术中平均失血量小于100 ml,平均手术时间1 h.术后随访6~24个月,全部骨折均愈合,除1例在术后2个月出现髓内钉远端的股骨干骨折,80%的患者在术后六个月恢复术前的患髋关节功能,无股骨头缺血坏死及髋内翻畸形.结论 股骨近端髓内针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简单、固定牢稳、微创、并发症少的特点,尤其适用于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是目前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较为合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PFN/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PFN/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47例。结果45例患者获随访,时间6~25个月,平均18个月。复查X片显示骨折均愈合。结论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PFN/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同定可靠、并发症少等特点,是目前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比较理想的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改良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8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采用改良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方法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1.5~20.5周(平均14.3周).髋关节功能标准评定优49例,良20例,可9例,差4例,优良率为84.1%.结论 PFNA操作简单、创伤小、骨折固定牢固、并发症少及术后患者可早期离床负重,是治疗老年人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孙召军 《医疗保健器具》2013,(12):1505-1506
目的比较分析锁定钢板法与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我院骨科门诊收治的148例接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依骨折分型分为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手术治疗的对照组72例,和行PFNA法内固定治疗的PFNA组76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结果PFNA组与对照组在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平均骨折愈合时间等指标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在手术时间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法和PFNA法均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但相比PFNA法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尤其适用于不稳定粗隆间骨折伴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半髋关节置换与PFNA内固定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接受PFNA内固定及半髋关节置换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输血量、髋关节活动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内科合并症、内植物并发症的指标。结果两组平均随访12个月,PFNA组临床更具微创性,半髋关节置换组术后并发症更少。结论 PFNA及半髋关节置换术均为治疗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有效方法,对于骨质较好的年轻患者可选择PFNA,但对于合并症多,骨质疏松患者选择半髋关节置换术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5.
樊晓臣 《现代保健》2014,(26):13-16
目的:探讨防旋转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特点、手术方法及初期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2年12月采用PFNA治疗的2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其中男11例,女15例;年龄65。97岁,平均78.2岁;按照AO分类,A2型16例,A3型10例,患者入院后17例采用皮肤牵引,9例采用骨骼牵引,入院后2-4d实施手术,术中均经骨科下肢牵引床牵引手法复位,小切口置入PFNA,术中不暴露骨折端。结果:本组26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55min(40-110min),平均出血量80mL(30~200mL),术后1例因为肺部感染转入内科治疗,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2例,其余患者康复出院。随访5—48个月,平均20个月,部分负重行走时间2周,完全负重行走时间4周,骨折愈合时间10周。患者均无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内固定松动、髋内翻等并发症。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18例,良4例,一般2例,差1例,优良率为84.6%。结论:PFNA结合牵引床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具有创伤小、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内固定牢固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杨希亮 《现代保健》2013,(22):125-127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 arthroplasty,THA)与股骨近端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收治住院的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200例,随机分为THA组100例与PFNA组100例。THA组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PFNA组采用股骨近端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透视次数、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住院天数等,采用MedliD’Aubigne评分方法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HA组术中出血量较PFN组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HA组患者术中X线透视次数、平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较PFNA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HA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比PFNA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重要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防旋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4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PFNA内固定治疗,比较不同性别、肥胖、骨折类型、骨质疏松、术中骨折复位、股骨头钉尖顶距(TAD)患者的内固定失败的发生情况,并统计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243例患者获10个月至3年的随访并摄X线片复查.共有13例PFNA内固定失败.肥胖、不稳定性骨折、TAD≥25 mm及术中骨折复位欠佳患者的内固定失败率[分别为8.5%(12/141)、7.8%(12/153)、18.5%(5/27)、26.1%(6/23)]与不肥胖、稳定性骨折、TAD <25 mm及术中骨折复位良好患者[分别为1.0%(1/102)、1.1%(1/90)、3.7%(8/216)、3.2%(7/2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肥胖、不稳定性骨折、TAD≥25 mm以及术中骨折复位欠佳是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失败的相对独立危险因素.选择应用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时应尽量避免这些危险因素,有助于预防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