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对艾滋病病人机体免疫重建的作用。方法以前瞻性队列研究方式对48例入组治疗病人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半年、1年后检测病人的外周血CD4+T细胞和血浆RNA。结果经半年和1年治疗后,外周血CD4+T细胞≥200/mm3的病例分别为30.23%和32.56%;血浆RNA≤5×102copies/ml的病例分别为62.50%和94.29%;外周血CD4+T细胞计数增量与血浆RNA病毒载量的下降幅度呈正相关关系(r=0.647,P<0.001),78例艾滋病病人治疗满1年并存活的比例为91.03%。结论通过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病人的免疫功能得到了重建。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较有效的艾滋病患者护理干预方法,提高抗病毒治疗效果.方法 对192例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患者护理随机分成两组:针对性护理干预及依从性教育与常规护理对照.结果 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及依从性教育的治疗患者护理效果及生存质量明显提高,免疫功能得以重建,病毒复制被控制.结论 较好的护理指导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服药依从性,取得最佳的抗病毒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181例艾滋病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治疗后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的方法,从5个纬度对湖北省随州市181例艾滋病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79例病毒载量和免疫功能的改变情况进行描述,用EpiData双人录入数据,SPSS13.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不规则发热、咳嗽、腹泻、淋巴结肿大、体质量下降、皮疹、真菌感染有效率分别为81.39%、85.00%、84.62%、81.89%、82.86%、66.07%和45.45%。用药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升高,3个月CD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为276×10^6/ml(65×10^6/ml~824×10^6/ml),上升129×10^6/ml。6个月CD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为294×10^6/ml(102×10^6/ml~750×10^6/ml)。用药后6个月与3个月相比较无明显变化。停药者中死亡人数14例,病死率29.79%;未停药者死亡人数3例,病死率2.24%。结论HAART治疗可明显改善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降低病毒载量,提高临床依从性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广东省现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方法对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患者(HIV/AIDS)的免疫疗效和病毒抑制疗效。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广东省HIV/AIDS病例的HAART治疗数据信息,采用免疫学指标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学指标HIV病毒载量(VL)进行评价。结果 2004—2013年共有12 886例HIV/AIDS病例接受了HAART治疗,其中男性9 393例,女性3 493例,平均年龄(40.94±11.87)岁,平均接受抗病毒治疗时间(28.17±24.28)个月。基线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的患者占61.63%(7 941/12 886),200~350个/μL的占33.08%(4 263/12 886),350个/μL的占5.29%(682/12 886)。治疗后最后1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的占21.32%(2 747/12 886),200~350个/μL的占31.17%(4 017/12 886),350个/μL的占47.51%(6 122/12 886)。同基线时相比,不同治疗时间病例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12 886例病例接受HAART后,1 833例(占14.22%)VL≥400 CP/m L,病毒抑制失败;11 053例VL400 CP/m L,病毒抑制率为85.78%。接受HAART治疗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时,病毒抑制率分别为14.42%、84.25%、91.01%、90.56%、90.86%。结论广东省HIV/AIDS对HAART有较好的病毒学及免疫学应答,现行的艾滋病HAART治疗疗效较好,应进一步提高抗病毒治疗覆盖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既往有偿供血集中感染HIV人群接受高效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效果。方法以2004年12月31日为起始点开展双向性队列研究,选取唐河县某疫情高发村,收集所有HIV感染者和病人1995年12月31日~2008年12月31日相关感染、发病、实验室检测及死亡等信息。结果150例病例中,接受治疗124例,未治疗26例;25例死亡。从HIV感染到观察终点平均观察(10.3±1.2)年,接受治疗病人CD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163.1±123.2)个/mm3;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升高,治疗第一年、第二年和第三年CD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分别上升73.1、103.1和138.7个/mm3,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的体重平均水平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从治疗基线(58.1±6.2)kg到治疗第一年(59.8±7.1)kg和第二年(60.8±7.3)kg,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病毒治疗的前3年对HIV感染者/患者具有较好的免疫重建效果,可以使病人恶病质状况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6.
HAART能有效抑制艾滋病患者体内的病毒复制,但不能根除患者体内病毒,达到完全免疫重建,故有必要引入新的治疗策略,生物治疗就是其中之一.此文就生物治疗在艾滋病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新绛县艾滋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效果,为今后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将治疗满1年以上的49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其治疗过程中的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和病毒载量值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与基线相比,治疗6、12、24、36个月平均增长分别为125个/mm^3、172个/mm^3、194个/mm^3和228个/mm^3,多数患者的病毒载量低于检测下限,累计治疗满12个月存活并坚持治疗的比例达到了91.84%,治疗取得了明显效果。不同治疗方案对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基线的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低或治疗前出现临床症状者,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的增幅缓慢。结论HAART对新绛县艾滋病病人疗效显著,提高了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方案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评价目前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方案的疗效,为以后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国家免费提供的抗病毒治疗药品,对符合治疗条件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例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并检测病例的病毒载量和淋巴细胞。结果治疗1~12个月,治疗病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呈明显上升趋势,均值为266.2;12个月之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相对稳定,均值为353.1。治疗12个月前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7个月,病例病毒载量计数呈明显下降趋势;治疗7个月之后,病例病毒载量计数相对变化较为稳定。治疗7个月前后,其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浙江省艾滋病例在接受抗病毒治疗1年后,治疗效果明显,病例状态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9.
HAART能有效抑制艾滋病患者体内的病毒复制,但不能根除患者体内病毒,达到完全免疫重建,故有必要引入新的治疗策略,生物治疗就是其中之一.此文就生物治疗在艾滋病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管理和观察儿童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过程,为儿童艾滋病规范治疗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符合条件的儿童艾滋病病人提供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并定期进行临床随访观察和相关实验室检测。结果40例儿童艾滋病病人HAART治疗9个月之前的依从性均能达到95%。儿童的生长发育指标—身高、体重在抗病毒治疗第6个月时均大于第3个月时(P<0.05);3个月和6个月时均大于基线时(P<0.05)。临床症状除持续或间断1个月发热(治疗6个月时)发生5例(17.9%),其他症状发生率均小于10%;除艾滋病脑病1例(5%)以外,没有发生新的严重机会性感染。免疫学指标—CD4 T淋巴细胞计数由基线均值103.73±103.89个/u l上升到治疗12个月时的536.60±344.63个/u l(F=8.137,P<0.05);平均每治疗3个月CD4T淋巴细胞计数上升约100左右。病毒学指标—病毒载量水平在治疗6个月以上时,病毒复制抑制(VL<10 000 Cop ies/m l)达到50%~80%。结论我省儿童抗病毒治疗具有良好的依从性,治疗效果明显,反映在儿童生长发育指标、临床指标、免疫学指标、病毒学指标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了解2006 - 2014年遵义市首次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在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收集2006 - 2014年遵义市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的基础数据,运用Excel2003和SPSS17.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构成比以及运用趋势χ2分析年度变化趋势。结果 2006 - 2014年遵义市首次接受治疗的HIV/AIDS共1 187人,男性843例(占71.02%),女性344例(占28.98%),年龄中位数38岁(P25 = 29,P75 = 51),以已婚或同居为主,共689例(占58.19%),治疗机构以医疗机构最多,共1 161例(97.81%),感染途径主要为性传播(占89.22%),基线CD4+T淋巴细胞中位数为226.00 cell/mm3,从确认HIV阳性到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时间中位数为2.70(P25 = 0.90,P75 = 10.67)个月。每年新增治疗HIV/AIDS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50 cell/mm3的HIV/AIDS比例呈下降趋势,≥ 199 cell/mm3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结论 遵义市HIV/AIDS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覆盖面逐渐扩大且开始治疗的时机已有所提前,但仍存在相当部分HIV/AIDS接受治疗较晚,遵义市HIV/AIDS早治疗的能力仍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2005-2013年江苏省首次入组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HIV/AIDS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2005-2013年江苏省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入组时基本资料,建立Excel数据库并用SPSS 16.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3年江苏省首次入组治疗HIV/AIDS共5 788人,新治疗人数逐年增多.79.7%为江苏省籍,性别比为4.69:1,平均年龄为(39.9±12.6)岁,已婚者占55.8%.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治疗者占52.0%.感染途径主要为男男性传播和异性性传播(91.9%),入组时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为187 cell/μl.开始治疗时间与确证时间间隔M为4.0个月.男性、>59岁、未婚、外省籍、在医院治疗和高基线CD4+T淋巴细胞的比例有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江苏省HIV/AIDS开始抗病毒治疗时机有所提前,但仍有大部分HIV/AIDS治疗较晚,其HIV阳性发现较晚是主要原因,HIV感染者早发现能力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山西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死亡病例的治疗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降低艾滋病病死率提供合理建议.方法 利用国家统一使用的抗病毒治疗信息系统,收集山西省2004年6月~ 2013年12月之间治疗死亡病例的数据资料,并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死亡病例315例,平均年龄(43.73±12.65)岁,男女性别比1.7∶1,已婚或同居占69.21%(218/315),经血传播途径占58.10%(183/315),73.33%(231/315)的病例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64.13% (202/315)的病例接受治疗时已进入艾滋病WHO临床Ⅲ期和Ⅳ期;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为44个/μL,52.15%(158/303)病例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小于50 个/μL;死亡病例治疗生存时间中位数218天,37.78%(119/315)的病例在抗病毒治疗开始的3个月内死亡.影响死亡病例治疗生存时间的因素有:艾滋病WHO临床分期、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传播途径.结论 山西省艾滋病患者开始治疗时CD4+T淋巴细胞水平较低及艾滋病临床感染分期较高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建议进一步加大检测覆盖面同时提倡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4.
HIV/AIDS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依从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可以有效地延缓HIV/AIDS患者的疾病进程,改善生活质量,但HAART要求近乎完美的依从性。其依从性的研究在西方发达国家开展较多,但在我国的相关研究不多。文章就国际上HIV/AIDS患者HAART依从性的评价方法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石家庄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后的生存状态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调查石家庄市2005-2013年所有初次接受治疗的成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用Kaplan-Meier法估计生存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与生存状态有关的影响因素,并应用Trend F-H方法分析不同基线CD4+T淋巴细胞组的生存率是否存在等级差别。结果 共纳入358例研究对象,治疗后总病死率为2.75/100人年,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2%、91%、86%;基线CD4+T淋巴细胞数、临床分期、血红蛋白、感染途径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基线CD4+T淋巴细胞水平越高,死亡风险越低。结论 石家庄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较好,及时规范启动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HAART的应用大大降低了艾滋病患者的死亡率,但同时也增加了各种不良反应,其中远期不良反应主要与代谢异常改变有关,如脂肪重新分布、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骨质疏松等,不仅大大增加了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对肝肾功能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HAART因耗时长、进展慢等导致其原因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不易被察觉,也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对长期HAART后出现的代谢改变及其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部分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及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山东省艾滋病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效果和病例中HIV-1耐药毒株的出现情况及其对治疗产生的影响。方法于2004、2005年分别对治疗和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人群进行2次横断面调查。对接受调查者经知情同意,进行个人访谈填写耐药性研究调查表并进行免疫学、病毒学实验室指标评价和服药依从性调查;测定CD4^+T淋巴细胞计数、血浆病毒载量(VL);用RT-PCR方法扩增HIV-POL区基因,进行基因型耐药性分析。结果正在接受治疗的艾滋病患者31例,未治疗的27例,2年内分别有83.3%、64.5%的治疗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个/μl,分别有45.8%、45.2%的治疗患者VL达到检测限以下,与未治疗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中出现7个耐药位点,未治疗组出现4个耐药位点,高度耐药突变率及总耐药性突变率前者远高于后者。结论抗病毒治疗患者大部分达到了病毒抑制和免疫重建的目的,症状得到明显好转,治疗患者中出现HIV耐药性毒株,但对总体治疗效果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了解目前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中抑郁症的患病率,初步探索影响抑郁症产生的因素。方法 2015年6-12月对长沙市传染病医院艾滋病门诊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180例患者开展横断面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评估患者合并抑郁症的情况。利用宗氏抑郁自评量表(SDS)筛查调查对象的抑郁症状(SDS得分≥50分),应用心理疾病专家诊断系统(心理CT)确诊是否患抑郁症,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抑郁症产生的因素。结果 初筛检出有抑郁症状者48例(26.67%),确诊抑郁症者33例(18.33%)。多因素分析,艾滋病相关羞辱和歧视状况量表得分20~40分(OR=0.093,95%CI:0.020~0.431)是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抑郁症形成的保护因素,独居(OR=5.062,95%CI:1.626~15.764)、近3个月出现艾滋病相关的疾病(OR=3.778,95%CI:1.113~12.826)是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抑郁症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 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患者抑郁症患病率应该引起关注,临床应加大对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