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于2008年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徐州市居民健康状况资料中抽取16 893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睡眠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并调整混杂因素,计算OR值及95% CI.结果 研究对象中睡眠质量良好、一般、差3组2型糖尿病新发现率分别为5.39%、6.30%和11.66%.睡眠质量一般、差两组2型糖尿病新发现率同睡眠质量良好组2型糖尿病新发现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98和44.90,均有P<0.05).睡眠时间<6h、6~8h、>8h组的2型糖尿病新发现率分别为7.95%、5.69%和6.47%,睡眠时间<6h组与睡眠时间6~8h组2型糖尿病新发现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8,P<0.05).调整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糖尿病家族史、吸烟、饮酒、非职业性体育活动等混杂因素后,年龄、体质指数、2型糖尿病家族史、睡眠质量差和每天睡眠时间<6h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睡眠质量差和每天睡眠时间<6h同2型糖尿病的发生有关,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睡眠质量及时间与2型糖尿病风险交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并分析两者间对T2DM交互作用的强度.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于2013年3-5月调查9 622名徐州市社区常住居民,利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与T2DM的关系,通过Bootstrap法计算相对超额危险度比(RERI)、归因比(AP)和交互作用指数(S)以评价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之间的相加交互作用.结果 T2DM患者和非T2DM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各组分及总分比较,除入睡时间和催眠药物外,其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睡眠质量好者与睡眠质量差者相比、睡眠时间6~8h与睡眠时间<6h者相比,T2DM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调整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糖尿病家族史、吸烟、饮酒、非职业性体育活动、BMI等混杂因素后,睡眠质量差且睡眠时间<6h者与睡眠质量好且睡眠时间在6~8h者相比,罹患糖尿病的风险高3.78倍(OR=4.78,95%CI:3.32~6.99);睡眠质量差且睡眠时间>8h者,罹患T2DM的风险增加0.92倍(OR=1.92,95%CI:1.18 ~ 3.31);睡眠质量差合并每天睡眠时间<6 h对发生T2DM的交互作用分别为RERI=2.33 (95%CI:1.23~8.79),AP=0.67 (95%CI:0.21 ~ 0.83),S=6.87(95%CI:2.33~ 10.75);睡眠质量差合并每天睡眠时间>8h对发生T2DM的交互作用分别为RERI=0.33(95%CI:-0.12 ~ 1.13),AP=0.17(95%CI:-0.03 ~ 0.51),S=1.56(95%CI:0.76~2.74).结论 睡眠质量差和睡眠时间短对罹患T2DM有正相加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人群中睡眠时间和全死因死亡风险的关联。方法 以江苏省常熟市、淮安市清河区和淮安区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的17 452名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队列。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计算不同睡眠时间人群随访期间的全死因死亡风险比(HR)值及其95% CI,并按照性别、年龄、生活方式因素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研究人群累计随访67 912人年,平均随访4年,随访期间糖尿病患者死亡1 057人。以睡眠时间7 h/d为参照,调整混杂因素后,睡眠时间≤ 6、8、9和≥ 10 h/d发生死亡的HR值(95% CI)分别为1.14(0.94~1.37)、1.10(0.91~1.32)、1.33(1.05~1.70)和1.52(1.24~1.87)。分层分析显示结果和全人群结果相似,睡眠时间过长与糖尿病患者死亡风险有统计学关联,但未见睡眠时间不足与糖尿病患者死亡风险有统计学关联。结论 睡眠时间过长可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已成为21世纪全球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健康睡眠在国外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在国内的关注较少。通过文献复习,从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研究两个方面概述了睡眠时间与2型糖尿病发生、胰岛素敏感性和血糖控制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介绍了睡眠时间影响糖尿病的可能机制,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依据,为糖尿病的预防和管理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睡眠时间与2型糖尿病罹患风险之间关系的随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南京市居民睡眠时间与2型糖尿病(T2DM)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社区为基础的人群随访研究,2004年7月对多阶段随机抽取的南京市3个城区和1个郊县社区里常住的35岁以上居民进行基线调查,对无T2DM的人群开展为期3年的随访,于2007年7月进行评估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睡眠时间与罹患T2DM风险之间的关联。[结果]剔除基线时T2DM、肿瘤患者,合格的随访样本人群为3727名,3年后共随访到3031名,随访率为81.3%。3年内新确诊的T2DM患者为76人,累计发病率为2.5%;男女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2.5%vs.2.6%)。居民平均每天睡眠时间为7.2h,睡眠时间不足(﹤7h/d)和过长(≥9h/d)的比例分别为24.8%、7.5%。与睡眠时间7h/d相比,睡眠时间不足和过长人群罹患T2DM风险均是其2倍左右;但仅有睡眠不足对T2MD的罹患风险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83,95%CI:1.12~2.99)。经多因素调整后,睡眠时间﹤7h/d者发生T2DM的风险仍显著高于7~8h者(RR=1.71,95%CI:1.04~2.82);进一步调整基线时BMI和高血压病史,睡眠时间不足人群罹患T2DM风险有所降低,但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RR=1.68,95%CI:1.02~2.76)。[结论]睡眠时间不足可增加罹患T2DM的风险。睡眠时间可能是T2DM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睡眠时间与2型糖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正迅速地在全世界范围内增长,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已引起全球广泛重视。但其广泛流行的原因尚未完全清楚。研究显示,慢性睡眠剥夺现象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逐渐增多,睡眠剥夺可能对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起一定作用。本文就睡眠时间与糖代谢、食欲调节、体质指数及能量消耗展开探讨,睡眠时间是2型糖尿病的一个新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睡眠质量和焦虑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应用自行设计调查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对T2DM患者进行调查,并检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是否焦虑为因变量拟合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本次共有效调查578例患者,其中睡眠质量差者所占比例为31.83%,焦虑发生率为44.12%。按照睡眠质量好差分层,睡眠质量好者焦虑的发生率为35.53%(140/394),睡眠质量差者焦虑的发生率为62.5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00,P<0.001)。以血糖控制是否达标分层,血糖达标组中不同睡眠质量焦虑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5,P=0.228);血糖不达标组中,睡眠质量差者焦虑的发生率高于睡眠质量好者(χ2=37.82,P<0.001)。调整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并发症等混杂因素后,睡眠质量与患者焦虑的发生相关联(OR=2.73,95%CI:1.87~3.98);3个睡眠维度(主观睡眠质量差、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与焦虑存在关联(OR值分别为1.84,1.82,2.49)。结论 T2DM患者睡眠质量与焦虑之间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8.
目的 系统回顾睡眠时间长短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发生相关性队列研究,通过meta分析研究睡眠时间长短与T2DM发生相关性,为预防T2DM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Embase、Cochrane Library、ProQuest、CNKI、万方、维普、SinoMed建库至2020年5月,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检索、筛选文献、质量评价与提取资料。利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发表偏倚分析等。结果 共纳入17项队列研究,共计737 002名成人。T2DM发生率短睡眠时间组(short sleep duration, SSD)(t≤6 h)4.73%,正常睡眠时间组(normal sleep duration, NSD)(6 h<t<9 h)4.39%,长睡眠时间组(long sleep duration, LSD)(t≥9 h)4.99%。meta分析显示SSD与NSD相比患T2DM风险增加(RR = 1.22,95% CI:1.15~1.29,P<0.001),LSD与NSD相比患T2DM风险增加(RR = 1.26,95% CI:1.15~1.39,P<0.001)。各研究间敏感性稳定,发表偏倚小。结论 SSD或LSD均增加T2DM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徐州市944例T2DM患者,使用统一调查表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抑郁自评量表(SDS)等进行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异常的危险因素。结果 T2DM患者睡眠异常比例为33.6%,PSQI平均(6.87±3.84)分,异常组PSQI总分(11.19±2.80)高于良好组(4.59±1.59),DSQL各维度及总分也高于良好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PSQI总分与DSQL总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婚姻、并发症、病程和抑郁与T2DM患者的睡眠异常有关,其OR值及95%CI分别为1.427(1.050~1.939)、1.801(1.234~2.628)、1.537(1.083~2.181)、1.391(1.164~1.662)、2.527(1.883~3.390)。结论 T2DM患者的睡眠质量与其生存质量相关。女性、未婚/离婚/丧偶、有并发症、病程长及合并抑郁可能是T2DM患者睡眠异常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283例,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患者的睡眠质量及抑郁状态进行评估.数据资料使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U检验、Spearman相关、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等进行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中,按睡眠质量分为两组,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指数>7)占32.16%(91例).两组患者之间的胰岛素使用比例、抑郁状态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337、70.910,P=0.001),舒张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72,P=0.030),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焦虑躯体化、认识障碍、日夜变化、阻滞、睡眠障碍、绝望感等抑郁因子得分存在统计学差异(Z=-5.961、-4.854、-7.159、-7.159、-10.183、-4.882,均P<0.05).睡眠质量指数分别与抑郁评分、是否注射胰岛素这两个变量的相关性存在统计学意义(r =0.682,P<0.05;r =0.209,P <0.05),抑郁评分、是否注射胰岛素是影响睡眠质量指数的独立相关因素(β=0.430,P <0.05;β=1.142,P=0.022).在注射胰岛素的患者中,注射胰岛素的次数与低血糖事件频率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r =0.235,P=0.041),低血糖事件频率与抑郁评分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r=0.275,P=0.016).结论 抑郁状态、注射胰岛素会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与肌少症之间的关系,旨在为肌少症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相关理论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对泸州市3所三甲综合医院的内分泌科收治的325名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肌少症筛查量表等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睡眠质量与肌少症关系。结果 在325名受试者中,筛查为肌少症的人数为78人(24%),睡眠质量差的受试者为168人(51.7%);肌少症总分与睡眠质量得分呈正相关(r=0.246,P<0.001);未纳入混杂因素前睡眠质量是受试者筛查为肌少症的危险因素(粗OR=1.11,95%CI:1.052~1.172,P<0.01);在该模型基础上,自变量增加了性别、年龄段、职业等变量后睡眠质量仍然是受试者筛查为肌少症的危险因素(调整后OR=1.083,95%CI:1.018~1.152,P<0.001)。结论 睡眠质量得分是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筛查为肌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尤其重视睡眠质量差的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肌少症的预防与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我国中老年人高血压发病情况, 并探讨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与我国中老年人高血压发病率之间的关系。 方法  运用2011年和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 CHARLS), 共纳入45岁及以上中老年6 047人。睡眠时间被定义为过去1个月平均每晚的实际睡眠时间, 睡眠质量应用自编问卷进行评估。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对高血压发病率的影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结果  经过4年随访, 1 151人发生了高血压, 累积发病率为19.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 单纯睡眠时间异常或睡眠质量不佳均对高血压发病率无影响, 在性别、年龄的亚组分析中结果保持不变。进一步研究不同组合的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与高血压的关系, 结果显示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与高血压的联合效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 > 0.05)。 结论  无充分证据显示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与我国中老年高血压发病率有关且年龄、性别对该相关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中老年人睡眠时长与抑郁症状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2018-2019年"神经系统疾病专病社区队列研究"基线调查的≥ 55岁中老年人11 931名,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生活方式、食物摄入频率、疾病史、睡眠时长等;测量身高、体重,计算得到BMI;根据老年抑郁量表(GDS-30)筛选是否患有抑郁症状,分别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睡眠时长与抑郁症状的关联。结果 ≥ 55岁中老年人群中,自报睡眠时长不到7 h者占17.79%,自报睡眠时长≥ 9 h者占16.84%,抑郁症状检出率为7.95%。在调整了地区、年龄、性别等因素后,限制性立方样条结果显示,睡眠时长与抑郁症状患病风险呈U形关联;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睡眠7~8 h相比,睡眠时长为≤ 5 h、6 h和≥ 9 h的≥ 55岁中老年人患抑郁症状的风险分别是前者的1.749倍(95%CI:1.279~2.392)、1.284倍(95%CI:1.021~1.615)和1.260倍(95%CI:1.033~1.538);女性睡眠时长≤ 5 h、6 h和≥ 9 h患抑郁症状的风险分别是前者的2.115倍(95%CI:1.473~3.038)、1.605倍(95%CI:1.213~2.123)和1.313倍(95%CI:1.011~1.705);55~64岁中老年人睡眠时长≤ 5 h和≥ 9 h患抑郁症状的风险分别是前者的1.806倍(95%CI:1.014~3.217)和1.478倍(95%CI:1.060~2.061);65~74岁老年人睡眠时长≤ 5 h患抑郁症状的风险是前者的2.112倍(95%CI:1.327~3.3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 75岁老年人睡眠时长与抑郁症状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睡眠不足或过长与中老年人抑郁症状独立相关,二者呈U形关联,尤其要关注女性和55~64岁的中老年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利用纵向数据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每晚睡眠时长、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与抑郁的关联。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抽取北京市顺义区和通州区22个社区卫生站,纳入所有符合条件的745名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基线、第6个月和第12个月进行问卷调查和随访。患者的抑郁症状采用病人健康问卷抑郁自评量表(PHQ-8)进行评估。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睡眠时长、Hb A1c与抑郁评分的关系。结果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基线横断面上,每晚睡眠时长(β=-0.170, 95%CI:-0.478~-0.203)、神经质(β=0.240, 95%CI:0.059~0.113)和宜人性(β=0.115, 95%CI:0.018~0.087)与抑郁评分显著相关。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Hb A1c水平在各随访时点上存在统计学差异(F=11.637,P<0.001)。纳入重复测量的睡眠时长和Hb A1c进入广义线性混合模型,结果表明,抑郁评分与睡眠时长(B=-0.338, 95%CI:-0.445~-0.232)显著负相关,与Hb A1c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睡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社会资本与征地农转非城市新移民睡眠时长及睡眠质量的关系,为改善征地农转非城市新移民的睡眠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研究对象为15岁及以上征地农转非城市新移民。采用自行设计的量表测量社会资本,包括微观(个体、家庭)、中观(社区)和宏观3个层次。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社会资本对睡眠时长和睡眠质量的影响。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816名征地农转非城市新移民进行分析,调查居民平均睡眠时长(6.83±1.66)h,30.1%的居民睡眠质量差。控制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就业状况、患病情况等因素后,低家庭社会资本与睡眠时长<6h相关(OR=1.624,95%CI:1.054~2.503),低个体社会资本与睡眠质量差相关(OR=1.781,95%CI:1.253~2.530)。结论 微观社会资本与征地农转非城市新移民睡眠时长及睡眠质量相关。可以通过维持或扩展自身的社交网络、社区积极支持新移民社区参与和家庭建设以提高新移民微观社会资本,从而改善睡眠状况。  相似文献   

16.
李志强  吴东妮  肖艳杰  卢智泉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9):5046-5047,5051
目的 探讨睡眠相关行为与2型糖尿病(T2DM)发病情况之间的关系,有效制定T2DM患者睡眠行为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科研设计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法;资料收集采用问卷调查法;资料处理分析采用t检验及多元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法.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睡眠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5,P<0.05).睡眠相关行为:午睡情况、晚睡情况、打鼾情况、入睡困难情况、夜间睡眠充足与否及睡眠质量等因素与T2DM发病存在关联,多元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的OR值和OR95%CI分别为[(OR =6.70,95%CI:4.29~10.44); (OR =7.57,95%CI:4.14~13.86)(OR=4.02,95%CI:2.56~6.31); (OR=6.95,95%CI:3.52~13.71); (OR=3.25,95%CI:1.99~5.30);(OR=5.70,95%CI:3.65~8.87)].结论 睡眠相关行为与T2DM发病密切相关,晚睡、打鼾、入睡困难、夜间睡眠不足、睡眠质量差等因素可能为T2DM发病的危险因素,适当午睡可能是T2DM发病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The association of sleep duration/quality with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 is inconclusive. Several important covariates were not adjusted concomitantly in some studies, and the severity of NAFLD was not considered. Furthermore, the gender impact of sleep duration or sleep quality on NAFLD remains unclear. We thus aimed to examine the association of sleep duration and quality with NAFLD by gender in a Taiwanese population.MethodsA total of 6663 subjects aged 18 years or more were enrolled. The severity of NAFLD was divided into mild, moderate, and severe degrees based on ultrasound findings. The sleep duration was classified into three groups: short (<6 h), normal (6–8 h), and long (>8 h).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 was used to evaluate sleep quality, and poor sleep quality was defined as a global PSQI score greater than 5.ResultsAfter adjustment for potential confounders, multinomial logistic regression showed that poor sleep quality wa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both mild and moderate-to-severe NAFLD in males, but sleep duration was not independently related to NAFLD. In females, sleep condition was not related to NAFLD.ConclusionsPoor sleep quality but not sleep duration was associated with a lower risk of not only moderate to severe but also mild NAFLD in males. In females, the association of sleep quality and duration with the risk of NAFLD was insignifica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