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对郴州市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染性进行分析,为制定疫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追踪观察郴州市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的特征和密切接触者感染情况,采用实时定量荧光方法检测新冠病毒核酸,采用胶体金法检测血清新冠病毒抗体,并进行传染性分析。结果追踪观察10例无症状感染者,其中5例转为确诊病例,为潜伏期感染者;5例持续无症状,为隐性感染者。隐性感染者的平均年龄和潜伏期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从时间分布来看,疫情早期以潜伏期感染者为主,中后期则以隐性感染者为主。从暴露来源看,主要为家庭生活暴露。5例潜伏期感染者胸部CT均呈现典型的新冠肺炎影像学表现,但仅有3例表现为轻微的临床症状。共追踪到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264例,其中5例潜伏期感染者的“单密”108例,经检测,新冠病毒核酸阳性4例,抗体阳性5例;5例隐性感染者的“单密”38例,经检测,新冠病毒核酸和抗体均阴性;两者“混密”118例,核酸和抗体检测阳性12例。结论新冠病毒感染者中存在无症状感染者,其中潜伏期感染者具有传染性,本研究提示隐性感染者无传染性,但有待进一步验证;建议早期同时开展核酸及CT检测,可尽早发现潜伏期无症状感染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父母单一感染者辅助生殖助孕废弃胚胎中HBV DNA检测结果及影响因素,为HBV垂直传播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行辅助生殖助孕的200对夫妇废弃的胚胎200个,采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对HBV DNA进行检测,以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父母感染者血清乙肝七项、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载量。结果 HBV单一感染父母HBsAg与HBcAb均为阳性,阳性率为100.00%,HBsAb、HBeAg、HBeAb、HBcAb-IgM、HBs1Ag阳性者分别有0例、59例、94例、7例、138例,阳性率为0.00%、29.50%、47.00%、3.50%、69.00%,HBVDNA阳性者200例,阳性率为100.00%,HBV DNA高载量者52例,阳性率为26.00%;200个胚胎,其中17个胚胎检测显示HBV DNA阳性,阳性率为8.50%;单因素分析,男方与女方年龄、受精方式、辅助生殖助孕次数、HBV感染者性别、HBs1Ag检测结果对胚胎HBV DNA检测结果无影响,HBeAg阳性、HBeAb阳性、HBcAb-IgM阳性、HBV DNA高载量阳性时胚胎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15.25%、13.83%、42.86%、19.23%,阴性时胚胎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5.67%、3.77%、7.25%、4.7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HBeAg、HBeAb、HBcAb-IgM、HBV DNA高载量检测结果对胚胎HBV DNA检测结果存在影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V DNA高载量是胚胎HBV DNA检测结果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HBV父母单一感染可引起胚胎HBV DNA阳性,感染者HBV DNA高载量是胚胎HBV感染的高风险因素,建议在受孕前应进行针对性治疗,以降低胚胎感染HBV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出院后14 d内核酸复检阳性率,分析复检阳性影响因素和传播风险,为有效管理出院患者提供依据。 方法 对86例出院患者的随访信息和核酸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出院后14 d内的核酸复检阳性率,分析性别、年龄、感染来源、临床严重程度、病程和住院时间等因素与复检阳性的统计学关联。 结果 86例出院患者均无发热、乏力、干咳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8例(9.30%)患者核酸复检阳性;性别、年龄、感染来源、临床严重程度与出院后核酸复检阳性无统计学关联(P>0.05);病程和住院时间与核酸复检阳性有统计学关联(P<0.05);共追踪8例核酸复检阳性患者的密切接触者 20人,未发现感染者。 结论 病程和住院时间为出院后核酸复检阳性的影响因素,建议出院患者进行14 d的隔离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扬州市HIV初筛阳性病例确证情况及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WB)带型分布特点,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WB进行HIV抗体确证检测。分析不同性别、年龄组和感染途径人群确证带型差异。结果2012—2013年,扬州市HIV初筛阳性率0.056%,经WB确证,228例为HIV-1抗体阳性病例,确证阳性率87.35%,主要为男性(89.47%)、已婚(75.44%);主要来源于自愿咨询检测(39.91%)和住院及术前检测者(34.21%);主要感染途径为经性接触(97.37%)。HIV-1抗体阳性者、不确定者及阴性者初筛S/CO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p160阳性率最高(100.00%),p55最低(32.89%)。全带型占24.12%,不同感染途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p51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例不确定病例中有9例经随访为阳性,其早期带型均为gp160和p24。结论 HIV初筛假阳性率较高,须经复检、WB确证。不确定病例中,应将早期出现gp160和p24带型的病例作为高度疑似HIV感染者进行重点随访。建议加强HIV的监测与健康教育,进一步推进PITC,及早发现感染者,减少疾病的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5.
结核病患者HIV、梅毒及HBV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了解结核病患者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及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状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结核病患者血清HIV抗体、梅毒螺旋体(TP)抗体及乙肝表面抗原(HBsAg)。若抗-HIV为阳性按要求复检和送省疾控中心确诊;TP抗体阳性血清作TPPA以确定梅毒感染,并作TRUST检测;HBsAg阳性者再作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5项检查。[结果]共检测了313例结核病患者,未发现抗-HIV阳性者;检出TP抗体阳性8例,经TPPA确定为梅毒感染者7例(2.24%),其中TRUST阴性1例,6例阳性,滴度分别为1︰1~1︰8;HBsAg阳性17例(5.43%),共检出3种HBVM感染模式。[结论]结核病患者中梅毒感染较高,HBV感染不容忽视,同时也应加强HIV感染的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HPV16和18型 (HPV16/18) 血清抗体在高危人群中的分布。 方法 召回952名参加2011年河南省新密市子宫颈癌筛查阳性妇女,于2012年采集子宫颈口脱落细胞检测HPV DNA,采用ELISA检测血清HPV16/18抗体。结果 952名妇女中230例 (24.2%) HPVDNA阳性,HPV16/18 病毒样颗粒 (VLP) 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3.2%和6.5%,任意一种HPV16/18VLP 抗体阳性率为 26.8%。HPV16/18 抗体 GMT 分别为 79.1 YU(Yangshengtang Unit)/ml和125.0 YU/ml。HPV16抗体阳性率在不同年龄、 不同病毒载量和不同子宫颈病变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HPV18抗体阳性率与病毒载量相关 (P<0.01),且在不同病理等级中其滴度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合两年HPV DNA检测结果,HPV持续感染的妇女HPV16/18抗体阳性率高于HPV新发感染和无HPV感染妇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相对于无HPV感染妇女,HPV一过性感染者HPV16抗体阳性率和滴度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HPV16/18 抗体在调查的高危妇女中阳性率较高,且与年龄、 病毒载量、 子宫颈病变程度以及既往感染史有关,病毒载量高、 病变程度重或有既往感染史者更易产生抗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孕妇产前血液检测传染性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技术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梅毒螺旋体抗体(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结果:6170名孕妇中HBsAg阳性总人数593例,HBsAg阳性率9.61%;梅毒感染人数39例,梅毒抗体阳性率0.63%;丙肝感染人数18例,丙肝抗体阳性率0.29%;未检测出HIV阳性者。结论:孕妇产前血液传染性标志物的检测,能为阻断和降低母婴传播,确保母婴安全健康提供保障;减少和避免医疗纠纷、预防医院感染提供可靠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孕妇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态与新生儿宫内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HBV感染的单胎妊娠孕妇680例的临床资料,所有孕妇均取外周静脉血进行乙肝两对半、HBV-DNA定量测定,待分娩后取新生儿脐带血行HBV-DNA定量测定,按HBV感染情况进行分组,其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阳性者165例(A组),HBsAg、乙型肝炎E抗体(HBeAb)、HBcAb阳性者455例(B组),HBsAg、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阳性者53例(C组),HBsAg、HBeAg阳性者7例(D组),分析孕妇乙肝感染情况与新生儿宫内感染的关系。结果 680例携带乙肝病毒单胎妊娠孕妇共发生新生儿感染64例,感染率为9.41%,A、B、C、D四组感染率分别为14.55%、6.15%、22.64%、0,其中C组感染率最高(P0.05),但四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80例携带乙型肝炎病毒孕妇新生儿HBV-DNA阳性56例,阳性率为8.24%,A组阳性率为18.18%高于B组5.71%、C组1.87%、D组0(P0.05);HBV-DNA病毒载量≥105 copies/ml孕妇的新生儿HBsAg和HB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25.74%、24.75%高于病毒载量103~105 copies/ml和103 copies/ml的孕妇的新生儿(P0.05);孕妇HBV-DNA病毒载量与新生儿宫内感染发生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 HBV感染孕妇新生儿宫内感染发生率较高,且HBV病毒载量越高,新生儿宫内感染风险越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产妇血清HBV-DNA载量和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表达状况对母乳喂养安全性的影响,为HBV感染产妇母乳喂养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于攀枝花市妇幼保健院内住院分娩的HBV感染产妇200例为研究对象,在分娩前空腹状态抽取静脉血、在分娩后24 h内采集乳汁,检测血清HBV标志物、血清及乳汁HBV-DNA载量,分析结果。结果 HBeAg阳性患者93例、阴性者107例。147例产妇血清HBV-DNA阳性,阳性率为73.50%,104例产妇乳汁阳性,阳性率为52.00%。产妇血清HBeAg阳性时血清及乳汁HBV-DNA载量均高于HBeAg阴性产妇(P<0.05);产妇血清HBeAg阳性时血清及乳汁HBV-DNA阳性率分别为89.25%(83/93)、69.89%(65/93)均高于HBeAg阴性产妇(P<0.001);产妇血清HBV-DNA载量<500 copies/ml、500~10~5 copies/ml、≥10~5 copies/ml时乳汁HBV-DNA阳性率分别为0.00%、62.61%、10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产妇血清HBV-DNA载量<500 copies/ml、500~10~5 copies/ml、≥10~5 copies/ml时乳汁HBV-DNA载量分别为(312.43±34.56)copies/ml、(5 456.88±672.11)copies/ml、(8 231.34±712.11)copies/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74例产妇分娩新生儿进行了母乳喂养,在6个月后检测显示6例婴幼儿HBV阳性,阳性率为8.11%。血清HBV阳性的母乳喂养婴幼儿母亲产时血清及母乳HBV载量均高于HBV阴性的母乳喂养婴幼儿母亲的水平(P<0.001);HBV阳性的母乳喂养婴幼儿母亲均表现为产时血清及母乳HBV-DNA阳性,阳性率为100.00%,HBV阴性的母乳喂养婴幼儿母亲产时血清及母乳HBV-DNA阳性率均为2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HBV感染产妇血清HBV-DNA载量和HBeAg表达状况对产妇乳汁中HBV-DNA水平存在影响,血清HBV-DNA载量≥10~5 copies/m时乳汁中HBV-DNA水平较高,不适宜母乳喂养,血清HBV-DNA载量500~10~5 copies/ml时需要检测乳汁HBV-DNA水平,若检出则不适宜母乳喂养,HBeAg阳性与阴性时均应行血清及乳汁HBV-DNA检测,根据血清及乳汁HBV-DNA水平决定是否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新确诊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者中感染丙肝病毒(HCV)的现状。方法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查询"确认(替代策略)检测阳性日期"在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确证HIV阳性已终审的病例544例,对其进行HCV抗体检测,HCV抗体阳性者检测HCV核酸。结果544例新确证HIV阳性病例中,男性455例(占83.6%),女性89例(占16.4%),性别比是5∶1;性传播,占98.3%(535/544),其中同性传播占40.3%(219/544);抗-HCV阳性率是8.82%(48/544);HCV RNA阳性率是5.15%(28/544)。经性传播感染535例病例中,抗-HCV阳性率是8.22%(44/535),HCV RNA阳性率是4.49%(24/535)。经同性传播的219例病例中,抗-HCV阳性率是4.11%(9/219),HCV RNA阳性率是2.28%(5/219);经异性传播途径的316例病例中,抗-HCV阳性率是11.08%(35/316),HCV RNA阳性率是6.01%(19/316)。结论新确诊的艾滋病病例中,丙肝阳性率较高,高于普通就诊人群。在艾滋病高危人群中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同步宣传丙肝的防治知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河南省入境超14 d首次核酸检测阳性和出院后核酸复测阳性(复阳)的境外输入新冠肺炎感染者特征。方法 将河南省2020年3月10日至2022年3月14日境外输入752例新冠肺炎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测等信息,用χ2检验和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描述入境超14 d检测阳性和复阳病例的特点。结果 收集到684例感染者入境及核酸检测时间,入境超14 d首次核酸检测阳性感染者共20例(2.92%),其中无症状感染者19例,确诊病例1例;男性19例,女性1例;跨省活动18例;完成全程接种7例;年龄中位数为40.5(30.25,48.5)岁;住院时长中位数为17(15.25,25) d。入境超14 d检测阳性病例中男性构成高于14 d内阳性病例中男性构成(χ2 = 4.463,P = 0.035),年龄大于后者(Z = - 2.265,P = 0.024),疫苗全程接种率低于后者(P<0.001),无症状感染者占比高于后者(χ2 = 4.687,P = 0.030)。752例感染者中复阳15例,复阳率为1.99%。另收集到10例在第一入境点治愈后返回河南复阳感染者,共25例。首次核酸阳性治愈出院到复阳时间间隔在1~297 d之间,中位数为13(3.25,26.75)d;复阳时ORF1ab基因CT值中位数为35.05(32.00,36.44),N基因中位数为35.62(32.91,36.55);发现复阳时集中隔离17例,居家隔离4例,自由活动4例;首次核酸阳性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12例,确诊病例13例;复阳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22例,确诊病例3例;复阳病例中首次诊断为确诊病例的比例高于非复阳病例(χ2 = 6.223,P = 0.013);复阳病例未造成二代传播。结论 入境超14 d检出阳性者更多为无症状感染者,复阳病例核酸CT值较高,首诊确诊病例更易出现复阳,未发现入境复阳病例造成二代传播。  相似文献   

12.
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暴发以来,研究发现COVID-19康复患者在出院后在14 d隔离管理或健康监测期间有样本采集核酸检测再次出现新型冠状病毒阳性(复阳)的情况,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越来越多。本研究采用文献查阅综述的方法,旨在综合描述COVID-19复阳者临床人口学特征、可能影响因素以及传播风险,为COVID-19患者出院管理、医疗资源救治分配和传播风险控制提供综合科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广东省2020年初国内输入疫情阶段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出院后复检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复检阳性)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广东省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发病时间在2020年3月1日以前)的人口学资料、流行病学调查及出院后标本采集与检测等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确诊病例复检阳性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1 286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年龄M(Q1, Q3)为44(32, 58)岁, 男性617例, 224例为咽拭子和/或肛拭子复检阳性, 复检阳性率为17.42%。复检阳性病例年龄[M(Q1, Q3)为35(23, 50)岁]小于复检阴性确诊病例年龄[M(Q1, Q3)为46(33, 59)岁](P<0.001)。随着年龄的增长复检阳性率呈下降趋势(χ2趋势=52.73, P<0.001)。85.27%(191/224)病例在14 d内复检阳性;复检阳性持续时间为13(7, 24)d;81.69%(183/224)病例在复检阳性后28 d内复检核酸转阴。所有复检阳性病例在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发热等症状, 密切接触者经14 d集中隔离与采样排查均未发现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全国报告的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者核酸首次阳性的时间分布特征,为进一步完善入境人员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7月24日至2021年7月23日各省报告的输入性新冠病毒感染者资料,对入境后核酸首次阳性的时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20年7月24日至2021年7...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河南省境外输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感染)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指导疫情防控。方法 将河南省境外输入新冠感染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测等信息,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截至2022年3月14日,河南省共报告新冠感染境外输入感染者752例,入境人员罹患率为1.20%。确诊病例196例(26.06%),无症状感染者556例(73.94%);轻型105例,占确诊病例的53.57%,普通型91例,占确诊病例的46.43%,无重型和死亡病例;初筛阳性ORF1ab基因Ct值M(P25,P75)为34.15(24.08,37.09),N基因Ct值M(P25,P75)为34.19(24.04,36.75);入境到首次检出阳性时间间隔M(P25,P75)为0(0,2)d,入境超14 d首次检测阳性的共20例(2.93%),其中18例入境解除隔离后存在跨省活动;境外输入病例复阳率为1.99%,复阳病例未造成二代病例;2022年境外输入疫...  相似文献   

16.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同阶段的传染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不同阶段的传染性特征是调查病例感染来源、确定密切接触者范围和病例隔离时间等防控措施的重要基础。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技术报告与专业指南等资料进行综述,基于病原学和流行病学两个维度的研究结果,探讨新冠病毒感染者在潜伏期、临床症状期和恢复期阶段的传染性特征。现有研究提示,新冠病毒感染者在潜伏期末和发病期均可分离到具有感染性的病毒,发病4~6 d后在上呼吸道样本中病毒载量达到高峰,随后开始下降,提示在潜伏期末和发病1周内的传染性相对较强。个别病例在恢复期尽管可再次检出新冠病毒核酸,但未发现具有传染性的证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研究常德市8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呼吸道标本和血液标本检测结果,发现更多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的特征和流行规律,为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根据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五版)》要求,收集常德市2020年1月24日—2月22日确诊的82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呼吸道标本和血液标本,进行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血液常规及抗体检测,分析比较不同标本不同方法的检测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82例确诊病例标本中,呼吸道标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为93.9%,流感病毒A/B核酸均为阴性,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标本中,大部分标本Ct值分布在较高区间,病毒载量较低,重症病例Ct值与普通病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液标本新冠病毒IgM阳性率64.6%,IgG阳性率78.0%,阳性率明显低于核酸检测(χ2=24.059,P<0.001);血液标本中C反应蛋白普遍偏高,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在不同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7.165和χ2 =3.998,P均<0.05);血液标本中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结论 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发病早期呼吸道标本病毒载量不高,容易漏检,重症和普通病例标本病毒载量无差异,将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和血液样本抗体检测及血常规分析等方法联合使用,可以相互补充,对疫情的有效防控和病例疗效观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疫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20年1月24日—2月11日在聊城市应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调查5起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所涉及的41例确诊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 对相关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进行核酸检测。 结果 5起聚集性疫情的首发病例续发率为2.78%~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57,P<0.01);家庭聚集性疫情涉及32例、10户家庭(族),公共场所聚集性疫情涉及16例、2个场所。一、二、三代病例分别有5、22、12例,传染率分别为100.00%、18.18%、0.00%。4例病例的潜伏期为5~10 d,中位数为7.5 d;聚集性疫情中存在潜伏期传播。有疫区旅行史或居住史者4例(9.76%),与潜伏期病例或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频繁交谈等有30例(73.17%),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4例(9.76%),未知感染来源3例(7.32%)。 结论 新冠病毒极易引起聚集性疫情,控制本地的聚集性疫情是防控工作的重点;新冠病毒可以通过高浓度气溶胶传播;病例在潜伏期具有感染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2020年宁夏新冠疫情期间SARS-CoV-2与常见6种发热呼吸道病原的检出情况、流行规律和感染特点,为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Real time RT-PCR技术对2020年1月20日至2020年2月16日期间宁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检的COVID-19筛查样本进行SARS-CoV-2和Flu等常见发热呼吸道病原进行定性检测,并收集各病原阳性患者人口学特征资料。结果 529例COVID-19筛查样本中,SARS-CoV-2阳性检出率为13.23%(70/529)。对COVID-19筛查样本中180份符合条件的FRS病例样本进行6种其他呼吸道病毒病原检测,阳性检出率为12.78%(23/180),其中检出率较高的病原为Flu和HRSV,阳性率分别为5.00%和2.78%。各时间段内SARS-CoV-2阳性检出率存在两个较为明显的峰值,其他呼吸道病毒总阳性检出率稳中有降。SARS-CoV-2阳性检出率男性和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1~ 60岁组及60岁以上组阳性率较高,分别为25.00%和24.39%,阳性病例在宁夏五市均有分布,银川市最多;其他呼吸道病原男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41~ 60岁组阳性率最高,其次为0~20岁组,阳性率分别为33.33%和12.20%,阳性主要集中于银川与中卫两市。结论 在常态下防控新冠疫情的背景下,应加强呼吸道传播病原快速筛查体系的建设以达到精准防控传染病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