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采用三维超声的自由解剖成像( Omni View)结合容积对比成像( VCI)技术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9例经阴道二维超声(2D-TVS)疑有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均进一步行传统经阴道三维超声(3D-TVS)、Omni View结合VCI技术的经阴道三维超声(Omni View结合VCI 3D-TVS)检查,再行宫腔镜检查,以病理结果为确诊依据,对3种超声检查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89例患者中,子宫内膜息肉62例,子宫内膜增生症17例,黏膜下肌瘤8例,子宫内膜癌2例。2D-TVS、3D-TVS、Omni View结合VCI 3D-TVS对子宫内膜息肉病变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80.64%、91.94%和98.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5,P=0.02);特异性分别为81.48%、92.59%和96.30%,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3.54,P=0.03)。结论运用Omni View结合VCI 3D-TVS与2D-TVS及传统3D-TVS相比,对子宫内膜息肉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早期诊断该疾病的超声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子宫内膜息肉(EP)是子宫内膜的常见病变,临床表现为患者不规则阴道流血、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绝经后出血等[1~3]。经阴道二维超声(2D-TVS)是目前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最常用方法,而经阴道三维超声(3D-TVS)可以更为清晰、直观地显示宫腔内赘生物的空间位置和与周围组织的相互关系。本研究旨在探讨经阴道二维联合三维超声对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不同宫腔内病变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探讨经阴道二维超声(2D-TVS)、经阴道三维超声(3D-TV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6月104例宫腔内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病理类型分为子宫内膜息肉组(49例)、子宫内膜增殖组(45例)及子宫内膜腺癌组(10例),分别进行2DTVS及3D-TVS检查,测量子宫内膜厚度、PI、RI及子宫体积。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存储和处理原始数据。数据比较分别采用χ~2检验和F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3D-TVS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94例,不一致10例;2D-TVS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82例,不一致22例。3D-TVS与2D-TVS的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性较好,但3D-TVS对宫腔内病变的检出率显著高于2D-TV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1,P=0.034)。绝经前,子宫内膜息肉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明显薄于其他两组,子宫内膜息肉组患者子宫体积明显小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他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绝经后,3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子宫内膜病变区R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患者子宫内膜病变区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3D-TVS和2D-TVS对各种宫腔内病变患者进行鉴别诊断时,子宫内膜厚度、RI与子宫体积的价值较高,PI无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3D-TVS)在宫腔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5例宫腔病变患者进行经阴道二维超声(2D-TVS)和3D-TVS 检查,计算子宫内膜体积(EV),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宫腔病变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并比较绝经后良恶性宫腔病变患者的 EV 值。结果3D-TVS 诊断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癌的符合率均高于2D-TVS,诊断宫腔病变的符合率也高于2D-TV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绝经后子宫内膜癌患者 EV 值[(12.9±2.3)cm3]高于宫腔良性病变患者[(9.8±2.7)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3D-TVS 可获得宫腔病变冠状面图像,图像清晰显示病灶的形态、大小、回声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在宫腔病变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结合 EV 值的测定可提高对绝经后宫腔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阴道宫腔造影对宫腔内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拟诊子宫内膜病变的100例患者进行常规阴道超声(two-dimensiona transvaginal ultrasound,2D-TVS)、二维超声宫腔声学造影(two-dimensional saline infusion sonohysterography,2D-SIS)及宫腔镜手术-病理检查,以宫腔镜手术-病理检查为诊断金标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共检查出内膜息肉63例,粘膜下肌瘤12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13例,宫腔内肌化血凝块4例,正常内膜8例。2D-TVS对宫腔内病变诊断的敏感性为81.6%,特异性69.2%;2D-SIS对宫腔内病变诊断的敏感性为91.5%,特异性88.7%。造影前、后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D-SIS检查准确率高,是诊断宫腔内病变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经阴道二维超声(2D-TVS)与三维超声(3D-TVS)诊断纵隔子宫的价值。方法选取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2016年收治的经宫腔镜确诊的纵隔子宫患者197例为研究对象,67例患者采用2D-TVS检查,130例采用3D-TVS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超声检查的敏感性、误诊率及与宫腔镜检查结果是否一致。结果 3D-TVS总检出率为(89.43%)高于2D-TVS的总检出率(64.06%),两组误诊率为(14.29%vs.66.67%),与宫腔镜的一致性为(0.74%vs.0.23%)。而对于不同纵隔子宫分型的比较表明:弓形子宫2D-TVS的灵敏度优于3D-TVS,误诊率明显低,与宫腔镜检查具有更高一致性,但是完全性纵隔子宫与不完全性纵隔子宫的检查结果则完全相反。结论 3D-TVS在诊断纵隔子宫的总检出率方面包括灵敏度、误诊率、与MRI的一致性明显优于2D-TVS,但对于美国生育协会(AFS)不同分型的诊断价值,则各有优势。鉴于目前大多数B超均可兼顾2D及3D诊断,两者联用能提高诊断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宫内节育器的三维超声诊断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宫内节育器(IUD)在子宫内位置异常是引起不适的重要原因之一,经阴道二维超声(2D-TVS)检查是目前诊断IUD宫内异常的首选方法。在2D—TVS检查基础上应用阴道三维超声(3D-TVS)对子宫内膜、宫腔及IUD进行立体成像,可使IUD的空间位置更为清晰,可进一步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3D-TVS)检查在不同类型宫内节育器(IUD)定型定位中的应用价值,为1次顺利取出IUD提供参考。方法对500例欲取出IUD的围绝经期妇女进行经阴道二维超声(2D-TVS)及3D-TVS检查,观察IUD的形态及其在宫腔内的位置、与子宫肌壁的关系等;超声检查结果与常规手术取器、超声引导下及宫腔镜下取器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D-TVS检查500例IUD,形态完整显示256例,IUD完整显示率51. 20%; 3D-TVS检查IUD形态完整显示492例,IUD完整显示率98. 40%,有8例内膜薄IUD无法清晰完整显示。麻花环组和曼月乐环组2D-TVS、3D-TVS检查IUD完整显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其余组2D-TVS、3D-TVS检查IUD完整显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500例IUD 2D-TVS检查418例位置正常、53例下移,均经3D-TVS检查证实,另外有8例IUD下移由于内膜薄2D-TVS、3D-TVS均不能完整显示; 10例IUD嵌顿或断裂,11例带器妊娠(其中IUD位置3例正常、6例下移、2例嵌顿或断裂),2D-TVS均不能显示完整声像图,3D-TVS可以完整清晰显示。500例IUD经常规手术、超声引导下及宫腔镜下取器均成功,术中所见IUD形态、位置与3D-TVS检查结果一致。结论 3D-TVS检查对IUD形态完整显示率优于2D-TVS,3D-TVS对不同类型IUD的定型和定位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对决定取器方案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在不孕症患者宫腔内病变诊断中的价值,为宫腔内病变的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0月该院收治的不孕症患者189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阴道二维超声检查和阴道三维超声重建成像,并进行宫腔镜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进行分析。结果:189例患者中,病理诊断子宫内膜增生98例,子宫内膜息肉45例,宫腔粘连18例,黏膜下子宫肌瘤15例,胚胎残留13例。经阴道二维超声和经阴道三维超声与宫腔镜检查的符合率分别为53.41%和90.34%,与病理检查的符合率分别为49.74%和84.13%。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宫腔内病变结果的准确率显著高于阴道二维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三维超声对不孕患者宫腔内病变的诊断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是诊断宫腔内病变较为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比经阴道超声(TVS)、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2月~2009年11月在该院就诊,以阴道超声及宫腔镜检查,临床可疑子宫内膜息肉共102例,全部病例均先行阴道超声检查,再行宫腔镜检查,并行诊断性刮宫做病理检查,并以手术后病理诊断为标准。比较阴道超声与宫腔镜下的诊断符合率及宫腔镜与诊刮病理检查的符合率。评价和探讨阴道超声与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结果:阴道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91例,宫腔镜下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67例,最后病检确诊54例。经阴道超声与宫腔镜检查结果的比较,P<0.05,两种方法符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宫腔镜下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与病理结果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比较,P>0.05,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内膜息肉的确诊率高于阴道超声。结论:宫腔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接近75%,且宫腔镜检查操作简单,时间短、不良反应发生少,患者易接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三维超声测量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积及血流情况的临床价值。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患者40例为不孕组,同期体检健康女性40例为对照组。均行常规二维超声及三维超声检查,分析排卵期和黄体中期时两组超声测量参数:二维超声包括内膜厚度、子宫螺旋动脉血流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三维超声包括内膜容积、子宫内膜及内膜下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和血管血流指数(VFI)。结果:两组围排卵期、黄体中期子宫螺旋动脉PSV、PI和围排卵期的RI水平均无差异(P0.05),不孕组黄体中期RI水平(1.01±0.09)高于对照组(0.93±0.14)(P0.05);围排卵期子宫内膜容积和子宫内膜、内膜下的VI、FI、VFI水平两组无差异(P0.05);黄体中期,不孕组子宫内膜容积(4.03±1.20ml)小于对照组(5.71±1.98ml),内膜下FI、VFI水平(24.98±3.22和2.30±0.56)低于对照组(29.31±3.74和2.91±0.99)(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不孕组黄体中期的子宫内膜容积与子宫内膜VI、FI、VFI及内膜下VI、FI、VFI正相关(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黄体中期子宫螺旋动脉RI、子宫内膜容积、内膜下FI、内膜下VFI诊断黄体不全性不孕症的曲线下面积为0.706、0.761、0.800、0.697,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0%和50.0%、92.5%和60.0%、87.5%和62.5%、95.0%和42.5%。结论:三维超声能够评估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和血流情况,子宫内膜容积、内膜下FI有一定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阴道实时三维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GE-730型专家版实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48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经阴道实时三维超声检查,并进行三维立体成像。结果:经阴道实时三维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48例,46例经病理证实,诊断符合率为95.8%。结论:经阴道实时三维超声能清晰并直观显示子宫和宫腔内病灶的立体结构,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可靠方法,若结合CDFI将更有利于子宫内膜息肉的检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门诊高度怀疑为子宫内膜病变的23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纳入患者均经过经阴道超声、宫腔镜检查,以活检或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作为临床诊断金标准,对比这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结果 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慢性非特异性内膜炎、正常子宫内膜的准确率显著高于经阴道超声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303、10.629、11.497,均P<0.05);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增生、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萎缩、早期子宫内膜癌的准确率与经阴道超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349、2.744、2.111、1.400,均P>0.05);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灵敏度为67.82%、特异度为51.42%、漏诊率为32.18%、误诊率为48.57%、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661;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灵敏度为86.14%、特异度为88.57%、漏诊率为13.86%、误诊率为11.43%、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67.结论 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均优于经阴道超声,但是经阴道超声具有简便、操作简单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经阴道三维超声(3D-TVS)成像及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PDUS)内膜血流检测对宫腔粘连(IUA)的诊断及其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临床疑诊IUA的患者90例及子宫内膜正常女性10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析3D-TVS与宫腔镜(HS)检查的一致性,比较轻度、中度、重度宫腔粘连与对照组间子宫内膜容积(V)及血流指数的差异,分析其对宫腔粘连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2D-TVS诊断IUA与宫腔镜的符合率为70.0%,灵敏度74.3%,特异度50.0%;3D-TVS诊断IUA宫腔镜的符合率为91.1%,灵敏度91.9%,特异度87.5%。宫腔粘连重度组子宫内膜V、血管指数(VI)、血管血流指数(VFI)小于对照组、轻度粘连组、中度粘连组(P0.05),对照组、轻度粘连组、中度粘连组子宫内膜VI无差异(P0.05),中度宫腔粘连V、VFI小于对照组和轻度粘连组(P0.05),对照组与轻度粘连组子宫内膜V无差异(P0.05),轻度粘连组子宫内膜VFI小于对照组(P0.05),重度粘连组、中度粘连组、轻度粘连组、对照组之间血流指数(FI)无差异(P0.05)。结论:内膜血流VFI可以有效鉴别轻度粘连与中度粘连、中度粘连与重度粘连,3D-TVS对IUA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检测内膜血流有助于评估宫腔粘连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三维重建技术对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内膜增生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2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二维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及三维重建技术干预。之后以宫腔镜手术中所取病理标本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20例疑似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中,经金标准诊断,单发息肉36例,多发息肉60例,非子宫内膜息肉2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三维重建。96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共检测到208枚子宫内膜息肉。二维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敏感度为89.58%,特异度为45.83%。三维重建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敏感度为98.96%,特异度为75.00%。三维重建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高于二维超声检查(P<0.05)。结论:在二维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基础之上,对可疑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三维重建干预,可以有效提升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同时可以避免病理检查的有创操作,是一种简单有效、可信度高的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6.
李娟 《医疗装备》2021,(6):20-21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与经腹超声在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收治80例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先后接受经阴道超声与经腹超声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对不同疾病类型的准确率及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疾病的影像学特征。结果经阴道超声检查对不全流产、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增生、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的准确率均明显高于经腹部超声(P<0.05)。与经腹超声检查相比,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疾病的影像学特征更明显。结论经阴道超声技术用于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的检查和诊断,结果更加准确,可靠性更高。  相似文献   

17.
房昭  杨爱莲  钟倩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8):1096-1098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与宫腔镜检查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PMB)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PMB患者148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比较阴道超声检查及宫腔镜检查的敏感度及阳性预测值。结果:在子宫内膜增生过度、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非占位性病变群(正常子宫内膜、萎缩型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炎)的诊断中,阴道超声的敏感度分别为75.00%、61.90%、87.84%,宫腔镜检查的敏感度分别为96.43%、90.48%、97.3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粘膜下肌瘤的诊断中,阴道超声的敏感度分别为73.33%、80.00%,宫腔镜检查的敏感度分别为100.00%、90.00%,双方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在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过度和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中,阴道超声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7.89%、72.41%、76.47%,宫腔镜检查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3.75%、93.10%、100.0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子宫内膜非占位性病变群和子宫粘膜下肌瘤的诊断中,阴道超声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9.04%、88.89%,宫腔镜检查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6.00%、100.00%,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宫腔镜检查对PMB的诊断价值更高,阴道超声可作为绝经后妇女的临床筛查和子宫内膜病变监测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息肉经三维阴道超声检查的图像特征,寻找漏诊的原因,提高诊断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12月的51例经宫腔镜术并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息肉的阴道三维超声的图像特征。结果 51例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中,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的子宫内膜息肉47例,检出率92.16%;漏诊4例,漏诊率7.84%,2例由于剖宫产后子宫底与前腹壁粘连,1例子宫增大合并子宫多发性肌瘤、1例为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肌瘤。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断方面存在特征性图像,同时较二维阴道彩超具有更好的空间分辨率。漏诊原因是二维图像质量的不清晰,当因各种原因出现二维图像质量欠佳时应提示临床医师行宫腔镜检查,避免漏诊。  相似文献   

19.
《临床医学工程》2015,(8):974-975
目的探究在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方面,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的最佳时间。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3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50例。实验组在患者子宫内膜增生期进行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对照组在患者子宫内膜分泌期进行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比较两组的确诊率。结果实验组确诊例数为142例,未确诊例数8例,确诊率94.67%;对照组确诊例数为75例,未确诊例数75例,确诊率50.00%;两组确诊率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时,选择恰当的时间十分重要,选择患者子宫内膜增生期进行检查,能够大大提高子宫内膜息肉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三维容积和能量多普勒血流参数对绝经期出血患者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价值。方法对79例绝经期阴道出血患者行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以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子宫内膜息肉25例,子宫内膜良性增生34例)、恶性组(子宫内膜癌20例)。测量三维能量多普勒血流参数包括子宫内膜体积(V)、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和血管-血流指数(VFI)。应用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比较上述各项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良、恶性两组V分别为:(7.02±3.02)mL、(8.61±2.43)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脉冲重复频率(PRF)0.9 MHz时,良性组的VI、FI及VFI值分别为(1.67±1.11%)、(25.07±2.67)、(0.43±0.29),恶性组VI、FI及VFI值分别为(6.00±5.58%)、(31.56±4.54)、(2.05±1.7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设置不同PRF:0.9 MHz/0.6 MHz时,测良、恶性组VI、FI、VFI值,VI、VF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VI、FI、VF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66、0.913、0.973,预测子宫内膜恶性病变准确性较高,其中VFI的曲线下面积最大,当VFI截值0.814时,敏感性为95%、特异性为91.5%。结论三维能量多普勒能量化病变子宫内膜血管分布及密度情况,对鉴别绝经期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