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广西甲肝流行情况,分析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防控甲肝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数据,分析甲肝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04~2007年广西累计报告甲肝病例794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04/10万;其中死亡11例,死亡率为0.006/10万.发病季节性不明显.贺州、河池、桂林、百色和柳州市发病率明显高于其它地区.病例以青少年和青壮年为主,年龄集中在10~59岁,占病例总数的77.94%(6189/7941);男性多于女性,职业以农民学生和工人居多,占病例总数的80.33%(6379,/7941).结论 防制甲肝应采取以预防接种、疫情监测和卫生宣教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2004~2009年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甲肝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利用中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数据,进行甲肝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中国2004~2009年甲肝报告发病率分别为7.20/10万、5.61/10万、5.37/10万、5.98/10万、4.34/10万、3.30/10万;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河南、四川、云南、贵州、新疆、甘肃省(自治区,下同),6个省甲肝病例数占当年全国总病例数44%~51%。近30%的病例为15岁儿童,病例主要为农民和学生。2004~2009年报告甲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集在中、小学校,病例主要为在校学生。结论中国2004~2009年甲肝报告发病数(率)逐年下降,表明以甲肝疫苗预防接种为主的预防控制措施成效显著;加强甲肝监测,及时发现、调查、处理甲肝聚集性病例,可有效控制甲肝疫情爆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中国大陆地区2004-2012年甲型肝炎(甲肝)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提供建议.方法 用Excel 2007软件对全国甲肝疫情数据资料进行整理,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大陆地区甲肝流行情况和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2年甲肝发病数和发病率均大致呈逐年下降趋势,共报告甲型肝炎病例503 817例,其中死亡202例,占0.04%.年度发病率波动在1.78/10万~7.34/10万之间,年平均发病率4.00/10万;报告病例未见明显的季节分布,冬季略低于其他季节,病例数和死亡数分别占全年20.78%和18.87%.甲肝病例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分别占总病例数的30.06%和20.31%,四川、河南、云南、新疆、甘肃、贵州等6省区占总病例数的48.87%.甲肝在各个年龄组均有发病,发病最多的是0~9岁年龄组(20.88%),发病最少的是80岁以上年龄组(0.89%).结论 中国大陆地区由甲肝的高发区向中、低发区过渡,但仍应加强西部地区和低年龄人群的免疫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襄阳市2007-2011年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该类传染病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襄阳市2007-2011年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发病资料.结果 襄阳市2007-2011年9个县级单位共报告法定甲乙类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6种2 520例,年均发病率9.24/10万,各年发病率分别为:20.31/10万、11.63/10万、7.66/10万、4.50/10万和2.17/10万,发病率逐年下降;病死73例,年均死亡率0.27/10万、病死率2.90%.发病数居前3位的病种为:疟疾(2 147例)、流行性出血热(286例)和狂犬病(61例),占全部病例的98.97%.报告发病率居前3位的单位为枣阳市(20.78/10万)、襄州区(12.04/10万)和老河口市(11.93/10万);疟疾发病集中在枣阳市、襄州区和老河口市,流行性出血热以宜城市为最;5~9月为流行期;30~ 60岁年龄段高发,职业以农民为主;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结论 襄阳市法定甲乙类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保护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和病媒生物,以预防和控制该类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聊城市甲肝和戊肝的流行特征,为有效防控甲肝和戊肝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7年聊城市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报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和集中度M值等。结果 2004~2017年聊城市共报告甲肝580例,年均发病率为0.72/10万;戊肝416例,年均发病率为0.51/10万。甲肝发病率呈下降趋势(P0.01),戊肝发病率呈上升趋势(P0.01)。甲肝和戊肝总体上发病均无明显季节性特征,甲肝年均发病率城区(0.58/10万)低于郊县(0.75/10万)(P0.05),戊肝城区(0.63/10万)高于郊县(0.48/10万)(P0.05);发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甲肝年均发病率男性(0.90/10万)高于女性(0.53/10万)(P0.01),戊肝年均发病率男性(0.76/10万)高于女性(0.26/10万)(P0.01)。职业分布上,甲肝和戊肝发病均以农民(病例数分别占69.66%、77.64%)为主。结论近14年来聊城市甲肝呈逐年下降趋势,戊肝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甲肝高发地区是郊县,戊肝高发地区是城区;男性、50岁以上人群是戊肝发病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中国2007~2011年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戊型病毒性肝炎(戊肝)及细菌性痢疾(菌痢)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甲肝和戊肝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对三种疾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中国2007~2011年甲肝、戊肝、菌痢年平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3.74/10万、1.72/10万、21.8/10万。甲肝近40%的病例为〈15岁儿童,病例主要为农民和学生,无明显季节性;戊肝75%的病例〉40岁,病例主要为农民和离退休人员,发病2~5月居多;菌痢40%的病例为〈10岁儿童,病例主要为散居儿童和学生,发病7~9月居多。结论甲肝病例的季节性分布不明显,戊肝和菌痢仍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分布。中国甲肝、菌痢发病呈明显下降趋势,主要与预防接种和卫生条件的改善有关。戊肝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主要与监测系统的敏感性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襄阳市襄州区0~6岁儿童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有效控制其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7—2011年襄阳市襄州区0~6岁儿童传染病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1年襄州区0~6岁儿童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9种6 789例,发病数占全人群传染病发病总数的41.70%(6 789/16 280),年均发病率为2 138.31/10万,各年发病率分别为426.99/10万、1 178.63/10万、1 503.28/10万、1 746.99/10万和4 743.47/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1)。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为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麻疹和细菌性痢疾,占发病总数的97.57%(6 624/6 789)。全区各镇均有病例报告,城区发病率(3 375.93/10万)高于农村(1 938.17/10万)(P<0.01);全年均有病例报告,4—7月为发病高峰期(3 916例,占57.68%);男女发病性别比为1.80∶1(4 364∶2 425),2岁及以下年龄组发病占78.01%(5 296/6 789),散居儿童发病占83.72%(5 684/6 789)。结论襄阳市襄州区0~6岁儿童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手足口病为主要报告病种,应加大对手足口病的防控力度,防止暴发与流行。  相似文献   

8.
付惠成 《现代预防医学》2014,(22):4048-4050
目的了解2005-2013年新乡市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甲肝防控提供流行病学参考依据。方法对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的新乡市甲肝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3年甲肝发病率波动在0.49/10万~12.02/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5.38/10万,2007年最高,以后总体呈下降趋势;发病高峰在7-9月份,农村与城市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95,P=0.440)。病例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69.96%,男性高于女性(χ2=126.553,P=0.000),学生占发病总数的比例最高(34.09%)。其次为农民和散居儿童,分别占23.66%和20.46%。结论建议甲肝防治应采取以预防接种为主,加强疫情监测和开展健康教育的综合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濮阳市2008年实施扩大免疫规划前后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流行病学特征,为甲肝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5-2022年濮阳市甲肝报告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年前后甲肝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05-2022年濮阳市共报告甲肝413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0.64/10万,报告发病率从2005年的3.60/10万下降至2022年的0.13/10万,男女比例为2.11∶1,农民占48.18%,发病以秋冬季节为主(213例,占51.57%)。甲肝发病2005-2007年主要集中在0~岁组(7.54/10万),2008-2022年主要集中在50~岁及以上年龄组(0.64/10万)。甲肝发病率最高的县区,2005-2007年为濮阳县(2.66/10万),2008-2022年为南乐县(0.90/10万)。结论 濮阳市甲肝报告发病率逐年下降,特别是2008年甲肝疫苗纳入国家扩大免疫规划措施的实施,甲肝防控效果显著,需进一步加强适龄儿童预防接种、重点地区人群甲肝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2005—2012年全国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甲肝疾病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利用中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数据,进行甲肝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2年甲肝的报告发病率分别为5.64/10万、5.52/10万、5.87/10万、4.24/10万、3.30/10万、2.64/10万、0.59/10万、1.81/10万;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河南、广东、四川、云南、贵州、新疆、甘肃;甲肝的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0~50岁;甲肝发病的主要职业分布在家务待业、退离人员、农民、散居儿童、学生等。结论中国2005—2012年甲肝报告发病数(率)逐年下降,表明以甲肝疫苗预防接种为主的预防控制措施成效显著;加强甲肝监测,及时发现、调查、处理甲肝聚集性病例,可有效控制甲肝疫情爆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