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宜春市高校教工亚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杨建平  杨云 《实用预防医学》2006,13(5):1234-1235
目的了解高校教工的亚健康状况,探讨导致亚健康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亚健康调查表,对宜春市两所高校的教工开展了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亚健康状态发生率为49.14%,30~、40~年龄组亚健康发生率达到55%左右,男性高于女性。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吸烟、睡眠质量和人际关系是亚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应正确对待各种压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睡眠质量,加强同志间的人际交流,成为一个真正的健康人。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高校教师心理亚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了解高校教师心理亚健康现状并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 ,为高校教师的心理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广东省 19所高等院校 86 6 2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高校教师心理亚健康发生率为 4 3.90 % (95 %CI为 4 2 .86 %~ 4 4 .94 % ) ;女教师心理亚健康发生率 (47.87% )明显高于男教师 (39.79% ) (χ2 =5 5 .781,P <0 .0 1) ;随教师年龄增加 ,心理亚健康发生率呈逐渐下降趋势 (χ2trend=12 0 .86 ,P <0 .0 1) ;心理亚健康以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多梦 ,休息不好、记忆力减退、焦虑及注意力难以集中等为主 ,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工作不开心、工作吃力、缺乏朋友可以谈心、对生活现状不满意等 7项。结论 目前高校教师心理亚健康现状不容乐观 ,建立完善的教师社会支持网络 ,开展针对教师 ,特别是中青年和女教师的心理保健和心理咨询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校教师心理亚健康及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目的 :了解高校教师心理亚健康现状并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分层随机抽取广东省 19所高等院校 86 6 2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高校教师心理亚健康发生率为 4 3.90 % (95 % CI为 4 2 .86 %~ 4 4 .94 % ) ,以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多梦 ,休息不好、记忆力减退、焦虑及注意力难以集中等为主 ;女教师心理亚健康发生率为 4 7.87% ,明显高于男教师(39.79% ) (χ2 =5 5 .781,P=0 .0 0 0 ) ;随教师年龄增加 ,心理亚健康发生率呈逐渐下降趋势 (χ2trand=12 0 .86 ,P<0 .0 1) ;促使心理亚健康形成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感觉生活没有意思、工作不开心、工作进展不顺利、对家庭不满意、缺乏运动等 10项。结论 :目前高校教师心理亚健康现状不容乐观 ,建立完善的教师社会支持网络 ,开展针对教师 ,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和女教师的心理保健和心理咨询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亚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目的 了解高校大学生亚健康总体情况及各因素对亚健康状态的影响.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武汉科技大学1~4年级在校大学生进行亚健康状态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并用X2检验以及Logistic回归模型对危险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923名大学生中.亚健康发生率为50.9%.亚健康状态发生的频率随年级的增高而增加;医学专业学生亚健康发生率低于其他专业;郁闷心情、失眠、运动时间少等因素均为学生亚健康发生的危险因素.在经济因素方面.家庭年收入及每月个人消费额与学生亚健康状况有相关性.结论 高校应采取增加财政投入等措施提高学生的整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丹东市区教师亚健康状况及危险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目前丹东市区教师亚健康现况,探索导致教师亚健康状态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以丹东市内的7所学校的1095名教师为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亚健康问卷开展调查,采用亚健康表现评分和排除诊断法进行判断,并用χ2检验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总体亚健康发生宰为29.22%;以小学教师组的发生率最高,其次是中学教师组,且两组与大学教师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女教师亚健康发生率高于男教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亚健康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社会心理压力大、不合理饮食、缺乏运动和不良行为习惯等12个因素.[结论]教师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社会应给予关注,减轻对教师的压力;学校应积极采取各种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由娟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5):817-818
[目的]了解辽东学院教工健康现况,探索影响教师健康的主要原因和预防对策.[方法]采用分层抽样调查,用自行设计的健康状况评估问卷进行现况调查及健康检查.[结果]亚健康发生率为21.85%;教师亚健康发生率高于其他职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教工亚健康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亚健康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社会心理压力大、不合理饮食、缺乏运动和不良行为习惯等.各种病症总检出率为33.66%;其中有肝胆病症的人占各种病症总数的91.23%.[结论]教职工的健康状况存在较大问题,学校应通过健康教育,采取各种针对性的预防  相似文献   

7.
广州市两区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了解广州东山、越秀区居民糖尿病(DM)现患状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被抽中家庭中所有2 0岁及以上常住户口居民,用入户询问、医学体检及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I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糖尿病危险因素。结果:调查775人,患病率为6 .6 %,标化患病率为4 . 4 %,男女患病率分别为4 .2 %和8 .4 %,女性高于男性(χ2 =5 . 4 5 ,P <0 . 0 5 ) ;总患病率和女性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趋势分析χ2 总=34 .4 5 ,P <0 . 0 1 ,χ2 女=4 0 .6 8,P <0 . 0 1 ) ,6 0岁以上年龄组患病率明显升高,以≥70岁组最高;男性无明显年龄变化趋势(趋势分析χ2 男=2 . 2 8,P >0 .0 5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糖尿病密切相关的因素有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糖尿病家族史和腰围,OR值分别为1 . 835 ,2 . 348,0 . 6 98,3 4 .84和1 . 792。结论:在糖尿病主要危险因素中,文化程度和肥胖是可干预因素。预防和控制糖尿病需从早期开始,从加强健康教育、预防控制肥胖开始。  相似文献   

8.
广东高校女教工围绝经期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珍  黄皓  林小兰  陈玉霞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4):5411-5414
目的:了解广东省部分高校女教工围绝经期健康状况及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和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广东三所高校40~60岁女教工450名,进行问卷调查,数据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统计,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为63.78%,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为69.67%,高中及以下的发生率为47.01%;教师的发生率为76.59%,干部的发生率为51.63%,工人的发生率为33.33%;性格差异、家庭关系和睦与否、居住环境噪杂与否与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χ2=66.99,P<0.01)。乳腺增生发生率37.78%,高血压发生率24.22%,子宫肌瘤发生率20.67%,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17.56%,脂肪肝发生率16.22%,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顺应是失眠、烦躁易怒、骨关节疼痛、易激动、月经紊乱、心悸、头痛、潮热出汗、面部色素沉着。结论:加强高校女教工围绝经期的保健是不应忽视,开展高校女性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科学调配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郑州市某高校临床学生亚健康状态与危险行为,为预防临床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在郑州市某高校大一和大二2个年级抽取4个专业553例临床学生进行3方面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和二分类资料的logistic回归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郑州市某高校临床学生躯体、心理和身心亚健康状态检出率分别为21.16%、12.30%和14.65%。男生躯体亚健康状态检出率高于女生(P0.05);护理学专业学生的躯体亚健康状态检出率高于中医学专业学生(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收入、每天按时吃饭并吃适量各类食物情况、学习负担、体育锻炼时间、熬夜情况和与室友关系均与该校临床学生亚健康状态有相关性(均P0.05)。结论郑州市某高校临床学生的亚健康状态检出率较高,以躯体亚健康状态最为明显,相关部门应针对危险行为因素采取干预措施,提高其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南京市高校教师亚健康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教师健康制定干预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亚健康调查问卷,应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南京市512名教师的亚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对象中亚健康发生率为57.81%,在性别和职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60,P0.01;χ2=7.859,P0.05);亚健康主要表现形式为记忆力减退(50.68%)、工作效率低(48.31%)、易疲劳(45.611%)等;教学和科研压力大、经济待遇偏低、职称评定竞争、缺乏体育锻炼、不良作息习惯等是亚健康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南京市高校教师亚健康发生率较高,并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及早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筛查及评价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心理亚健康状态筛查方法.方法采用康奈尔医学指数(CMI)对广东某所医科大学412名医学生进行心理亚健康状态的筛查;采用焦虑、抑郁、睡眠质量、生理指标的测量及精神科诊断的方法对CMI筛查心理亚健康的准确率及有效性进行检验.结果广东医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发生比例为19.3%.采用CMI量表筛查出来的心理亚健康大学生的焦虑抑郁状况、睡眠质量、基础生理值均处于健康与疾病状态之间,CMI筛查普通人群中心理亚健康人员的准确率达到96.1%.结论CMI量表能够有效筛查出普通人群中的心理亚健康者.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躯体健康与抑郁症状发病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人群躯体健康状况与抑郁症状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的抽样原则,在北京市城乡社区老年人群中抽取有效样本2506人,分别于2000年和2004年采用综合问卷进行人户调查.结果 北京市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的4年累积发病率是10.5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越低抑郁症状发生率越高(文盲组、小学组和初中以上文化组的发生率分别为15.2%、10.5%和5.1%;χ2=26.587,P=0.000);居住在农村的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城市的老年人(15.4%、6.1%;χ2=31.163,P=0.000).健康自评差的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健康自评为良好、一般和差的各组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7.3%、13.2%和38.0%;χ2=23.385,P=0.000);有认知功能障碍的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人(19.3%、9.6%;χ2=11.947,P=0.001);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能够自理的老年人[基本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37.5%、10.1%;χ2=15.930,P=0.000;操作性日常生活自理能力(IADL):17.5%、9.6%;χ2=9.501,P=0.00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居住地区、健康自评和ADL是老年抑郁症状发病的独立影响因子.结论 文化程度低、居住在农村、健康自评差以及ADL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病风险增高.  相似文献   

13.
王静  支慧  单单单 《华南预防医学》2022,48(10):1184-1187
目的 调查河南省手术室医护人员亚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本地区手术室医护人员健康水平提供指导信息。方法 2021年8—10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河南省各个地级市、不同等级共10家公立医院的手术室医护人员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亚健康状态的问卷调查,采用亚健康状态评价问卷(SHSQ-25)对手术室医护人员亚健康状态进行评估,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手术室医护人员亚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最终892名手术室医护人员成为有效调查对象,467名手术室医护人员呈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发生率52.3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OR=3.224)、BMI≥28.0 kg/m2OR=1.522)、职务(OR=1.358)、夜班频次(OR=1.531)、每周工作时间(OR=1.157)、锻炼身体(OR=0.693)、睡眠时间(OR=0.441)、社会支持程度(OR=0.242)、消极应对方式(OR=2.565)是手术室医护人员亚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结论 河南省手术室医护人员亚健康状态发生率较高,受到年龄、BMI、职务、夜班频次、每周工作时间、体育锻炼、睡眠时间、社会支持程度、应对方式多种因素影响,应根据以上因素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改善手术室医护人员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高校大学生的吸烟行为影响因素,为促进大学生吸烟行为转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广东某高校1200名大学生吸烟行为进行调查,运用x2检验、Spearman等级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 广东某高校大学生的吸烟率为17.22%(男性28.54%,女性6.74%);不同性别、专业、平均月开支的学生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月开支越高吸烟率越高(rs=0.15,P<0.05),吸烟还受到父母/朋友吸烟情况影响(P<0.05)。对吸烟正确的认知及态度有助于吸烟行为的转变(P<0.05)。朋友间交际(31.02%)、排解烦恼忧愁(27.81%)是最主要的吸烟原因,改善健康(51.34%)、朋友不喜欢(20.32%)则最能促动戒烟。结论 广东某高校大学生的吸烟率处于较高水平,影响因素较多,针对大学生人群特别是男性大学生和文学、艺体及理工等专业大学生,积极有效地开展控烟知识的宣传教育以及同伴教育势在必行。此外,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丰富大学生业余生活,减少不必要的月支出也是控制大学生吸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社区内交通大学职工高血压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高校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9年5—6月参加健康检查的3926名教工为调查对象。体检内容包括:调查问卷、体检和实验室检查。结果①3926名健康检查者中高血压患者1335人,患病率为33.99%,其中男性患病率为40.26%,女性患病率为28.0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09,P0.01)。②高血压患病随年龄增高而递增。③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高血压家族史、体重指数(BMl)、文化程度、职业、锻炼情况、睡眠时间等8个因素为该大学教职工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759,1.881,2.433,2.312,2.719,0.558,2.238和1.596,P0.01)。结论体重指数、锻炼、睡眠时间是该校教工患高血压的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广州地区1087名大学生咳嗽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调查广州地区大学生咳嗽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表,以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市某高校1091名大学生进行面访式问卷调查,咳嗽超过8周者进行胸部X线检查。结果调查资料完整的大学生有1087人,男生648人,女生439人,平均年龄为21.16岁±1.25岁。咳嗽的总患病率为10.9%,其中,男生患病率为10.3%,女生患病率为11.9%;急性咳嗽总患病率为7.6%,其中,男生患病率为6.9%,女生患病率为8.7%;慢性咳嗽总患病率为3.3%,男生患病率为3.4%,女生患病率为3.2%。无论在咳嗽总患病率,还是急性咳嗽或慢性咳嗽患病率,男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77.8%的慢性咳嗽患者以咳嗽为惟一或主要症状,与急性咳嗽患者(44.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66,P<0.01)。患鼻部疾病是慢性咳嗽患者的危险因素,33.3%的慢性咳嗽患者患有慢性鼻部疾病。结论咳嗽是广州地区青年大学生常见的症候,其患病率无性别差异。鼻部疾病是慢性咳嗽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STUDY OBJECTIVE: The assessment of the uptake of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 offered in a workplace setting. DESIGN: Employees were offered a free faecal occult blood test (Haemoccult). A repeat letter was sent two months later to non-responders. Those with positive tests were invited for colonoscopy. Compliance was measured according to age, sex, and occupational group and the effects of reinviting non-compliers investigated. SETTING: Leicester General Hospital, a large university teaching hospital. PARTICIPANTS: 990 employees aged 41 to 65 years. MAIN RESULTS: Total compliance was 46% with women participating more than men (49% v 34%, chi 2 = 12.2, p < 0.001). The difference was mostly because of women aged 41 to 50 years complying more than their male counterparts (48% v 24%, chi 2 = 15.5, p < 0.0001). Participation was highest in clinical support staff (56%), nurses (52%), and clerical workers (46%). Uptake by doctors (26%) and managers (26%)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y clinical support staff and nurses (chi 2 > 5.5, p < 0.02). Remailing raised compliance slightly from 43.6% to 46.3%. Four employees (1%) had positive faecal occult blood tests but three were negative on repeat testing with dietary restrictions. CONCLUSIONS: The government favours 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 promotion programmes as stated in its document "Health at work in the NHS". The response in this study, showed methods to increase compliance must be developed if such programmes are to be successful. As uptake was similar to that in several community based programmes in general practice, workplace based programmes could offer a complementary method of delivering screening.  相似文献   

18.
杨丽蓉  马正东  吴波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0):1509-1511
目的:调查江门市围绝经期妇女亚健康状态的发生情况和影响因素,提出合理的医学干预和保健措施。方法:采用统一调查问卷和亚健康积分量化表筛选的方法对江门市500例40~60岁妇女进行调查。结果:围绝经期妇女亚健康状态发生率为76.4%,其发生和年龄、工作状况、收入、文化程度、运动、生活作息方式和自我保健意识等方面的因素密切相关。结论:江门市妇女围绝经期亚健康状态发生率较高,医务人员和卫生部门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其保健意识和保健行为。  相似文献   

19.
林丰  汤捷 《中国健康教育》2009,25(3):181-183
目的了解广东省县级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的现状。方法利用2006年和2007年广东省健康教育机构统计报表及相关调查作为数据来源,对广东省健康教育资源和工作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做相关比较分析。结果2006年我省县级健康教育教育机构共有人员272人,平均每个机构财政拨款为17.43万元,平均每个机构办公面积为19.99m^2。健康教育人员学历以大学本科、专科为主,占70.95%;职称以初级和中级为主,分别占47.06%和26.83%。结论健康教育机构专业人员、经费投入及健康教育物资等较为贫乏。  相似文献   

20.
BACKGROUND: A study was performed among university and school employees as a step in detecting the prevalenc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risk factors among school and university staff and the relation of the various risk factors to hypercholesterolemia and to predict the 5-years probability of development of CHD. METHODS: All university staff and a sample of school workers in Jeddah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Data were collected by interview and self-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s, as well as by direct observ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weight, height, blood pressure, and total blood cholesterol.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identify the impact of various risk factors on hypercholesterolemia. The 5-year risk of development of CHD was calculated to identify the proportion at highest risk. RESULTS: Some CHD risk factors were detected among the participants as 18.8% were current cigarette smokers, around half were classified as overweight, and 19.9% were classified as hypertensive. Hypercholesterolemia was present in 10.1% and wa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older age (40 years and over) and place of work. The estimated risk of CHD in the coming half-decade for those classified in the fifth quintile was 0.068. The Q(5)/Q(1) ratio has shown that those classified in the fifth quintile were at 3.6 times more risk of developing CHD in the coming 5 years than those classified in the first quintile. CONCLUSION: CHD risk factors are becoming prevalent in our society. The risk of development of CHD in the coming decades is not trivial. Short- and long-term health strategies are recommended to decrease the risk of CHD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