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刘保华  陈慧春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4):4860-4861
目的:分析承德市巨大胎儿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其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56例巨大胎儿的临床资料,并抽取同期分娩正常出生体重儿的足月孕妇456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巨大胎儿的发生与孕妇孕期超重、宫高、腹围、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孕周等因素有关。巨大儿组剖宫产率、肩难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影响巨大儿发生的因素很多,通过加强围生期保健和营养教育,可预防巨大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829例巨大儿的影响因素,为避免巨大儿的发生及预防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台州医院分娩的829例巨大儿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分娩的810例正常体重儿作为对照组。对孕妇年龄、孕妇文化程度、孕产妇的产次、孕周、孕期体重增加、胎儿腹围、宫高+腹围、双顶径、股骨长度、胎儿性别、分娩方式等进行比较。结果:巨大儿发生率为5.67%,且男婴明显多于女婴。其中观察组孕妇文化程度、孕妇年龄、孕周、孕期体重增加、宫高+腹围、胎儿腹围、双顶径、股骨长、分娩方式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孕产次、出生胎儿性别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年龄、孕妇文化程度、孕周、孕期体重增加与巨大儿的发生有关。宫高、腹围、双顶径、股骨长是诊断巨大儿的重要依据,巨大儿会增加母婴并发症,应该准确估计胎儿体重,加强产前预防、产前诊断,进行合理的营养指导,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降低巨大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低出生体重儿108例相关因素及母婴结局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重儿的相关因素及其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对108例低出生体重儿孕妇及同期108例正常出生体重儿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产、孕期营养不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过期妊娠、脐带因素等易导致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当宫高、腹围值连续3周测量均在第10百分位数以下时,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明显增加;胎儿双顶径每周增长<2.0mm(孕末期每周增长<1.7mm),或每3周增长<4.0mm时,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增加;足月低体重儿的剖宫产率、妊娠合并症的发生率增高。结论: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上应结合病史、宫高、腹围、双顶径等多方面因素预测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并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减少低体重儿的出生,避免母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巨大儿发生原因及对母儿的影响,以早期预防、正确诊断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对比两组孕产妇身高、体重、产次、孕周、宫高、腹围、分娩方式、产科合并症、新生儿病率等因素及适当了解孕妇的营养、休息、活动等情况.结果巨大儿和特大胎儿的发生率分别为6.36%和0.65%;巨大儿的相关因素有孕妇身高、体重、产次、孕周、宫高、腹围及营养过剩等;体重指数(BMI)对巨大儿的筛查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尤其对特大胎儿更为敏感;研究组的剖宫产率、产科合并症、新生儿病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强孕期监护和巨大儿筛选,指导孕妇合理膳食,适当增加活动量,从而降低巨大胎儿发生率,减少产时母儿并发症,降低剖宫产率,从根本上做好优生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巨大儿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46例分娩巨大儿孕妇及200例分娩正常体重胎儿孕妇的年龄、孕周、孕产次、身高、宫高、腹围、胎儿双顶径及妊娠合并症。结果 2005年10月至2009年10月间巨大儿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平均年龄(28.32±3.12)岁;对照组平均年龄(28.53±2.87)岁。两组平均年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年龄>35岁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孕次平均为(2.21±1.13)次,对照组平均孕次为(1.52±0.93)次,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40周后巨大儿的发生比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孕妇身高、宫高+腹围及胎儿双顶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研究组中糖尿病或GDM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血糖控制不良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巨大儿的发生与孕妇年龄、孕周、孕次产、身高、宫高、腹围、胎儿双顶径及糖尿病均有关系,掌握好巨大儿的高危因素和巨大儿的预测方法,对产前准确判断巨大儿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回顾性地分析巨大儿发生的相关因素,找出巨大儿的特征作为产前诊断的依据。掌握产时并发症加强产时处理。收集本院1991~1997年间出生体重≥4000g的新生儿246例作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体重≥2500g、<4000g的新生儿171例作对照。结果提示巨大儿的发生与孕妇的体重、身高有关;宫高 腹围≥138cm,胎儿双顶径 股骨长≥16.7cm可以作为筛选巨大儿的依据;分娩时巨大儿可以提高母婴井发症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巨大儿2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巨大儿的发生因素、产前诊断及分娩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1月~2006年12月在该院分娩的280例巨大儿发生的相关因素、诊断、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结果:280例巨大儿孕妇有112例(40.00%)身高≥162cm,103例(36.79%)超重,138例(49.29%)经产妇,孕周>40周占53.93%;宫高+腹围≥138 cm者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114.07,P<0.01),双顶径和股骨长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产程异常率和剖宫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巨大儿的发生与孕妇身高、体重、产次、孕周及遗传因素有关;巨大儿的诊断要通过宫高+腹围、双顶径、股骨长等多项指标综合判断;巨大儿不宜作为剖宫产的常规指征,但出现异常应放宽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巨大儿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46例分娩巨大儿孕妇及200例分娩正常体重胎儿孕妇的年龄、孕周、孕产次、身高、宫高、腹围、胎儿双项径及妊娠合并症。结果2005年10月至2009年10月间巨大儿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各组闯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平均年龄(28.32±3.12)岁;对照组平均年龄(28.53±2.87)岁。两组平均年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O.05)。研究组年龄〉35岁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孕次平均为(2.21±1.13)次,对照组平均孕次为(1.52±0.93)次,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40周后巨大儿的发生比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孕妇身高、宫高+腹围及胎儿双顶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研究组中糖尿病或GDM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血糖控制不良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巨大儿的发生与孕妇年龄、孕周、孕次产、身高、宫高、腹围、胎儿双顶径及糖尿病均有关系,掌握好巨大儿的高危因素和巨大儿的预测方法,对产前准确判断巨大儿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巨大儿的发生、诊断及分娩方式,降低母儿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187例巨大儿的产前检查、分娩方式及母儿预后。结果诊断巨大儿的相关因素是孕周、产次、孕妇的身高体重、宫高腹围、胎儿双顶径和股骨长径及合并糖尿病有关。分娩以剖宫产为主,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结论加强产前检查,能减少巨大儿发生。诊断巨大儿必须综合多项指标,分娩方式要考虑母婴安全,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避免困难的阴道助产,产程中必须重视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巨大儿发生的相关因素、分娩方式及并发症,提高产前诊断率,选择恰当的分娩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分娩的267例巨大儿的情况,并随机选择同期分娩的267例体重2 500~3 999 g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孕妇身高、体重、产次、孕龄、宫高、腹围及胎儿双顶径、股骨长、腹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剖宫产率明显增高,剖宫产组分娩并发症明显低于阴道分娩组.结论 巨大儿增加母婴并发症,应正确产前诊断,巨大儿分娩方式以剖宫产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1.
蒋红清  徐丽梅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5):2263-2265
目的:探讨经产妇分娩巨大儿的相关围产因素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2月在北京市海淀妇幼保健院分娩的212例非妊娠期糖尿病且无严重内外科合并症的经产妇巨大儿资料,并与同期分娩的初产妇巨大儿及随机选择的无合并症经产妇正常体重儿进行比较。结果:经产妇巨大儿母亲的孕龄、孕末期体重、宫高、腹围、双顶径、胎儿腹围、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异常产程、新生儿窒息率等均高于经产妇正常体重儿组(P<0.05)。与初产妇分娩的巨大儿比较,经产妇巨大儿正规产检比例、择期剖宫产率明显降低;过期妊娠、新生儿窒息率增加(P<0.05)。结论:加强经产妇围生期管理,产前正确预测经产妇巨大儿,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对预防产后出血,降低母婴并发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刘桂英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4):3401-3402
目的:了解肩难产的发生率、并发症及处理方法,分析其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年间肩难产28例病历,并随机抽取同期阴道分娩的38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产妇及新生儿的各项指标,分析巨大儿、糖尿病、产程异常、阴道助产等高危因素在肩难产中的比率,探讨肩难产的预防和处理。结果:6年间分娩总数为8400例,肩难产28例,占总数的0.33%,其中巨大儿15例,占肩难产的53.57%。两组产妇的宫高、腹围和产程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新生儿体重、Argar评分、双顶径、胸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肩难产的发生率随胎儿体重增加而升高,通过高危因素预测并正确处理肩难产是降低围产儿及产妇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分娩巨大儿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常规产检并分娩巨大儿的孕妇89例为病例组,同期分娩正常体重儿的孕妇390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孕妇年龄、孕前体型、孕期体重增长情况、孕36周宫高及腹围水平等差异。结果:单因素分析年龄≥35岁、孕前体质指数(BMI)≥24.0、妊娠期糖尿病、孕期总体重增长超过16 kg、孕36周腹围身高比≥0.66是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孕36周腹围身高比、孕期体重增长与巨大儿的发生有关。对孕36周宫高及孕36周宫高+腹围进行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结果显示两者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6及0.751(P<0.01);当孕36周宫高临界值为36 cm时,灵敏度为0.755,误诊率为0.124,而孕36周宫高+腹围临界值为140 cm时,灵敏度为0.663,误诊率为0.225。结论:分娩巨大儿的危险因素多样,尤其是针对孕前体型超重、高龄的孕妇更应加强孕期健康宣传教育及高危监测管理,控制其体重增长,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关注其宫高及腹围的变化。以孕36周宫高临界值为36cm来评估巨大儿发生的预测价值比孕36周宫高+腹围临界值为140 cm在灵敏度及误诊率方面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巨大儿的影响因素,为临床产前预测巨大儿及选择恰当的分娩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12月于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10 174例产妇中的429例分娩巨大儿(出生体质量≥4 000g)产妇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并纳入观察组(n=429);选择同期于本院住院分娩的429例分娩正常足月儿(出生体质量为2 500-4 000g)产妇的临床资料纳入对照组(n=429)。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分析2007-2012年本院巨大儿发生率变化情况。比较两组产妇基本情况(年龄、身高、产次)、分娩前情况(分娩前末次宫高、腹围、妊娠图曲线异常)、体质量变化情况(孕龄为20孕周时体质量、孕期增重、分娩时体质量)、胎儿情况(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妊娠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是否合并羊水量过多、妊娠期糖尿病(GDM)等]及分娩情况(分娩孕龄、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异常)等因素。结果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2007-2012年巨大儿发生率呈逐年递增趋势。观察组产妇年龄、身高、分娩孕龄、产次、孕龄为20孕周时体质量、分娩时体质量、孕期增重、宫高、腹围、妊娠图异常曲线、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及合并羊水量过多和及GDM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所分娩男性新生儿发生巨大儿的风险是女性的1.84倍。观察组剖宫产率为69.5%,显著高于对照组(30.8%),两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年龄、身高、体质量、分娩孕龄、产次、宫高、腹围、合并羊水量过多或(和)GDM是产前诊断巨大儿的影响因素。重视妊娠图曲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脐血、母血脂联素水平与巨大儿发生的关系,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新生儿脐血及产妇血清脂联素水平,分析新生儿脐血脂联素与母血脂联素水平、出生体重、出生身长、体重指数(BMI)、宫高、胸围、腹围的相关性。结果:巨大儿脐血脂联素水平高于正常体重儿,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新生儿脐血脂联素水平与出生体质量、出生身长、BMI、胸围、腹围、孕周呈正相关(P0.05);产妇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新生儿脐血血清脂联素水平(P0.01),但与脐血脂联素无相关性;巨大儿母血血清脂联素水平与产妇体重、BMI、孕周及宫高、腹围之和相关(P0.05)。结论:脐血脂联素水平与巨大儿的发生有关,产妇脂联素水平、体重、BMI、孕周及宫高、腹围之和是产前诊断巨大胎儿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调查人群活产儿出生体重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在西城区7个街道调查2 977名已分娩妇女的新生儿出生体重及父母双方危险因素的接触情况,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处理,探讨影响出生体重的危险因素。 【结果】 活产儿平均出生体重为3 383.6 g,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为1.9%,巨大儿发生率为7.4%。经单因素χ2检验,母亲有早产史、此新生儿为早产、孕期有先兆流产是低出生体重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亲孕前贫血、孕期有糖尿病、孕期精神不愉快者巨大儿的发生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早产儿(OR=37.457)低出生体重发生率较高;孕期心情愉快(OR=0.737)者巨大儿发生率低,而孕期有糖尿病(OR=2.940)及父亲孕前吸烟(OR=1.407)巨大儿发生率高。 【结论】 调查人群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较低,巨大儿发生率与全国水平相似,低出生体重儿及巨大儿的发生受多因素影响,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期单纯葡萄糖筛查试验异常对妊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6月在东莞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2 473例孕产妇资料,以其中葡萄糖筛查试验异常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正常的628例为单纯葡萄糖筛查试验异常(GCT异常)组,以葡萄糖筛查试验正常的1 845例为GCT正常组,记录两组分娩时的孕周、破膜前B超检测的羊水指数、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及头围,比较两组羊水过多、早产、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率及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头围。结果:GCT异常组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为2.5%,新生儿出生身长为(50.8±1.4)cm,头围为(34.2±1.5)cm;正常组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为2.9%,新生儿出生身长为(50.7±1.5)cm,头围为(34.1±1.4)cm,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CT异常组羊水过多发生率为3.3%,早产发生率为5.3%,巨大儿发生率为11.5%,新生儿出生体重为(3.5±0.5)kg;GCT正常组羊水过多发生率为0.6%,早产发生率为2.5%,巨大儿发生率为4.7%,新生儿出生体重为(3.2±0.6)kg,两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GCT异常的孕产妇羊水过多、早产、巨大儿的发生率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均高于GCT正常的孕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孕妇孕前体质指数及孕期增重情况对妊高征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监测2412例足月单胎初产妇孕前的身高、体重和孕期体重增加情况,并随访妊高征、巨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情况。结果:孕前高体重组孕妇妊高征和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体重组和理想体重组(P〈0.001);低体重组孕妇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理想体重组和高体重组(P〈0.001);无论孕前体质指数如何,当孕期体重增加≥18kg时妊高征和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01);当孕期体重增加〈9kg时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01)。结论:孕前体质指数和孕期增重是妊高征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的重要影响因素,提倡定期产前检查及重视母亲孕期体重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合并分娩巨大儿的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2012年1月- 2017年12月在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产科接受产检和分娩的1 891例GDM孕妇资料。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孕妇体质量指数(BMI)、分娩孕周和血糖等多种因素与GDM孕妇合并分娩巨大儿的关系。结果 在1 891例GDM孕妇中,巨大儿发生率为14.17%。孕前和孕末期BMI每增加1 kg/m2,巨大儿的发生风险分别增加8.6%和18.4%;在校正混杂因素后,风险增加7.1%。与产前宫高低于37 cm的孕妇对比,产前宫高在37~39 cm或39 cm以上者合并巨大儿的风险增加485.3%和697.1%。产前腹围在103~108 cm及108 cm以上者发生巨大儿的机率升高(138.0%和363.0%,与产前腹围小于103 cm者比)。与HbA1c低于5.4%者比,HbA1c在5.4%~6.0%者合并巨大儿的风险增加了45.5%。同样,具有尿酮体阳性、分娩孕周大或糖尿病家族史等指征的孕妇合并巨大儿的风险也增加了(50.0%、71.3%、155.2%)。此外,甘油三酯(TG)每增加1 mmol/L,发生巨大儿的风险增加7.6%;HDL - c每增加1mmol/L,风险则降低53.7%。结论 GDM孕妇的产前体重、TG、HbA1c、酮体、分娩孕周、糖尿病家族史、产前腹围和产前宫高等都是GDM孕妇合并分娩巨大儿的危险因素。通过全程规范化管理和治疗,可以降低GDM孕妇合并分娩巨大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 (BPD) continues to be a major pulmonary complication in very low birth weight (VLBW) and 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ELBW) survivors of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s (NICUs). Many factors including partial pressures of carbon dioxide (PaCO: (2)) have been implicated as possible causes. Permissive hypercapnia has become a more common practice in ventilated infants, but its effect on BPD is unclear. The hypothesis of this study was that hypercarbia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BPD in infants with birth weights of 500-1,499 g. Nine hospitals were involved in this observational cohort study. Maternal and infant information including socio-demographics, antenatal steroids, gender, race, gestational age, birth weight, intubation and ventilator status, physiologic variables and data on therapies were collected by chart abstraction. SNAP scores were assigned. Candidate BPD risk factors, including cumulative exposures derived from blood gas and ventilation data in the first 6 days of life, were identified. Risk models were developed for 425 preterm infants who survived to 36 weeks post-menstrual age. BPD occurrence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cumulative burden of MAP >0 cm H(2)O in the first 6 days of life (P < 0.0001). After adjustment for the burden of MAP, the occurrence of hypercarbia (PaCO: (2) >50 torr) was associated with a greater incidence of BPD (P = 0.024). Among 293 intubated,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infants, those with hypercarbia occurring only when MAP ≤ 8 cm H(2)O, a scenario more comparable to permissive hypercapnia, also had increased BPD incidence compared to infants without hypercarbia (P = 0.0003). Hypercarbia during the first 6 days of life wa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incidence of BPD in these infants.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infants with hypercarbia during low MAP also ha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BPD. Permissive hypercapnia in ventilated infants needs further close review before the practice becomes even more widesprea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