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针对2008年初常州市麻疹流行情况及发病年龄进行分析,根据发病年龄变化的原因,对初免月龄及再免问题进行探讨. [方法]选择2008年1月1日~5月31日所有在感染科住院的麻疹患者,按年龄进行分组,对不同年龄发病情况和免疫接种状况进行分析. [结果]麻疹发病年龄呈现两极分化,小婴儿和成人发病率明显上升.[结论]提前初免,坚持原有再免,加强二次强化免疫及婚前再免,以降低麻疹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笔者对143名4 ̄7月龄婴儿麻疹胎传抗体及其对麻疹疫苗的免疫应答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 ̄7月龄婴儿麻疹胎传抗体的阴性率为75.00% ̄94.87%,且6 ̄7月龄婴儿较4 ̄5月龄婴儿的阴性率更低(χ^2=5.11,P〈0.05);而4 ̄7月龄婴儿初免麻疹疫苗后,其免疫成功率为84.38% ̄100.00%,6 ̄7月龄婴儿的免疫成功率显著高于4 ̄5月龄的婴儿(χ^2=5.37,P〈0.05),GM  相似文献   

3.
广州市儿童麻疹疫苗免疫效果评价及初免月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了解广州市适龄儿童麻疹疫苗免疫效果,探讨麻疹疫苗的初免月龄。方法在广州市2个区和1个县级市随机抽取6月龄婴儿50名和8月龄婴儿127名进行麻疹疫苗初次免疫效果观察,抽取166名3岁(已完成了8月龄麻疹初免)的儿童进行麻疹疫苗复种免疫效果观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免前和免后1个月的麻疹IgG抗体滴度。结果8月龄组初免后GMT和免疫成功率分别为1∶2663和99.2%,均比6月龄(1∶916,9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岁组儿童再免前GMT为1∶1102,免后上升为1∶4940,免疫成功率为73.4%,再免前抗体滴度<1∶200的再免疫成功率为100%,再免成功率与再免前抗体滴度呈负相关(P<0.01),免前抗体滴度越低则免疫后4倍增长率越高。各年龄组不同性别的麻苗免疫成功率和免疫后GM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8月龄初免比6月龄初免效果好,广州市麻疹疫苗的初免月龄仍以8月龄为宜。3岁儿童再免疫对减少易感人群的积累,消除免疫空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近年来昆山市麻疹发病情况,分析麻疹发病的流行特征,探讨控制与消除麻疹的对策。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08年市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找出流行规律。结果麻疹发病以婴幼儿和成人麻疹为主,1岁组以下和15周岁以上人群麻疹发病分别占27.58%和58.97%。结论要关注低龄婴儿和成人麻疹发病,调整免疫策略,将麻疹疫苗初免月龄从8月龄提前到6月龄进行,并对高危成人接种麻疹疫苗或麻腮风疫苗。  相似文献   

5.
6月龄婴儿麻疹疫苗免疫效果及人体反应观察   总被引:42,自引:3,他引:39  
疫苗时代育龄期妇女体内麻疹抗体多为麻疹疫苗所介导,所生婴儿母传抗体消失提前,未及初免月龄已成为易感者。针对北京市及其它一些大城市<8月龄婴儿麻疹发病越来越突出的情况,为控制该人群发病,选取北京市户籍的6月龄婴儿119人进行麻疹减毒活疫苗(MV)免疫效果及人体反应观察。结果显示6月龄婴儿中有84%母传抗体已阴转,阳性者抗体水平也极低。接种MV后抗体阳性率达到86.6%,免疫成功率为80.7%,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528.45;接种后的发热率、皮疹率分别为16.8%、2.52%。提示实施6月龄的MV初免程序是可行的。与本市8月龄婴儿初免监测数据相比,6月龄婴儿的MV免疫成功率和GMT偏低,提示婴儿母传抗体的存在对MV的免疫成功率有一定的干扰作用外,与年龄相关的因素如低月龄婴儿免疫系统的发育程度可能是影响免疫效果的更为主要的因素。建议对6月龄和8月龄婴儿MV初免的成本效果进行研究,如果采取6月龄初免,应考虑在满1岁时复种1剂MV;加快研制免疫原性好并适用于低月龄婴儿的新型MV;对与年龄有关的因素作更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278名5-8月龄儿童麻疹胎传抗体及其麻疹疫苗的免疫应答情况进行了研究。同时对120对新生儿及母亲、282名18-38岁育龄期妇女,观察其麻疹抗体消退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新生儿脐血与其母亲和18。36岁育龄妇女的抗体水平相一致;5-8月龄儿童麻疹胎传抗体阳性率在14.86%-55.71%之间,且7-8月龄阳性率显著低于5。6月龄(x^2=11.69,P〈0.01);新生儿阳性率及GMT远高于5—8月龄婴儿,不同月龄的婴儿,阳性率及GMT随着月龄的增大,出现下降的趋势;而278名5—8月龄婴儿初免麻疹疫苗后,其免疫成功率为84.89%,GMT平均为1:1154.8,6-8月龄免疫成功率显著高于5月龄的婴儿(x^2=8.55、14、64、25.73,P〈0.01),尤其以8月龄婴儿免疫应答为好。另外,初免麻疹疫苗前IgG抗体滴度对免疫应答结果有明显的影响:180名IgG抗体≤1:200的婴儿,其免疫成功率为86,11%,19名IgG抗体滴度为≥1:800的婴儿,有10名免疫成功。综合以上结果,我们认为预防我市出现麻疹发病向低年龄组转化的趋势,在同时考虑麻疹疫苗免疫成功率及胎传麻疹抗体对麻疹疫苗免疫应答的影响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两种干预措施,第一种是麻疹疫苗的初免月龄还是定为8月龄为宜,从联合免疫等方面考虑也比较科学合理,对申请结婚的育龄期妇女中接种一针麻疹疫苗,将会有效提高母传麻疹抗体的水平,进而降低婴儿麻疹的发病率,这与国内有关文献报道结论一致。第二种是建议在麻疹流行期内,应急接种可从6月龄开始,从而可为更多的婴儿提供保护性抗体。  相似文献   

7.
婴儿麻疹胎传抗体及初次接种麻疹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婴儿麻疹胎传抗体状况及探讨麻疹疫苗的初免月龄,1999年我们对广州市产妇和新生婴儿进行麻疹抗体水平检测并对6月龄和8月龄婴儿初次接种麻疹疫苗(MV)的免疫成功率进行血清学效果观察。结果表明,产妇和新生儿麻疹抗体阳性率均为98.4%,GMRT分别为1588.34和1354.73;6月龄和8月龄婴儿免前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3.4%和11.1%,GMRT为2.07和1.80;免后1个月抗体阳性率升至93.9%和98.9%,GMRT升至1260.45和2358.03,免疫成功率分别为89%和97.8%。2.07和1.80;免后1个月抗体阳性率升至93.9%和98.9%,GMRT升至1260.45和2358.03,免疫成功率分别为89%和97.8%。8月龄的血清免疫效果明显优于6月龄,提示目前应加强育龄妇女及婴儿麻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麻疹疫苗的初免月龄提前至6月龄的可行性。方法通过与8月龄婴儿的比较,分析6月龄婴儿的免后麻疹IgG抗体滴度、阳转率。结果免疫前IgG滴度,6月龄免前麻疹IgG滴度高于8月龄,只有6.06%的6月龄婴儿处于低保护水平;免疫后6月龄、8月龄婴儿麻疹IgG滴度平均分别为751.44mIU/ml、1076.14mIU/ml,8月龄的免后麻疹IgG滴度高于6月龄(P=0.003);6月龄、8月龄免后麻疹IgG阳转率分别为93.55%、96.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8)。结论6月龄以后的婴幼儿处于麻疹易感状态,在现有2剂(8月龄、1.5岁)麻疹疫苗免疫的基础上,将初免月龄提前至6月龄,既能保证麻疹疫苗的高覆盖率,又能减少小年龄组的麻疹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2009年奈曼旗麻疹病例流行病学分析,为今后麻疹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麻疹监测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全年共上报实验室诊断病例148例,临床诊断病例12例。分布在全旗所有苏木镇,5月份为发病高峰。发病年龄集中在0~14周岁,不足初免月龄者发病占有一定的比例(33.98%)。结论婴儿胎传抗体过早消失,儿童含麻疹类疫苗接种不及时接种率低,成人麻疹抗体水平低是本次麻疹流行的主要原因,加强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提高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减少麻疹易感人群是消除麻疹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麻疹疫苗初免血清学效果观察陈文超为了解我地段婴儿麻疹基础免疫的成功率及免疫后近期内的抗体水平,我们于1989年10~11月,抽查了33名未作过基础免疫及未患过麻疹的婴儿,进行麻疹初免前后的血清学效果观察,现将结果整理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疫苗麻疹疫...  相似文献   

11.
遵义地区1992年麻疹流行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遵义地区自实施麻疹疫苗免疫以来,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下降,1990年发病率降至最低为0.69/10万。但1991年有所回升, 1992年发病率高达70.27/10万,疫情波及所辖13个县(市)、 71.65%的区(91/127)、19.95%的乡(153/767)、9.53%的村或居委会(488/5121).<6岁发病数占总病例数的41.38%,7~14岁病例数占43.17%。反映出按照儿童免疫程序8月龄初种和7岁复种麻疹疫苗的工作质量未达到技术要求,造成易感者的积累,导致麻疹的流行。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1995年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北京市1995年对637名0一45岁健康人群进行了麻疹抗体水平监测,抗体阳性率为86.03%,几何平均滴度倒数(GMRT)683。以现有的抗体水平,本市近年不会出现大面积的麻疹流行,但局部大年龄组人群麻疹暴发或散发病例的出现不可避免,本次监测结果显示,4~6月龄婴儿麻疹易感率已高达75%,阳性者中抗体均处于低水平,易造成麻疹疫苗(MV)初免前发病比重增加。因此,建议MV初免提前至6月龄,或考虑给婚的体检的女青年进行MV加强免疫,以提高育龄期妇女的抗体水平。本次结果还显示,麻疹抗体水平无地区差异,说明本市接种工作发展比较平衡并保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3.
对山东省1951~1994年麻疹流行特征分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实施麻疹疫苗接种和儿童计划免疫后,随着麻疹疫苗使用量的增加,免疫程序的完善及免疫接种率的提高,麻疹年平均报告发病率由麻疹疫苗使用前的655.05/10万,分别降至305.92/10万和17.45/10万,削平了麻疹流行的持续高峰,打破了自然流行周期,发病年龄较前有所后移,发病区域趋于缩小。目前,山东省麻疹发病已处于疫苗时代的“相对稳定期”,要达到基本消除麻疹的目标,尚需进一步提高和保持高水平的免疫接种率,加强疫情报告与监测,适时选择高危地区和人群开展强化免疫,做好疫情暴发控制及实验室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14.
麻疹疫苗最佳免疫月龄的研究   总被引:60,自引:2,他引:58  
对58对25~30岁产妇及其婴儿的麻疹抗体的研究表明,58对母婴中有51对母婴麻疹抗体滴度相同,7对不同,但只相差1个滴度,且两者抗体均处于低水平,说明母婴抗体间有密切关系。通过对胎传抗体追踪观察发现,新生儿抗体水平不高,3月龄时抗体阳性率已降至48.3%,6月龄和8月龄时分别降至19.0%和15.0%,6月龄和8月龄婴儿接种麻疹疫苗后免疫成功率分别为84.5%和85.0%,因此可考虑将麻疹疫苗初免提前到6月龄时进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任城区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控制和消除麻疹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麻疹发病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血清学诊断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累计报告确诊麻疹46例,年平均发病率1.88/10万;0~45岁各年龄组均有发病,15岁以下发病占总病例数的63.04%;职业以散居儿童和学生发病为主;发病高峰明显前移;0~7岁学龄前儿童1针次以上免疫史者仅占15.22%。[结论]麻疹控制工作仍需加强,重点仍然是提高并保持麻疹疫苗的高接种率、高免疫成功率和加强麻疹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8月龄以下婴儿麻疹母传抗体水平及6~8月龄婴儿接种麻疹疫苗的免疫效果和安全性,探讨控制小月龄婴儿麻疹的免疫策略。[方法]在南昌市的12个县(区)随机抽取0~8月龄婴儿各70余名,监测麻疹母传抗体;对6~8月婴儿初免麻疹疫苗后免疫效果及安全性观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免前和免后1个月的麻疹IgG抗体滴度。[结果]8月龄以下婴儿母传抗体几何平均滴度为1︰209,各月龄组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均未达保护水平;6月龄、7月龄、8月龄初免后GMT分别为1︰1407、1︰1897、1︰2410,初免前后G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免后3组的阳性率均≥90%,免疫成功率﹥85%,接种MV未出现异常反应,提示6月龄的MV初免程序是可行的;但6、7、8月龄3组间免疫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前母传抗体阴性和阳性的免疫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婴儿母传抗体的存在对MV的免疫成功率有干扰作用。[结论]婴儿麻疹母传抗体滴度均较低,无有效保护作用;6足月后接种麻疹疫苗安全有效。建议进行育龄妇女孕前接种MV和提前婴儿MV初免时间的成本效益研究,制定安全有效的免疫策略,减少小月龄婴儿麻疹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淮安市2000年麻疹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淮安市2000年麻疹流行特征,为制订控制麻疹的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0年淮安市发生的446例麻疹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000年淮安市麻疹疫情较1999年有较大增长;大年龄组人群发病所占比例增加;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共发生爆发疫情4起,爆发病例153例,主要分布在6-14岁小学生中。结论:要消除麻疹还要作长期的努力,必须开展强化免疫活动,提高疫情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对疑似病例进行实验室检测;开展人群免疫水平监测,分析流行趋势,免疫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顺义区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麻疹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北京市常规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对顺义区2005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麻疹发病以流动人口为高,地区分布表现为本市人口以城区居多,流动人口以近郊外来人口聚集地为主;全年各月均有发病,存在3~5月份发病高峰;本市人口发病以﹤1岁年龄组为主,﹤8月龄儿童占较大比例,还存在1个成人发病小高峰;流动人口发病以0~9岁为主,﹤8月龄儿童也占有一定比例,各年龄组发病均较多,相对于本市人口,流动人口的发病特征更接近于自然感染。[结论]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消除流动人口中的免疫空白,提高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是消除麻疹的重要措施。同时可考虑定6月龄为麻疹免疫的初免月龄,给育龄妇女生育前进行麻疹疫苗加强免疫,以减少小月龄发病。  相似文献   

19.
对实施计划免疫后广西壮族自治区几个少数民族的麻疹发病状况做了分析,结果显示少数民族中麻疹暴发或流行的特点是二低一高,即麻疹疫苗接种率低(49.9%),血凝抑制抗体(HI)阳性率低(78.8%),麻疹发病率高(148/10万)。少数民族麻疹疫苗接种率低是造成麻疹流行的重要原冈。加强对少数民族的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卫生意识,强化麻疹疫苗免疫,提高接种率,是控制少数民族地区麻疹流行的首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6月龄与8月龄婴儿接种麻疹疫苗后的血清学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 探索麻疹疫苗最佳初免月龄。 [方法 ] 分别选择卢湾、杨浦、南汇 3个区县 6、8月龄健康婴儿192名和 177名 ,给予麻疹疫苗接种 ,并对其免前、免后血清抗体水平进行观察。 [结果 ]  6月龄婴儿麻疹疫苗免疫后IgG抗体阳转率 92 .6 1% ,GMT 1340 .15 ;8月龄婴儿IgG抗体阳转率 96 .0 0 % ,GMT 1138.11。[结论 ] 如果 8月龄初免前婴儿麻疹发病率高的地区 ,可考虑将初免时间提前至 6月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