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了解肺炎克雷伯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敏感性及16S rRNA甲基化酶检出情况。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09年1-7月非重复肺炎克雷伯菌96株,采用琼脂稀释法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进行检测;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A、rmtB、rmtC、rmtD和npmA。结果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及妥布霉素的MIC50分别为256 μg/mL、512 μg/mL和512 μg/mL;MIC90均为>512 μg/mL;耐药率分别为21.88%、63.54%、41.67%。68株(70.83%)菌至少对1种药物耐药,21株(21.88%)菌对3种药物均耐药。22株(22.92%)菌armA基因扩增阳性,未扩增到rmtA、rmtB、rmtC、rmtD和npmA基因;22株armA阳性菌株中,17株(77.27%)对3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均耐药。armA阳性株与armA(FJ410928.1)基因序列同源性为100%。结论携带armA型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是肺炎克雷伯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高水平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本院弗氏柠檬酸杆菌临床分布及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情况,探讨本院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相关酶-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型分布,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本院分离的198株弗氏柠檬酸杆菌,统计微生物室该菌抗生素耐药情况;PCR技术扩增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A、rmtB、rmtC、rmtD和npmA,对阳性表达率进行分析。结果 198株弗氏柠檬酸杆菌大多来自于肝胆外科、神经外科和ICU科室的胆汁、痰液和尿液标本。弗氏柠檬酸杆菌对二、三代头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奈替米星、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耐药率依次为17.68%、14.65%和10.61%;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几乎全部敏感。PCR结果显示198株菌株中有29株携带armA基因,21株携带rmtB基因,其余基因未检出。结论本院弗氏柠檬酸杆菌临床耐药控制情况尚可,无明显的高耐药率现象,临床应严格按照实验室药敏结果选择相应抗生素治疗;近年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上升,本院中只流行armA和rmtB基因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转座子Tn4001和操纵子ica ADBC与临床分离表皮葡萄球菌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关系。方法收集表皮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77株,利用纸片扩散法检测细菌4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链霉素、奈替米星和阿米卡星)药敏特征;构建Tn4001和ica ADBC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扩增技术检测77株细菌Tn4001和ica ADBC。结果77株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庆大霉素:62.3%;阿米卡星:22.1%;链霉素:61.0%;奈替米星:23.4%。Tn4001的检出率为58.4%,45株Tn4001阳性菌中,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链霉素、奈替米星耐药率分别为93.3%、33.3%、88.9%、37.8%。ica ADBC的检出率为20.8%;16株阳性菌中,对庆大霉素耐药率为93.8%;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为62.5%;对链霉素耐药率为93.8%;对奈替米星耐药率为62.5%。结论临床分离表皮葡萄球菌操纵子ica ADBC阳性菌株中通常伴随有转座子Tn4001检出,携带ica ADBC或Tn4001的菌株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肠杆菌科细菌的药物敏感性,探讨其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方法收集临床连续分离的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三种药物中至少1种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43株、阴沟肠杆菌35株、大肠埃希菌57株以及以上三种药物都敏感的对照菌株各20株,PCR法检测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 A、rmt B、rmt C、rmt D、npm A。结果所有对阿米卡星耐药的菌株对庆大霉素和妥布霉素均耐药。以上肠杆菌对头孢唑林、氨苄西林及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均高于77.3%,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低于6.1%;PCR产物测序,43株肺炎克雷伯菌中9株携带arm A基因,占20.9%、10株携带rmt B基因,占23.3%;35株阴沟肠杆菌中12株携带arm A基因,占34.2%、3株携带rmt B基因,占8.6%;57株大肠埃希菌中7株携带rmt B基因,占12.3%。结论肠杆类细菌氨基糖苷类耐药机制与产16S rRNA甲基化酶有关,阿米卡星可能是筛选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5.
3年6707株革兰阴性菌分布及药敏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年革兰阴性菌分离率与药物敏感性变化,以促进革兰阴性菌感染的预防并推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统计分析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6-2008年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菌的菌株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变化。结果共分离出常见的革兰阴性菌6707株,其中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最高,3年分别占29.3%、25.8%、32.5%;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三代头孢菌素/酶抑制剂保持较高的敏感性,对其他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均有较高的耐药率,多数敏感率<30.0%;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对多数抗菌药物高度耐药;但以上菌种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阿米卡星的敏感率有上升趋势。结论医院3年革兰阴性菌的检出率有下降趋势,但多数革兰阴性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产生了耐药,因此临床上应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6.
李明成  李凡 《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1):1285-1286
目的探讨儿科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监测儿科细菌耐药性变化趋势。方法采集2005年4月-2006年5月儿科上呼吸道感染性标本,常规方法分离培养细菌,琼脂纸片(K-B)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监测,PCR检测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PCR产物克隆测序。结果242份上呼吸道感染标本共分离出革兰阴性杆菌172株(46.9%),对链霉素耐药率超过50%以上;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和奈替米星耐药率均超过35%,对衣替米星和地贝卡米星耐药率低于15%。对链霉素耐药细菌携带ANT(3″)基因,对庆大霉素耐药携带AAC(3′)基因。结论吉林地区儿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分离出的革兰阴性杆菌对链霉素耐药率最高,对衣替米星和地贝卡米星耐药率最低,携带单一类型的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耐药的鲍氏不动杆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携带情况。方法 2008年10月-2010年6月医院临床各科室送检的不同来源标本中,分离到134株鲍氏不动杆菌,对其进行药敏试验;在获得的耐药菌株中,对armAr、mtAr、mtB和rmtC 4种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进行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结果 134株鲍氏不动杆菌对9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50.00%的为:氨曲南78.36%、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75.37%、环丙沙星71.64%、米诺环素64.93%、哌拉西林77.61%、庆大霉素72.39%,耐药率<50.00%的为:阿米卡星32.09%、甲氧苄啶40.3%、亚胺培南26.12%;43株耐阿米卡星的鲍氏不动杆菌中,有30株检测到armA基因,检测阳性率为69.77%,5株检测到rmtA基因,检测阳性率为11.63%,未检测到rmtB、rmtC基因。结论鲍氏不动杆菌中主要携带的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是armA基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院内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特征及其对不同类型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特征;分析插入序列IS256与院内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关系.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07年4月外科病区中引起院内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75株,利用纸片扩散法检测细菌对3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链霉素和阿米卡星)药敏特征;构建IS256特异性引物,利用PCR扩增技术检测75株细菌中IS256分布状况.结果:75株院内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存在较高耐药率,分别为庆大霉素:82.7%,链霉素:90.7%,阿米卡星:78.7%;插入序列IS256的检出率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不同药敏组中有显著差异(P<0.01),在耐药菌中检出率为88.7%,而在敏感菌和中介菌株中检出率为8.3%和0%,IS256的检出率在链霉素和阿米卡星耐药菌株中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内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多重耐药特征,且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插入序列IS256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耐药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台州地区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中16SrRNA甲基化酶流行情况,为临床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资料。方法收集台州地区2010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共计859株,所有菌株均为非重复株。采用PCR及测序方法检测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结果 2010-2012年肺炎克雷伯菌对耐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率逐年升高,经PCR扩增和DNA测序检出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阳性株分别为2010年(14株,阳性率5.51%)、2011年(18株,阳性率6.22%)、2012年(21株,阳性率6.65%),检测出的基因型为armA、rmtB两种类型且以rmtB为主,rmtA、rmtC、rmtD、npmA型均阴性。所有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阳性肺炎克雷伯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高度耐药(MIC≥256mg/L)。结论肺炎克雷伯菌耐氨基糖苷类耐药率不断增加,16SrRNA甲基化酶在肺炎克雷伯菌中所占比重呈逐年升高的趋势,且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阳性菌株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高度耐药。检测到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型rmtB和armA,以rmtB为主。  相似文献   

10.
临床分离革兰阴性杆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调查临床分离革兰阴性杆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inoglycosides-modifying enzymes,AMEs)基因的流行状况. 方法采用PCR法检测41株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9种AMEs基因. 结果 41株革兰阴性杆菌25株检出AMEs基因(61.0%),其中aac(3)-Ⅱ基因检出率最高(46.3%), ≥2种AMEs基因的占76.0%;不同菌株产生的AMEs也有一定差异;4株表型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敏感但检出AMEs基因,8株表型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但9种AMEs基因检测为阴性. 结论革兰阴性杆菌AMEs基因携带率较高,且多种AMEs基因共存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山东省重症监护病房(ICU)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山东省101所医院ICU及106所医院普通病房(非ICU)分离细菌的药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细菌24 458株,革兰阴性菌占80.37%,革兰阳性菌占19.63%。ICU分离居前5位的细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来源于ICU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黏质沙雷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耐药率高于非ICU来源菌株(均P0.01)。ICU分离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球菌属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于非ICU菌株(P0.05)。ICU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78.0%、79.0%;铜绿假单胞菌对前述药物耐药率分别为25.5%、21.6%,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30.0%。ICU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39.7%,高于非ICU的26.0%(P0.05)。结论 ICU分离细菌耐药情况比较严重,应依据药敏结果指导抗菌药物合理应用,防止耐药菌感染扩散。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重症医学科(ICU)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经验性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11—2015年某院ICU下呼吸道标本分离的2 613株病原体进行统计及药敏分析。结果 2 613株病原体中革兰阴性菌2 308株(88.33%),革兰阳性菌236株(9.03%),真菌69株(2.64%)。居前5位的病原体依次是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黏质沙雷菌,分别占33.64%、16.42%、15.19%、7.35%和4.90%。鲍曼不动杆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75.00%,其中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80.32%;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黏质沙雷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16.08%~34.38%,对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30.00%。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100.00%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耐药率分别为81.77%和100.00%。结论 ICU下呼吸道感染分离的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非发酵菌分离率居首位。大多数细菌耐药现象严重,临床应参照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下呼吸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4年某院外科ICU患者纤维支气管镜取痰分离病原菌情况,以及药物敏感性。结果2011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共检出病原菌3 454株,革兰阴性(G-)菌占84.11%,革兰阳性(G+)菌占14.50%,真菌占1.39%。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细菌检出率:2011—2014年分别为38.46%~73.33%、26.95%~37.06%。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较低(<20.00%);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高于铜绿假单胞菌,两种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最低(3.32%~37.16%);葡萄球菌中均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菌株。2011—2014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42.86%~61.22%,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为86.96%~91.67%;屎肠球菌的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真菌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结论ICU下呼吸道分离病原菌耐药性日趋严重,临床医生在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同时应重视非抗菌药物感染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患者痰标本分离细菌及其耐药率变迁情况。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某三甲医院RICU557例住院患者痰标本分离的非重复细菌,对菌株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1 131株细菌,其中革兰阳性(G+)菌212株(18.8%),革兰阴性(G-)菌919株(81.2%)。最常见的5种细菌为鲍曼不动杆菌(30.2%)、铜绿假单胞菌(21.1%)、金黄色葡萄球菌(18.2%)以及肠杆菌科细菌中的肺炎克雷伯菌(9.8%)和黏质沙雷菌(8.3%)。2013—2015年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非发酵菌分离率未见明显变化趋势,但肠杆菌科细菌分离率有上升趋势。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耐药率较高,均60%,而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耐药率相对较低,且呈下降趋势(由59.4%降至37.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菌(MRSA)检出率为96.1%,对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喹奴普丁/达福普汀的敏感率接近100%;肠杆菌科细菌对磺胺类药物耐药率降低(由55.6%降至14.3%),但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耐药率均60%。结论该院RICU患者痰标本分离细菌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分离细菌的耐药情况严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某院收治的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的微生物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4年间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1 986例,术后出现吻合口瘘148例,104例微生物培养阳性,阳性率为70.27%。共分离病原菌197株,其中胸内吻合口瘘52株(占26.40%),颈部吻合口瘘145株(占73.60%);革兰阴性菌127株(占64.47%),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62株(占31.47%),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草绿色链球菌为主,真菌8株(占4.06%);混合菌感染者49例(47.12%)。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在17.86%~47.62%,对多粘菌素B耐药率为0,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50%,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氨曲南耐药率均70%,鲍曼不动杆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率50.00%;革兰阳性菌对克林霉素、四环素耐药率均50.00%,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率均为0,其中金黄色葡糖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环丙沙星耐药率均60%,肠球菌属对奎奴普丁/达福普汀耐药率为100.00%。结论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合并感染影响患者的预后,定期对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进行监测,为最初经验性治疗提供依据,有利于早期治疗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浙江省人民医院无菌部位样本常见革兰阴性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2年浙江省人民医院无菌部位样本连续分离获得的革兰阴性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并用WHONET-5软件分析数据。结果共分离到2018株革兰阴性菌,前5位病原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586株,29.0%)、肺炎克雷伯菌(413株,20.5%)、鲍曼不动杆菌(300株,14.9%)、铜绿假单胞菌(192株,9.5%)和阴沟肠杆菌(92株,4.6%)。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肠杆菌科细菌对阿米卡星(12.9%)、美罗培南(14.1%)、亚胺培南(16.8%)、厄他培南(17.5%)和替加环素(0~9.1%)的耐药性较低。其中大肠埃希菌对厄他培南、替加环素、阿米卡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美罗培南、头孢替坦、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呋喃妥因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低,均低于15%;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问题较突出,除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低,对其他含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喹诺酮类的耐药率均>40%。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分别占54.8%和25.1%。非发酵菌中,鲍曼不动杆菌对多黏菌素B(0)和替加环素(15.4%)的耐药性较低,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9.2%)、妥布霉素(10.9%)和庆大霉素(19.0%)的耐药性较低。结论革兰阴性菌的耐药问题突出,尤其是肺炎克雷伯菌和非发酵菌,应加强监测其耐药变化趋势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消毒剂耐药基因qacEΔ1对常见革兰阴性(G-)菌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7—12月某院新生儿科住院患儿送检标本分离的G-菌进行检测和药敏试验,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其qacEΔ1基因进行检测。结果共收集608株G-菌,以肺炎克雷伯菌(216株)居多,其次为大肠埃希菌(128株)、阴沟肠杆菌(77株)、鲍曼不动杆菌(62株)及铜绿假单胞菌(19株)。5种主要细菌qacEΔ1基因阳性率为62.75%(315/502),其中鲍曼不动杆菌qacEΔ1基因阳性率最高(87.10%)。主要细菌中,qacEΔ1基因阳性和阴性菌株对哌拉西林、头孢吡肟、氨曲南、亚胺培南、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的耐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种主要细菌对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曲南耐药率均高。结论新生儿病房中分离的5种主要G-菌耐消毒剂基因阳性率高,qacEΔ1基因阳性菌株对对哌拉西林、头孢吡肟、氨曲南、亚胺培南、复方磺胺甲口恶唑耐药率更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血培养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院2015年1月—2017年11月住院患者血培养分离菌株的资料,对其分布特点、耐药情况、阳性报警时间等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共送检血培养标本7 153份,检出病原菌655株。其中,革兰阴性(G-)杆菌370株(56.49%),革兰阳性(G+)球菌262株(40.00%),真菌23株(3.51%);居前5位的病原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血培养病原菌阳性平均报阳时间从早到晚依次为肠杆菌科(15.50 h)、葡萄球菌属(18.00 h)、非发酵菌属(20.30 h)、肠球菌属(22.50 h)、链球菌属(24.15 h)、真菌(38.35 h)。血培养病原菌阳性检出率最高的科室为肿瘤血液科(24.89%)。未发现对利奈唑胺、替考拉宁、万古霉素耐药的G+球菌;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保持了很好的抗菌活性,耐药率均<5%;鲍曼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庆大霉素、复方磺胺甲口恶唑耐药率均>65%。结论该院血流感染住院患者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较严重,各临床科室分布也有所不同,临床医生应根据血培养阳性病原菌的药敏结果,规范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高压氧病区脑损害患者分离的病原菌及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2月某院高压氧病区975例脑损害患者的血、痰、尿等标本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病原菌1 32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77株,占66.04%;革兰阳性菌213株,占16.04%;真菌238株,占17.92%。分离居前5位的病原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和白假丝酵母菌。标本主要来源于痰和尿,分别占58.59%、35.24%。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6.67%、81.82%、82.44%、4.65%。革兰阳性菌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菌株,粪肠球菌对绝大多数所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屎肠球菌。结论高压氧病区脑损害患者以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感染为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三亚地区某医院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临床送检血培养标本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3 195份血培养标本共检出阳性病原菌356株,阳性率为11.14%,其中革兰阴性菌215株(占60.39%),革兰阳性菌122株(占34.27%),真菌19株(占5.34%)。革兰阴性菌分离菌株数较多的是大肠埃希菌(90株,25.28%)、肺炎克雷伯菌(60株,16.85%)及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24株,6.74%);革兰阳性菌则以金黄色葡萄球菌(42株,11.8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8株,10.67%)及链球菌属细菌(33株,9.27%)居多。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及碳青霉烯类耐药率低于10.00%。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低于10.00%。主要革兰阳性菌未检测出耐利奈唑胺及万古霉素的菌株。结论近期该院血流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尤其假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的分离率较其他地区高,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