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中国东部地区12~17岁青少年血糖与血脂各组分的关系。方法数据来自2016-2017年"中国儿童与乳母营养健康监测"项目,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东部地区的8个省3个直辖市8873名青少年(男生4405名,女生4468名)作为研究对象,测定空腹血糖及血脂生化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青少年血糖异常的相关因素。结果男生空腹血糖为(5.24±0.53)mmol/L,女生为(5.13±0.5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4,P<0.05)。空腹血糖浓度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不同年龄段空腹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9.50,P<0.05)。空腹血糖异常率男生为3.44%(149人),女生为1.93%(85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6,P<0.05)。不同年龄组空腹血糖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16,P<0.05)。12~13岁年龄组空腹血糖异常率最高为3.58%(126人),16~17岁最低为1.67%(42人)。空腹血糖正常组的总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高于异常组(t=3.03,P<0.05;t=2.41,P<0.05)。校正年龄、性别、地区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着总胆固醇浓度的升高,青少年空腹血糖异常风险增加(OR=1.98,95%CI 1.06~3.71)。结论 2016-2017年中国东部地区青少年空腹血糖水平和空腹血糖异常率在年龄和性别之间均有差异,高总胆固醇是青少年血糖异常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青少年学生血糖的总体情况及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血糖水平,分析青少年血糖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以1 449名年龄12~18岁中学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基本信息,并进行体格检查和和生化检查,收集In Body人体成分仪检测结果,比较分析不同体重指数水平、不同体脂比、不同的胰岛素水平和睾酮水平对血糖的影响。结果空腹血糖≥5. 6 mmol/L学生14例,检出率1. 0%,没有1例空腹血糖≥7. 0 mmol/L;男生空腹血糖水平较女生高(P <0. 05);不同年龄段空腹血糖水平有一定差异(P <0. 001),空腹血糖水平与空腹胰岛素水平有相关性;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中,青少年总体中年龄、睾酮、性别对血糖水平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其中睾酮水平越高,血糖值越低,但在青少年女生中,只有年龄对血糖水平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普通青少年人群中血糖异常的检出率低;在青少年中,年龄、总睾酮及胰岛素水平对血糖有不同的影响,青少年男生中总睾酮水平与空腹血糖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徐双  田昌伟  陈林  王文明  沈蕙 《中国学校卫生》2018,39(12):1838-1840
描述苏州地区儿童和青少年血压偏高和血压偏高前期患病情况,为学校开展高血压有关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苏州市2017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将年龄在6~17岁的儿童和青少年共714 977名纳入研究.结果 儿童青少年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值分别为108.25和69.57 mmHg.血压偏高检出率为23.45%,且男生(26.30%)高于女生(20.11%),城市儿童青少年(25.31%)高于乡村群体(21.53%),超重和肥胖群体(33.10%)的检出率高于正常体重群体(19.90%),青少年(24.30%)的检出率高于儿童(23.24%).血压偏高前期的检出率为19.12%,且男生(18.93%)的检出率低于女生(19.34%),超重和肥胖群体的检出率(22.37%)高于正常体重群体(17.92%),青少年的检出率(21.05%)高于儿童(18.63%),但城市和乡村群体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苏州市有很高比例的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并且存在性别、年龄和城乡差异;超重和肥胖群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群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运动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相互关系,为制定相应干预方法和训练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国4个城市7~18岁儿童青少年4 104人,分析儿童青少年身体运动素质和生活质量在性别和年龄上的差异及相互关系。结果高运动素质人数比例男生(27.2%)低于女生(35.2%);男生和女生高运动素质比例均为高中组最低(21.9%2,6.8%);生活质量评分男生(48.20±10.48)低于女生(48.95±8.80),男生和女生均为初中组最低(46.93±10.294,6.92±9.62);高运动素质的儿童青少年生活质量评分(49.90±10.34)高于一般运动素质(48.79±9.92)和低运动素质评分(48.23±9.02),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同年龄、性别儿童青少年在运动素质和生活质量方面有差异,儿童青少年运动素质与生活质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谭琪  徐勇 《中国学校卫生》2013,34(5):570-572
分析1985-2010年中国7~18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变化趋势,为进一步探讨肥胖的发展规律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1985,1991,1995,2000,2005和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数据,计算肥胖检出率及25 a间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结果 2010年7~18岁各年龄组男生肥胖检出率在8.90%~15.35%之间,女生肥胖检出率在2.81%~8.08%之间,男生各年龄组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女生.男生肥胖检出率最高年龄在10岁,女生最高年龄在12岁.根据2005-2010年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增长率预测,2015年我国7~18岁儿童青少年肥胖检出率男性将达到14.58%,女性达到6.87%.结论 中国儿童青少年肥胖检出率较发达国家增长快,但增长速率已呈下降趋势,并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儿童青少年肥胖与血压的关系,为心血管病的早期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以参加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的青岛市7~17岁4 841名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按照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标准以及中国儿童青少年血压参考标准,采用χ2检验、标准离差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进行分析。结果 青岛市7~17岁超重和肥胖总检出率分别为15.37%和11.59%,男生高于女生。血压偏高的总检出率为30.4%,男生高于女生,城市高于乡村。血压Z分从高到低依次是肥胖组、超重组、体重正常组。血压偏高组的BMI值(20.58±4.42)高于正常组(18.85±3.47)。多因素分析显示,城乡、性别、年龄和BMI均是血压的影响因素。结论 青岛市中小学生血压偏高的总检出率高于山东省。年龄较大的城市肥胖男生发生高血压概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上海城区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情况。【方法】2006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黄浦区和虹口区11所中小学学生6 965名,男3 440人,年龄(12.6±3.5)岁,女3525人,年龄(12.5±3.5)岁。采集数据包括每位学生的身高和体重。【结果】2006年上海7~18岁儿童、青少年不同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均值,BMI百分位数值;在身高发育曲线图上,11和12岁时,男女身高发育曲线出现典型的二次交叉,体重发育曲线图未见二次交叉现象;超重和肥胖学生分别为916名(13.2%)和590名(8.5%),其中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6.6%(572/3 440)和11.5%(396/3 440),女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9.8%(344/3 525)和5.5%(194/3 525)。男生超重肥胖检出率显著高于女生(χ2=173.5,P<0.01)。【结论】目前上海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符合一般规律,生长发育水平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但男生与青春发育前期的女生的超重与肥胖的检出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应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以控制超重与肥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银川市12~18岁青少年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的流行状况。方法于2017年9月—2019年9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银川市城区12~18岁中学生1956名,年龄(14.4±1.4)岁,其中男生占52.1%、女生占47.9%,汉族占77.7%、回族占16.4%。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体格检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并通过实验室检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trigly geride, 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等。结果银川市城区12~18岁青少年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检出率分别为肥胖8.3%、腹型肥胖17.9%、高血压12.4%、高血糖1.9%、高TG血症13.2%、高TC血症2.4%、低HDL-C血症18.6%、高LDL-C血症1.9%和血脂异常30.1%;其中男生肥胖、高血糖、高TG血症、低HDL-C血症、血脂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女生(P0.05),12~15岁青少年肥胖、腹型肥胖、高血压高于16~18岁(P0.05),高TC血症、低HDL-C血症、高LDL-C血症、血脂异常检出率低于16~18岁(P0.05)。比较男生和女生不同年龄段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检出率,结果发现男、女生均为12~15岁肥胖、腹型肥胖、高血压的检出率均高于16~18岁,而高TG血症、低HDL-C血症、高LDL-C血症及血脂异常检出率在12~15岁年龄组中较高,但这些差异只在男生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女生中,高TC血症、高LDL-C血症的检出率在12~15岁年龄组较高(P0.05)。12~18岁青少年代谢综合征检出率为7.9%,男生(10.1%)高于女生(5.5%),12~15岁青少年代谢综合征检出率(9.1%)高于16~18岁(4.9%)(P0.05)。结论银川市城区12~18岁青少年各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检出率均处于较高水平,男生高于女生,12~15岁年龄段肥胖、腹型肥胖及高血压检出率较高,血脂异常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的血压状况,为青少年高血压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皖南医学院2007-2009年大学新生进行血压监测,以现行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对男女生血压偏高检出率进行比较,同时比较性别间的血压,并制定不同性别及大学新生的百分位参考值。结果男生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于女生(P〈0.05),男生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平均值分别为(117.44±12.76)和(73.32±8.50)mmHg,女生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平均值分别为(106.51±11.56)和(68.35±8.05)mmHg。不同性别的百分位参考值:男女收缩压和舒张压的P3和P97分别为95、142mmHg和60、90 mmHg。男女生收缩压偏高检出率分别为2.9%和0.4%,男女生舒张压偏高检出率分别为1.7%和0.5%,男女生血压偏高检出率分别为4.1%和0.7%,男女生收缩压和舒张压偏高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照现行的高血压诊断标准,男女生的血压偏高检出率较低,但本研究发现女生收缩压和舒张压的百分位参考值均低于男生,有必要开展全国范围内大样本的大学生血压状况调查。  相似文献   

10.
了解中国6省市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MS)流行现状及其与进食速度的关系,为儿童青少年代谢性疾病防控策略和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分层整群抽取的我国12 958名儿童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生化检测.描述儿童青少年MS、进食速度的分布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进食速度与MS的关系.结果 我国六省市7~17岁儿童青少年MS检出率为4.2%,男生高于女生(x2=13.65,P<0.05);随着年龄段增加,检出率呈升高趋势(x2=31.26,P<0.05).中心性肥胖是检出率最高的代谢异常组分(22.7%).男、女生除血糖外的代谢指标均随着进食速度从慢到快呈现趋势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进食速度与儿童青少年MS及代谢异常组分发生存在关联性,中心性肥胖与进食速度关联性最强.男、女生进食速度慢是MS的保护因素(男生OR=0.311,95%CI=0.199 ~ 0.487;女生OR=0.497,95%CI=0.304~0.814).男生进食速度慢是中心性肥胖、高血压、高三酰甘油血症、脂代谢异常的保护因素,而女生进食速度慢是中心性肥胖、高三酰甘油血症、脂代谢异常的保护因素(P值均<0.05);进一步调整BMI后关联性均消失.结论 进食速度慢是儿童青少年MS及一些代谢异常组分发生的保护因素.在加强饮食干预时要注意儿童青少年进食方式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天津市5~6岁儿童的空腹血糖(FPG)水平现状,分析儿童空腹血糖水平及空腹血糖受损(IFG)的影响因素,为预防成人慢性病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18年3—6月对天津市除滨海新区外的15个行政区的49所幼儿园的5~6岁儿童进行了横断面调查。调查包括测量身高、体重,采集空腹指尖血 2 ml检测FPG,问卷收集儿童的饮食、运动情况以及生活方式。结果 5 942名5~6岁儿童FPG平均水平为(4.77±0.38)mmol/L,IFG(FPG≥5.6 mmol/L)检出率为0.82%。多因素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男童的FPG水平高于女童(β=0.140,P<0.001),居住在市区儿童的FPG水平高于郊区儿童(β=0.126,P<0.001),超重和肥胖儿童FPG水平均高于体重正常儿童(β=0.059、0.072,P<0.001),白天运动时间<0.5 h/d儿童FPG水平高于白天运动时间≥2 h/d儿童(β=0.03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男童(OR=2.245,95%CI:1.204~4.186)、居住地为市区(OR=2.112,95%CI:1.169~3.817)和含糖饮料摄入频次≥3次/周(OR=7.724,95%CI:1.725~34.579)是儿童IFG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开展学龄前儿童空腹血糖早期筛查和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对于成人慢性病的早期预防具有重要公共卫生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研究超重及肥胖对青少年空腹血糖受损(IFG)及糖耐量低减(IGT)影响的特点,了解青少年2型糖尿病(T2DM)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方法 2007年5月至11月,以东莞地区3856名11~18岁在校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志愿的原则,对符合超重及肥胖(b/Ob)的368例男生和326例女生再抽静脉血,检测血脂、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小时血糖(2 h PC)、空腹胰岛素(Fins),然后根据体质指数(BNI)(暂定)标准Ⅱ分成超重组(b)和肥胖组(Ob),以11岁~和15~18岁年龄段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同年龄段两组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IR)、IFG和IGT的比较:①女生ll岁~b组的BMI值为(22.1±2.4)kg/m2、LDL-C为(2.38±0.65)mmol/L、IR为1.15±0.58,IFG和IGT的检出率分别为3.5%和1.4%;Ob组的BMI值为(24.4±3.9)kg/m2、LDL-C为(2.70±0.73)mmol/L、IR为1.36±0.67、IFG和IGT的检出率分别为14.6%和6.3%,两组相比的t或X2值分别为4.83、2.45、2.10、7.41和7.99(P值均<0.01或<0.05).15~18岁b组的BMI值为(25.8±3.1)kg/m2、LDL-C为(2.35±0.61)mmol/L、IR为1.14±0.64、IFG和IGT的检出率分别为3.1%和4.1%,Ob组的BMI值为(28.0±4.3)kg/m2、LDL-C为(2.69±0.69)mmol/L、IR为1.43±0.84、IFG和IGT的检出率分别为12.8%和15.4%,两组相比的t或X<2>值分别为3.33、2.79、1.87、4.75和5.17(P值均<0.01或<0.05).②男生11岁~b组的BMI值为(22.4±2.3)kg/m2、LDL-C为(2.36±0.67)mmol/L、IR为1.19±0.65、IFG和IGT的检出率分别为3.6%和1.8%,Ob组的BMI值为(24.6±4.2)kg/m2、LDL-C为(2.68±0.71)mmol/L、IR为1.44±0.89、IFG和IGT的检出率分别为13.3%和9.4%,两组相比的t或X2值分别为4.85、2.72、2.19、6.75和6.76(P值均<0.01或<0.05).15~18岁b组的BIM值为(26.4±2.8)kg/m2、LDL-C为(2.35±0.70)mmol/L、IR为(1.24±0.68)kg/m2、IFG和IGT的检出率分别为4.7%和5.6%,Ob组的BMI值为(28.2±4.8)kg/m2、LDL-C为(2.71±0.73)mmol/L、IR为1.50±0.95、IFG和IGT的检出率分别为17.9%和17.9%,两组相比的t或X2值分别为2.80、2.69、1.84、6.68和6.27(P值均<0.01或<0.05).男生11岁~b组FIG为(4.88±0.76)mmol/L,Ob组FPG为(5.09±0.80)mmol/L,两组相比t=1.84,P<0.05.(2)不同年龄段比较:①男生Ob组11岁~的2 h PG为(5.13±1.18)mmol/L,15~18岁的2 h PG为(5.36±1.24)mmol/L,两组相比t=1.78,P<0.05,接近成人的水平.男生11岁~(h/Ob)IGT阳性者有8例,阳性率为3.6%;15~18岁(b/Ob)IGT阳性者有13例,阳性率为8.9%,两年龄段相比X2=6.86,P<0.01.②女生11岁~(b/Oh)IGT阳性者有5例,阳性率为2.6%;15~18岁(b/Oh)IGT阳性者有10例,阳性率为7.4%,两年龄段相比X2=4.02,P<0.05.结论 青少年T2DM的预防,应从预防体重超重开始,同时对有高危因素的青少年人群进行定期筛查,并对有高危因素者及早地进行干预性治疗,防止或减少糖调节异常患者(IFG、IGT)向T2DM的转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青少年空腹血糖受损(IFG)与体脂分布的关系。方法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测定3874例13~18岁青少年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和空腹血糖(FPG)水平,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其父母糖尿病患病情况。根据FPG水平,分为空腹血糖正常组(FPG〈5.6mmol/L,n=3738)和空腹血糖受损组(5.6mmol/L≤〈FPG〈7.0mmol/L,n=136)。结果两组间各体脂指标比较,应用协方差分析校正性别、年龄后,空腹血糖受损组体重指数、腰围、腰围/身高比和腰臀比均高于空腹血糖正常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偏相关分析校正年龄、性别后,BMI、腰围、腰臀比及腰围/身高比均与FPG呈正相关(P〈0.05),其中腰围/身高比的r’值最大(r’=0.0925)。对FPG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最佳模型引入年龄(β=-0.102,P〈0.05)、糖尿病家族史(β=0.186,P〈0.05)和腰围/身高比(β=0.842,P〈0.05)。结论中心性肥胖与青少年空腹血糖受损关系密切,腰围/身高比是描述青少年中心性肥胖的有效指标,是青少年空腹血糖受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Published data on the distribution of 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 in children are scarce. We therefore set out to examine the distribution of FPG and determine the prevalence of 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IFG),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IGT) and type 2 diabetes (T2-DM) in Mexican children aged 6–18 years in a community-based cross-sectional study. A total of 1534 apparently healthy children were randomly enrolled and underwent an 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IFG was defined by an FPG value between ≥100 and <126 mg/dL, IGT by glucose concentration 2-h post-load between ≥140 and <200 mg/dL, and T2-DM by glucose concentration 2-h post-load ≥200 mg/dL.
The FPG level at the 75th percentile of distribution was 98.0, 100.0 and 99.0 mg/dL for children aged 6–9, 10–14 and 15–18 years, respectively; the 95th percentile of FPG was greater than 100 mg/dL for all the age strata. In the population overall, the prevalences of IFG, IGT, and T2-DM were 18.3%, 5.2% and 0.6%, respectively. Among ob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the prevalences of IFG, IGT, IFG + IGT and T2-DM were 19.1%, 5.7%, 2.5% and 1.3%. Our study shows a high prevalence of prediabetes and is the first that reports the distribution of FPG in Mexica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连续三年(2009年-2011年)对本市健康体检成人FPG的调查及DM、IFG分组评估,了解本市成人血糖水平趋势性变化,为预防IFG、DM的发生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09年-2011年体检的健康人群(31992、30141、30533例)为调查对象,从18岁~95岁,按每10岁分7个年龄组,检测FPG水平,按WHO标准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年-2011年,FPG高水平分别是男性(5.75 mmol/L、5.96 mmol/L、6.0 mmol/L)(P<0.01),女性(5.71 mmol/L、5.82 mmol/L、5.78 mmol/L)(P<0.01),男性和女性高水平血糖均在70岁~79岁年龄段。其中IFG发生率:男性3.62%(3.97%,2.82%,4.04%),女性1.76%(2.02%,1.45%,1.80%),男性高于女性(P<0.01);DM发生率:男性5.41%,女性3.00%,总检出率4.44%(4.19%、5.08%、4.09%)。结论:FPG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在一定年龄达到高峰后基本稳定,同年龄男性比女性高;IFG、DM发生率男性比女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指尖毛细血管空腹血糖(指尖FPG)筛检社区45岁以上人群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低减(IGT)]的切点,为人群普查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保定市3个社区,以社区内45岁以上居民3250人为筛查对象.对指尖FPG≥5.1 mmol/L者进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空腹血糖及服糖2 h静脉血浆血糖(2hPG),诊断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应用受试者工作(ROC)曲线确定糖尿病及IFG、IGT的切点,判断诊断价值.结果 检出糖尿病230例(7.3%),IFG 166例(5.2%),IGT 204例(6.7%);以指尖FPG为测试变量,以是否FPG≥7.0 mmol/L及或2hPG≥11.1 mmol/L为说明变量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为0.905,最佳切点为6.0 mmol/L,最大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78.0%和89.3%;以是否FPG<5.6 mmol/L、是否FPG<7.0 mmol/L及7.8 mmol/L≤2hPG≤11.1 mmol/L为说明变量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33、0.719,最佳切点均为5.7 mmol/L,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低(50.3%、28.0%;60.8%、28.0%).结论 用指尖FPG 6.0mmol/L为切点筛查45岁以上人群糖尿病,相对可靠;但指尖FPG筛查IFG、IGT不可靠.指尖FPG筛查社区人群简便、快捷,有一定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19 593名儿童青少年糖尿病患病现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北京市儿童青少年糖尿病(DM)患病的流行特征并分析其在地区、性别和年龄的分布差异。方法以2004年3—10月北京地区6~18岁学龄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了北京市城乡7个区(县)19593名在校中小学生,用空腹指末梢血糖进行DM筛查,根据1999年wH0的诊断标准进行DM(DM:空腹毛细血管全血血糖≥6.1mmol/L)和空腹血糖受损(IFG:空腹毛细血管全血血糖≥5.6mmol/L并〈6.1mmol/L)的诊断。结果总体DM和IFG年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5.7‰和13.5‰,男性明显高于女性(7.7‰、3.6‰)。DM、IFG年龄标化患病率东城区最高,伴高肥胖率;而平谷县最低(8.9‰和27.4‰,2.0‰和7.5‰)。各区域之间DM患病率男、女性无明显差异,但男性IFG患病率东城区最高(P〈0.0001)。总体DM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IFG患病率以10~14岁年龄组最高。男性DM和IFG发生率最高年龄组分别为15~18岁和10~14岁,女性均为10~14岁。结论北京市6~18岁儿童青少年DM及IFG存在较高流行率。  相似文献   

18.
儿童和青少年胰岛素抵抗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营养状况儿童青春期发育中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因素。方法 筛选7~ 17岁单纯性肥胖儿童和青少年 30 0人 ,男女各半 ,并根据性别、身高 (± 2cm)和年龄 (± 3个月 )进行配比 ,选择正常组和营养不良组各 30 0人 ,测定空腹血清瘦素、胰岛素、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结果 两性肥胖组各期 (男性TannerⅠ期和女性TannerⅡ期除外 )胰岛素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和营养不良组 ,两性肥胖组各期瘦素水平均高于正常组 ,正常组均高于营养不良组。肥胖组甘油三酯水平为 (1 5 3± 0 13)mmol/L ,显著高于正常组的 (1 12±0 10 )mmol/L和营养不良组的 (1 0 3± 0 0 9)mmol/L。 3组的血糖和其他血脂水平的差异无显著性。伴随青春期发育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胰岛素敏感指数与Tanner分期和瘦素均呈负相关。结论 在 7~ 17岁人群中 ,肥胖、血清瘦素水平和青春期发育是胰岛素抵抗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不同空腹血糖(FPG)切点对健康危害和糖尿病(DM)筛检成本效果评价下调空腹血糖受损(IFG)切点是否适宜。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山东省农村共调查16341名居民,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和空腹血糖;对2个县空腹血糖值在5.6—7.0mmol/L间,6个县空腹血糖值在6,1~7,0mmol/L者复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F)。做不同空腹血糖值对健康的影响分析及比较不同IFG切点筛检糖耐量受损(IGT)和DM的成本效果。结果肥胖、中心性肥胖及高血压患病率及人体测量参数均随血糖值升高而升高,特别是血糖值在5.1mmol/L以上,患病率及均数升高更加明显。采用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标准,单纯性IFG(I—IFG)和IFG合并IGT(IFG/IGT)的患病率增加了1.80倍和1.09倍,DM患病率仅增加6.34%。OGTI"结果显示,FPG在5,6—6,1mmol/L的调查对象,其IGT、DM患病率仅是FPG在6.1—7.0mmol/L间的50%和67%,前者筛检的成本效果比仅是后者1/2和2/3。结论从不同方面考虑,ADA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IFG切点均有其合理性,应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选择不同的切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