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了解青少年血尿酸水平与心血管代谢危险因子的相关性,为预防儿童高尿酸血症,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哈尔滨市城区1 640名10 ~ 18岁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体格检查,并测定血尿酸(SUA)、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等.结果 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为23.0% (377/1 640),男生为29.7% (242/816),女生为16.4% (135/824),男生检出率高于女生(x2=40.80,P<0.05).不同性别中小学生心血管代谢危险因子的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高血糖、低HDL-C以及超重或肥胖的患病率均为男生高于女生(x2值分别为10.101,2.829,24.602,P值均<0.05).FPG,TG,HDL-C,超重或肥胖以及血压异常组的血尿酸水平均高于其正常组(t值分别为4.003,7.422,5.369,13.340,5.753,P值均<0.05).血尿酸水平与心血管代谢危险因子收缩压(SBP)、舒张压(DBP)、FPG、TG、体质量指数(BMI)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52,0.127,0.176,0.232,0.441,P值均<0.05),而与HDL-C呈负相关(r=-0.238,P<0.05).将研究对象按SUA水平四分位间距分成4组,随着血尿酸水平的增高,SBP,DBP,FPG,TG,BMI水平随之升高,而HDL-C水平随之降低(P值均<0.05).结论 10 ~18岁青少年血尿酸水平与心血管代谢危险因子存在密切相关性,防治高尿酸血症应从儿童青少年开始.  相似文献   

2.
了解大学生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的分布情况,为开展大学生心血管疾病预防提供策略.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通过“问卷星”的形式对保定市3所普通本科院校1 07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界定为标准,分析该人群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的分布.结果 具有全部4项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的仅31人(2.9%).4项心血管健康行为中,处于理想状态的比例分别为吸烟(84.1%)、体质量指数(84.8%)、体育锻炼(11.3%)和饮食(32.0%).吸烟处于理想状态的比例在女生、医学专业、选修过健康教育课程和来自农村的学生中偏高(x2值分别为165.51,44.56,9.91,12.32,P值均<0.05);体质量指数处于理想状态的比例女生高于男生仅2 =25.60,P<0.05);体育锻炼处于理想状态的比例在男生和无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学生中偏高(x2值分别为71.35,6.91,P值均<0.05);饮食处于理想状态的比例在男生、农村学生、非医学专业和选修过健康教育课程的学生中偏高(x2值分别为11.14,8.01,6.21,7.07,P值均<0.05).结论 保定市大学生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不容乐观,心血管健康教育需重点关注饮食和体育锻炼,并针对不同特征的学生调整策略.  相似文献   

3.
了解北京市九城区中小学生排尿行为现状,为开展科普宣传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从北京市9个城区中方便抽取24 339名6~18岁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北京市中小学生每日排尿6次.城区中小学生经常故意减少排尿次数的比例低于远郊县区(11.8%,12.8%,x2=3.92,P=0.05).男生憋尿、经常故意减少排尿次数的比例(9.8%,11.7%)低于女生(10.7%,13.4%)(x2值分别为4.94,16.23,P值均<0.05),上课有尿意经常举手示意排尿、无尿意也主动排尿、控制排尿速度的比例(22.4%,34.9%,13.7%)高于女生(17.1%,32.3%,9.1%)(x2值分别为106.75,19.04,130.00,P值均<0.01).男生尿液颜色为较深黄色的比例低于女生(3.6%,4.4%,x2=8.12,P=0.00).城区中小学生因担心上课时有尿意而减少饮水的比例低于远郊县区(21.2%,23.0%),男生低于女生(21.7%,23.4%),高年级学生低于低年级学生(一~三年级29.9%,四~六年级22.4%,七~九年级18.2%,十~十二年级17.8%)(x2值分别为658.88,10.77,258.97,P值均<0.01).结论 北京市城区有一定比例中小学生存在不健康排尿行为,需进行科普宣教.  相似文献   

4.
了解学龄儿童尿酸(uric acid,UA)水平和高尿酸血症现状,为探索儿童UA与心血管代谢指标的关系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随机从广州市9所中小学抽取7~10岁学龄儿童502名,收集社会人口经济学资料以及饮食习惯等信息,并进行体格测量和血清UA、血脂、血糖水平检测.结果 广州市7~10岁学龄儿童的UA平均水平为(329.56±79.54) μmol/L,男、女生分别为(333.09±87.19,326.35±71.68)μmol/L;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46,P<0.01),10岁组最高.广州市学龄儿童高尿酸血症检出率较高,男生和女生分别为15.9%,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07,P<0.01),10岁组最高.校正潜在混杂因素后,男生尿酸水平与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收缩压(SBP)和三酰甘油(TG)水平呈正相关(B值分别为10.11,3.74,1.77,43.20,P值均<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呈负相关(B=-73.50,P<0.01).女生尿酸水平与BMI、WC和SBP水平呈正相关(B值分别为10.50,3.88,1.56,P值均<0.01).结论 广州市7~10岁学龄儿童UA异常率较高,UA水平与BMI、WC、SBP水平密切相关,仅在男生观察到UA与TG水平呈正相关,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了解河南省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及其对儿童青少年体能素质的影响,为改善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及提升中小学生体能素质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2014年河南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共43 650人),根据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指数(BMI)超重肥胖筛查标准和学龄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筛查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营养不良组、正常体重组和超重肥胖组,分别计算各项体能指标的Z值,将每人6项指标的Z值相加得出体能指数(PFI).结果 共检出营养不良2 621(6.0%)人,超重肥胖8 549(19.6%)人,男生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均高于女生(x2值分别为136.246,308.444,P值均<0.05).不同年龄组男、女生肺活量和握力测量结果均为超重肥胖组>正常体重组>营养不良组(P值均<0.05);男生50 m跑、立定跳远、耐力跑、坐位体前屉测量结果均为正常体重组优于超重肥胖和营养不良组,女生则为超重肥胖组低于其余2组;体能指数均为正常体重组最高.剔除年龄因素影响后,男、女生营养状况和各项体能指标及PFI均呈负相关(P值均<0.01).结论 河南省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同时存在,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均会导致体能素质下降.  相似文献   

6.
了解银川市中小学生自我体重认知情况和减肥行为现状,为改善中小学生健康状况和干预不合理减肥行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分别于2013和2018年对银川市7~18岁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并对2次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银川市中小学生2018年总超重肥胖检出率(12.2%)低于2013年(19.2%)(x2=10.83,P<0.05);男、女生超重率2018年(8.0%,4.8%)均低于2013年(13.9%,9.5%)(x2值分别为8.71,8.13,P值均<0.05).男生体重自我认知偏胖率2018年(18.2%)低于2013年(24.0%)(x2=5.14,P<0.05),女生体重认知偏瘦、正常、偏胖率2018年和2013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018年男、女生体重错误认知报告率(54.7%,58.1%)均高于2013年(52.4%,49.9%)(x2值分别为24.08,15.24,P值均<0.05).2018年女生、初中生、体重认知偏胖学生的减肥行为检出率与2013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1.14,10.80,9.61,P值均<0.05).2018年实际体重和体重认知与减肥行为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重认知偏瘦的学生比体重认知正常的学生更容易发生减肥行为(OR=1.82,95%CI=1.28~2.59).结论 银川市部分中小学生不能正确的认识自身体重,体重认知与减肥行为存在相关性.应对中小学生进行合理的宣传教育,采取科学的减肥行为,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了解宁夏中小学生营养健康状况,为更好地开展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14年宁夏中小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根据相关筛查标准,共调查分析12 211名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超重肥胖和贫血的流行特征.结果 中小学生营养不良检出率为10.8%,超重检出率为14.3%,肥胖检出率为5.1%.7~9岁年龄段学生的营养不良检出率最高,10~12岁年龄段超重和肥胖检出率最高.7~9岁年龄段男生营养不良检出率低于女生,7~ 18岁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女生.不同片区间比较,银川地区营养不良、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均最高,3个片区营养不良、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1.702,20.737,19.991,P值均<0.01).测定3 747名儿童青少年的血红蛋白,贫血检出率为8.1%.男生边缘性贫血检出率低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692,P<0.05).银川地区贫血检出率最高(10.34%),3个片区的贫血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212,P=0.000).结论 宁夏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和肥胖检出率较高,贫血检出率与其他地区还有差距,学校卫生保健工作还需继续深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学龄儿童青少年体格发育指标增长速度的性别差异,为明确中国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规律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基于北京市顺义区2009—2018年6~18岁学龄儿童及青少年健康体检资料,经匹配个人信息后共纳入94 122名学生,计算年龄别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MI)增长速度,以及以身高增速高峰年龄(PHA)为基点的体重和BMI增长速度,采用混合效应线性模型分析增长速度的性别差异。  结果  男、女生平均身高、体重和BMI随年龄增长而增长,除10~11岁男生平均身高低于女生外,其他年龄段男生平均身高均高于女生,各年龄段男生的平均体重和BMI均高于女生(P值均 < 0.01);混合效应线性模型结果显示身高、体重和BMI的增长速度存在性别年龄交互作用(t值分别为-67.56,-47.46,3.22,P值均 < 0.01),即每个年龄段身高、体重和BMI的增长速度具有性别差异;男生PHA为12岁,女生PHA为10岁,男生出现身高增速高峰较女生晚2年,但峰高高于女生。男生体重增长速度高峰年龄为12岁,女生为11岁。男生BMI增长速度曲线呈“双峰”状且最大增长速度年龄为10岁,女生为11岁,男生较女生早1年;调整PHA后的体重增长速度曲线均显示,男生和女生青春期体重增长与身高增长相一致,即体重增长速度在PHA前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在PHA达到高峰,之后又下降;7~9岁男生可能出现青春期启动前脂肪堆积。  结论  青春期各年龄段男、女生身高、体重和BMI的增长速度存在性别差异,且体重的变化与身高增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胡媚  孙贵龙 《中国学校卫生》2019,40(11):1737-1738
探究鄂伦春族聚居区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现状,为制定关于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学校体育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2018年以鄂伦春族自治旗实验小学7~12岁儿童青少年的身高、体重为研究资料,对鄂伦春族聚居区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指数(BMI)进行筛选,分析其超重肥胖情况.结果 鄂伦春族聚居区7~12岁儿童青少年各年龄段BMI均值均在超重值以下,但各年龄段超重肥胖检出率均大于35%,其超重检出率分别为20.0%,17.9%,14.2%,11.4%,21.3%,19.4%,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0.7%,21.9%,28.5%,23.6%,22.4%,16.1%.同龄男生超重肥胖率均高于女生(x2值分别为19.98,17.54,15.05,11.61,20.92,18.50,P值均<0.05).结论 鄂伦春族聚居区7~12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较高,同龄男生超重肥胖率高于女生,应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预防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流行.  相似文献   

10.
了解广州市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订学校卫生工作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广州市30所中小学校,按年龄段(7~18岁)分层整群抽取14 931名学生,测量其身高及体重,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广州市中小学生营养不良率为12.70%,乡村学生(14.53%)高于城市(11.91%),男生(13.34%)高于女生(12.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9.47,5.62,P值均<0.05).学生超重率为9.58%,肥胖率为6.07%,超重率、肥胖率均为城市学生(10.48%,6.32%)高于乡村学生(7.53%,5.50%);男生(12.32%,8.04%)高于女生(6.80%,4.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31.13,102.62,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6~18岁、男生、乡村学生、每周吃鸡蛋次数<3次、体育锻炼时间<1 h/d的中小学生营养不良风险较高;调整年龄、城乡、性别后,学校是否存在挤占体育课现象、学生上体育课的意愿、学生长跑的意愿是学生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学生营养状况存在城乡差异,超重和肥胖所占比例较大.体育锻炼的时间和主观意愿对营养状况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了解宁夏银川、吴忠两市儿童青少年维生素D营养状况,为预防儿童青少年维生素D不足与缺乏提供合理依据.方法 在银川市2区和吴忠市随机抽取小学、初中和高中,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班级.排除佝偻病、克罗恩病、心血管疾病及肝肾疾病患者,以及近3月内服用过维生素D补充剂的儿童青少年,共选取7~18岁对象2 167名.采集研究对象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其血清25(OH)D的浓度.结果 银川、吴忠两市儿童青少年血清25(OH)D浓度中位数为51.46 nmol/L,四分位数间距为61.46 nmol/L,维生素D充足、不足、缺乏检出率分别为51.9%,14.1%,34.0%.不足检出率以7岁最高,8~13岁随着年龄的增长呈升高趋势,至14岁开始逐渐降低.7~18岁各年龄组儿童青少年缺乏检出率依次为31.9%,27.9%,20.8%,30.1%,36.7%,2.4%,29.8%,32.3%,35.3%,47.5%,37.3%,32.8%,各年龄组均较高.不同年龄组间维生素D水平及缺乏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43.086,P<0.01;x2=11.156,P=0.001).回、汉族儿童青少年维生素D水平、不足与缺乏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银川、吴忠两市7~18岁儿童青少年维生素D水平较低,维生素D缺乏检出率较高;随年龄增长,儿童青少年血清维生素D水平逐渐降低,不足、缺乏检出率升高.  相似文献   

12.
Telomere length, a marker of biological aging,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 and its risk factors. Ideal cardiovascular health (CVH), defined by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 has also been associated with a reduced risk of CVD, b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lomere length and ideal CVH is unclear. We measured leukocyte telomere length (LTL) by qPCR in 2568 American Indians in the Strong Heart Family Study (SHFS). All participants were free of overt CVD at enrollment (2001–2003). CVH indices included four behavioral factors (smoking, physical activity, diet, BMI) and three health factors (blood pressure, cholesterol, fasting glucose). Each index was categorized as poor, intermediate, or ideal according to the AHA’s guideline. CVH was further categorized into below average (0–1), average (2–3) and above average (≥4) based on the total number of ideal indices. Results showed that, 29, 50 and 21 % of study participants had below average, average, and above average CVH, respectively. Participants with above average CVH had significantly longer LTL than those with below average CVH (β = 0.034, P = 0.042) after adjusting for age, sex, education level, marital status, processed meat consumption,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study site. Compared to the U.S. general population, American Indians achieved lower rates for five out of the seven ideal CVH metrics, including smoking, BMI, physical activity, diet, and blood pressure. Achieving four or more ideal CVH metrics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longer LTL. This finding suggests that achieving an ideal CVH may prevent or delay CVD, probably through promoting healthy aging.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he authors sought to estimate the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and risk for overweight and to examine relationships between body mass index (BMI) and socioeconomic and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mong children in Philadelphia and four neighboring counties. METHODS: Data from the 2002 Philadelphia Health Management Corporation Household Health Survey was examined. RESULTS: Of 2,621 children aged 2 to 17 years, 36% were overweight or at risk for overweight and 23% were overweight. Prevalences of overweight and at risk for overweight were higher among younger children than among olde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frican American, Hispanic, and Asian children had higher prevalences than non-Hispanic white children. Childhood overweight wa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household poverty, lower educational status, and higher BMI in the adult survey respondents. CONCLUSIONS: The observed invers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e and the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among Southeastern Pennsylvania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differs from previous reports of the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in samples of U.S.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The high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among children aged 2 to 9 years should focus attention on improving nutrition and increasing opportunities for physical activity and exercise among preschool and early school-age children.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儿童青少年脂质蓄积指数(children lipid accumulation product, CLAP)和体质指数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现况研究设计,以方便抽样的方法于2017年9月-2019年9月共抽取银川市936名12~18岁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年龄为(14.82±2.08)岁,其中男生537(57.40%)名,汉族、回族、其他民族人数分别为705(75.30%)人、221(23.60%)人、10(1.1%)人。使用银川市儿童血压调查-标准调查问卷调查基本情况、出生及婴儿期喂养、身体活动及睡眠等,并进行体格检查(身高、体重、血压和体成分)及生化指标检测(空腹血糖和血脂),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CLAP和体质指数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联,ROC曲线分析CLAP和体质指数对心血管危险因素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CLAP≥P75联合体质指数肥胖与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2的关联是CLAP相似文献   

15.
了解中国儿童青少年空腹血糖水平的分布情况及其随年龄和性别变化趋势,为儿童青少年糖尿病的早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7 个省市(湖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天津市、重庆市、辽宁省、上海市、广东省) 6~ 18 岁儿童青少年共16 745 名,进行空腹静脉血血糖测定.结果 中国7 省市6 ~ 18 岁儿童青少年空腹血糖平均值为(4.66±0.65) mmol /L,其中男生和女生的空腹血糖平均值分别为(4.73±0.66) 和(4.60±0.64) mmol /L,男生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12.88,P< 0.05); 儿童青少年空腹血糖异常检出率为1.71%(年龄标化检出率为 1.83%),男、女生空腹血糖异常检出率分别为2.40%和1.00%(年龄标化检出率分别为2.60%和1.00%),男生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1.98,P<0.05).男生空腹血糖值和血糖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同年龄段的女生.男、女生空腹血糖水平和空腹血糖异常检出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随年龄呈双峰或"M"态势.结论 中国儿童青少年空腹血糖水平和空腹血糖异常检出率在性别和年龄之间有差别,血糖异常检出率较高,需要引起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16.
了解宁夏7~17岁回族儿童2005和2014年高血压及血压值变化情况,为宁夏回族儿童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利用2005和2014年宁夏中小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提取回族儿童血压资料,对高血压及血压值进行分析.结果 2014年宁夏7~ 17岁回族儿童高血压检出率为15.2%,比2005年增加了11.4百分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0.53,P<0.05),增速最大的年龄段为17岁组,增加了16.2百分点.舒张压从2005年的(65.8±8.3) mmHg增长至2014年的(69.0±9.8) mmHg,收缩压从(98.6+ 11.6) mmHg增至(107.4±11.9) 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6.33,-18.02,P值均<0.01),并且血压值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男生高血压检出率从2005年的3.4%增加至2014年的14.2%,女生从4.2%增加至16.2%,9年间分别增加了10.8和12.0百分点,虽然2个年份高血压检出率均为女生高于男生,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城市儿童高血压检出率从2005年的5.1%增至2014年的15.7%;乡村儿童从3.3%增加到14.9%,分别增加了10.6和11.6百分点,乡村儿童的高血压检出率增速虽高于城市儿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9,P=0.271).肥胖儿童高血压检出率2005为15.3%,2014为42.1%,均明显高于体重正常组(x2=29.48,392.38,P值均<0.01).结论 宁夏7~ 17岁回族儿童高血压检出率从2005年至2014年出现明显的增加趋势,可通过控制儿童肥胖超重遏制儿童高血压的增长.  相似文献   

17.
探讨儿童青少年不同肥胖类型与代谢异常的关系,为儿童青少年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济南市城区1 170名7~17岁儿童青少年,测量身高、体重、腰围(WC)和血压,同时测定空腹血糖、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血生化指标,分析不同肥胖类型与代谢异常的关系.结果 儿童青少年各类生化指标平均水平(血糖、总胆固醇除外)和代谢异常检出率(高血糖除外)在不同肥胖类型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且表现为复合型肥胖组>全身性肥胖或中心性肥胖组>体质量指数(BMI)和WC均正常组.以BMI与WC均正常为对照组,任意肥胖类型组以及复合型肥胖组罹患各类代谢异常的风险均较高.以预测代谢异常≥2个为例,任意肥胖类型的风险OR值为1.50(95%CI=0.78~ 2.90),复合型肥胖的风险OR值为7.84(95%CI=5.00~ 12.30).结论 在学生体检工作中,应联合使用BMI和WC来判定儿童肥胖,从而更有效地防控儿童青少年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杭州市7~18岁儿童青少年体质指数(BMI)分布、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方法抽取21536名杭州城区17所小学和12所中学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国际生命科学会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颁布的“中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体质指数筛查分类标准”作为参考标准,对学龄儿童青少年进行体质指数研究。结果杭州市男性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P85)和肥胖(P95)普遍要高于WGOC标准;女性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7—10岁组要稍高于WGOC标准,大于10岁各年龄组的超重BMI值都要低于WGOC标准;而肥胖(P醅)各年龄组的值均低于WGOC标准。各年龄组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男生平均高达23.5%和10.0%,女生也有14.0%和4.9%。结论杭州市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流行水平较高,尤其是男性学龄青少年,应尽快将超重和肥胖的防治列入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开展适宜的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和家长建立正确的生活习惯和健康观念。  相似文献   

19.
了解宁夏儿童低血红蛋白变化趋势,并探索其与体质量指数(BMI) 之间的关系,为宁夏儿童贫血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方法 从2005年和2014年宁夏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中抽取7,9, 12和14岁儿童7671名,分析9年间儿童低血红蛋白流行趋势,并分析低血红蛋白与BMI 的关系.结果 中小学生总低血红蛋白检出率从 2005年的6.7%增加到2014年的8.8%,定基比增长速度为31.3%,低血红蛋白检出率整体呈上升趋势.2005年男、女生低血红蛋白检出率分别为6.4%,6.9%,2014年分别为8.1%,9.4%,仅女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8.31,P = 0.00),2014年高于2005年.2005年和2014年城乡和片区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不同经济片区低血红蛋白检出率由高到低2005年为差>中>好(好片: 2.1%,中片: 3.0%,差片: 12.5%),2014年为好>中>差(好片: 10.8%,中片: 8.7%,差片: 5.9%).不同BMI 水平学生低血红蛋白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女生肥胖与低血红蛋白呈正相关(OR = 2.05, 95%CI = 1.14~ 3.67).结论 学生低血红蛋白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女生高于男生,乡村学生高于城市学生,回族学生高于汉族学生,学生低血红蛋白检出率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