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母胎细胞转运与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母胎细胞转运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用STRPCR、As-PCR及hemi-nPCR技术扩增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外周血中胎儿DNA及母亲DNA,通过检测TH01、GSTM1、ACE等位基因确定母.胎细胞转运与胎.母细胞转运。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母-胎细胞转运与HBV宫内感染的关系。结果以GSTM1、ACE基因多态性判定母亲源性或胎儿源性等位基因,42对信息病例中有26例新生儿发生了母.胎细胞转运(61.90%,26/42);40对信息病例中有32例发生了胎-母细胞转运(80.00%,32/40);10对母胎发生了双向转运。统计分析显示母-胎细胞转运与HBV宫内感染有关联,胎.母细胞转运与HBV宫内感染无关联,母-胎细胞转运与胎-母细胞转运无关。母-胎细胞转运、孕妇PBMC HBV DNA阳性是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二者未显示交互作用;母-胎细胞转运、孕妇PBMC HBV DNA阳性与新生儿PBMC HBV感染有关,两因素间亦未显示交互作用。结论母胎之间存在细胞转运,母-胎细胞转运是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这可能是对HBV宫内感染途径的补充。  相似文献   

2.
母血HBV DNA含量与新生儿HBV感染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HBsAg阳性孕妇外周血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含量及细胞转运与新生儿HBV感染的关系.方法 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定量检测HBsAg阳性孕妇血清HBV DNA;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及半巢式PCR技术扩增HBsAg阳性孕妇新生儿外周血中母亲DNA,通过检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M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等位基因确定母-胎细胞转运;用巢式PCR检测新生儿血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BV DNA.结果 随着孕妇血清HBV DNA含量的增加,新生儿HBV DNA阳性的危险性呈现增高趋势(X~2=13.16,P<0.05,趋势X~2=12.42,P<0.05),而孕妇血清HBV DNA含量与新生儿PBMC HBV DNA阳性无关(总X~2=2.41,P>0.05,趋势X~2=0.35,P>0.05);孕妇血清HBV DNA含量与母-胎细胞转运无关(总X~2=4.14,P>0.05,趋势X~2=0.001,P>0.05);母-胎细胞转运与新生儿外周血PBMC HBV DNA阳性有关(X~2=10.26,P<0.05),而与新生儿外周血HBV DNA阳性无关(X~2=0.49,P>0.05).结论 HBsAg阳性孕妇血清HBV DNA含量、母-胎细胞转运与新生儿HBV感染有关,分别是新生儿血清、PBMC HBV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母-儿细胞转运在HBV宫内感染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HBsAg阳性孕妇细胞是否可进入胎儿血循环,HBV通过细胞转运使胎儿发生宫内感染的机制。方法以2001年12月至2003年10月由太原市传染病院妇产科进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各123例为研究对象。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SPCR)和半巢式PCR(heminPCR)方法检测母儿细胞转运。结果以GSTM1、ACE基因作为母亲的特异性等位基因,收集到42对信息病例对,其中26例新生儿发生了母儿细胞转运,占61.90%(2642);母儿细胞转运与HBV宫内感染显著相关(χ2=8.58,P<0.01);母儿细胞转运与新生儿PBMCHBVDNA显著相关(χ2=10.10,P<0.01)。结论母儿细胞转运是HBV宫内感染的一个原因,PBMC可能介导HBV穿过胎盘屏障感染胎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胎盘凋亡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母-胎转运与HBs Ag阳性孕妇新生儿PBMC HBs Ag的关系。方法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s-PCR)筛选母儿信息病例对,用原位末端杂交法检测HBs Ag阳性孕妇足月胎盘凋亡指数,用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新生儿PBMC涂片上的HBs Ag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86例新生儿PBMC中20例(23.26%)HBs Ag阳性,31例(36.05%)GST阳性,HBs Ag、GST共存者13例(15.12%);发生PBMC母-胎转运组的胎盘凋亡指数与未发生转运组的胎盘凋亡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P=0.02),且胎盘滋养层细胞凋亡率高与PBMC转运相关(t=2.75,P=0.01);新生儿PBMC HBs Ag阳性组的胎盘细胞凋亡指数与阴性组的胎盘细胞凋亡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P=0.74);PBMC转运与新生儿PBMC HBs Ag阳性有关(χ2=9.48,P=0.00),发生PBMC转运的新生儿发生PBMC HBs Ag阳性的危险性是未发生PBMC转运新生儿的4.95倍(OR=4.95,95%CI=1.70~14.39)。结论妊晚期胎盘细胞凋亡增加有利于PBMC母-胎转运,感染HBV的PBMC可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进而导致新生儿HBV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HBV宫内传播的细胞分子机制及其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将 12 3例HBsAg阳性孕妇新生儿按发生和未发生HBV宫内感染进行分组。用巢式PCR和选择性PCR法分别对 12 3例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血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HBVDNA进行检测。结果HBsAg阳性孕妇血清及外周血PBMC中HBVDNA阳性率分别为4 3 0 9%和 30 0 8% ,新生儿血清、PBMC中HBVDNA阳性率分别为 19 5 1%和 2 6 0 2 %。而且HBsAg阳性孕妇PBMCHBVDNA与血清HBVDNA无关联 (χ2 =1 4 7,P =0 2 3) ;新生儿PBMCHBVDNA与血清HBVDNA无关联 (χ2 =0 83,P =0 36 ) ;HBsAg阳性孕妇血清HBVDNA与新生儿血清HBVDNA有关联 (χ2 =4 5 8,P =0 0 3) ,而与新生儿PBMCHBVDNA无关联 (χ2 =0 2 5 ,P =0 6 2 ) ;HBsAg阳性孕妇PBMCHBVDNA与新生儿PBMCHBVDNA显著相关 (χ2 =2 1 6 1,P =0 0 1) ,也与新生儿HBV宫内感染显著相关 (χ2 =12 86 ,P <0 0 1)。结论 :HBV通过胎盘导致胎儿宫内感染的传播途径可通过血清直接传播 ,也可通过PBMC介导。PBMC介导的HBV宫内传播较隐匿 ,孕妇PBMCHBVDNA阳性也是HBV宫内感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HBsAg、HBeAg阳性孕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感染状况及其在宫内母婴垂直传播中的作用.方法对HBsAg/HBeAg双阳性共67对孕妇及其新生儿静脉血分离和提纯PBMC后,经抽提、纯化后的DNA进入PCR扩增反应,引物为HBV C区基因序列.结果67例HBsAg及HBeAg双阳性的孕妇中有35例(52.2%)PBMC中HBV DNA阳性,25例孕妇在血清及PBMC中均发现HBV DNA.67例新生儿有22例感染HBV DNA,感染率32.8%,其中血清HBV DNA阳性者10例,PBMC HBV DNA阳性者19例,二者均阳性者7例.结论母亲PBMC内HBV DNA阳性可能导致新生儿PBMC中HBV DNA阳性,PBMC内的HBV DNA可能是HBV母婴垂直传播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HBsAg及HBeAg阳性母亲若血清HBV DNA为阳性就极大增加了其新生儿感染HBV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新生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及其在HBV宫内感染中的意义.方法用原位杂交(ISH)和原位PCR(IS PCR)法对HBsAg阳性孕妇新生儿PBMC进行HBV DNA检测.用随机引物法进行地高辛-HBVDNA探针的标记和定量.结果ISH及IS PCR检测PBMC HBV DNA,探针浓度以0.6μg/ml、蛋白酶K浓度以10μg/ml、IS PCR以20个循环数为佳.HBsAg阳性孕妇新生儿中,血清HBsAg、HBVDNA均阳性者有72.73%PBMC HBV DNA阳性;HBsAg阴性、HBV DNA阳性者中,有65.91%PBMC HBV DNA阳性;血清HBsAg、HBV DNA均阴性者中,仍有15.79%PBMC中HBV DNA阳性.结论IS PCR检测对低丰度PBMC HBV DNA具有细胞内定性和定位的特点.血清HBV DNA阳性新生儿多数可检出PBMC HBV DNA,而血清HBV DNA阴性新生儿也可呈PBMC HBV DNA阳性.提示PBMC HBV感染应作为HBV宫内感染的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 HBs Ag、 HBe Ag阳性孕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 PBMC)内乙型肝炎病毒 ( HBV) DNA感染状况及其在宫内母婴垂直传播中的作用。方法 :对 HBs Ag/ HBe Ag双阳性共 6 7对孕妇及其新生儿静脉血分离和提纯 PBMC后 ,经抽提、纯化后的 DNA进入 PCR扩增反应 ,引物为 HBV C区基因序列。结果 :6 7例 HBs Ag及 HBe Ag双阳性的孕妇中有 35例 ( 5 2 .2 % )PBMC中 HBV DNA阳性 ,2 5例孕妇在血清及 PBMC中均发现 HBV DNA。6 7例新生儿有 2 2例感染 HBV DNA,感染率 32 .8% ,其中血清 HBV DNA阳性者 10例 ,PBMC HBV DNA阳性者 19例 ,二者均阳性者 7例。结论 :母亲 PBMC内 HBV DNA阳性可能导致新生儿 PBMC中 HBV DNA阳性 ,PBMC内的 HBV DNA可能是 HBV母婴垂直传播的一条重要途径 ,同时 ,HBs Ag及HBe Ag阳性母亲若血清 HBV DNA为阳性就极大增加了其新生儿感染 HBV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HBsAg阳性孕妇的新生儿宫内HBV感染率,为临床提供判断宫内HBV感染的实验指标。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别检测88例孕妇及其新生儿的血清HBsAg、HBeAg。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孕妇血清HBV-DNA,检测新生儿血清HBV-DNA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HBV-DNA。结果:①以新生儿HBsAg阳性作为判断指标、88例新生儿宫内感染率为6.82%(6/88);以新生儿血清BHV-DNA阳性作为判断指标,88例新生儿宫内感染率为13.64%(12/88);以新生儿PBMC内HBV-DNA阳性作为判断指标,88例新生儿宫内感染率为17.05%(15/88)。②孕妇HBsAg阳性,同时伴有HBeAg和HBV-DNA阳性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明显高于只有HBsAg阳性而HBeAg和HBV-DNA阴性的孕妇。结论:新生儿HBsAg检测,检测方法简便、易行,但作为判断宫内感染的指标,有漏检和低估的可能。必须结合血清和PBMC内的HBV-DNA检测才能正确判断。HBeAg阳性和HBV-DNA阳性的孕妇更有宫内传播HBV给胎儿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HBsAg阳性孕妇及新生儿HBV复制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乙肝病毒(PBMCHBV)复制状况。方法 收集2001年6月~2002年12月由太原市传染病院妇产科进行产前检查井分娩的151例HBsAg阳性孕妇及其153例新生儿.用选择性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进行PBMC HBV rcDNA与PBMC HBV cccDNA的检测。结果 HBsAR阳性孕妇PBMC HBV rcDNA的检出率为36.42%(55/151),PBMC HBV cccDNA的检出率为9.93%(15/151);新生儿PBMC HBV rcDNA的检出率为22.88%(35/153),PBMC HBV cccDNA的检出率为4.5B%(7/153)。结论 PBMC为HBV的肝外复制场所,新生儿PBMC HBV复制与其母亲体内PBMC HBV复制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 Hcy)联合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检测在早孕先兆流产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9例先兆流产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81例正常妊娠妇女为对照组。测定Hcy、纤维蛋白原( Fg)、D-二聚体( D-D)、血小板(PLT),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的Hcy(5.53±1.13μmol/L)、Fg(4.00±0.89g/L)较对照组的Hcy(4.63±1.26μmol/L)、Fg(3.45±0.73g/L)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82、4.64,均P<0.05);同样,在研究组中D-D和PLT水平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75、6.96,均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得出,Hcy分别与Fg、D-D及PLT呈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721、0.447、0.368,均P<0.05)。对59例先兆流产患者进行随访,按妊娠结局分为顺利分娩、难免流产、过期流产3组,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3组Hcy、D-D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值分别为59.348、15.916,均P<0.05),Fg和PL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Hcy、Fg、D-D、PLT水平可以判断早期妊娠妇女体内的高凝状态,从而为分析早期先兆流产病因提供依据,更加合理地指导临床治疗,以阻止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山东省克山病患者的抗氧化酶活性和血管内皮功能,探讨二者与克山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选择慢型、潜在型克山病患者57人、病区健康人34人、非病区健康人36人,分别采集清晨空腹外周血按试剂盒要求检测血清及红细胞GSH—Px、SOD、LPO、LT、NO、NOS含量及活性。结果 ①病区人群红细胞GSH—Px活性较非病区健康人明显降低(P<0.01);RBCSOD含量也较非病区健康人明显减少(P<0.01)、RBCSOD活性减低(P<0.01);②克山病患者血清LPO含量明显升高,与病区和非病区健康人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区健康人又较非病区健康人明显升高(P<0.01);③克山病患者LT、NO和NOS含量明显高于病区健康人(P<0.01),且慢型克山病患者与潜在型克山病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克山病患者和病区健康人的红细胞抗氧化功能明显降低;血管内皮功能失调,二者在克山病发生发展中存在某种联动关系,加重心肌缺血、缺氧,导致心肌变性、坏死和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13.
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对小鼠血液中的SOD及MDA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不同浓度的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i-(2-ethylhexyl)phthalate,DEHP〕(DEHP125、250、375、500mg/kg)腹腔注射小鼠染毒14d。方法研究DEHP对小鼠红细胞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影响。结果DEHP可造成小鼠红细胞及血清SOD活性降低,DEHP浓度越高,SOD活力下降越显著,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染毒组红细胞及血清SOD活力与对照组红细胞及血清SOD活力比较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DEHP可造成小鼠血清和红细胞中MDA含量升高,红细胞和血清中MDA含量随DEHP浓度升高而增加。其中,染毒组红细胞及血清MDA含量和对照组小鼠红细胞及血清MDA含量比较,均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DEHP可抑制小鼠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使过氧化物增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丙烯腈(ACN)对男工性激素水平的影响,全面评价ACN生殖危害,为保护工人及子代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112名职业性接触ACN的男工为接触组,同时选择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相近的128名不接触ACN男工为对照组,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其血清中睾酮(T)、黄体生成素(FSH)、卵泡刺激素(LH)和雌二醇(E2)浓度。结果接触组男工血清中T和FSH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LH和E2浓度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当按车间分组时,ACN浓度较低的溶剂车间的男工血清中T浓度高于其他3个车间,但差异无显著性。当接触组按个人累计外接触剂量(包括吸烟)分组时,接触组男工血清中FSH和T浓度随接触剂量增加呈下降趋势。当外接触剂量≥50g时,T浓度明显降低(P<0.05),E2浓度明显升高(P<0.05);当外接触累计剂量≥100g时,血清中FSH浓度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CN及其代谢产物(CEO)能诱导男工血清中FSH、T和E2水平发生改变;提示,接触ACN可能对内分泌功能和睾丸中支持细胞和间质细胞有损伤,从而可能引起性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5.
脑脊液免疫球蛋白及白蛋白对脑膜炎的鉴别诊断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分析脑脊液 (CSF)免疫球蛋白 (Ig)和白蛋白 (Alb)对病毒性脑膜炎 (VM )、结核性脑膜炎 (TM )、化脓性脑膜炎(PM )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 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VM 5 3例 ,TM 40例 ,PM 14例患者CSFIg和Alb的含量。结果 IgG、IgM和Alb在TM和PM中均显著高于VM组 (P <0 0 0 1) ,且以PM升高最明显 ,但TM和PM间 ,Alb及比值变化无显著性意义 ;与VM相比 ,TM以IgG变化最突出 ( 75 %) ,PM以IgM变化为显著 ( 78%) ;Alb在TM和PM升高比例最高 ( 10 0 %)。PM 14例中有 12例 ( 85 .7%)、TM 40例中仅 6例 ( 15 %)符合典型CSF常规和生化改变。如果把CSFAlb >3 0 0mg/L和IgG >61mg/L作为条件 ,则TM的诊断阳性率达 3 8/ 40 ( 95 %)。结论 TM和PM血脑屏障的破坏明显大于VM ,CSFIg和Alb的含量检测弥补了CSF常规分析的不足 ,有助于颅内感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螺旋藻对缺铁性贫血的恢复实验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梁江明  吴开国 《营养学报》1994,16(4):386-391
选纯种Wistar大鼠,用低铁饮食法复制缺铁性贫血(IDA)模型,之后,用螺旋藻(SP)进行恢复试验。以硫酸亚铁为阳性对照组,以低铁饲料为阴性对照组,按SP含量由小到大分为3个实验组即实验1组(含SP1%)、实验2组(含SP8%)及实验3组(含SP15%)。经过4周的恢复试验,结果:实验2组和实验3组贫血恢复速度最快,其次是实验1组。实验2组和实验3组体重高于阳性对照组,实验1组体重与阳性对照组接近,阳性对照组体重高于阴性对照组。提示:(1)单纯性缺铁可影响大鼠生长,致大鼠体重增长缓慢;(2)螺旋藻似具有加速大鼠体重增长的作用;(3)螺旋藻用于恢复大鼠IDA效果显著,而且用量有一个最适宜的范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点锰暴露对大鼠睾丸睾酮、雌二醇、促卵泡激素和促黄体生成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共96只,在本实验条件适应性喂养7 d后,根据预先设计的授时时间点(ZT2、ZT8、ZT14与ZT20)随机分为对照组与锰暴露组,每组12只。锰暴露组的剂量为30 mg/kg MnCl2,对照组为等容量的蒸馏水,采取腹腔注射的染毒方式,分别于各授时时间点进行染毒,每天1次,持续21 d。d22于相同的授时时间点处死动物,获取动物睾丸,检测其睾酮(T)、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含量。结果 锰暴露可引起睾丸激素的改变,但在不同的授时时间点,其睾丸T、E2、FSH、LH含量的改变不相一致。ZT2暴露时间点,FSH和LH降低,而T升高;ZT8暴露时间点,FSH降低,而E2和T升高;ZT14暴露时间点,所有观察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T20暴露时间点,FSH和LH降低,而E2和T升高。结论 锰暴露所致的雄性生殖功能损伤具暴露时间差异性,在锰的生殖毒性评价时可能需考虑其暴露时间。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山夫登堡沙门菌流行特征和分子分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明,菌株存在遗传克隆的不稳定性和传播途径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9.
对讲机微波辐射对作业人员心脑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对讲机(TPR)微波辐射对人心脑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145例男性使用TPR者(接触组)进行心电图(ECG)、脑血流图(REG)、血清心肌5酶谱测定和工作位置微波辐射测定.另选择60例不使用TPR和手机的男性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接触组ECG总异常率、窦性心动过缓和窦性心律不齐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高剂量组ECG总异常率较低剂量组增高(P<0.01).接触组REG总异常率、转折波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高剂量组REG总异常率、转折波检出率均显著高于低剂量组(P<0.01或P<0.05).接触组肌酸激酶(CK)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期接触TPR微波辐射可引致作业人员神经衰弱综合征,ECG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和REG的转折波等改变,可能造成潜在健康危害,应注意做好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滤过(HDF)发生透析器首次使用综合征(FUS)的临床特点。方法将167名患者按治疗模式不同分为HD组和HDF组。采用同一方法对透析器预冲,观察HD组和HDF组在治疗过程中发生FUS次数、类型和特点。结果HD组和HDF组分别使用10853支和707支新透析器进行治疗,HD组发生FUS80例次(0.737%)(A型15例,B型65例),HDF组为59例次(8.345%)(A型18例,B型41例),HDF组发生FUS次数显著高于HD组(p<0.01)。结论进行血液透析滤过时FUS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血液透析,提示FUS的发生可能与HDF透析器种类不同及HDF的对流原理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