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医院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菌种分类及临床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减少真菌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09年住院患者真菌培养阳性的菌种分类、标本种类、疾病种类、科室分布等。结果 4年间共检出侵袭性真菌1 945株,总的检出率为17.0%,2006-2009年真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4.6%、15.7%、16.8%和21.2%。真菌种类以念珠菌属为主,占92.4%,以白色念珠菌居多,占60.5%;丝状菌占7.6%。检出的1 945株真菌主要分离自痰、尿和大便标本。真菌感染患者主要来自呼吸科、心血管内科、传染科、神经内科和ICU等科室。结论侵袭性真菌的检出率逐年升高,白色念珠菌仍是医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非白色念珠菌和毛霉菌属引起的感染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2.
综合重症监护病房医院内肺部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6  
目的 探讨综合重症监护病房 (ICU)医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对 1999年 1月~2 0 0 1年 11月入住综合ICU ,诊断为肺部真菌感染的 36例患者 ,感染原因、真菌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综合ICU医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年龄、住ICU时间及APACHEⅡ评分皆高于非肺部真菌感染者 (P <0 .0 5 ) ,其基础疾病与普通病房有所不同 ,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 5 3% ,非白色念珠菌占 4 7% ,肺部真菌感染后死亡率高达 39%。结论 综合ICU医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基础疾病及真菌类型有自己的特点 ,并且有一定的诱发因素 ,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与非ICU患者院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菌种分布和特点,为合理选择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2月各临床科室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送检的痰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对分离出的病原菌及其耐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212株真菌,其中ICU 69株,非ICU 143株,两组均以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率最高,ICU组分离23株占33.33%,非ICU组分离71株占49.65%,其次是光滑假丝酵母菌,ICU组分离19株占27.53%,非ICU组分离33株占20.08%,最少的是毛霉菌属,ICU组分离2株占2.89%,非ICU组未分离出;各种真菌均保持较低耐药性,耐药率<13.0%.结论 医院下呼吸道真菌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对高危因素的控制是预防和降低医院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的菌群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5年1月医院确诊的SAP患者364例,采集患者感染分泌物进行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观察感染部位及菌落分布特征,并分析其耐药性,数据采用WHONET 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64例SAP患者中有63例发生真菌感染,感染率17.31%;感染部位分布在全身各处,共96例次,以肺部感染为主,共34例次占35.42%;在并发真菌感染的63例SAP患者中,分离培养出真菌96株,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共52株占54.17%;热带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对伏立康唑敏感率高,均为100.00%。结论 SAP患者并发真菌感染主要是以白色念珠菌为主,肺部易感染,临床可采用伏立康唑进行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ICU的院内真菌性败血症的临床特点、药敏情况及防治策略.方法 收集2001-2006年我院ICU的院内获得性真菌性败血症5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5例患者血培养共分离出58株真菌菌株,非白色念珠菌比例高达74.54%.药敏分析显示:两性霉素B敏感率最高,其次为5-氟胞嘧啶,氟康唑对非白色念珠菌敏感率低.92.72%的患者有3种或以上的易患因素,总病死率50.91%.结论 ICU的院内获得性真菌性败血症致病菌株以非白色念珠菌为主,对氟康唑的耐药性增加,病死率高.消除易患因素,加强真菌药敏监测,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188株真菌医院内感染的调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了解崇州市医院 1997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院内真菌感染及其药物敏感情况。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确诊为医院内感染菌株 ,按真菌培养分离方法进行鉴定。 结果  1997~ 2 0 0 0年发生院内真菌感染菌株数为 188株 ,感染构成比由 1997年的 2 9.8%降至 2 0 0 0年的 2 1.3 % ,引起院内感染的 188株真菌共分为 6个种 ,主要是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 ,其中白色念珠菌感染率最高占 88.8%。标本来源中 ,痰标本真菌检出率最高为 112株 ,占 5 9.6%。被检出的真菌中 ,对制霉菌素敏感菌株最高为 187株 ,对咪康唑耐药 3株 ,对两性霉素耐药 1株 ,对酮康唑耐药 4株。院内真菌感染发生与患者的原发病、大量免疫抑制剂和激素应用、抗生素反复长期使用等有密切关系。 结论 肺部念珠菌病最常见 ,有严重基础疾病及长期使用抗生素者发病率较高 ,治疗原发疾病 ,临床上应早诊断、早治疗 ,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抗真菌剂 ,以减少多重耐药和降低院内真菌感染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院内侵袭性泌尿系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方法:对2005年-2010年可疑泌尿系统真菌感染住院患者的尿液进行培养鉴定,分析泌尿系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菌种分布情况,同时对60例病例完整的泌尿道IFI患者和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卡方检验、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分析其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6年共检测出240例尿液侵袭性真菌感染,仍以白念珠菌最多,占35.4%,科室分布以内分泌科发病率最高,占22.0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病原菌检出时间和体温是发生泌尿系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医院内泌尿系真菌感染仍以白念珠菌为著。泌尿系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病死率高,因此早期发现泌尿系真菌感染,早期干预,以减少泌尿系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血培养使用BacT ALERT 3D血培养检测仪,其他各种临床标本用沙堡氏培养基培养,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分离鉴定念珠菌.对2004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间的2891例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病历进行总结,从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种类、标本、菌种分布、科室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住院患者IFI的发病率为4.12%,患者年龄7~96岁,以男性老年患者为多,均有基础疾病;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最多;检出的真菌种类以念珠菌属为主,其中白念珠菌占67.29%,霉菌占6.20%.4年间细菌、真菌检出率及真菌检出率占细菌和真菌检出率的构成比、标本来源、菌种以及科室分布的构成比、抗真菌药物和抗细菌药物的使用率均有所不同,采用χ2检验和Bonferroni法进行多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3).结论 住院患者真菌感染的标本来源、菌种和科室分布的构成比在不断发生改变,IFI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生改变.念珠菌仍是主要的致病真菌,但各种念珠菌的菌种构成比有所变化,曲霉菌属引起的感染有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9.
肝移植后受体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了解肝移植后受体发生真菌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分析相关易感因素,并探讨其预防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器官移植中心从1993年4月~2001年12月收治的102例成年肝移植患者. 结果 102例成年肝移植患者共做106次原位肝移植术,有22例患者共分离出26株真菌,感染率为21.6%,其中13例为白色念珠菌感染(59.1%),6例为光滑念珠菌(27.3%),5例为热带念珠菌(22.7%),1例为季也蒙念珠菌(4.5%),1例为曲霉菌(4.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42.9%);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与患者手术后胃肠外营养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以及患者总住院时间有明显相关性(P<0.05);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真菌药的患者与无预防性用药的患者的真菌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真菌感染是肝移植术后的重要并发症,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患者手术后胃肠外营养时间和呼吸机使用时间是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真菌感染后住院时间延长,预防性抗真菌治疗措施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室(ICU)内真菌感染的分布和药敏试验结果,为深度真菌感染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入住ICU患者的痰液、尿液、粪、引流液,并进行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43例患者中共分离出真菌52株,其中白色念珠菌所占比率最高,占65.4%(34/52),白色丝孢酵母菌次之,占19.2%(10/52),热带念珠菌占7.7%(4/52),光滑念珠菌和假丝酵母菌最少,各占3.8%(2/52).分离的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其次为泌尿道.所有真菌对氟康唑、两性霉素B敏感率依次为90.4%(47/52)、92.3%(48/52),对酮康唑、伊曲康唑、制霉菌素、氟胞嘧啶的敏感率依次为57.7%(30/52)、67.3%(35/52)、38.5%(20/52)、65.4%(34/52).结论 ICU内真菌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以白色念珠菌居多,对氟康唑、两性霉素B敏感度好.  相似文献   

11.
医院内真菌感染的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医院内真菌感染分布及药物敏感情况,为预防真菌感染、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常规培养分离出真菌,然后接种在科玛嘉显示培养基进行显色,并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PI20CAUX酵母菌鉴定到种,利用ATB FUNGUS3真菌药敏板条进行MIC法药敏试验。结果湖南省肿瘤医院2008年6月-2011年6月期间,真菌感染来源的主要病区依次是胸部内科(35.2%)、重症监护病房(29.0%)、老干内科(17.4%);真菌感染的标本主要来自痰(69.6%),其次,尿液占9.2%,大便和分泌物各占7.4%、6.8%;在500株真菌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占54.6%,其次是热带假丝酵母菌25.8%、近平滑假丝酵母菌9.2%、克柔假丝酵母菌8.2%;500株真菌中,23.08%白色念珠菌(63/273),30.0%非白念(68/227)对5-氟胞嘧啶不敏感;30.8%非白念(70/227)对氟康唑不敏感,其中87.8%克柔念珠(36/41)对氟康唑耐药;17.2%非白念(39/227)对伊曲康唑不敏感;8.4%非白念(19/227)对伏立康唑不敏感;8.8%非白念(20/227)对两性霉素B不敏感。所有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均敏感。结论临床感染的真菌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非白色念珠菌的感染有上升趋势,药敏结果显示非白念对5-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产生了较强的耐药性;因此,常规开展真菌药敏试验,进行耐药性监测,可以为预防真菌感染、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367例妊娠期妇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虹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17(5):882-882,943
目的:了解本地妊娠期妇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的感染率、发病率及致病菌种。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到本院妇产科定期检查的妊娠期妇女367例进行阴道假丝酵母菌涂片、培养及菌种鉴定。结果: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的感染率为35.42%,发病率16.62%。白色假丝酵母菌仍是造成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最常见的致病菌,占79.35%,但非白化有上升趋势,其中以光滑假丝酵母菌最多见(16.30%),其次是热带假丝酵母菌(3.26%)。结论:妊娠期妇女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的感染率较正常人为高,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是VVC最常见的致病菌,但非白化有上升趋势,机体的免疫异常及阴道环境的改变是VVC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呼吸内科病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可能性诱发因素、真菌类型、基础疾病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内科治疗时发生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呼吸内科病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由机体、真菌与环境综合作用生成,其中,基础疾病继发感染是引起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主要可能性诱因是长期使用抗生素(56.7%)、各种激素(81.7%)、侵人性操作(53.3%);白色念珠菌是主要病原菌(73.3%)。随着年龄的增长,呼吸内科病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几率提升,60岁以上患者占76.5%。经过综合治疗与抗真菌药物治疗,治疗总有效数为56,总有效率为93.3%。结论呼吸内科病房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无临床特异性,在治疗中要充分利用综合性治疗与高校抗真菌药物治疗,早发现、早诊断,并进行及时预防与治疗,可有效减少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儿科住院患者假丝酵母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某院2018年1—12月儿科真菌医院感染患者为感染组,按照1∶1配对方法随机选择同一病区、同一入院时间段、同一年龄段的未发生真菌感染的儿科患者做为对照组。分析感染组患儿真菌医院感染的情况及其危险因素。结果 2018年1—12月儿科共有50例真菌医院感染患者,成功配对对照组50例。50例真菌医院感染患者主要来源科室为小儿普外科(23例)。共分离68株真菌,以近平滑假丝酵母菌为主(28株,41.18%),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12株,17.65%)、白假丝酵母菌(11株,16.18%)。分离真菌数量居首位的科室为小儿普外科(27株),感染类型主要为血流感染(38例,占76.00%)。单因素分析显示,住院时间≥21 d、胃肠道手术、抗菌药物使用时间2周、气管插管、菌血症、静脉高营养患者的真菌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抗菌药物使用2周、气管插管是儿科住院患者发生真菌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检出的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白假丝酵母菌、葡萄牙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的敏感率较高,为82.14%~100.00%。结论儿科住院患者真菌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为近平滑假丝酵母菌,主要发生在小儿外科,抗菌药物使用时间2周、气管插管可增加儿童住院患者发生真菌医院感染的风险,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医院住院科室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进行综合评价,为医院管理者了解住院科室医疗工作情况,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反映住院医疗质量的7项统计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用CPD评价法对住院科室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综合评价的排序结果:住院科室中手术科排序结果好于内科,其中普外科最好,其次为骨科,排序结果最差的为传染科.结论将CPD法评价结果与TOPSIS法评价结果相比较,因评价方法的不同存在着差异,但评价的总体趋势是一致的,说明CPD法是一种能够进行综合评价的有效方法,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细菌真菌感染诊治培训项目对医疗机构感染学科建设的影响。方法对参与培训项目的805所医疗机构及2 079名学员进行调查,应用Excel 2019软件对收集数据进行整理,应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培训后设有感染科/传染科、细菌真菌感染病区或医疗组、感染/传染门诊、细菌真菌感染门诊的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数量均较培训前显著增加(P<0.001)。医师月均细菌真菌感染专科门诊出诊次数(t=-2.31,P=0.010)和年会诊例次数(t=-4.73,P<0.001)增加,人均管理床位数也呈增长趋势。9.19%的学员职位转变为抗菌药物管理工作小组组员,5.39%的学员成为组长;1.59%的学员成为院感科主任;9.91%的学员成为省市级讲者,1.59%学员成为全国级讲者。结论细菌真菌感染诊治培训项目提高了医疗机构对感染科建设的重视程度,符合政策层面对细菌真菌诊疗工作体系建设的要求。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推动省级层面方案落地,并扩展培训范围。  相似文献   

17.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现状 ,分析医院感染相关因素 ,提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措施。方法 以某天0点至 2 4点为时段 ,采用病人实际状况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结果  2 4h内所有病例中发现医院感染者 2 6人 ,医院感染现患率为 2 .74 %。肿瘤科现患率最高 (12 .0 0 % ) ,其次为老干内科 (11.11% )和神经外科 (4 .0 8% )。医院感染部位构成中 ,以呼吸道感染所占比重最高 ,达 6 5 .38%。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中 ,年龄 (<2岁和 >6 0岁 )、气管切开、使用免疫抑制剂、激素和放疗、化疗 ,均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加强病房管理 ,减少陪护人员及流动人员 ,加强无菌技术操作和消毒管理 ,是降低医院感染率的重要措施 ,应将肿瘤科、老干内科和神经外科作为医院感染的重点监控科室 ;重点监控人群应为婴幼儿和老年患者、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  相似文献   

18.
陆一平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8):2082-2083,2085
目的观察伊曲康唑在治疗深部真菌感染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一步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月就诊于某科的深部真菌感染并采用伊曲康唑治疗的病例60例,总结其疗效、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60例患者拟诊真菌感染17例,临床诊断39例,确诊4例;60例患者中3例因不良反应而停药,1例因经济原因中断治疗,其余56例患者中治疗有效39例(69.6%),无效17例(30.4%);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易感因素包括粒缺、恶性肿瘤、化疗、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感染病原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治疗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症状、窦性心动过速、左心衰竭、肝功能损伤,停药后明显缓解。结论伊曲康唑是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有效药物,安全、经济、应用方便,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肖东升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3):3400-3401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患者住院治疗后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有关因素,探讨住院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情况和相关因素,为今后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神经外科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后,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112例,作为感染组研究对象。同时随机抽取同期神经外科住院治疗、未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资料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感染组感染真菌的情况同时比较感染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住院时间)、原发病情况、使用激素的时间、机械通气的时间。结果患者感染的真菌按照构成比排序,所占比例最大的是白色念珠菌(52.68%),其次为光滑念珠菌(18.75%)及热带念珠菌(9.82%)。通过对感染组和对照组有关因素的比较后发现,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平均时间长短、平均使用机械通气时间的长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性别和原发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患者肺部真菌感染与平均住院时间、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时间长短以及使用机械通气时间的长短有关。  相似文献   

20.
念珠菌性阴道炎病理变化与机体免疫反应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闵洁  王敏  赵健洁  李建蓉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8):4016-4018
目的:构建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动物模型,对阴道粘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测及机体免疫功能测定,探讨念珠菌性阴道炎时,机体Th细胞免疫反应的变化。方法:用5×104/ml白色念珠菌注入雌激素化的BALB/C小鼠阴道,构建阴道炎感染模型,然后观察阴道黏膜组织病理变化,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Th细胞因子。结果:注入白色念珠菌后,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阴道黏膜组织真菌载量增加,念珠菌菌丝相明显,大量菌丝黏附于阴道黏膜,感染7天后可观察到菌丝向黏膜下层侵袭,局部出现炎性细胞浸润。随感染时间延长建模鼠脾细胞诱生的IFN-γ呈下降趋势,IL-4升高,第7天达到峰值,血清IL-6表达呈上升趋势。结论:在阴道黏膜组织念珠菌荷菌量增加时,机体呈现以Th2细胞为主的免疫反应,Th1细胞因子在抗念珠菌中发挥重要作用,炎性因子IL-6与阴道组织病理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