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了解丰泽区居民死因构成及顺位,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13年死因网络直报系统中居民死亡病例,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对死因进行分类,计算粗死亡率与构成比。结果 2013年全区共报告户籍死亡个案1 161例,粗死亡率518.09/10万,男性死亡率(623.60/10万)高于女性(407.93/10万);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损伤中毒和呼吸系统疾病居全人群死因前5位(84.7%);不同年龄段前3位死因与全人群死因差别显著,但除0~14岁组外,恶性肿瘤均居前2位,为主要死因;三大类死因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数占全部死亡数的80.8%。结论丰泽区居民死亡最主要的死因为慢性病,其中恶性肿瘤为首位死因,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濉溪县居民的死因特点,为制定疾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死因监测信息报告系统,对濉溪县2013年死亡居民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濉溪县共网络报告死亡5 557人,总死亡率为517.66/10万,标化死亡率505.02/10万,男女死亡率分别为591.22/10万、435.38/10万。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占86.40%。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伤害、呼吸系统疾病前5位死因占94.76%。男女居民前5位死因相同,但顺位有所不同。不同年龄人群的主要死因不同。潜在寿命损失(PYLL)前5位分别为伤害、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标化平均潜在寿命损失(S·AYLL)分别为32.25年、16.78年、12.31年、10.49年、20.91年。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当前濉溪县的疾病控制重点,应针对不同年龄人群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江西省监测地区居民死亡谱、死亡水平及变化趋势,为制定疾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2-2013年江西省死因监测资料,分析江西省监测地区居民死亡情况及就诊就医信息。结果 2012-2013年,江西省监测地区居民死亡率为519.05/10万,标化死亡率为399.04/10万。标化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居民前四位主要死亡原因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伤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全部死亡构成的85.04%,伤害占9.12%。与1997-1998年比较,慢性病死亡率升高且上升幅度较大。不同年龄组的主要死因及其死亡水平、死因顺位不同。死亡人群中未就诊比例城市为3.45%,农村为5.69%。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伤害是监测地区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应针对不同人群及其主要疾病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了解2012年福建省永定县居民死因状况,为制定区域卫生规划提供依据。收集全国疾病监测系统2012年永定县全人群死因材料;使用死因监测数据清洗与分析工具软件系统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12年永定县居民标化死亡率494.29/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P<0.05);前5位死因顺位依次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心脏病和损伤与中毒,占全死因的86.04%;各主要死因有明显的年龄差异,其中恶性肿瘤、损伤与中毒以及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2012年永定县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损伤与中毒的死亡比例占居民死因的90%以上,恶性肿瘤为居民死因首位,各主要死因有明显的年龄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华宁县辖区居民死亡水平、死因分布特征及减寿情况,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2年辖区户籍人口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2年华宁县居民全人群粗死亡率为619.31/10万,标化死亡率为604.48/10万,男性高于女性。全人群合计疾病死亡顺位在前5位的死因分别是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伤害、恶性肿瘤、消化系统疾病,占报告死亡总数的86.65%。而潜在减寿年数顺位在前5位的分别是伤害、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华宁县居民的主要死因,应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在降低人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同时,积极消除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以期提高华宁县全人群的期望寿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颍东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和主要疾病死亡原因,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颍东区2010年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颍东区居民粗死亡率605.78/10万,标化死亡率为549.19/10万,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全死因的86.21%,前五位死因顺序依次为: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及伤害。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为颍东区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应加强和重视这些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江门市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死因监测数据清洗与分析工具"和Excel软件对2010—2013年江门市户籍居民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构成比等指标。结果 2010—2013年江门市累计报告居民死亡110 408例,各年粗死亡率分别为701.16/10万、695.25/10万、700.51/10万和704.71/10万,年均粗死亡率为700.41/10万,标化死亡率为396.56/10万;男性死亡61 268例,女性死亡49 140例,男女死亡性别比为1.25∶1,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P0.01)。死因顺位前10位依次为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伤害、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神经系统疾病、精神障碍,前10位死因合计占全死因的93.67%。在前10位死因中,不同性别人群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伤害、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死亡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年龄段死因顺位不同,0~4岁(幼儿组)以围生期疾病为首位死因,占39.13%;5~14岁(少儿组)以伤害为首位死因,占38.89%;15~44岁(青年组)和45~64岁(中年组)均以肿瘤为首位死因,分别占33.79%和43.23%;≥65岁(老年组)以心脑血管疾病为首位死因,占62.42%。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伤害已成为江门市居民的主要死因,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伤害的预防控制是今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居民死亡水平和死亡原因.方法 收集2018年泉州市户籍人口死亡资料,使用Excel 2017和SPSS 20.0统计软件整理与分析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8年泉州市居民死亡率477.98/10万,标化死亡率441.58/10万,男女死亡比值为1.43∶1.死亡年龄分布呈现"√"形特征,5~9岁儿童死亡率最低(11.00/10万).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人数占全死因的80.02%,死亡率382.50/10万.全人群前5位死因分别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损伤中毒和呼吸系统疾病,占全死因的78.92%,前5位死因男性死亡率均高于女性.恶性肿瘤为15岁及以上人群的首位死因,恶性肿瘤死因中肺癌、食管癌死亡率较高,是全人群及65岁及以上人群的主要恶性肿瘤死因.结论 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泉州市居民主要的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为政府制定重点疾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宁夏疾病监测点2004~2005年居民死因回顾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居民总死亡率535.71/10万,男性635.81/10万,女性433.70/10万;死亡率居前5位的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181.49/10万)、肿瘤(117.80/10万)、损伤和中毒(83.36/10万)、呼吸系统疾病(58.72/10万)、消化系统疾病(14.91/10万),合计占全部死亡的85.17%,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为401.12/10万,占总死亡的74.88%.[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死因,应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2005—2008年射阳县居民死因监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005—2008年射阳县居民主要死因。方法利用射阳县2005—2008年死因登记报告系统数据和公安局提供的人口资料,对射阳县居民的主要死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08年该县平均粗死亡率为621.38/10万,标化死亡率为464.06/10万,其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85.44%,处于死因前5位的分别是恶性肿瘤(222.15/10万)、脑血管疾病(129.31/10万)、呼吸系统疾病(82.23/10万)、心脏病(61.61/10万)、损伤与中毒(60.60/10万)。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影响该县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其中恶性肿瘤处于首位,应加强其综合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福建省人群死因构成和主要疾病的地区与人群分布特征。[方法]收集2009年我省疾病监测系统信息,用ICD-10进行死因分类和根本死因编码。[结果]居民死亡率5.30‰(城4.84‰,乡5.46‰)。年龄别死亡率曲线呈"√"形,慢性非传染病占81.8%。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病、损伤和中毒居前5位,占死亡总数的83.9%。前3位死因儿童组为围生期病、先天异常、损伤和中毒(74.7%);青壮年组为损伤中毒、恶性肿瘤和心脏病(79.0%);中年组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和损伤中毒(74.9%);老年组为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病(62.2%)。[结论]福建省慢性非传染病为当前防控重点,应针对不同年龄段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泰山区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和疾病负担,为针对影响居民健康状况的主要死因进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年泰山区居民死因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泰山区居民居民合计死亡3239例,死亡率为521.86/10万,标化死亡率为495.49/10万。居民死亡率(/10万),男性为626.43,女性为415.78(P〈0.01);〈5岁为87.61,5~14岁为5.27,15~44岁为79.48,45~64岁为693.78,〉65岁为4290.28,居民前5位死因依次是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合计死亡2852例;占88.05%。减寿最高的前5位死因是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心脏病、脑血管病、消化系统疾病,合计减寿19995’人年,占全部死因减寿22432.5人年的89.13%。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伤害是影响泰山区居民寿命的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分析老年人死亡的原因,为开展老年人慢病危险因素综合干预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死因资料来自福建省疾病监测系统死因监测资料,用ICD-10进行死因分类和根本死因编码.结果 2010年福建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死亡率为4.351%,占全部死亡数的68.5%;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为3 704.12/10万,占85.1%;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内分泌营养代谢病、消化系统疾病、精神障碍、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传染病位居前10位死因,占死亡总数的94.7%,除城市老年人的神经系统疾病和农村老年人的传染病外,城乡老年人的前9位死因相同,但顺位有所不同;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在城乡均位居恶性肿瘤的前5位,占78.3%.急性心肌梗死居心脏病首位,占44.7%;意外跌落占损伤和中毒的56.8%.结论 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是福建省老年人的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临沂市居民的死亡率及死亡原因,为制定疾病控制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临沂市居民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临沂市居民合计死亡60257例,死亡率为599.84/10万,标化死亡率为404.22/10万。居民死亡率(/10万),男性为680.08,女性为517.00;0岁为321.11,1~4岁为27.33,5~9岁为15.35,此后随着年龄增长死亡率逐步上升。居民前5位死因依次为脑血管病、心脏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伤害,合计死亡53537例,占死亡总数的88.85%。各种死因合计减寿率为63.83‰。减寿最高的4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伤害、脑血管病、心血管病,合计减寿509550人年,占全部死因减寿641251人年的79.46%。[结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伤害是导致临沂市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广东省城乡居民死亡率水平、死因构成和变化趋势,掌握主要死亡原因和人群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广东省抽取13个县区开展2004-2005年居民死因回顾性调查,对其中12个县区的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指标主要有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构成和死因顺位.结果 广东省12个调查点2004-2005年共死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填补1965-1974年北京市居民死亡资料的历史空白,为其他地区死亡数据的补充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专家咨询了解北京市居民死亡资料保存情况,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采集北京市城区该期间死亡居民户个案信息。应用死亡率、死亡构成、死因顺位等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收集1965-1974年北京市城区10个派出所保存的死亡居民户个案信息11 668条。该时期北京市城区居民前十位死亡原因依次为心脏病、肿瘤、脑血管病、意外伤害、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代谢类疾病,占全死因的84.19%。意外伤害占总死亡的13.22%,高于1964年与1975年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杀占全部意外伤害死亡的54.47%,位居意外伤害死亡的首位。男性前三位死因分别为意外伤害、肿瘤和心脏病,女性为心脏病、肿瘤和脑血管病。结论 1965-1974年北京市城区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从传染病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过渡。受历史原因影响,意外伤害成为该时期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利用人群死因回顾调查资料开展居民死亡水平及疾病负担研究,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居民死亡原因普查方法对2004-2005年2年中10县(市)死亡个案回顾调查,以死亡率和构成比描述居民死亡水平;以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测量疾病负担,死亡损失寿命年(YLL)采用直接法计算,伤残损失寿命年(Y...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天津市河北区2011年居民的死亡水平与死亡原因,为制定慢性病综合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河北区2011年居民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河北区居民死亡5311人,死亡率为840.99/10万。居民死亡率,男性为904.35/10万,女性为776.59/10万;0岁为669.77/10万,1~4岁为37.93/10万,5~9岁为0.oo/10万,10~19岁为15.88/10万,此后逐渐上升,60~69岁迅速上升为1053.19/10万,≥80岁最高为7286.06/10万。居民死亡率最高的前5位死因,依次是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疾病,合计死亡数占全部死亡数的92.39%。各种死因的合计减寿率为83.11‰,减寿率最高的是恶性肿瘤(28.17‰)、心脏病(20.28%o)、脑血管病(13.92%。)。结论2011年河北区居民死亡率较高,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为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人群死因回顾调查资料开展居民死亡水平及疾病负担研究,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居民死亡原因普查方法对2004-2005年2年中10县(市)死亡个案回顾调查,以死亡率和构成比描述居民死亡水平;以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测量疾病负担,死亡损失寿命年(YLL)采用直接法计算,伤残损失寿命年(YLD)采用间接法计算;同时结合人力资本法计算疾病的经济负担。结果云南省10县(市)2004-2005年居民总死亡个案为53293例,城乡居民总死亡率655.61/10万(标化率701.28/10万),城市630.09/10万(标化率685.39/10万),农村720.40/10万(标化率701.28/10万),城乡居民死亡率较高的年龄段为0—1岁(2234.38/10万)和≥55岁(1068.03/10万~24366.08/10万);全人群前5位死因顺位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传染性疾病、非传染性疾病、损伤与中毒3大类疾病死亡构成依次为:7.64%(4071/53293)、76.40%(40716/53293)和15.96%(8506/53293);疾病总负担DALY为198.89/千人,全人群前5位疾病负担顺位依次为:损伤和中毒、神经精神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和传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非传染性疾病和损伤与中毒DALY依次为25.65/千人、127.00/千人和46.24/千人,三者在DALY构成所占比例依次为12.90%、63.85%和23.25%;间接经济负担全人群为69730.84万元,其中传染性疾病、非传染性疾病、损伤与中毒依次为:8992.89万元,44526.20万元和16211.74万元,占间接疾病经济负担构成分别为:12.90%、63.85%和23.25%。结论云南省10县(市)居民死亡原因构成及疾病负担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影响云南省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应适时调整卫生资源,以确保广大群众的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2007-2010年长沙市城区居民死亡水平与死因构成,分析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方法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编码,录入全国疾病监测系统软件DeathReg2005,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四年累计监测人口数为1 580 453人,居民因各种因素共死亡8 555人,平均死亡率为541.30/10万,平均标化死亡率为431.36/10万;其中男性平均死亡率为622.70/10万,女性平均死亡率为458.08/10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6.73,P=0.000)。占总死亡率94.47%的前七位死因依次是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传染病、消化系统疾病。结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是长沙市城区居民的主要死因,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干预,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