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醋酸甲地孕酮在乳腺癌患者化疗的辅助作用。方法对有病理诊断和可评价指标的37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化疗前后加用醋酸甲地孕酮,对照组仅常规化疗,比较两组患者在食欲、体重、骨髓抑制及免疫指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在改善食欲、体重增加、KPS评分、白细胞抑制、细胞免疫指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醋酸甲地孕酮辅助乳腺癌化疗作用明显,有改善食欲、增加体重、提高生存质量、改善骨髓抑制和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唐永和 《现代保健》2011,(27):62-6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10年1月来本院就诊的子宫内膜癌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分别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案,观察其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复发率和5年生存率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应采用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其疗效和5年生存率明显优于单纯化疗治疗,应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的价值。方法:Ⅲ、Ⅳ期子宫内膜癌患者62例,按治疗方式分为4组:单纯手术组7例,手术+放疗组17例,手术+化疗+放疗组29例,放疗+化疗组9例。比较各组的5年生存率、局部及远处复发率。结果:62例总的5年生存率为30.6%(19/62)。单纯手术组、手术+放疗组、手术+放疗+化疗组、放疗+化疗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4.3%(1/7)、29.4%(5/17)、41.4%(12/29)和11.1%(1/9);局部复发率分别为57.1%(4/7)、17.6%(3/17)、17.2%(5/29)和44.4%(4/9);远处复发率分别为28.6%(2/7)、29.4%(5/17)、17.2%(5/29)和33.3%(3/9)。手术+放疗+化疗组5年生存率最高,但与单纯手术组及化疗+放疗组之间差异尚无显著意义(P>0.05);手术辅助放疗能降低局部复发率(P<0.05),辅助化疗降低远处复发率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晚期子宫内膜癌强调综合治疗,手术辅助放疗效果肯定,辅助化疗可能有效。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癌是发病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增生、雌激素滥用以及在乳腺癌辅助治疗中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刺有关。治疗上应规范化,但是有很多争议,比如手术范围、术后辅助治疗方式方法等,近几年这些方面的临床试验和探索很多。本文就近年子宫内膜癌治疗进展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腔镜用于早期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08年12月间用腹腔镜完成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36例(腹腔镜组),以及随机选择同期经过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40例(开腹组),研究两组围手术期及生存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情况,如年龄、体重、孕产史、手术史、临床病理分期比较,差异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ER+、PR+的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RL-952种植于BALB/c雌性裸鼠形成移植瘤模型后,通过观察移植瘤生长体积的变化、PTEN以及Ki-67的变化来研究来曲唑对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人子宫内膜癌RL-952细胞接种于裸鼠身上形成移植瘤模型,分别给予来曲唑、甲地孕酮、来曲唑+甲地孕酮及生理盐水来对比药物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来曲唑组给药后瘤体体积明显小于甲地孕酮组和空白对照组,但与来曲唑+甲地孕酮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TEN的表达率在来曲唑组、甲地孕酮组、来曲唑+甲地孕酮组均高于空白对照组,Ki-67在各组中的表达无差异。结论:来曲唑对子宫内膜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明显,且与甲地孕酮相比较,优于甲地孕酮。  相似文献   

7.
杨晓明 《药物与人》2014,(1S):83-83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约占妇女所患癌症的6%,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其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及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早期患者原则上以手术治疗为主,根据手术病理分期及存在高发高危因素选择术后辅助治疗;晚期则采用手术、放疗、药物等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微创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疗效。方法选取子宫内膜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除个数、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对照组分别为(161.0±42.1)min、(489.0±104.2)ml、(64.0±9.4)个、(38.8±5.8)h、(13.3±4.8)d,治疗组分别为(251.5±29.1)min、(356.9±117.8)ml、(54.0±7.2)个、(23.7±4.9)h、(7.9±2.7)d。对照组发生尿潴留2例,占10.00%;治疗组发生尿潴留1例,占6.67%。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具有手术安全性高、疗效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詹松 《现代保健》2012,(32):159-159
目的: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探讨子宫内膜癌两种分型的不同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方法:临床上治疗子宫内膜癌最有效的手段是进行全面的分期手术,但手术内容有所不同。在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前,给予相应的辅助化疗有助于使患者体内病灶缩小,而对Ⅰ型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在术后进行放疗措施,可改善患者的复发率。结果:Ⅰ型组子宫内膜癌患者经治疗后,复发率为20%,明显低于Ⅱ型组的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临床上对子宫内膜癌的分型是根据流行病学的临床病理进行区分的,但无论是Ⅰ型还是Ⅱ型子宫内膜癌,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均应避免误诊、漏诊现象,从而贻误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癌是发病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增生、雌激素滥用以及在乳腺癌辅助治疗中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有关。治疗上应规范化,但是有很多争议,比如手术范围、术后辅助治疗方式方法等,近几年这些方面的临床试验和探索很多。本文就近年子宫内膜癌治疗进展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1.
临床上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呈增长趋势 ,严重危害妇女的身体健康 ,目前治疗该病的新药颇多 ,但价格较贵 ,有一定副反应。我院 1990~ 1993年应用甲地孕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49例 ,现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对象本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均为已婚妇女 ,年龄 2 9~ 5 1岁 ,平均 35 .8岁 ,其中月经过多 30例 ,痛经 38例 ,性交痛 38例 ,盆腔结节 49例。1.2 疗法治疗采用甲地孕酮递增疗法 ,即甲地孕酮 4mg ,每日 2次服用 7d ;甲地孕酮 4mg ,每日 3次服用 7d ;无反应再用甲地孕酮 8~ 10mg ,每日 2次 ,持续 3月~ 1年不定。遇突破性出血加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与预防进行分析。方法:对在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1990年1月至1995年1月治疗的56例子宫内膜癌回顾分析,所有病人均经术前、术后病理诊断并按FIGO(1985标准)进行临床分期手术后辅以孕激素治疗。结果:3a、5a的生存率分别为Ⅰ期81.32%,86.25%;Ⅱ期34.21%,6.1%;Ⅲ期:0.0%,0.0%。结论:子宫内膜癌的预后与临床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13.
子宫内膜癌( endometrial cancer,EC)占女性全身恶性肿瘤总数的7%,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 ~30%,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3 种恶性肿瘤之一.在发达国家EC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这几年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悉, 2017 年美国新增病例61380例,死亡10920 例,其新发病率与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甲地孕酮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患者均采用相同的化疗方案治疗后,对照组给予醋酸甲地孕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指标、免疫功能相关指标、生活状态相关指标、KPS评分、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人附睾蛋白4、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KPS评分及患者体质量和日进食量均较治疗前增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增高,CD8^+水平降低,客观缓解率(76.1%)和临床获益率(100.0%)高于对照组(51.2%、88.4%),不良反应发生率(30.2%)低于对照组(65.1%)(均P<0.05)。结论:甲地孕酮与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治疗子宫内膜癌疗效更佳,能明显抑制肿瘤生长,促进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生活状态,用药后不良反应更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近年不断上升。针对其发病与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长期持续刺激有关,近年来孕激素治疗、抗雌激素治疗等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临床应用也取得了较大进展。该文就子宫内膜癌激素治疗的作用机制及疗效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研究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比较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内膜癌患者与单纯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高危影响因素及其对复发与预后意义.方法 对凉山州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2005年2月至2015年7月期间治疗的307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内膜癌患者31例(A组,10.1%),其余276例为单纯的子宫内膜癌患者(B组,89.9%),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病理分期、病理类型、肌层浸润深度、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细胞学分型、腹水细胞学、淋巴结转移,复发率、3年无病存活率、3年总存活率等资料.结果 A组相比于B组,其肌层深度浸润较浅、组织分化程度好、PR阳性检测率高、ER阳性检测率高、复发率低、3年无病存活率高、3年总存活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065、6.285、4.480、6.813、4.98、12.45、17.87,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病理分期、年龄、绝经率、体重指数、腹水细胞学阳性率、淋巴结转移及病理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47、2.31、1.22、1.76、1.21、2.04、2.57,均P>0.05).结论 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内膜癌可能为雌激素依赖性肿瘤,肌层浸润较浅,组织分化好,相较单纯的性子宫内膜癌患者其高危因素少.患者术后复发率低,3年无病存活率高,3年总存活率高,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内分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使用内分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3例患者治疗后复发或转移,2例因癌症死亡;对照组7例患者复发或转移,有4例因癌症死亡,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治疗子宫内膜癌时使用内分泌辅助治疗,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的复发率、转移率,以及因癌死亡率,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因此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其发病率近年不断上升。针对其发病与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长期持续刺激有关 ,近年来孕激素治疗、抗雌激素治疗等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临床应用也取得了较大进展。该文就子宫内膜癌激素治疗的作用机制及疗效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子宫内膜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预后与肿瘤类型、疾病期别、治疗方法等密切相关。提高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明确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类型、确定肿瘤临床病理分期,决定辅助治疗方案的选择。本文根据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情况,整理文献资料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