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采用基因分型方法调查研究酒泉地区婴幼儿A组轮状病毒(rotavirus,RV)腹泻的基因分型特点。方法对2001年11月至2002年12月酒泉地区收集的腹泻婴幼儿324份粪便标本,电脑随机抽样选取204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ant assay,ELISA)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进行轮状病毒病原检测,扩增A组轮状病毒VP4和VP7基因,并对阳性标本进行基因分型。结果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得204份粪便标本的A组轮状病毒阳性率为54.9%(112/204)。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呈阳性的标本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A组轮状病毒G,P基因型,结果表明,酒泉地区流行的A组轮状病毒主要基因型为G3P[8]型(50.0%),其余依次为G1P[4](15.8%)、G3P[4](15.8%)、G1P[8](10.6%)、G2P[4](2.6%)和G1G3P[4](2.6%)、G1G3P[8](2.6%)。结论A组轮状病毒是酒泉地区婴幼儿非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其中G3P[8]型是主要基因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苏州地区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对该院2001-2002年收集的婴幼儿腹泻标本进行轮状病毒检测及血清型研究,同时填写统一制定的调查表,分析流行特征。结果 775份婴幼儿腹泻标本轮状病毒阳性率为35.35%,血清型分型发现G3型为流行优势株,占49.0%;其次为G1型占32.9%,再次为G2,G4;未定型占12.0%;G9型有3例,为1a以内患儿,G1和G3全年季节性分布与轮状病毒阳性的分布一致。结论 苏州地区2001-2002年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主要血清型为G3和G1,G3为优势毒株。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南平市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流行趋势。方法:应用聚丙烯酰胺凝电泳法对1998-2000年的167份腹泻粪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RNA分析。结果:从167份标本检出A组轮状病毒55份,其中秋冬季腹泻的阳性率为45%(54/121),春夏季为2%(1/46);轮状病毒RNA分型:A组长型40株(73%);A组短型15株(27%);1998年A 组长型占90%;1999年A组长型降至73%,2000年长型占47%,短型上升至53%。结论:A组轮状病毒是南平市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A组长型与短型的流行在不同年份呈动态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昆明地区轮状病毒(RV)不同VP7血清型及NSP4基因变异与腹泻的流行及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2002年和2003年分离于昆明地区的RV,用PCR分型法对四种主要的VP7血清型进行分型,并对从150份RV腹泻标本VP7血清型为G1、G3、(34型RV株中挑出的14份一般腹泻株和8份重症腹泻株的NSP4基因序列进行了分析,与来自GenBank Database的4株人RV(Wa、KUN、AU-1、Hochi)和3株动物RV(EW、OSU、SA11)以及中国不同地区流行株NSP4的基因变异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2002年昆明地区RV流行株以G1型为主,2003年RV腹泻株以G3型为主;昆明地区RV流行株间的氨基酸同源性高达98.9%~99.4%,22株流行株全都属于Wa组;NSP4变异与地域及VP7血清型无关;NSP4基因变异与RV腹泻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不相关(P〉0.05)。结论不同年份相同季节不同地域流行的RVVP7血清型变异较大,而NSP4基因的相对保守性及其免疫原性使其有可能成为发展疫苗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分析2011-2014年河南地区5岁以下婴幼儿病毒性腹泻感染状况、季节流行特征及轮状病毒(HRV)血清型基因分型。方法 收集2011年12月-2014年12月单中心郑州市儿童医院住院腹泻患儿粪便共506份。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轮状病毒(HRV),人星状病毒(HAstV)、人杯状病毒(HuCV)、肠道腺病毒(EAdV)及轮状病毒阳性标本血清型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检测的506份标本中HRV(224)44.26%、HAstV(83)16.40%、HuCV(诺如病毒II型为主)(58)11.46%、EAdV(32)6.32%、未定型(109)21.54%,HRV是导致河南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每年秋冬季节患儿病毒阳性率检出明显升高;病毒性腹泻各组间所占比例在男女性别上无显著差异;腹泻患儿发病的高峰年龄为6~24月龄,占51.54%(183/355);224份RV检测阳性标本G血清型和P基因型分布特征,G血清型流行优势毒株为G3型90份(40.17%),未发现G8型。P基因型分型结果显示,最常见的毒株是P8型99份(44.19%)。基因型组合:以G3P[8]为主;506份检测标本中混合感染共24份(4.74%),以轮状病毒混合其他病毒感染为主,占50%(12/24),轮状病毒和人星状病毒混合感染最多,占29.16%(7/24);其次,轮状病毒和人杯状病毒混合感染占20.83%(5/24)。混合感染的患儿中<2岁的占83.33%(20/24)。结论 河南地区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分型复杂,以轮状病毒检出率高,发病高峰在每年秋冬季节,以6~24月龄婴幼儿为主,HRV主要亚型G3[P8],同时存在不同病原混合感染的现象,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和人群分布。  相似文献   

6.
苏州市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沈蕙  李海  张钧  顾红英  王蓓 《中国公共卫生》2003,19(12):1420-1421
目的 研究苏州市5岁以下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2001年9月~2002年8月期间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5岁以下腹泻患儿进行调查。收集腹泻患儿粪便标本检测轮状病毒并对轮状病毒阳性标本用ELISA、PCR法进行分型研究。结果 共检测标本775份,轮状病毒阳性274份,检出率35.35%;血清分型发现,轮状病毒腹泻G分型以G3(40.15%)和G1(28.42%)为主要流行株,基因P分型结果以P[4](39.68%)为主,尚发现较多不常见G/P组合和未分型病毒株。结论 苏州市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以G3和P[4]最多见,但有较多未分型病毒株,应继续进行轮状病毒腹泻的监测。  相似文献   

7.
2009年广州地区轮状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引起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Rotavirus,RV)的血清型特征。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ASA)及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NestRT—PCR),对2009—01/12来自广州地区5间监测医院的5岁以下腹泻门诊患儿粪便标本,进行RV抗原检测和血清型分型。结果检测腹泻门诊患儿粪便361份,男性228份,女性133份,经ELISA法检测RV抗原阳性的标本146份(阳性率为40.44%),男性阳性率39.04%,女性阳性率42.86%;7~12月龄RV腹泻患儿最多,占45.21%;秋冬季为(1月,10~12月)为发病高峰季节,占76.71%;对132份ELISA阳性标本进行G、P分型,G分型中主要为G1型(43.94%),其他依次为G3型(28.03%),G1+G3混合型(24.24%),G9型(1.52%),G1+G9型、G1+G3+G9型及未分型均为(0.76%);P分型中主要为P[8]型(47.73%),其他依次为P[4]型(25.76%),P[4]+P[8]混合型(23.48%),未分型(1.52%),P[6]+P[8]混合型(0.76%);G型和P型组合情况以G1P[8]型多见,33株,G3P[8]次之,18株。结论RV是广州地区2009年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RV腹泻阳性率男女无差异,主要高发于秋冬季,RV发病以7~12月龄人数最多,G、P分型分别以G1和P[8]为主要流行毒株,组合型G3P[8]为流行优势株,混合感染亦很常见。  相似文献   

8.
农村婴幼儿病毒性腹泻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预防控制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流行提供病原学和流行病学依据。方法以河北省卢龙县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因腹泻住院治疗的患儿为监测对象,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腹泻病患儿进行检测调查。结果1236份粪便样本轮状病毒阳性率为46%;398份轮状病毒阴性样本中杯状病毒阳性率为31.6%;2种病毒腹泻感染率以12月龄的患儿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39.3%和27.4%,其中轮状病毒9月龄患儿感染率为26.1%.6月龄为14.4%;而杯状病毒6,9,3月龄患儿感染率分别为25.6%,17.9%和16.2%。轮状病毒和杯状病毒感染发病月份基本一致,主要集中在当年12月至次年2月,分别占全年病例的86%和65%。轮状病毒毒株鉴定结果:G3型(45%)最常见,其次为G1型(35%),Q型(8%),G4型(3%),G9型(0.6%),混合感染(1%),未分型(8%);杯状病毒经DNA测序均属于诺瓦克病毒(NLV)GⅡ遗传组。流行株为NLVGⅡ-4,GⅡ-7和GⅡ-3。结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病原主要是轮状病毒,其次是杯状病毒。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呼和浩特地区2008年6月~2009年5月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rotavirus,RV)的基因型。方法采集内蒙古妇幼保健院2008年6月~2009年5月所有≤59月龄的住院腹泻患儿粪便标本313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RV;对RV抗原阳性的标本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nested RT-PCR)对6种流行的VP7基因型(G1、G2、G3、G4、G8、G9)和5种流行的VP4基因型(P[8]、P[4]、P[6]、P[9]、P[10])进行分型;最后整理数据,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13份粪便标本中,125份为RV抗原阳性(39.94%)。对阳性标本进行VP7基因分型,结果为G1型64.8%(81/125)、G2型2.4%(3/125)、G3型14.4%(18/125)、G9型0.8%(1/125)、G1+G3混合型16.8%(21/125)、G2+G3混合型0.8%(1/125);进行VP4基因分型,结果为P[8]型84.0%(105/125)、P[4]型4.0%(5/125)、P[8]+P[4]型1.6%(2/125),13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婴幼儿轮状病毒(HRV)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方法]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福建省婴幼儿腹泻粪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核酸(HRVRNA)电泳。[结果]2012份标本中轮状病毒阳性率48.7%。RNA分型:A组长型858株,短型117株,长短混和型4株;C组1株。秋冬季腹泻标本阳性检出率56.9%(769/1351),春夏季阳检率31.9%(211/661)。[结论]A组轮状病毒是福建省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主要病原,其长型与短型的流行在不同年份和不同地区呈动态变化的趋势,10年来的流行毒株以A组长型为主。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是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流行最严重的疫区 ,其发病人数占全国发病总数的 1/3左右[1] 。笔者分析了山东省HFRS流行特征及其变化 ,旨对HFRS综合防制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1 .流行概况 :在 1995~ 1998年HFRS发病率为 19.19/10万 ,病死率为 0 .42 % ,分别比 1990~ 1994年发病率 10 .15 /10万和病死率 0 .90 %上升和下降 (χ2 =12 784.47,P <0 .0 0 0 1;χ2 =10 5 .12 ,P <0 .0 0 0 1)。HFRS发病高峰在 1995年 ,发病率为 2 6 .0 8/10万 ,病死率为 0 .48%。山东省共有141个县 (区 ) ,1990~ 1998年HFRS发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宁波地区新生儿轮状病毒流行株VP7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特点以及遗传变异规律。方法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检测新生儿病毒性腹泻便样中的轮状病毒核酸;选择特殊电泳带型样品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VP7全基因并测序;测序结果利用DNAstar和Blast软件进行比对。结果通过PAGE发现11份样品中有9份阳性样品,其中带型为4-2-3-2的有7份,带型为3-2-2-2和4-2-1-2的各1份。3种带型各选一株进行VP7基因的扩增并测序,测序结果经分析发现,06NB3和06NB9与G1型标准株Wa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4.4%和91.5%,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7.4%和94.8%,06NB2与G3型标准株YO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5.3%,氨基酸的同源性为96.6%。结论宁波地区在新生儿中有A组轮状病毒流行,其电泳带型以典型的4-2-3-2为主,也可见特殊带型。06NB3和06NB9的VP7基因片段属G1型,06NB2则属于G3型。06NB3与国内外近几年流行的G1型毒株基因序列有较大差异,06NB9和06NB2则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2016-2017年青海地区腹泻患者轮状病毒基因分型及流行病学分布。方法 收集门诊及住院部腹泻的粪便标本238份,采用实时荧光PCR法对轮状病毒A组进行检测,阳性标本进行VP7基因扩增和测序。结果 238份粪便标本中,通过实时荧光PCR 检测到轮状病毒A组阳性67份,阳性率为28.15%(67/238);对67份轮状病毒A阳性标本进行VP7蛋白检测和测序,测序后得到29份核苷酸序列,用Clustral X Bootstap NJ Tree软件构件进化树,分析发现2016年3月-2017年12月青海轮状病毒以G9P8型为主,共26株,占89.66% (26/29),G2P4型2株(2/28),G3P8型1株(1/28), 轮状病毒腹泻发病高发季节为9-12月,其中以12月份检出最高,占总数的61.19%(41/67)。病人以成人为主,成人和5岁以下儿童比例为1.73[DK]∶1。结论 2016-2017年青海地区轮状病毒以流行病毒株G9P8型为主。  相似文献   

14.
曹芳芳  沈樟 《现代预防医学》2015,(19):3515-3517
摘要:目的 掌握湖州市病毒性腹泻的疫情及引起病毒性腹泻不同病原体的流行特征,为湖州市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腹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收集2013年5月-2014年4月就诊于湖州市中医院5岁以下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426份。用ELISA方法检测人轮状病毒,阳性标本选用巢式PCR进行G血清型和P基因分型;人杯状病毒、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用RT-PCR或PCR方法检测。结果 426份标本中178份(41.78%)至少检出4种病毒中的一种。其中人轮状病毒阳性率最高,(18.78%),其次为人杯状病毒(15.73%),肠道腺病毒和星状病毒检出率较低,分别为3.99%和3.29%。轮状病毒G血清型中以G3型(38.75%)为主,其次是G1型(22.50%),P基因型中以P[8]型(66.25%)为主,其次是P[4](13.75%),G3P[8]为最常见的G血清型与P基因型组合,占22.5%,其次为G1P[8]占13.75%。结论 病毒性腹泻是本地区5岁以下婴幼儿急性腹泻比较常见的形式。其中以轮状病毒引起腹泻为主,G3P[8]为主要流行株。长期的系统监测对疫情预防和控制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2006年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的基因分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掌握河北省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的基因型别的分布与特点。方法:于2006年1月至12月采集在卢龙县妇幼保健院、卢龙县中医院、河北省儿童医院就诊住院的0~59月龄婴幼儿腹泻患者粪便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标本中HRV抗原,对部分阳性标本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进行HRV G血清型和P基因型分型。结果:454份标本HRV抗原阳性率为47.6%(216/454),G血清分型检测101份标本以G3型为主,占64.4%(65/101),P基因型检测73份标本,以P[8]型为主,占87.7%(64/73),G/P优势组合型以G3P[8]为主,HRV抗原阳性率高峰在11、12、1月份,分别为83.3%、72.9%和56.0%。结论:HRV是河北省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流行的主要血清型为G3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监测2010年云南昭通地区秋冬季腹泻患儿感染轮状病毒的流行趋势,了解流行毒株的基因型特征。方法 2010年9—12月在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采集94份就诊的腹泻患儿粪便,应用胶体金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及PAGE电泳等方法,对样品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其中8份阳性样品进行VP7基因测序分析及基因型分型。结果腹泻病患排泄物中轮状病毒抗原阳性比例为54.3%(51/94);8份轮状病毒基因序列分析,其中7份为G1型,1份为G3型;核苷酸同源性分析发现检测样品中轮状病毒主要与在中国辽宁、印度和泰国发现的流行株相似。结论 2010年昭通地区秋冬季患儿腹泻主要由轮状病毒引起,其中以G1型为主,其次为G3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病毒性腹泻患者中人轮状病毒(Human Rotavirus,HRV)的感染情况及毒株流行特点。方法:收集杭州市239份疑似病毒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RT-PCR法进行HRV抗原及核酸检测。。其中HRV阳性核酸应用巢式RT-PCR进行轮状病毒分型检测。结果:239份粪便标本中HRV抗原阳性为44份(18.4%),HRV核酸阳性为55份(23.0%),其中G血清分型:G3型15份(27.3%),G1型9份(16.4%),G2型为7份(12.7%),G9型为1份(1.8%),G2+G3混合感染1份(1.8%),未分型22份(40%)。结论:A组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体,同时也可引起成人腹泻散发流行,成人A组轮状病毒流行季节和流行株与婴幼儿一致,G3为主要流行株,且同时存在多种血清型流行,未分型标本的比例较大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diversity of rotavirus strains recovered from young children in Lagos, Nigeria, during December 1996-January 1997. In total, 287 children, aged 1-60 month(s), presenting with diarrhoea to the Gbaja Health Centre of Massey Street Children Hospital and the Lagos University Teaching Hospital,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Rotavirus-positive specimens were characterized by monoclonal antibod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for VP6 subgroup and VP7 serotype an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for VP4 genotype and VP7 strains (that were non-reactive to ELISA). Of 84 samples tested for VP6 subgroup epitope, subgroup II was predominant (51%) with only a few subgroup I strains (4%), while many could not be typed at all (45%). For the VP7 serotypes, G1 was the most prevalent strain (45%), followed by G3 strains (5%). Neither G2 nor G4 strains were found, although mixed G1/G2 has been report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Nigeria. Of strains that were non-reactive to ELISA, 29 (34%) could not be typed by PCR for G type. A subset of 23 samples was selected on the basis of RNA electropherotype, VP7 serotype, and included nine strains of VP7 that were non-reactive to ELISA. VP4 genotype of this subset was determined by PCR, and the most prevalent genotype was P[6] (30%), followed by P[8] (26%). Only one P[4] strain was identified. This study has shown the diversity of rotavirus strains circulating in West Africa.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