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我国对非法行医现象的治理多是从完善执法体系、加大打击力度的方面入手,尽管近几年来取得一些成效,但非法行医现象依然猖獗。除了打击为主的工作方式,更应开拓思路,变堵为疏,从发现和了解非法行医主客体人群的认知、行为动机开始,深入探究根源,对症下药,瓦解非法行医存在的市场,结合多种手段内外共管以实现对非法行医现象的彻底遏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非法行医现状、原因、危害及查处情况,为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制定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历年打击非法行医资料进行研究。结果:随着打击非法行医工作的深入开展,非法行医逐年减少,但引起非法行医根本成因及现象仍然存在,严重干扰医疗卫生秩序。结论:打击非法行医除完善法律法规,需政府组织卫计生、工商、公安、药监等部门共同参与,采取综合对策,建立长效治理机制,才能从源头上遏制非法行医。  相似文献   

3.
非法行医是指违反法律法规而从事的一切医疗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指出,自然人作为非法行医的主体,其客观表现为:(1)未经批准擅自开办医疗机构行医;(2)非医师行医的。从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颁布以来,尽管卫生部门多次组织开展打击非法行医的活动都取得显著成绩,但是我国非法行医现象仍屡禁不止,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医疗秩序,直接侵害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是社会的一大公害,群众反映强烈。  相似文献   

4.
非法行医行政处罚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非法行医的存在有着其复杂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因素,治理非法行医也是当前一大社会性难题。本文就目前在对无证非法行医日常执法中普遍存在的调查取证难,行政处罚与执行难等一系列制约依法追究当事人刑事责任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合相关法规并从实际工作角度提出解决非法行医案件中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和建立长效机制及形成综合治理等对策,为今后有效治理非法行医和提高办案质量及执法工作效率,降低政执法风险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非法行医难以治理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卫生执法已陷入这样一个难堪的怪圈 ,卫生行政部门虽然多次对非法行医活动进行了治理和打击 ,依法取缔了一批又一批非法行医的诊所 ,但非法行医现象仍大量存在 ,由此而引发的医疗事故时有发生 ,对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医疗市场。非法行医的现象缘何屡禁不止 ?本文通过我市医疗市场的调查 ,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结合国务院体改办等 8个部门共同制定的《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对策 ,加以探讨。1 难以治理的原因1.1 现行的《医疗机构设置规则》不适应医疗市场的需求改革开…  相似文献   

6.
非法行医分析及对策措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分析探讨非法行医的根源和解决措施,作者通过对浙江省部分地区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分析各类非法行医行为,认为计划经济时代的医疗卫生体系已不能适应目前的经济发展及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要,卫生资源配置、人才结构、管理模式、保障体系不健全是产生非法行医的根源。须通过健全初级医疗服务体系、完善医疗服务市场,合理调整和控制医疗收费,建立健全农民和低收入者医疗保险保障体系,以及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来逐步解决非法行医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卫生行政部门对非法行医进行专项整治,加大了打击力度,取缔了大批非法行医的诊所和游医,但非法行医现象仍存在,形势不容乐观。结合工作实践及体会,就一起非法行医行政处罚案例探讨打击非法行医的一些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金坛市2005—2012年非法行医现状的调查,综合分析非法行医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对长效治理的对策进行了探讨,期望为打击非法行医提供决策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12-2014年宁夏地区无证行医结案案件查处基本现状,分析卫生监督机构对无证行医案件查处情况,行政处罚程序及行政处罚结果,为打击非法行医卫生监督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及治理对策。方法统计汇总2012-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信息报告系统网报的全区无证行医结案案件查处信息。结果全区无证行医案件查处地区间存在不平衡;2014年无证行医案件查处简易程序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前两年(P<0.05),平均罚款金额明显减少(P<0.05)。结论打击非法行医工作须各地市平衡打击,不断加大行政处罚力度;还需在政府主导下,多部门联动,从源头治理,加以科学的宣传和评价。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一提到“非法行医”现象,我们往往自觉不自觉地与“个体诊所、门诊部”以及一些民营医疗机构的行为联系起来,认为这是扰乱医疗市场秩序的主要矛盾和问题。而对公立医疗机构中的一些非法行医现象往往就“关注”得比较少一些,应该说,当前在公立医疗机构中确实普遍存在着大家一直“习以为常”的一些非法行医行为和现象。对此,必须引起医院管理者们的高度重视,立即采取行动,予以纠正。现仅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的角度,列举一些常见的非法行医行为。  相似文献   

11.
非法行医现象是社会的一大毒瘤,严重危害着人们特别是低收入者的身体健康。本文通过举报、明察暗访、严密调查取证与法规研究、案例分析等手段,详细分析了非法行医的各类表现形式与种类,并积极探索了一些有益有力的打击非法行医措施。文中探索实施的非法行医识别措施、严格卫生行政执法、重大案件实行移交与全民健康教育措施等对打击非法行医现象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医疗安全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苏州市由于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医疗保障体系尚不完善,非法行医现象依然存在。近几年来,全市持续保持打击非法行医的高压态势,执法力度日益加强,但非法行医现象至今仍未绝迹,甚至有蔓延趋势。现通过对非法行医存在原因的分析,探讨对策,以进一步加强打击非法行医力度,规范医疗服务市场,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3.
最近,卫生部全国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发出集中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宣传活动的通知。通知指出:目前,各级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以下简称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正在根据《关于做好全国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总结评估工作的通知》(卫发电[2006]119号)精神,认真组织开展专项行动总结评估工作。结合总结评估工作,各地组织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14.
非法行医现象的法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界定了非法行医的概念 ,探讨了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打击非法行医现象的各项措施 ,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应对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自国务院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开展打击非法行医行动以来,各地卫生行政部门采取了很多创新措施,多次组织开展打击非法行医活动。但是非法行医现象仍屡禁不止,特别是外来非法行医活动得不到有效遏制,这样会给老百姓的健康生活带来严重的损害。为此,笔者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对外来非法行医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制对策,以期引起各方重视。  相似文献   

16.
查处非法行医的困惑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法行医屡打不绝,甚至死灰复燃,成为当前影响卫生行政部门形象的一大因素。本文试就当前依法查处打击非法行医面临的困境及对策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大兴区非法行医现状,为制定卫生监管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大兴区卫生监督打击非法行医统计报表和整治工作情况报告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5年间共取缔1 311户次,收缴和销毁非法行医药品12 300余公斤。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2人,尝试在公安机关协助下对无证非法行医人取证,建立无证行医处罚信息公示,发放打击非法行医宣传材料5万余份。综合治理使得非法行医初步得到遏制。结论:由于非法行医的存在有着其复杂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因素,治理非法行医仍是当前一大社会性难题,需要在政府的主导下全社会共同努力,从控制源头入手规范管理,标本兼治,综合整治,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为了严厉打击、治理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和非法行医等违法行为,促进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维护公平竞争,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保障广大人民身体健康,对于那些非法食品加工窝点,非法行医诊所等必须实施卫生行政取缔,由于手段严厉且多需要当场实施,因而执行阻力大.若不周全安排,就会出现现场围哄、暴力冲突的场面,因此寻求相应对策是当前卫生行政执法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该文指出非法行医屡禁不止的社会危害性,分析非法行医屡禁不止的客观原因,并提出了规范依法行医、净化医疗市场秩序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 ,受经济利益驱动 ,非法行医现象迅速滋生蔓延。打击和取缔非法行医行为是整顿和规范医疗市场秩序的重要内容 ,是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利益的必然要求 ,也是卫生监督执法部门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自1995年以来 ,襄阳区 (2 0 0 1年 12月撤县建区 ,现仍保留县级体制和职能 )卫生局充分履行职能 ,依法规范境内医疗市场秩序 ,出重拳打击非法行医行为 ,取得显著成效。本文旨在通过对 1995年 1月— 2 0 0 2年 1月我区执法过程中积累的 6 13例非法行医案例进行分析 ,探讨非法行医现象的危害及对策 ,供同行参考。1 资料来源本文分析的 6 13例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