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维生素D (Vit D)是一类脂溶性类固醇激素,对人体内钙的代谢平衡、骨骼形成,免疫调节、细胞增殖等具有重要作用。妊娠妇女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体内Vit D的缺乏或不足已成为全球普遍存在的现象,Vit D缺乏的流行现状及临床影响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孕妇血清Vit D水平与孕周长短、妊娠期糖尿病(GDM)、肥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  相似文献   

2.
维生素D(Vit D)是一种类固醇衍生物,对人体具有重要作用,Vit D缺乏可导致多种疾病。近年来发现孕期Vit D缺乏现象严重。本文主要从孕期Vit D缺乏对新生儿不良出生结局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对孕期Vit D补充的认识,减少新生儿不良出生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维生素D(Vit D)缺乏属于全球范围内的一个常见的公共卫生问题。在孕母及后代Vit D缺乏现象尤其多见。Vit D缺乏不仅可导致骨骼方面的疾病,还与过敏性疾病、1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行为疾病的发生有关。人们越来越担心孕期Vit D缺乏对孕母及后代生命健康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孕期Vit D缺乏对孕母及后代生命健康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孕母补充Vit D的意识,实现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4.
我国晚发型VitK缺乏性出血的发病现状和预防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与其他常见的儿科疾病比较而言 ,我们认识晚发型 Vit K缺乏性出血 ( late vitamin K deficiencybleeding)的历史还不长 ,80年代初期晚发型 Vit K缺乏性出血的病例报告才见诸文献 〔1〕,这与七八十年代世界范围对 Vit K缺乏性出血的热门研究形成巨大的反差〔2 ,3〕,究其根源可能为二 ,一是七八十年代感染性疾病是我国儿童的主要危险因素 ,而 Vit K缺乏性出血作为发病率远远低于感染性疾病的一种营养缺乏性疾病不可能成为研究的重点 ;二是我国经典儿科教科书尚未将之以独立的疾病讲述〔4 ,5〕,限制了儿科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伴随疫苗的推广…  相似文献   

5.
郑义  胡速 《中国妇幼保健》2024,(8):1374-1379
目的 探讨妊娠期维生素D(Vit D)水平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2021年在温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妊娠期女性20 282例,采用质谱法测定受试者血清25-羟维生素D含量,分析Vit D缺乏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母婴不良结局的关系。结果 妊娠期Vit D水平为22.00(16.10~29.40) ng/ml, Vit D缺乏(<20 ng/ml)检出率为41.93%,Vit D不足(20 ng/ml≤Vit D<30 ng/ml)检出率34.75%。Vit D缺乏风险随检测孕周和年龄增大而下降;孕次>2次、产次>1次及检测时期BMI值过高是Vit D缺乏的危险因素(OR>1,P<0.05)。相对于春季和冬季,夏季与秋季是Vit D缺乏的保护因素(OR<1,P<0.05)。Vit D缺乏可显著增加子痫前期的发病风险(OR=2.29,95%CI:1.23~4.25,P<0.05)。结论 妊娠期Vit D缺乏或不足现象较为严重,Vit D水平受年龄、孕/产次、季节等多种因素影响,Vit D缺乏是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需加强妊娠期Vi...  相似文献   

6.
维生素(Vit)是维持人体正常和健康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须由外界供应(包括天然食物及部分人工合成的维生素)。它在生理上是参与新陈代谢的必需物质,是机体酶系统中辅酶的重要组成部分,维生素缺乏时,使人体内的某些酶功能失调导致物质代谢障碍,甚至引起各种疾病。因此,维生素与人体生长发育和健康息息相关。根据维生素的溶解性质可以分为水溶性Vit和脂溶性Vit两大类,前者包括VitC和B族(VitB1、B2、B6、B12、叶酸),后者主要包括VitA、D、E、K等。本文就对主要Vit的功能以及缺乏所引起的相关疾病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维生素D(Vit D)参与体内多种代谢,是调节人体钙、磷吸收及代谢的主要有机物质之一。皮肤经日晒可合成Vit D,足量的日晒可供儿童生长发育需要,但肥胖儿童存在户外活动较少,且大多数肥胖儿童存在挑食及偏食,营养成分摄入失衡,故外源性补充及自身合成Vit D量少,体内已摄入的Vit D多储存于脂肪细胞中,直接或间接地导致Vit D生物利用度降低。近年来Vit D受体(VDR)在胰岛β细胞、肌肉细胞、成熟脂肪细胞中逐渐被发现,VDR与小儿肥胖等疾病的关系愈发受到重视。本文就儿童肥胖与Vit D缺乏的关系,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防止传染病由国境口岸传入和传出,为疾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厦门口岸12 891名出入境人员的疾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疾病及指标异常者3 730例,占受检人数的28.9%,其中HIV感染者8例;梅毒感染者18例;肺结核16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1 295例;谷丙转氨酶(ALT)增高1 104例;心电图异常709例;高血压580例。〔结论〕交通员工、出国劳务人员和外籍来华留学人员仍是厦门口岸感染HIV和性病的重点人群,应加强监测;疾病监测工作对控制结核病的传播起着重要作用;应在集中生活的交通员工中推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儿童维生素D(Vit D)营养状况,分析儿童超重肥胖与Vit D营养状况的关系,为儿童Vit D的合理补充、预防Vit D缺乏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收集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健康体检儿童的年龄、性别,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采集空腹静脉血,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结果 共收集7 578名儿童,血清25-(OH)D平均水平为(98.57±39.96)nmol/L,其中男童为(98.58±39.64)nmol/L,女童为(98.56±40.38)n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58名儿童Vit D缺乏 (8.68%)、1 602名儿童Vit D不足 (21.14%),不同性别儿童Vit D缺乏率及不足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儿童血清25-(OH)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D水平随年龄增加逐渐下降;不同年龄儿童Vit D营养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it D缺乏率及不足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χ2趋势=275.266,P<0.05)。超重、肥胖儿童血清25-(OH)D水平低于正常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肥胖儿童Vit D缺乏率及不足率均高于正常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D水平与BMI呈负相关(P<0.001)。结论 广州地区学龄儿童和超重肥胖儿童Vit D营养状况均较差,应重视儿童尤其是学龄儿童、超重、肥胖儿童Vit D的合理补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哈尔滨市城区初中生维生素D(Vit D)缺乏的流行现状,并探究其影响因素,为本地区青少年Vit D缺乏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抽取哈尔滨市城区某中学6~8年级的所有学生,对其进行血清Vit D指标含量的测定及自拟问卷调查。结果 本次共调查565名初中生,血清25-(OH)D平均水平为(15.25±6.98)ng/ml,Vit D严重缺乏率、缺乏率、不足率以及充足率分别为19.47%、62.12%、16.28%和 2.12%。人口学特征分析显示,女生、年龄较低以及父母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学生,其血清25-(OH)D水平相对较低,而Vit D缺乏率相对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it D的来源情况分析显示,25.31%的学生每天补充Vit D制剂,但其中只有18.18%的学生补充量超过600 U/d;36.46%的学生每日饮奶量超过250 ml;74.87%的学生每日户外活动时间超过30 min。经常饮奶、饮奶量较多以及每日户外活动时间较长的学生血清25-(OH)D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年龄越大、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每日户外活动时间越长的学生血清25-(OH)D水平越高。结论 哈尔滨城区青少年Vit D缺乏状况较为严重,影响因素较多。亟需及早采取有效措施,以改善本地区Vit D缺乏的流行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