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浅议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预防和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发生突然,有些化学物扩散迅速,危及范围广,主要是以刺激性气体和窒息性气体为主,严重危害职工安全健康、污染环境,给国家和民众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本文针对1999年第二、三季度全国和本市发生的多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原因加以探讨和分析,为今后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提出对策。1重大急性职业中毒事故案例1.1上海闵行区“硫化氢中毒”事故1999年5月1日上海市闵行区诸翟自来水管理站地面水厂,因清理蓄水池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中毒8人,死亡3人。1.2天津“苯中毒”事故 19…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常州市急性职业中毒事故进行原因分析,为制定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析常州市2010—2013年8例急性职业中毒诊断案例,总结常州市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原因。结果常州市急性职业中毒事故时有发生,但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均末接报。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原因主要为设备老化,跑冒滴漏;违章作业,盲目施救;职业安全意识淡薄;投入不足,防护不佳。结论为做好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控制工作,该市用人单位应强化管理,落实主体责任;监管部门应抓住重点,加大监管力度;政府部门应广泛宣传教育,健全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10年来我市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事故13起,死亡16人.现对这些事故进行分析,探讨其规律为提出防止此类事故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根据1986~1995职业病报告的资料,10年间我市共发生各类急性职业中毒事故13起,中毒共106例,其中死亡16例,占中毒人数的15.1%;发生的职业中毒病名有9种(见附表).严重的一起是迈气中毒,中毒43例,其中死亡3例;发生次数最多的是硫化氢中毒,共4起中毒16例,死亡8例;从产业系统分析,乡镇企业最多,共发生7起73例,占10年间发病数的68.87%,其中死亡12例,占总死亡数的75%,从区域看,市中区7起,江油、…  相似文献   

4.
邹观湘  陈惠文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12):2446-2447
目的分析衡阳市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发生原因,为制订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2-2008年所发生的职业中毒事故的资料,对其中毒类别、中毒原因、经济类型及行业分布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02-2008年共发生急性职业中毒20起,中毒322例,死亡6人;中毒化学物质以砷化氢为主,占40%;中毒原因为某些企业新建、改建项目未经过卫生部门审查,占40%;经济类型以个体、民营为主;行业分布以化工、冶炼为主,分别占50%、45%。结论加强对个、私、民营企业中小冶炼、小化工的职业病防治管理,落实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查,从源头控制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1989至2003年全国重大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特征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14  
目的探讨我国重大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特点,为制定职业中毒的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89至2003年15年间全国报告的重大急性职业中毒资料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结果(1)15年间全国共报告重大急性职业中毒事故506起,中毒患者4657例,总的中毒率为54.8%,总的中毒死亡率为16.5%,平均中毒年龄(31.9±9.8)岁,平均中毒死亡年龄(33.7±10.3)岁;男性多于女性。(2)直接导致职业中毒的化学物超过112种,主要以硫化氢、一氧化碳、苯及其同系物、金属和类金属、二氧化碳为主,不同行业职业中毒的化学物有所不同。(3)急性重大职业中毒事故以化学、制造、水处理、开采、建筑等行业多发,清洗、检修、生产、采矿、挖掘等岗位的危险性为高,事故相对集中发生在4~8月份。结论(1)我国重大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危害严重;(2)我国重大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在高危行业、重点毒物和主要岗位有明显的集中趋势;(3)不同行业的职业中毒呈现不同的特点;(4)强化管理是预防控制职业中毒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青海省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特点及原因,为更好地制定防治对策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青海省1987—2008年急性职业中毒病例和职业卫生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近20年来青海省共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事故38起,中毒156人,死亡11人。结论青海省急性中毒事故仍然严重。应重点加强对化工、冶炼等工业系统和氯气、一氧化碳、砷化氢等急性职业中毒的防治,加大对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7.
表中所列只是个人见闻到的较大事故。很多地区、很多部门发生过类似的大小事故,例如硫化氢中毒与缺氧窒息,公开报道者至少几十篇。这些事故的特点有三:1.有些事故发生情况完全相同,例如液氨、液氯钢瓶在汽车运输过程中爆炸已有多次,殃及很多人。有的事故反复发生于同一部门,例如表中3、10二次硫化氢中毒,发生于同一城市建设局下属污水站。据了解,约在1950年,该局在阴沟操作的工人中已有人因硫化氢中毒死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湘潭市1990-2009年期间49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发生的原因,为防止事故再次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事故进行时间分布、行业分布、毒物类别、发生原因等要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湘潭市急性职业中毒的年发病率为44.66/10万,急性职业中毒人年死亡率为6.59/10万;后10年中毒事故率明显减少(χ2=24.25,P〈0.01),但中毒危害程度严重,其发病率和中毒死亡率分别超过前10年的4.79倍和3.54倍P〈0.01);化工行业急性职业中毒的年发病率高达310.47/10万,高于其他行业299.29倍(χ2=1230.35,P〈0.01);毒物类别以砷化氢、一氧化碳、氯气、硫化氢中毒为主;事故主要原因为无安全防范意识和个人防护用品。结论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毒物的卫生监督管理和职工的防毒知识教育,可有效降低急性职业中毒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柳州市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规律,为探索急性职业中毒的预防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本市1991-2007年间35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相关资料并分析.结果 1991-2007年间共发生35起中毒事故共中毒107人、死亡44人.1999-2007年间发生的急性职业中毒24起、中毒人数81人、死亡人数30人,年平均数分别是1991-1998年间发生的1.9倍、2.7倍和1.8倍;中毒事故以金属冶炼多发(31.4%),高毒类化学毒物引起的事故居首位(68.6%),主要为砷化氢、硫化氢及一氧化碳;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为缺乏职业病防治知识和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结论 加强企业职工职业病防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是预防急性职业中毒发生的重点,同时也应加强硫化氢和砷化氢等高毒类化学毒物中毒事故控制对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3年急性职业中毒与事故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解我省急性职业中毒的特点与发生原因,使有关部门和单位更好地制订防治对策与措施,我们对1996~1998年全省报告的急性职业中毒结果进行初步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内容  资料来源于1996~1998年全省急性职业中毒的统计报告。根据其报表的规定,主要内容有患者一般情况、工业系统、中毒物、病种、专业工龄及中毒原因的调查。2 结果21 1996~1998年全省共报告急性职业中毒127例,其中重大中毒事故10起,中毒56人,死亡19人。22 急性职业中毒患者的工业系统分布见表1。23 发生急性职业中毒的毒物种类有:硫化氢33例,一氧化碳24例,苯的…  相似文献   

11.
2006-2010年广东省职业中毒特点分析与防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2006-2010年广东省职业中毒发生特点,探讨防治要点。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06-2010年网络直报的广东省职业中毒病例,对病例基本情况、职业史、疾病特征、行业分布和企业性质等内容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6-2010年共报告职业中毒582例,男性334例(57.38%),女性248例(42.61%),年龄集中在16—48岁之间,中位数为30岁;工龄中位数是1年3个月。报告的死亡病例共8例,死亡率1.37%(8/582)。2006年职业中毒病例最多(151例),每年职业中毒病例占职业病总数从2006年的53.74%(151/281)降至2010年的25.66%(145/565)。病例以慢性职业中毒为主,占70.62%(411/582),引起慢性职业中毒以苯为主,占慢性职业中毒病例的46.96%(193/411);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共95起(一般事故89起、重大事故6起),急性中毒171例,引起急性中毒主要为二甲基甲酰胺,占22.81%(39/171)。由有机溶剂引起的职业中毒5年共有439例,占总病例数的75.43%(439/582),其中有机溶剂引起的新发急性中毒事故72起,占急性职业中毒事故起数的75.79%(72/95)。病例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占62.89%(366/582)。单位规模以小型为主,占35.05%(204/582);经济类型主要以私营独资企业为主,占39.18%(228/582)。同时,发生3例及以上职业中毒事故的工厂数占发生职业中毒事故工厂总数的11.74%(35/298),其中≥10例的工厂有6家占2.01%(6/298)。结论广东省职业中毒发生情况不容乐观,防治重点是慢性职业中毒,特别是有机溶剂类;应重点监督制造业、中小型企业的防治工作,加强健康体检和培训;同时应加强防控群体性职业中毒。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云南省急性职业中毒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全省的急性职业中毒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19年12月,收集云南省2004至2019年报告的急性职业中毒事件信息,对事件流行病学分布、事件分级、行业特点、毒物种类和中毒原因等要素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云南省2004至2019年累计报告47起急性职业中毒事件,中毒病例...  相似文献   

13.
对2006—2020年“国家职业病与职业卫生监测信息系统”中甘肃省223例职业性急性中毒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08年中毒发病例数最多,工龄<1年中毒发病例数最多;引发中毒人数居前三位的毒物是氯气、一氧化碳、混合气体(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硫化氢中毒死亡率最高;私有企业中毒发病例数高于国有企业。提示甘肃省监管部门应当关注重点行业、重点人群的职业中毒危害,加大监管力度,减少职业性急性中毒的发生,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006—2010年贵州省职业病新发病例的发病规律,为制定职业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6—2010年贵州省职业病报告卡,对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分析。结果 2006—2010年贵州省职业病新发病例930例,死亡54例(总病死率5.8%);尘肺病占85.6%,急、慢性职业中毒分别占4.4%和8.7%;非公有制企业新发病占58%,高于公有制企业;有色金属和煤炭行业是职业病高发行业,新发病例共占64%。结论贵州省职业病防治形势不容乐观,需要政府、企业、劳动者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宜兴市2006—2010年急性农药中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2006-2010年宜兴市急性农药中毒情况.方法 对急性农药中毒报告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0年急性农药中毒356例,死亡37例.生产性中毒多发于第3季度,男性高于女性,45岁以上的病例近85%;非生产性中毒,女性高于男性,没有明显的高发季度和年龄段.甲胺磷是引起急性农药中毒及死亡的主要农药品种.自服、个体防护不良和误服是急性农药中毒的3大原因.结论 禁止使用甲胺磷等高毒有机磷类农药、开展职业健康教育、对重点人群进行心理疏导及加强农药管理等是降低急性农药中毒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四川省职业中毒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职业中毒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职业病网络直报系统中四川省2006 - 2016年全部职业中毒报告病例,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各年度急慢性职业中毒构成(χ2 = 113.239,P<0.001)、病死率(χ2 = 19.632,P<0.001)有差异,病例共434例,死亡23例,平均年龄40.76岁,41~50 岁年龄组病例最多(占 40.55%);男女性别比为 3.57∶1,男女急慢性职业中毒构成有差异(χ2 = 8.565,P = 0.003);平均工龄为7.78年,各工龄组的急慢性职业中毒构成有差异(χ2 = 80.781,P<0.001);中毒毒物以苯中毒为主,一氧化碳次之;各行业类型、企业规模、经济类型的急慢性职业中毒构成均存在统计学差异(χ2 = 60.197,P<0.001)、(χ2 = 37.882,P<0.001)、(χ2 = 54.434,P<0.001)。成都市、攀枝花市、宜宾市等城市中毒病例占据全省大部分,其中成都位列第一。结论 四川省职业中毒情况问题不容小觑,急性职业中毒多于慢性,41~50 岁人群为高危人群,男性危险性高于女性,苯、一氧化碳等为高危毒物,小型、私营企业职业中毒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7.
深圳市2006—2010年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深圳市2006—2010年食物中毒发生情况,了解食物中毒发生规律与特点,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深圳市2006—2010年食物中毒的发生时间、发生场所、中毒原因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深圳市2006—2010年共发生食物中毒185起,中毒人数1 875人,无死亡病例;主要发生在5-9月份,共发生133起,占总起数的71.89%;以集体食堂和饮食服务单位发生食物中毒最多,占总起数的80.00%;微生物为主要致病因素,占总起数的74.05%。结论应加强食物中毒高发季节集体食堂和饮食服务单位的卫生监督检查,把食物中毒防治工作的重点放在预防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上,并加强食品安全饮食卫生知识的宣传和培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职业性急性中毒原因及中毒报告必须及时的重要性.方法 统计分析2002-2008年间河池市职业性急性中毒资料.结果 6年间共发生职业性急性中毒事故7起,中毒22人,死亡2人.其中砷化氢中毒3起,氨、硫化氢、一氧化碳、苯各1起.结论 职业性急性中毒原因主要是砷化氢中毒,其余为氨、硫化氢、一氧化碳、苯中毒;发生中毒的企业报告不及时,给诊治造成延误,故应加强职业卫生和职业性急性中毒报告的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