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HBV可感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在细胞内复制。HBV感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与隐性HBV感染有关;与围产期母婴传播相关;影响机体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状态,使HBV持续感染;也与病情的轻重及反复有关。  相似文献   

2.
HBV可感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在细胞内复制。HBV感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与隐性HBV感染有关 ;与围产期母婴传播相关 ;影响机体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状态 ,使HBV持续感染 ;也与病情的轻重及反复有关。  相似文献   

3.
母亲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BV感染对围生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胃液HBsAg、HBeAg在HBV宫内感染中的作用。方法:收集HBsAg阳性住院待产孕妇血清和其新生儿血清及胃液,采用ELISA方法对其HBsAg进行检测。结果:53例孕妇血清经实验室复查,HBsAg均阳性,其中HBeAg阳性孕妇18例。53例新生儿共有16例胃液HBsAg阳性,18例HBeAg阳性孕妇所产的新生儿有7例胃液HBeAg阳性。共有3例新生儿外周血HBsAg阳性,其中有2例胃液HBsAg阳性,1例胃液HBeAg阳性。结论:新生儿胃液HBsAg与HBV宫内感染有一定的联系,提示新生儿HBV的感染可能通过消化道途径。  相似文献   

5.
母亲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BV感染对围生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母亲HBV感染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HBV宫内感染中的作用。方法用套式多聚酶链反应(nPCR)法分别检测41例HBsAg阳性、12例HBsAg阴性而其他标志物阳性和16例乙肝血清标志物全部阴性的孕产妇及其新生儿血清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HBVDNA。结果HBsAg阳性产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HBVDNA阳性率为31.7%(13/41);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感染率与血清HBeAg和HBVDNA的状态及水平无关(P>0.05);新生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BVDNA阳性率在母亲血清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BVDNA均阳性组显著高于仅血清阳性组;母亲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BVDNA阳性组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1例母亲血清HBVDNA阴性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BVDNA阳性,其新生儿血清中检出HBVDNA。结论母亲HBV感染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有可能作为载体导致HBV宫内感染。  相似文献   

6.
HCV感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丙型肝炎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型肝炎慢性化的机制至今尚不清楚,近几年来,人们发现丙型肝炎病毒(HCV)可以感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并证实和HCV的致病机理及慢性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本文综合有关文献,就HCV感染PBMC的机制及其对人体免疫功能,丙型肝炎的病变过程及治疗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Toll样受体3(TLR3)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上的表达情况,探讨TLR3与PBMCHBV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随访228例HBsAg阳性孕妇至分娩,免疫荧光双标记法检测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PBMC涂片上HBsAg及TLR3。结果 228例HBsAg阳性孕妇有64例(28.07%)PBMC HBsAg阳性;161例(70.61%)TLR3表达阳性;TLR3在PBMC HBV感染组和非感染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944,P<0.000 1);新生儿有35例(15.35%)PBMC HBsAg阳性;HBsAg阳性孕妇PBMC上TLR3的表达与新生儿PBMCHBV宫内感染有关(χ2=12.354,P<0.000 1)。结论 TLR3可能是HBsAg阳性孕妇PBMC HBV感染的一个保护因素(OR=0.181,95%CI=0.091~340);也是PBMCHBV宫内感染的保护因素(OR=0.279,95%CI=0.133~0.585)。  相似文献   

8.
雷建平 《冶金防痨》1997,7(4):265-267
探讨结核病人外周单个核细胞PCR结果转阴时间。方法 对15例确诊为活动性肺核病人进行正规抗痨,追查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结核PCR结果转阴性的时间,同时检测10例三年前涂阳肺结核已治愈者的血单个核细胞结核菌PCR。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定量检测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PBMC及血清中HBV-DNA含量.结果 49例慢性乙肝患者PBMC及血清中HBV-DNA阳性率分别为44.9%(22/49),51.0%(25/49),两者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具有一致性;血清HBV-DNA高水平组PBMC的HBV-DNA含量与低水平组比较,两者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1);血清HBV- DNA高水平组PBMC的HBV-DNA阳性率(100%)与血清低水平组PBMC的HBV-DNA阳性率(42.9%)比较,两者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在24例血清HBV-DNA阴性患者中,发现5例PBMC HBV-DNA阳性.结论 PBMC的HBV-DNA检测可反映病毒在体内的复制程度,是对慢乙肝患者血清HBV-DNA检测有意义的补充,有助于临床上对慢乙肝患者血清病毒复制状态的了解及指导治疗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经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引起宫内传播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双重原位杂交(DISH)技术检测54名谷胱甘肽-S-转移酶M1基因(GSTM1)缺失型的新生儿(其母该基因为表达型)PBMC涂片中GSTM1和乙型肝炎病毒DNA。结果54名新生儿PBMC涂片中检出孕妇GSTM1信号34人,占62.96%;检出乙型肝炎病毒信号18人,占33.33%,检出2者双阳性信号15人,占27.78%。且母-胎PBMC转运与新生儿PBMC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统计学关联(χ^2=9.96,P=0.002)。结论孕期孕妇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PBMC可通过细胞转运途径导致乙型肝炎病毒宫内传播。  相似文献   

11.
母-儿细胞转运在HBV宫内感染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HBsAg阳性孕妇细胞是否可进入胎儿血循环,HBV通过细胞转运使胎儿发生宫内感染的机制。方法以2001年12月至2003年10月由太原市传染病院妇产科进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各123例为研究对象。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SPCR)和半巢式PCR(heminPCR)方法检测母儿细胞转运。结果以GSTM1、ACE基因作为母亲的特异性等位基因,收集到42对信息病例对,其中26例新生儿发生了母儿细胞转运,占61.90%(2642);母儿细胞转运与HBV宫内感染显著相关(χ2=8.58,P<0.01);母儿细胞转运与新生儿PBMCHBVDNA显著相关(χ2=10.10,P<0.01)。结论母儿细胞转运是HBV宫内感染的一个原因,PBMC可能介导HBV穿过胎盘屏障感染胎儿。  相似文献   

12.
HBsAg阳性孕妇细胞转运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HBsAg阳性孕妇细胞是否可进入胎儿血循环,探索母-儿细胞转运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关系。方法 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allele-specfic PCR,AS-PCR)和半巢式PCR(hemi-nPCR)技术扩增新生儿外周血中母亲-S-DNA,判定母.儿细胞转运。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母一儿细胞转运与HBV宫内感染关系。结果 以谷胱甘肽转移酶(GST)M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作为母亲的特异性等位基因,检测42对信息病例对中26例(61.90%。26/42)新生儿发生了母-儿细胞转运。母-儿细胞转运、孕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HBV DNA阳性是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8.40(1.42~49.74),8.78(1.23~62.69)。结论 母-儿细胞转运可能是。HBV宫内感染的重要原因,PBMC可能介导FIBV穿过胎盘屏障感染胎儿。  相似文献   

13.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唾液中HBV DNA水平与牙周状况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肝炎患者中不同口腔卫生指标对唾液HBV DNA状况的影响,探讨牙周健康状况在乙型肝炎传播流行中的意义。方法采用Trizol方法裂解唾液中DNA,氯仿-异丙醇方法进行分离和提取,用荧光定量聚合酶反应PCR法检测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唾液中的HBV DNA含量,并探讨其与菌斑指数(PI)、牙龈指数(GI)、探针深度(PD)之间的关系。结果60例慢性HBV感染者中唾液HBV DNA阳性34例,平均HBV DNA含量为4.16±0.57(拷贝数/ml的对数);PI、GI、PD指数对唾液HBV DNA的阳性率和含量无影响。结论牙周状况与唾液中的HBV DNA检出率和含量无明显关联,唾液中HBV DNA的来源可能存在血液来源以外的其他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和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的检测,证实不同临床类型乙型肝炎患者PBMCs被HBV感染的事实。方法提取PGM-HBV质粒,用双蒸水连续10倍梯度稀释,建立浓度为3×102~3×105拷贝/mL PGM-HBV标准系列;常规分离全血中的PB-MCs,提取D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PBMCs中HBV DNA和HBVcccDNA。结果7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s中HBVcccDNA阳性31例(39.74%)。HBVcccDNA与血清和PBMCs中HBV DNA阳性率和滴度有良好的一致性。但在不同临床类型的乙型肝炎患者之间,PBMCs中HBVcccDNA的检出率无差别(P>0.05)。结论根据HBVcccDNA检测结果阳性,进一步证实HBV能感染PBMCs,并在其中复制;PBMCs中HBVcccDNA阳性与疾病的炎症活动和疾病的严重性无关。  相似文献   

15.
乙肝病毒标志物与PCR-HBV定量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长义  王山梅 《中国公共卫生》2002,18(12):1480-1481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定量检测结果与其HBV-DNA含量的临床关系.方法 采用时间分辨免疫定量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对HBV-M和HBV-DNA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在HBsAg/HBeAg/HBcAb,HBsAg/HBeAb/HBcAb,HBeAg/IC及单纯HBcAb阳性的4个组中,HBV-DNA阳性率分别是97.17%,30.56%,100%和25%;在HBsAg,HBeAg,HBeAb、HBcAb定量检测高、低值两组HBV-DNA含量对比中,HBV-DNA阳性率分别为76.92%,58.14%;100%,97.26%;20.00%,11.42%;64.62%和27.63%.结论 HBV-DNA比HBV-M更能及时准确反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病程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预防医院感染和提高输血安全性,评估乙型肝炎病毒DNA和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对医院患者和献血员的标本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和DNA含量检测。结果经ELISA法检测,346例医院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阴性62份,其中呈HBV DNA阳性1例(1.6%);在300份初筛合格的献血员标本中,6例呈HBV DNA阳性(2%),其中222份ELISA法全阴性的标本检出HBV DAN阳性2例(0.9%)。结论本地区人群存在HBsAg阴性的HBV感染;乙型肝炎病毒DNA和血清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对预防医院感染和提高输血安全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荧光定量PCR检测乙肝病毒与表面抗原滴度检测的结果符合率,探讨PCR检测HBV DNA方法的应用前景。方法 抽取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体检血清1025份,进行HBV荧光定量PCR和ELISA结果以及表面抗原滴度检测结果的比对分析,以确认标准方法。结果 荧光PCR与乙肝两对半ELISA结果相比符合一般规律,而PCR检测结果与表面抗原滴度结果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HBV DNA定量对治疗及确认是否具传染性起指导作用,可以取代表面抗原滴度检测方法对E抗原阴性而表面抗原阳性的服务行业从业人员进行传染性判定。  相似文献   

18.
HBV核酸与HBV血清标志物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DNA)与HBV血清标志物的关系。〔方法〕将血清样本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HBV-DNA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结果〕A组(HBsAg和HBeAg两项阳性)、B组(大三阳)、C组(HBsAg、HBcAb两项阳性)和D组(小三阳)的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7.06%、88.24%、57.14%和43.33%,HBV-DNA量的对数均值分别为6.0267、5.5667、4.9639、5.1520、5.4574,各组间HBV-DNA阳性率和HBV-DNA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178份HBV-DNA阳性标本中HBsAg100.00%阳性;HBsAg阳性、HBeAg阳性和HBsAg阳性,HBeAg阴性组中HBV-DNA阳性率分别为89.34%和44.52%,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BsAg和HBeAg两个阳性组病毒复制最活跃,HBV-DNA阳性率和HBV-DNA量显著高于其它组别;HBeAg与HBV-DNA密切相关,但不能完全反映HBV在体内的复制情况,将FQ-PCR定量检测作为血清学方法的补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闽南肝癌高发区HBV-DNA荧光定量PCR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闽南肝癌高发区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 HBV- DNA含量与 HBVM的关系 ,探讨 HBV- DNA定量检测的应用价值。 [方法 ]用荧光定量 PCR技术 ,测定 398份血清中 HBV- DNA含量 ,同时检测 HBVM。 [结果 ]乙肝大三阳患者 HBV- DNA含量最高 (x=10 7.2 8± 1 .1 6 ) ,阳性率 10 0 % ,小三阳次之 (x=10 4.42± 1 .3 2 ) ,阳性率 5 4.8%。肝癌组HBV- DNA阳性率高达 6 6 .7% ,高于其他肝病组。 [结论 ]闽南肝癌高发区乙肝病毒感染人群中 ,HBV- DNA总阳性率较高 ,乙肝病毒持续复制可能是闽南地区肝癌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