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鲍氏不动杆菌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8,他引:3  
目的为防治鲍氏不动杆菌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自2003年1月-2006年12月鲍氏不动杆菌致VAP的62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及药敏情况。结果鲍氏不动杆菌所致VAP均有较严重的基础疾病,老年患者占77.4%,发病前曾使用过≥1种抗菌药物,30.6%有混合感染;鲍氏不动杆菌所致VAP有逐年上升趋势;药敏结果显示,鲍氏不动杆菌具有多药耐药性,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耐药性较低。结论应根据鲍氏不动杆菌致VAP的病原学分布特点及药敏情况,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病原菌分布及治疗与护理对策。方法对医院168例VAP患者临床资料、感染病原菌进行调查与统计分析。结果机械通气、原发基础疾病、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是VAP患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VAP致病菌均为多药耐药细菌,其构成比居前3位的是:铜绿假单胞菌(29.2%)、肺炎克雷伯菌(22.6%)、鲍氏不动杆菌(17.9%)。结论对VAP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重视消毒隔离工作,加强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以降低感染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鲍氏不动杆菌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4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鲍氏不动杆菌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特点,为预防其发生及其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对2000年7月~2003年12月入院,机械通气48 h后出现肺部感染的患者采用封闭式一次性吸痰进行痰培养;在检到鲍氏不动杆菌后采用生物梅里埃微生物分析系统(Bio-Merieux VITEK32)进行鉴定,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1999年的判断标准,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 结果本组鲍氏不动杆菌所致VAP发生的平均时间为(100.1±56.9) h,发热、痰多明显,胸水多见,肺部X线表现呈多样性;125株鲍氏不动杆菌(100%)为多重耐药,仅加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第四代头孢菌素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对鲍氏不动杆菌有较高的敏感性,其中以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耐药率最低(4.8%);对33株鲍氏不动杆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其中57.6%ESBLs( );混合感染40.1%,混合感染较单纯感染所致的VAP病死率更高(P<0.01);尽早拔除气管导管可以使大部分患者的感染得到控制. 结论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突出,耐药严重与该菌产酶有关;鲍氏不动杆菌所致的VAP混合感染多见,病死率高应引起重视;感染后尽早拔除气管导管、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医院患者感染鲍氏不动杆菌(AB)发生的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危险因素和HAP患者的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为预防和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尤其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HAP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HAP患者114例,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因素进行分析,评价HAP患者感染鲍氏不动杆菌的危险因素与HAP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114例HAP患者中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5例,痰培养为鲍氏不动杆菌29例,患者病死率为43.0%;感染前30天内入住ICU、机械通气、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为感染鲍氏不动杆菌的HAP独立危险因素;感染时APACHEII评分>18、合并ARDS、合并休克是HAP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ICU患者、有机械通气史患者要警惕鲍氏不动杆菌感染风险,尽量减少ICU住院日及机械通气时间;临床上滥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会增加住院患者感染鲍氏不动杆菌风险,HAP患者感染时APACHEⅡ评分可以预估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造成医院感染的原因及传播途径,探讨预防控制对策. 方法 对2008年10月重症监护病房(ICU)发生下呼吸道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8例患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ICU13 d内陆续发生8例患者下呼吸道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8例患者均有严重的基础疾病,7例患者使用呼吸机,2例患者下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同一克隆株的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 结论 ICU布局流程不合理、个别医务人员无菌观念淡薄、无菌操作执行不严格、手卫生落实不到位和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应用广谱抗菌药物等因素可能引起下呼吸道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AAD)术后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分析感染病原菌分布。方法 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4月-2020年10月行A型夹层标准术且术后使用机械通气的139例患者,根据是否出现VAP分为感染组(n=35)和非感染组(n=104),对年龄、性别、住院天数、呼吸机支持天数、使用呼吸机次数、是否行急诊手术等多项临床病例资料进行病例对照分析,探索危险因素,分析病原菌分布特点。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高龄、长时间机械通气、频繁气管插管可能会增加术后VAP感染概率;多因素分析显示机械通气时间延长(OR=1.197,95%CI:1.102~1.299)是A型夹层标准术后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机械通气时间越长,感染风险越高,尤其是>10 d的患者,VAP发生率>70%。术后发生VAP的病原菌主要为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耐药菌主要为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MDR-AB)、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和肺炎克雷伯菌(CR-KP)。结论 临床需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降低VAP感染风险,防治多药耐药菌感染,尤其尽可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09年5月入住某院ICU行机械通气发生VA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结果120例VAP患者病原学检查均获得阳性结果,共分离26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G-) 杆菌占58.56%,革兰阳性(G+) 球菌占25.09%, 真菌占16.35%;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是VAP的主要病原菌。2 种及以上病原菌混合感染的患者95例 (79.17 %)。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机械通气时间越长,VAP发生率越高(P<0.05);呼吸机管路消毒更换不及时、留置胃管均可使VAP发生率显著增高(P<0.001)。结论 VAP 的主要病原菌为G- 杆菌,混合感染率高,耐药性不断增加,对机械通气患者应针对危险因素进行全面预防, 加强监护。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鲍氏不动杆(ABA)感染的耐药特征,提高临床对鲍氏不动杆菌防治水平.方法 对131例老年呼吸机相艾性肺炎(VAP)患者分离的69株鲍氏不动杆菌进行药敏试验,并对抗菌药物耐药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9株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为44.93%;其次为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均为47.83%,对其余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为60.87~97.10%;共检出33株耐亚胺培南ABA,泛耐药株(PDR)2株.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呈多药耐药(MDR);在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感染已十分严重,其首选药物为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应加大对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的监测力度,强调根据药敏结果选择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鲍氏不动杆菌(AB)感染所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结局。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20年2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ICU)行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选择60例鲍氏不动杆菌感染VAP患者为AB-VAP组,选择同期未发生感染患者62例为对照组。通过病历系统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B-VAP发生的危险因素,比较两组患者住院临床结局。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合并糖尿病、侵入性操作史、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糖皮质激素治疗时间、抗菌药物联用是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AB-VA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AB-VAP组28 d存活患者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ICU住院时间(16.16±4.18)d及抗感染花费(11.61±3.24)千元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总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B-VAP患者在临床中抗菌药物选择非常有限,其发生特异性危险因素与常规VAP无明显区别,应注意针对性抗感染预防。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在科室中分布及病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耐药性,以提高对疾病进行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4年5月住院并使用呼吸机患者114例,根据有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76例和38例;分析总结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流行病学特点,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药物对其进行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科室分布以 ICU为主,占76.32%,其次为神经外科、呼吸内科,分别占7.89%和6.58%;观察组呼吸机使用时间<2周5例、≥2周71例,平均时间为(18.65±3.21)d;对照组呼吸机使用时间<2周34例、≥2周4例,平均时间为(6.32±2.13)d,观察组呼吸机使用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鲍氏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均>60.0%,其中亚胺培南、舒巴坦、左氧氟沙星耐药率相对较低;76例患者经舒巴坦制剂与阿米卡星或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后,显效38例、有效32例、无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易发生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和神经外科以及呼吸内科,且呼吸机使用时间越长,越易发生感染,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率较高,联合用药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鲍曼不动杆菌所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及疾病经济负担。方法采用病例对照1∶1配对logistic回归,分析某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33例鲍曼不动杆菌所致VAP的危险因素,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药费情况。结果气管切开是导致鲍曼不动杆菌VAP的主要危险因素(P=0.005,OR=65.29)。病例组与对照组住院天数的中位数分别为48 d和23 d,经转换后,采用配对t检验,病例组住院天数显著高于对照组(t=6.237,P<0.001)。病例组患者住院总费用(中位数为19.84万元)和药费(中位数为9.72万元)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中位数分别为5.99万元、2.23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两组患者日均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5),而病例组日均药费(中位数为2 160.38元)显著高于对照组(中位数为1 321.10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气管切开容易并发肺部感染;鲍曼不动杆菌是导致VAP的重要病原菌;肺部感染导致患者疾病经济负担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成人心脏手术后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某院2017年1月-2021年5月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接受胸骨切开术的成人心脏手术患者病历资料。选取术后发生VAP患者为病例组,按照1:1 进行病例-对照匹配。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VAP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有5 919例成人心脏手术患者术后使用呼吸机,其中766例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48 h。62例患者发生VAP,发病率1.05%,8.03例/1 000机械通气日,成功匹配61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肌酐 ≥ 1.1 mg/dL、手术时间 ≥ 7.33 h及术后意识障碍是成人心脏手术后VAP的独立危险因素。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54株,90.0%),检出率最高为鲍曼不动杆菌(24株,40.0%)。VAP患者消化道出血、鼻饲和急性肾损伤风险明显升高,ICU住院时长、住院费用及病死率明显增加(均P<0.01)。结论 术前改善肾功能、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术后意识障碍可降低成人心脏手术后VAP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醋酸钙不动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分析邵逸夫医院重症监护病房176例连续性发生VAP的病原学诊断结果。分成醋酸钙不动杆菌组和对照组(其他致病茵),用多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醋酸钙不动杆菌引起VAP的危险因素。结果 醋酸钙不动杆菌组26例(26/176,14.7%),对照组150例(85.2%)。统计学分析表明,头颅外伤(OR=4.20,95%CI:2.72~6.48)、外科手术(OR=2.88,95%CI:1.78~4.66)、成人呼吸窘迫征(OR=2.81,95%CI:1.19~6.64)、大量肺误吸(OR=6.71,95%CI:3.91~11.50)是患者并发醋酸钙不动杆菌VAP的高危因素。结论 使用呼吸机的患者感染醋酸钙不动杆菌引起VAP,其流行病学特点不同于其他致病菌,高危因素可能是气道护理时的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VAP)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7年1月-2011年6月医院确诊断为VAP的123例高龄患者进行病原菌检查及对抗菌药物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检出病原菌40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86.8%,革兰阳性菌占13.2%;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占24.4%、鲍氏不动杆菌占17.1%、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占14.7%、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占7.6%;革兰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8.6%;鲍氏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高.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为高龄VAP的主要病原菌,应加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5.
耿蓉娜  温婵  孙立新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6):4271-4272,4278
目的 调查儿童重症手足口病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的菌群分布及其耐药性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1~12月医院收治的儿童重症手足口病80例,取痰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及鉴定,用K-B法检测42株病原菌对10种抗菌药的耐药性.结果 分离出的42株病原菌,均为革兰阴性杆菌,前3位的是铜绿假单胞菌(30.1%)、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26.2%)、鲍曼不动杆菌(21.4%).结论 重症手足口合并VAP致病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第三代头孢菌素、磺胺类可以作为临床治疗手足口并发VAP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首选药物;单环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抗生素、第三代头孢菌素可以作为临床治疗手足口并发VAP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改进对医院感染率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0年8月-2011年4月527例入住成人ICU患者的医院感染相关数据,采用渐进式的手卫生干预措施,具体包括对医护人员手卫生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告知、提醒、督导,并将监测结果进行反馈.结果 干预期间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有明显的提高;干预期间的医院感染率为18.3%,低于干预前的22.0%及干预后的22.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前后,尿道插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发生率及动静脉插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变化均不显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下降明显(x2=9.267,P=0.010);干预期间鲍氏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下降明显,鲍氏不动杆菌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时的插管天数较干预前后有所延长(t=-2.808,P=0.013).结论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改进可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但干预效果的持续性较差,在今后手卫生干预研究中,仍有待于探索长效的多模式手卫生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措施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效果。方法监测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入住某综合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患者,2012年1-12月的患者为对照组,2013年1-12月的患者为干预组(采取集束化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使用率及VAP发病率。结果共监测患者4 560例,干预组2 608例,对照组1 952例。呼吸机使用率干预组为53.95%,对照组为61.17%,干预组呼吸机使用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756,P<0.01)。干预组VAP发病率为13.00‰,对照组为19.56‰,干预组VAP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9,P=0.031)。VAP类型比较,干预组迟发型VAP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41.82‰ VS 24.59‰)。结论集束化干预措施有助于减低ICU患者VAP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AIM: Microbes commonly involved in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VAP) are difficult to eradicate: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nd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are often resistant to piperacillin, aztreonam and ceftazidim while Klebsiella pneumoniae and other Enterobacteriaceae are resistant to third generation cephalosporins. Physicians need to tailor their therapeutic approach depending on individual patients and clinical setting, firmly based on local epidemiology.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incidence of VAP caused by 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 in our ICU. METHODS: We conducted 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all patients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for longer than 72 h, who developed pneumonia over an eighteen-month period for whom final culture data were available. One-hundred and forty-three patients admitted to a University Hospital medical surgical ICU were included in this survey. VAP was diagnosed by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riteria and confirmed by mini- bronchoalveolar lavage. RESULTS: In this study, the incidence of VAP in the period January 1, 2002-June 31, 2003 was very high, accounting for about 20% of all at-risk cases. Multiresistant agents were involved in about 57% of VAP occurring within 7 days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nd in 80% of late VAP. CONCLUSIONS: This study revealed differences in VAP incidence and features among our ICU and literature data, indicating a need for caution when using hospital infection surveillance data for comparisons and choice of therapy. In our setting, with high levels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combined approaches of non-antibiotic using strategies and education programs might be benefici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