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余红  刘丹  程洪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2):5007-5009
目的:了解绍兴市妇幼保健院活产儿出生体重10年的变化趋势。方法:对1998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该院出生的活产儿出生体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年间活产儿平均出生体重在3 295~3 354 g之间波动,男婴高于女婴,流动人口婴儿低于户籍人口婴儿;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为4.5%,巨大儿发生率为8.1%。结论:该院历年活产儿平均出生体重高于全国水平,流动人口平均出生体重低于户籍婴儿,今后应重点关注流动人口的孕产妇保健。  相似文献   

2.
中国活产出生体重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根据 1998年中国活产儿出生体重调查数据 ,分析影响出生体重的各种因素。 【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 ,对 1998年 7~ 10月期间在抽样地区出生的孕周≥ 2 8周的活产儿进行出生体重测查。同时调查抽样地区育龄妇女贫血率 ,收集海拔高度、1998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数据。 【结果】 不同胎龄活产儿出生体重一般是男性高于女性 ,但在孕 2 9周和 31周时女性出生体重略高于男性。不论男女 ,在孕 4 2周以后胎儿体重已经停止增长并出现下降趋势。孕 32周后男女活产儿出生体重随胎龄增长的趋势一致 ,并分别于孕 34周和孕 37周出现 2次增重高峰。出生体重受产次影响 ,第 4产或更高产次活产儿的出生体重明显下降。出生体重随海拔高度升高而明显下降 ,海拔高度每升高 10 0m ,出生体重下降 6 .1g。随海拔高度的升高 ,宫内发育迟缓儿的发生率和占低出生体重儿的比例均显著升高。低出生体重发生率随同地区育龄妇女贫血率增加而显著升高 (χ2 =81.4 ,P <0 .0 0 1)。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2 0 0 0元以下地区活产儿的出生体重显著低于 2 0 0 0元以上地区 ,相差达 12 0g。 【结论】 本次调查发现 ,男女胎儿体重增长有 2个高峰 ,分别出现在孕 34和 37周。平均出生体重与同一地区的海拔高度、育龄妇女贫血率和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海南省活产新生儿出生体重状况和流学病学特点,为制定孕产期保健干预重点人群提拱科学依据。 【方法】 利用海南省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系统,对活产新生儿出生体重进行回顾性调查。 【结果】 共调查海南户籍活产儿103 627人,其出生体重均值为(3 101±442)g,出生体重的分布特点为:城市(3 217 g)高于农村(3 084 g);东部、西部和中部地区(3 139 g、3 061 g、3 057 g)呈逐次下降趋势;农村Ⅰ、Ⅱ、Ⅲ类县出生体重(3 137 g、3 086 g、3 061 g)呈逐次下降趋势;父母均为汉族的活产儿出生体重(男3 172、女3 055)最重,父母均为少数民族的活产儿出生体重(男3 041、女2 953)最低;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农村(6.1%)高于城市(4.8%),巨大儿发生率城市(5.2%)高于农村(2.5%)。 【结论】 海南活产儿平均出生体重低于WHO标准,在国内为出生体重均值较低的地区;不同地理环境和不同经济水平的地区间存在显著差别,经济和卫生保健状况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是今后实施干预措施的重点地区;出生体重城市干预的重点是控制巨大儿的发生率,农村的干预重点是降低低出生体重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1998年中国活产儿出生体重抽样的调查结果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目的 调查全国活产儿出生体重情况。方法 用分层抽样方法,对1998年7-10月期间在抽样地区出生的孕周≥28周的活产婴儿进行出生体重测查。结果 共测查活产儿22350人(男11584人,女10766人),男女比例为1.08:1。多胎率和早产率分别是1.8%和3.5%。中国活产儿出生体重的分布特点表现为:城市(3031g)高于农村(3225g),沿海、内地和边远地区活产儿出生体重(3262、3254、3115g)呈逐次下降趋势;农村一类县与城市接近,二、三和四类县的出生体重明显下降,四类县的出生体重较城市降低200g。结论 总体上,中国活产儿平均出生体重与发达国家水平相近,但不同经济水平地区间存在显著差别,尤其是经济和卫生保健状况相对落后的农村边远、贫困县是今后实施有效干预措施的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5.
活产婴儿低出生体重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活产儿低出生体重相关因素,为制定儿童保健研究方向和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监测方法,以天津市、建瓯市和巩义市活产儿为研究对象,运用SPSS 13.0软件,采用单因χ2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低出生体重儿相关影响因素。结果:86 982例活产儿平均出生体重为3 325.67 g,活产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为2.8%,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孕周、胎数、母亲年龄、文化、户籍与活产儿低出生体重有关,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孕周、胎数、母亲文化、户籍与活产儿低出生体重有关。结论:研究地区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偏低,早产是低出生体重主要影响因素。多胎和农村孕产妇为重点关注人群,避免早产是降低活产儿低出生体重率的重要措施。加强宣传教育,对提高孕产妇孕产知识亦有帮助。  相似文献   

6.
吴江市2000~2003年低出生体重儿发生情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儿出生体重 <2 5 0 0 g称为低出生体重儿 (lowbirth weight,L BW) ,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特点 ,易患多种疾病 ,是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 ,减少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 ,是围生医学的主要研究课题。本文对吴江市2 0 0 0年 1月~ 2 0 0 3年 12月间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情况作回顾性分析 ,探讨有关因素对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影响 ,从而提出干预措施。资料与结果1.资料 :2 0 0 0年 1月~ 2 0 0 3年 12月间 ,我市共分娩活产儿 2 36 39例 ,其中低出生体重儿 6 5 0例 ,发生率为 2 .75 % ,4年间的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保持在 2 .6 2 %~ 3.93%间…  相似文献   

7.
哈尔滨市年活产婴儿低出生体重儿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哈尔滨市2000~2005年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情况及流行趋势,为降低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哈尔滨市抽取南岗和道外两个区具有接产能力的全部16家医院(包括乡镇卫生院),对2000~2005年出生的孕周≥28周的全部活产婴儿进行回顾性调查,填写产妇及新生儿调查表。结果:共调查活产婴儿15 112人(男7 861人,女7 251人),其中低出生体重儿486例,发生率为3.2%;各年度间差异显著,但城乡、性别间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均未见显著差异;低出生体重儿中37周的早产儿223例占45.9%,足月产儿253例占52.1%;≥1 500 g的低出生体重儿是低出生体重儿的主要组成部分占93.8%,1 500 g的极低出生体重儿仅占6.2%。结论:哈尔滨市2000~2005年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和发达国家的发生率相近;低出生体重儿以1 500~2 500 g为主,农村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早产,城市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宫内发育不良。  相似文献   

8.
153例低出生体重儿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本文旨在探讨我市围产儿中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 ,为预防低出生体重儿提供理论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收集 1996年 1月 1日~ 2 0 0 0年 12月 31日 5年间济源市妇幼保健院全部住院分娩的围产儿数。1.2 测量方法 所有新生儿体重均在出生后 30 min内用婴儿磅秤测量。1.3 诊断标准 按孕满 2 8w正常体重标准差采用我国 15城市不同胎龄新生儿体重的数值 ,以小于孕龄(周 )正常体重的第 10百分位数为低体重儿的诊断标准。2 结果2 .1 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  1996~ 2 0 0 0年我院分娩围产儿总数 2 787例 ,低出生体重儿…  相似文献   

9.
30例低出生体重儿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出生体重儿 ( L BW)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是围生医学的重要内容 ,与孕产期保健质量密切相关 ,预防和减少 L BW的发生 ,提高其存活率 ,降低其死亡率和病残率是妇女保健工作者和产科医护人员的重要职责。现对 30例低出生体重儿孕产期状况回顾分析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2 0 0 0年 1月 1日~ 6月 30日期间住我院分娩 ,孕满 2 8周以上 ,出生体重≥ 10 0 0 g和 <2 5 0 0 g的 30例 L BW活婴。 L BW体重均在出生后 2 h内采用无锡市衡器 JRT2 - 10 A- RT型婴儿称测量取得。结果1.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及娩出孕周 :L BW发生率3.17% ( 30 /…  相似文献   

10.
1998年中国低出生体重发生率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2,自引:6,他引:26  
目的 了解中国低出生体重率的分布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11省44个市县1998年7-10月出生的活产儿,用统一的新生儿杆秤进行测量,精确度至25克。结果 ①中国低出生体重率的分布特点是女婴高于男婴;农村高于城市;边远地区高于内地;内地高于沿海。城市平均低出生体重发病率为4.2%。但贫困县及青海省低出生体重率分别为12.2%、11.5%。②本次调查低出生体重率的危险因素有多胎、多产次、孕周不足、高海拔、低国民生产总值及妇女贫血等。结论 我国城市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但边远地区及贫困县低出生体重率仍较高,应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中国低出生体重儿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探讨我国不同特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有关危险因素。方法 1998年7-10月,对我国11个省44个县市的999例低出生体重儿进行1:!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我国低体重儿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为多胎、孕周不足、孕期异常、孕期营养差、母亲疾病史及母亲程度低等,其OR值分别为106.9、18.79、3.42、1.93、2.61和1.43。各危险因素在沿海、内地及边远地区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农村低体重儿的原因主要为宫内发育迟缓(71.6%),城市低体得儿的原因还包括多胎和早产。早产及宫内发育不全的低出生体重儿之间的危险因素存在差异。结论 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工作是降低我国低体重儿出生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山东省婴儿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VKDB)的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5区6县28 156名活产婴儿,调查其6个月内的出血情况,按照统一诊断标准进行诊断,VKDB病例与同期健康婴儿按1:2配对作病例对照分析。结果:VKDB总发病率为3.27%,农村(4.96%)高于城市(1.19%),VKDB病例多数为母乳喂养儿(95.57%),早产儿VKDB发病率(22.52%)高于足月产儿(2.96%)。母亲妊娠期服药、婴儿出生窒息和生后2周患病是VKDB的危险因素,出生后使用维生素K、非母乳喂养是保护性因素。结论:与国内同期调查相比,山东省为VKDB高发区。因此,预防工作极为重要,重点应放在农村、早产儿、母乳喂养儿和出生后患病的高危婴儿,要常规应用维生素K制剂。  相似文献   

13.
1996~2000年全国神经管缺陷的动态监测   总被引:65,自引:3,他引:62  
目的:利用1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期间中国出生缺陷监测网收集的资料,描述国产儿无脑,脊柱裂和脑膨出3种神经管缺陷(NTDs)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动态变化趋势。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方法收集资料,调查对象为孕28周至产后7d住院分娩的围产儿,包括活产,死胎和死产。结果:共收集围产儿2218616列;神经管缺陷儿2873例。中国人围产儿NTDs总发生率为12.95/万,其中无脑,脊柱裂和脑膨出的发生率分别为5.02/万,6.30/万和1.64/万,总的NTDs和无脑畸形年度发生率呈下降趋势,男性NTDs发生率为9.75/万,女性的15.96/万,城市为7.76/万,农村为25.20/万,北方为19.90/万,南方为5.81/万,母龄别发生率在<20岁和>30岁组高于其他年龄组。NTDs围产儿早产占50.9%,低出生体重占50.6%,围产期病死率为77.8%。结论:中国围产儿NTDs发生率女性高于男性,农村高于城市,北方高于南方。年度发生率呈下降趋势,但高于其他国家同期水平。神经管缺陷儿出生素质差,围产期病死率高,预后不良。加强预防和产前诊断是降低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We examined the progress of the nation's 100 largest cities and their surrounding suburban areas toward achieving Healthy People 2000/2010 goals for two measures of infant health: low birth weight (LBW) and infant mortality (IM). Using data from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 we compared 1990 and 2000 urban and suburban LBW and IM rates to target rates for Healthy People 2000 and 2010 objectives. Although the 2000 LBW weight rate for the 100 largest cities was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for the suburbs (8.9% vs. 7.1%), the increase in LBW rates for the suburbs was nearly four times that of the cities (15.7% vs. 4.1%). Suburban and urban white infants led the increases in LBW rates; urban and suburban black infants showed a slight decrease or no change in LBW rates. Neither cities nor suburbs, on average, met the 2000 target rate of 5%. It appears unlikely that most of the 100 largest cities and suburbs will meet the Healthy People 2010 goal, which remains at 5%, without reductions in preterm births, nationally on the rise. The IM rate declined across most cities and suburbs between 1990 and 2000. However, the 100 largest cities on average did not meet the 2000 IM rate target of 7 infant deaths per 1000 live births; their suburbs did (8.5 vs. 6.4, respectively). The cities and suburbs that did not meet the 2000 target may be especially challenged to meet the 2010 goal for IM unless rates of preterm births are reduced. With the continuing black-white disparities in LBW and IM rates and the overall differences in the racial composition of the largest cities and suburbs, strategies for meeting Healthy People goals will likely need to be targeted to the specific populations they serve.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贫困农村地区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适宜的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7年1~12月对云南省农村某贫困地区出生体重进行监测,并对其中170例低体重儿进行1∶2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低出生体重影响因素。结果:①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为7.97%,以宫内发育迟缓为主(67.84%)。②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前一年患慢性病、孕期患慢性疾病和分娩地点为乡村医院、孕期有明显妊娠反应、孕期增重≤6.9kg、早产史是发生低出生体重的危险因素。③身高、孕期产检次数≥5次、婴儿胎龄足是低出生体重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祥云县贫困农村LBW发生率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母亲孕前、孕期健康状况、孕期保健和营养状况是该地区低出生体重的主要影响因素。加强贫困农村地区的保健工作,开展适宜的孕期营养干预是减少低出生体重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6.
1996~2000年中国脐膨出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了解 1996~ 2 0 0 0年我国脐膨出的发生水平、流行病学特征和基本状况。方法在全国 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 4 6 0所县级或县级以上医院进行监测 ,监测对象为孕 2 8周至产后7d的围产儿 ,包括活产、死胎和死产。结果  1996~ 2 0 0 0年全国共监测围产儿 2 2 186 16例、脐膨出患儿 338例 ,全国脐膨出发生率为 1 5 2 /万。其中城市发生率为 1 4 0 /万 ,农村发生率为 1 83/万 ;男性发生率为 1 5 4 /万 ,女性发生率为 1 4 1/万。脐膨出伴发畸形率为 30 77% ,围产期死亡率为 5 1 18% ,产前诊断率为 31 0 7%。结论  1996~ 2 0 0 0年全国脐膨出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农村的发生率高于城市 ,脐膨出患儿围产期死亡率高 ,多发性脐膨出的死亡率高于单发性 ,应加强围产期管理和提高产前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