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目的对截至2020-03-11-24时四川省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所有病例的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COVID-19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导出对四川省截至2020-03-11报告的所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四川省报告确诊病例539例,现有疑似病例1例,无症状感染者79例。其中(危)重症病例88例,死亡3人,(危)重症率为16.33%,病死率为0.56%。在确诊病例中,大多数年龄在20~59岁(77.70%),普通型为主(63.01%);42.19%的确诊病例来自隔离观察者。全省共有21个市(州)的103县(市、区)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波及183个县的55.74%。流行曲线显示在1月2日至1月16日出现零星病例,1月17日至1月22日逐步上升,1月23日至2月4日到达高峰平台期。全省84.76%的聚集性疫情由输入性病例引起。结论四川省新冠肺炎疫情传播迅速,在采取有效防控策略和措施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海外疫情蔓延、国内陆续复工复产,需动态调整防控策略,防止疫情反弹。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河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河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20年1月22日至2020年9月22日河北省报告的所有COVID-19病例开展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截至2020年9月22日河北省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65例,本地确诊339例,境外输入26例,其中危重型18例,重型34例,死亡6例;确诊病例中男性共198例,女性共167例,男女比例1.19∶1;河北省疫情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月22日至4月6日)以湖北输入性病例为主,报告病例318例,占病例总数的87.12%,病死率1.89%;第二阶段(6月14日至7月25日)是由北京新发地市场病例导致的传播,报告病例21例,占病例总数的5.75%,病死率0%;第三阶段(7月26日至9月22日)以境外输入病例为主,报告病例26例,占病例总数的7.12%,病死率0%。结论河北省COVID-19疫情已经得到控制,鉴于境外国家疫情继续蔓延,应高度关注疫情从国外输入情况,严密防范境外疫情输入,防止疫情反弹。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涡阳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促进疫情防控能力建设的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系统中2020年1月23日~2月14日涡阳县网络报告的31例确诊病例监测数据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新冠肺炎流行特征、流行病学史及传播风险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涡阳县共报告3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无死亡病例。男女发病比例为1.07∶1;年龄5~78岁,其中20~60岁患者占总病例数的70.97%(22/31);农民患者占总病例数的54.84%(17/31);有武汉居住史7例,有武汉旅游史2例,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发病22例。共发生6起聚集性疫情,聚集性病例23例(占总病例数的74.19%)。结论涡阳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20~60岁人群高发;所有病例暴露来源清楚;引起涡阳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与武汉输入病例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河南省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与分析。方法选取截至2020年2月25日,河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结合传染病报告卡、个案调查和调查报告,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河南18个市的103个县(区)共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256起,占全省总县(区)的59.88%,涉及病例790例,其中708例为确诊病例(89.62%),82例无症状感染者(10.38%);输入病例269例(34.05%),本地病例521例(65.95%)。2月3—4日报告起数达到顶峰,报告聚集性疫情较多的地市为信阳、郑州、南阳、驻马店和商丘。聚集性疫情规模分别为2~4例222起(86. 72%)、5~9例27起(10.5%)、≥10例7起(2.73%)。聚集性疫情以家庭聚集为主(202起,占78.90%),不同类型聚集性疫情均以本地病例为主;中位潜伏期为7 d。结论新型冠状病毒传播力较强,容易造成较大范围的聚集性疫情,早期采取联防联控,各部门多措并举,严格落实有效的防控措施是聚集性疫情防控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重庆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的流行特征,为防控策略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对2020-01-21/03-14以来重庆市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流行特征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重庆市共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576例,死亡6例,病死率1.04%;输入病例240例,本地感染病例336例。以1月24~26日为发病高峰,报告高峰在1月30日;除南川区、北碚外,其余37个区县均有病例报告;渝东北片区发病率最高(3.26/10万);男女性别比例为1.11∶1;以30~70岁年龄为主(77.78%),高峰年龄组为30~40岁;职业人群以农民/民工/工人为主(208例,36.11%),医务人员病例2例(0.35%)。疾病严重程度主要为轻型和普通型(480例,83.16%)。结论重庆市针对COVID-19疫情的防控措施积极有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具有较强的传播性,限制人员流动、减少人群接触,有利于疫情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特征及趋势,为下一步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20年1月21日 - 2月29日河南省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疑似、阳性检测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截至2020年2月29日,河南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1 272例,阳性检测者136例,死亡22例(均为确诊病例),病死率为1.73%(22/1 272)。其中重症和危重症占确诊病例的15.57%。疑似病例确诊率为19.31%(1 082/5 602)。发病呈现6个高峰,且峰值逐渐降低。重点防控地市为信阳市、南阳市、驻马店市、郑州市、商丘市,占全省确诊病例和阳性检测者的63.27%。波及全省147个县区(84.97%,147/173),596个乡镇街道 (23.66%,596/2 519)。主要集中在25~59岁(76.02%),人群普遍易感。职业以农民为主,其次为商业服务。早期以输入病例为主, 2月2日疫情处于高平台期,之后呈现下降趋势。结论 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根据人群普遍易感的特点,在复工复学、恢复生产活动中,仍存在暴发流行的风险,建议根据病例数、疾病严重程度、波及县区数等指标进行区域的风险等级划分,分级分类采取科学精准防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北京市2020年上半年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采取进一步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北京市2020年1月19日-6月8日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上报的所有COVID-19病例,描述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截至2020年6月8日,北京市共报告611例病例,其中确诊病例594例(97.22%),无症状感染者17例(2.78%),死亡9例,粗病死率1.52%(9/594),男女性别比0.86∶1,病例年龄集中在20~69岁(499例,占81.67%),无症状感染者、轻型和普通型患者522例(85.43%)。病例的时间分布呈现双峰特征,分别为境内病例和境外输入病例,境内输入病例造成的关联病例多于境外输入病例(χ2=124.681,P0.01)。结论北京市COVID-19病例年龄范围广,下一步工作中需继续严格境内密切接触者管理,减少关联病例,避免聚集性疫情的出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内江市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聚集性疫情进行调查分析,探讨流行特征。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五版)》中的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方案,通过查阅病历并结合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截至2020年2月14日,内江市共发生聚集性疫情6起,报告确诊病例18例,暴露人数261人,平均罹患率6.90%。疫情集中发生在1月24日至2月11日,家庭聚集5起,公共场所(茶楼)聚集1起。3起聚集性疫情存在代际,病例潜伏期中位数7.5 d。首发症状发热占44.45%,干咳占44.45%;胸部CT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表现占88.89%。结论 内江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以家庭聚集为主,应做好自我防护和隔离,避免家庭聚集等社交活动,以降低发生暴发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四川省截至7月20日的聚集性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 四川省共18个市州报告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106起,其中输入病例引起的聚集性疫情90起,本地病例聚集性疫情16起。疫情涉及病例424例,确诊病例361例,其中死亡2例,无症状感染者63例。病例主要为中青年人群和农民。所有聚集性疫情以家庭暴露产生为主(占81.13%)。聚集性疫情主要发生在2月(占61.32%)。确诊病例与无症状感染者的年龄构成和职业构成均具有统计学差异( P <0.05)。 结论 四川省以输入病例引起的聚集性疫情为主,家庭生活接触容易造成病毒的传播,应持续做好人群卫生习惯宣传,加强病例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管理。另外,四川省作为劳务输出大省,应对劳务输出人员(尤其是农民工)做好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防止劳务输出人员携带病毒导致疾病传播。  相似文献   

10.
章奇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20,24(2):F0002-F000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简称新冠肺炎,其病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2020年2月11日WHO已将该疾病正式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自2019年12月12日首例患者入院以来,截至2020年2月13日,我国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63851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6723例,累计死亡1380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探索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起始阶段(疫情出现到武汉市解封)在地级行政区层面的时空聚集性及发展演化规律。方法:收集2019年12月8日至2020年4月8日全国367个区域研究单元COVID-19确诊病例的相关信息和数据,应用GeoDa软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并将分析结果通过ArcG...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流行对我国梅毒病例报告的影响,为科学研判梅毒疫情形势和加强新冠肺炎流行背景下梅毒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全国性病防治管理信息系统和github官网下载“nCov2019”R包。比较新冠肺炎流行前后我国梅毒病例报告数的变化;基于2010-2018年梅毒病例报告数建立Joinpoint回归模型,使用2019年数据进行验证,并预测2020和2021年的梅毒病例数。通过计算梅毒实际病例报告数与预测数之间的百分比误差评估新冠肺炎流行对梅毒病例报告数的影响。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梅毒与新冠肺炎病例报告数的相关性。应用Joinpoint 4.9.1.0和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相比于新冠肺炎流行之前(2019年),2020和2021年全国梅毒病例报告数分别减少13.32%和10.41%,2021年梅毒病例报告数比2020年上升3.36%。2020和2021年全国梅毒病例报告数较预测数分别减少17.95%和20.41%。2020年1-3月,梅毒月病例报告数与新冠肺炎月确诊病例数呈完全负相关(rs=-1.00,P<0.001)。新冠肺炎流行程度不同的省份每月梅毒病例报告数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也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2020和2021年我国梅毒病例报告数的变化与新冠肺炎流行密切相关,受新冠肺炎流行的影响,梅毒病例报告数比新冠肺炎流行之前显著降低,但尚不能认为未来我国梅毒发病呈下降趋势,需要慎重和科学研判梅毒疫情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广州、温州市两个城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流行模式,并评估两个城市疫情的防控效果。方法 获取截至2020年2月29日广州和温州市COVID-19确诊病例的个案数据,绘制两个城市疫情的流行曲线,收集不同时间的防控措施,计算在两个城市的实时再生数。结果 广州和温州市分别纳入确诊病例346例和465例,两个城市病例均集中在30~59岁(广州市:54.9%;温州市:70.3%)。流行曲线显示广州和温州市的每日发病数分别在1月27日与1月26日到达峰值,随后出现下降趋势。两个城市的发病高峰均出现在湖北省输入病例的抵达高峰后,且温州市的湖北省输入病例的抵达高峰早于广州市。广州市一直以输入病例为主,温州市从前期的以输入病例为主转变为后期以本地病例为主。虽然两个城市流行模式存在差异,在采取了有力的防控措施后,两个城市均取得了较好的防控效果。结论 COVID-19输入疫情可导致两种不同的流行模式,但采取强有力的防控措施,均能有效控制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14.
 

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发现以肺部病变为主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疾病正式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该病毒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COVID-19短时间内扩散到全国,3月11日WHO宣布COVID-19已构成全球大流行。实验室检测是确诊COVID-19的重要依据,对于该病的治疗和防疫工作至关重要。本文对COVID-19实验室临床诊断技术相关进展进行整理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时空分布特征,了解湖北省COVID-19疫情的一般流行及时空聚集情况,为疫情防控提供依据与支持。方法 收集湖北省截至2020年2月10日COVID-19疫情病例数据,利用OpenGeoda1.2.0软件分析COVID-19发病的空间相关性,TScan9.4.2探索其时空聚集性;利用ArcMap10.2与 R-3.5.1软件进行COVID-19疫情的图形可视化。结果 (1)截至2020年2月10日,湖北省累计报告COVID-19确诊病例31 762例,平均每日新增确诊病例1 025例,累计死亡病例974例,累计治愈病例2 222例。累计确诊病例主要集中在武汉市(18 454例,占比58.10%)、孝感市(2 642例,占比8.32%)、黄冈市(2 332例,占比7.34%)等地区。(2)研究期内,湖北省COVID-19病例数呈现空间正相关,高-高聚集地区为武汉市、孝感市、鄂州市、黄冈市及黄石市。时空扫描进一步分析发现COVID-19病例一类聚集区为武汉市;二类聚集区中,随州市与孝感市,黄冈市、鄂州市与黄石市存在城市之间的聚集性发病。结论 研究期内湖北省COVID-19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相关部门应持续加强疫情防控措施以控制疫情发展;湖北省COVID-19疫情存在空间聚集性,提示在疫情暴发初期控制人群流动性对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与流行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中山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进展情况,评估中山市新冠肺炎的疫情输入风险。 方法 获取截至2020年2月29日24时全国新冠肺炎报告病例数(不含临床诊断病例;不含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数据)和百度迁徙指数,对省外各市2月29日之前累计7 d报告病例数和中山市迁入指数进行相关分析,评估中山市返程复工期间新冠肺炎疫情输入风险。 结果 中山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66例,输入性病例占比87.88%,其中湖北省49例,占74.24%。疫情输入风险排前4位的省份是广西、四川、湖南和江西,累计输入风险指数分别为1.0820、0.5494、0.2041和0.0656。近7 d中山市迁入人口排前11位主要城市中,有疫情输入风险的城市:永州市、重庆市。 结论 中山市的新冠肺炎疫情主要由湖北输入引起,目前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效果, 防止周边及疫情高发地区的病例输入风险仍是中山市今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拟合并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发展趋势,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SEIR动力学模型,考虑COVID-19的传播机制、感染谱、隔离措施等,建立SEIR+CAQ传播动力学模型。基于官方公布的每日确诊病例数进行建模,利用2020年1月20日至2月7日的报告疫情数据进行拟合。采用2月8-12日的数据评估预测效果,并进行疫情预测。结果 SEIR+CAQ模型对全国(湖北省除外)和湖北省(武汉市除外)的累计确诊病例数的过去10日拟合偏差<5%;未来5日预测偏差<10%,略有高估。全国(湖北省除外)和湖北省(武汉市除外)的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已于2月1-2日达峰值;武汉市亦已于2月9日达到高峰。在当前防控措施不变的情况下,截至2月29日,预计全国累计确诊病例将达80 417例。预测结果尚未包含临床诊断病例。结论 SEIR+CAQ模型可用于COVID-19疫情趋势预测,为疫情防控决策和效果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特征初步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为新发传染病,自2019年12月发现以来,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已有病例报告。随着疫情的发展,聚集性疫情所占的发病数比例不断增加,尤其是武汉市和湖北省以外地区,暴露来源发生很大变化。本研究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月20日期间非医疗机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377起(涉及病例1 719例)进行分析。其中,家庭聚集性疫情297起(占79%),确诊病例中位数为4例;聚餐39起(占10%),确诊病例中位数为5例;商场或超市23起(占6%),确诊病例中位数为13例;工作单位12起(占3%),确诊病例中位数为6例;交通工具6起(占2%),确诊病例中位数为6例。依聚集性病例潜伏期估计所需条件,选出325例,推测潜伏期为1~20 d,中位数为7 d,众数为4 d。此外,对国内某百货大楼聚集疫情分析结果提示本次疫情潜伏期患者可能成为传染源。"钻石公主"号邮轮聚集疫情从2月5-21日共634人被确诊感染,各类人群(国籍、年龄、性别)均易感,提示乘客年龄、无症状感染及邮轮内封闭环境可能是导致邮轮后续病例出现间歇同源暴露和人传人增殖模式的主要原因,两起典型疫情的进展清晰地展现了武汉早期病例的播散情况。因此,在疫情防控中,除隔离患者外,追踪、排查和隔离密切接触者及次级接触者至关重要;尤其对于疫区的健康人群,自我隔离是防控关键。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特征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本研究通过描述和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湖北省罹患率、粗病死率等流行特征及趋势,为疫情的综合研判和防治措施效果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湖北省报告的病例数据,结合重大干预措施及事件时点,采用累计罹患率、新增病例环比增长率、新增病例定基增长率、观察-确诊转换率、累计粗病死率、每日重症率、死亡重症比等指标对疫情不同阶段的流行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 湖北省的新冠肺炎疫情经历了1月10日至2月3日大量病例开始出现的暴发期,2月4-19日新增病例和死亡病例持续增加的高峰期,2月20日至3月3日新增确诊和新增治愈相持的平台期,3月4-18日病例减少和治愈增多的消退期。湖北省疫情累计罹患率从1月19日的0.03/万增加至3月18日的11.46/万,武汉市从1月10日的0.04/万发展至3月18日的45.13/万,湖北省其他地区从1月20日0.002/万发展至3月18日的3.70/万;新增病例增速在疫情期间有不同波动,湖北省全境增速在2月12日达到最高值;湖北省累计粗病死率从1月19日的1.01%增加到1月26日的5.13%后下降至2月13日的2.54%,之后缓慢增加到3月18日的4.62%,武汉市累计粗病死率趋势和湖北省一致,但略高;湖北省每日重症率从1月27日26.88%升高至3月18日34.27%,死亡重症比从1月23日7.37%下降至3月18日0.35%。结论 湖北省新冠肺炎流行的疫情周期为60 d,约为一个最长潜伏期或隔离期(14 d)和湖北省确诊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0 d)之和的1.76倍,提示我国陆续出台的重大抗疫决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从宏观视角利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数据,分析有效距离与疫情传播轨迹、时间和规模之间的关系,为今后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截至2020年2月23日我国各地COVID-19首例确诊患者的住院治疗/隔离治疗日期以及累计确诊病例数,利用“百度迁徙”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大数据平台(LBS)获取武汉市到各地的迁出人口比例数据,建立有效距离模型和线性回归模型,从省级和市级层面分别对有效距离与疫情抵达时间及累计确诊病例级数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不论在省级层面还是市级层面上,武汉市到目的地的有效距离与COVID-19疫情抵达时间及累计确诊病例级数都存在明显的线性关联,各线性模型回归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省级层面上,有效距离可以解释其与抵达时间模型71%的变异,解释其与累计确诊病例级数模型90%的变异;在市级层面上,有效距离可以解释其与抵达时间模型66%的变异,解释其与累计确诊病例级数模型85%的变异。结论 模型拟合程度较好,LBS大数据与有效距离模型能够用于对疫情传播轨迹、时间和规模等进行估计,为突发急性传染病宏观预警及防控管理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