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分析甘肃省跌倒/坠落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甘肃省9家伤害监测哨点医院伤害监测数据,对其中跌倒/坠落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0年共报告跌倒/坠落病例6908例,占所有伤害上报病例的35.68%。跌倒/坠落是甘肃省各年龄组第1位伤害原因,5~岁组儿童、65~岁老年人、离退休人员、家务人员、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人群伤害发生原因中跌倒/坠落发生比例高于其他人群。跌倒/坠落发生高峰为8月份、10月份及上午10:00时。跌倒/坠落主要发生在休闲活动中,发生场所主要是家中、公共居住场所、学校与公共场所。伤害性质以挫伤/擦伤为主,下肢占伤害部位的比例最高,伤害严重程度以轻度为主,伤害结局以治疗后回家为主。结论跌倒/坠落是甘肃省第1位伤害原因,儿童和老年人是防治工作的重点人群,应根据各自的特点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浙江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跌倒/坠落伤害流行病学特征,为施行科学有效的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网络报告的方式收集2009—2010年浙江省9个地区28家哨点医院的首诊老年跌倒/坠落伤害患者(≥60岁)的信息,分析老年患者伤害发生情况。结果共收集老年跌倒/坠落伤害监测病例8082例(男女性别比为0.87∶1);99.05%的伤害病例为意外伤害,伤害地点构成前3位为家中(65.13%)、公共场所(16.21%)、工作场所(10.86%)。48.08%的跌坠落伤是在"运动"时发生;伤害发生集中时段为9—11时与14—16时,秋冬季高于春夏季;老年人受伤部位前3位为下肢(36.65%)、上肢(27.06%)和头部(26.02%);受伤严重程度主要以轻到中度为主,严重伤害比例男性高于女性(χ2=10.335,P<0.01)结局以处理后回家为主(77.57%)。结论女性、户外运动、四肢伤害以及特定的环境因素与老年人的跌坠落伤有关,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可能会有效减少老年人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了解2009-2011年淮北市儿童伤害病例的分布特征,为儿童伤害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因伤害首次在淮北市3家伤害监测哨点医院就诊的儿童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3 a共收集儿童伤害病例3 277例,占伤害总病例数的16.41%,其中男女性别比为2.36∶1,病例年龄以5~14岁为主(45.19%).儿童伤害病例发生原因前5位依次为跌倒坠落、机动车车祸、钝器伤、烧烫伤和刀锐器伤(46.48%,16.20%,9.09%,9.00%,7.78%);伤害发生地点前4位依次为家中、公路街道、学校与公共场所和公共居住场所(37.26%,23.80%,21.27%,11.02%);发生时活动前4位为休闲活动、体育运动、家务学习和驾乘交通工具(61.37%,8.09%,7.84%,7.75%);伤害意图以非故意伤害为主(93.38%);伤害部位前3位为头部、上肢和下肢(44.19%,23.01%,18.86%);伤害程度以轻度和中度为主(59.53%,37.50%);伤害结局以治疗后回家和观察/住院/转院为主(54.44%,45.29%).结论 儿童主要伤害类型为跌倒坠落伤和交通事故伤害,伤害干预重点为男性和5 ~14岁年龄段人群.伤害干预策略应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与发育阶段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湖北省伤害监测点0~14岁儿童伤害流行情况,为制定伤害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6年湖北省3个伤害监测点哨点医院首次因伤害就诊的儿童伤害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共报告14岁以下儿童伤害病例2 805例,男童1 908例。前3位伤害原因为跌倒/坠落(56.97%)、动物伤(13.12%)和道路交通伤(9.66%);伤害发生地点主要为家中(54.69%)、学校与公共场所(19.82%)和公路/街道(16.47%);伤害发生时的主要活动是休闲活动(36.90%);伤害性质以挫伤/擦伤(33.44%)为首位;伤害部位主要是头部(36.72%)。结论跌倒/坠落是造成儿童伤害的主要原因,家中是伤害首要发生地点。应加强对儿童的安全教育,提高儿童及家长的安全意识,减少环境隐患和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儿童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浙江省慈溪市哨点监测医院0~14岁儿童门诊伤害发生情况和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儿童伤害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慈溪市3家监测哨点医院的伤害监测资料,对2006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门诊首诊0~14岁儿童伤害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共报告0~14岁儿童伤害病例21 758例,男女性别比为1.97∶1;造成伤害的前3位原因分别是跌倒/坠落(51.82%)、动物伤(19.32%)和机动车车祸(7.77%);家中、公路/街道以及学校与公共场所为伤害发生的三大地点,分别占43.72%、19.90%和18.02%;死亡病例41例,占0.19%,溺水为首位死因。结论跌倒/坠落、动物伤和机动车车祸是0~14岁慈溪市儿童伤害的主要原因,溺水为0~14岁儿童伤害的首位死因,应针对不同的伤害类型开展相应的干预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掌握2006—2010年河南省洛阳市0~14岁儿童伤害流行状况,为制定伤害预防控制策略、评价干预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国伤害监测报告卡,对洛阳3家哨点医院门诊首次因伤害就诊的病人进行面对面询问调查。结果 2006—2010年共收集到0~14岁伤害病例8130例,男女比例为2.1∶1;前4位的伤害原因分别为跌倒/坠落(41.1%)、机动车车祸(14.1%)、钝器伤(11.8%)、烧烫伤(10.7%),不同年龄组伤害原因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6.5,P<0.01);伤害发生的高峰时间在每年的5—10月;伤害发生的地点前3位为家中(41.2%)、公路/街道(23.4%)和学校(18.2%);58.6%伤害是在休闲活动时发生的,位居首位;伤害中非故意伤害最多(91.0%);伤害发生部位最多的是头部(53.0%);伤害结局中治疗后回家占51.7%,观察/住院/转院占46.9%。结论洛阳市儿童伤害男性多于女性,主要伤害原因为跌倒/坠落伤、机动车车祸、钝器伤和烧烫伤,大多为非故意伤害和轻度伤。  相似文献   

7.
2010年全国伤害监测病例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010年全国伤害监测病例分布特征,为制定伤害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参照全国疾病监测点抽样框架,兼顾城乡、地理分布和经济发展差异,结合当地伤害预防工作基础,抽取43个县(市、区)作为全国伤害监测点,每个监测点抽取3家医院共129家医院作为伤害监测哨点医院。监测对象为首次在全国伤害监测系统哨点医院就诊,被诊断为伤害的病例。结果 2010年共收集有效病例607 805例,男女性别比为1.88∶1。伤害发生原因构成前3位依次为跌倒/坠落(30.97%)、道路交通伤(22.56%)和钝器伤(20.37%);伤害发生地点主要为公路/街道(29.84%)、家中(24.24%);伤害发生时的活动主要为休闲活动(44.35%)、有偿工作(20.05%);伤害病例主要以非故意伤害(88.25%)、轻度伤害(72.42%)为主。结论2010年全国伤害监测病例男性多于女性,主要伤害原因为跌倒/坠落、道路交通伤、钝器伤,以非故意伤害和轻度伤害为主;2010年全国伤害监测病例收集数量高于2006—2009各年该系统收集的数据量,且伤害监测病例各特征分布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青岛市跌倒/坠落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青岛市2010-2011年伤害监测数据库中54 648名跌倒/坠落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发生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跌倒/坠落是青岛市伤害发生的首要原因,占所有伤害的29.4%。跌倒/坠落的男女性别比为1.68∶1,主要发生在25~64岁年龄组(69.9%)。其中男性以25~44岁年龄组居多(34.8%),女性则以45~64岁年龄组居多(29.7%)。跌倒/坠落的发生地点以家中(34.2%)为主,主要发生在休闲活动、有偿工作和家务/学习时。结论跌倒/坠落是青岛市首位伤害类型,应根据其特征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深圳市南山区哨点监测医院急诊14岁以下儿童伤害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儿童伤害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南山区监测哨点医院的伤害监测资料,对2012年急诊首诊儿童的伤害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共报告0~14岁伤害儿童8 316例,男女童性别比1.73∶1,0~5岁组所占比例为最高(48.77%);伤害原因前5位分别为跌倒/坠落(64.10%)、动物伤(16.45%)、钝器伤(9.96%)、锐器伤(4.81%)、交通伤(2.40%);家中、学校、公路/街道依次为儿童伤害发生的3大地点;活动类型以休闲活动时发生伤害居首位(94.14%);伤害意图以非故意伤害最多(99.30%);伤害的严重程度以轻微的浅表伤(98.80%)为主;伤害结局中治疗后回家占98.02%。结论 2012年深圳市南山区儿童伤害病例以家中和学校等地点休闲活动中跌倒/坠落等意外伤害为主,应针对性地开展有效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宁夏银川市儿童伤害非致死性和致死性病例流行特征,为制定伤害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银川市3家伤害哨点监测医院2006-2012年儿童伤害病例,使用全国伤害管理软件及Excel 2010进行分析。结果收集0~17岁儿童伤害病例16 730例,包括非致死性16 632例和致死性98例。全部病例男女比为1.97∶1,其中学龄前儿童占48.20%,学龄儿童占51.80%;总病例伤害发生原因前3位为跌倒/坠落、道路交通伤害和烧烫伤,历年病例伤害发生原因顺位无明显差异,与总病例大体一致;伤害发生地点主要为家中、公路/街道和学校。致死性病例以男性为主;发生原因主要为交通伤害,其次为跌倒/坠落和溺水,第三为烧烫伤和中毒;发生地点前3位依次为公路/街道、家中和公共居住场所。结论银川市儿童伤害主要以非致死性伤害为主,其中学龄前儿童与学龄儿童各约占一半,发生原因主要为跌倒/坠落,发生地点主要为家中;致死性伤害发生原因主要为交通伤害,发生地点主要为公路/街道,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儿童伤害防控策略及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湖北省伤害监测点老年人伤害流行状况,为制定伤害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天门市伤害监测哨点医院2014年首次因伤害就诊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伤害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共报告60岁及以上老年人伤害病例2 999例,其中男性1 577例.主要伤害原因为跌倒/坠落(1 422例,47.42%);其次是道路交通事故(1 046例,34.88%);伤害发生地点主要是家中(1 083例,36.11%);伤害发生时的主要活动是做家务(1 357例,45.25%)和休闲活动(965例,32.18%);伤害性质以挫伤/擦伤(1 164例,38.81%)为首位;伤害部位主要是头部(842例,28.08%).结论 跌倒/坠落是造成老年人伤害的主要原因,家中是伤害首要发生地点.建议应以家庭为重点,积极主动干预,采用必要的防止跌倒发生的设施,以减少老年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浙江省慈溪市户籍居民非致死性伤害的发生状况,为制定伤害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两阶段抽样法对5个乡镇的10个行政村中的2098名居民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慈溪市户籍居民的半年标化伤害发生率为11.43%。构成比位于前3位的伤害原因是意外的跌倒/坠落(34.85%)、刀/锐器伤(24.07%)和道路交通伤害(9.13%),各年龄组人群的首位伤害原因均为意外的跌倒/坠落。伤害在家中发生最多(46.47%),其次是工业和建筑场所(18.26%),再次为公路/街道(13.69%)。伤害病例在2010年5—10月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伤害发生时间在一天中的分布不均,绝大多数伤害发生在6∶00—12∶00时段(45.15%),发生在0∶00—6∶00时段的伤害最少(1.27%)。在127例次需要就诊治疗的伤害中,有18例次分布于全国伤害监测哨点医院(人民医院11例次,第二人民医院7例次)。结论慈溪市户籍居民半年伤害发生率较高,已成为威胁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四川青羊区和米易县2个城乡伤害监测点5年连续监测资料,探索当地伤害发生的特点及变化趋势。方法收集2006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到监测医院就诊且被诊断为伤害的首诊患者资料,分析伤害发生的特点和变化规律。结果 5年伤害病例115 279例,不同年龄段均有发生,男性多于女性(1.80∶1),25~44岁较其他年龄多,共计46 361例(40.22%),农村伤害发生的高峰时段为10—11时,累计发生6192例(13.21%),城市为10—11时和20—21时,累计发生4851例(7.17%)和5390例(7.96%)。青羊区伤害前两位是跌倒/坠落(20 128例,占29.74%)和车祸(10 716例,占15.83%),动物伤病例逐年增加。米易县跌倒/坠落、钝器伤、车祸病例较多,分别为16 459例(34.58%)、9639例(20.25%)和8654例(18.18%),男性车祸病例逐年增加。结论城市伤害防制的重点时段为20—21时,农村为9—10时;跌倒/坠落、车祸均为青羊区和米易县伤害防制的重点,青羊区要加强动物伤的防制;米易县还应关注钝器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009-2010年浙江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伤害流行病学特征,为采取科学有效的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网络报告的方式收集2009-2010年浙江省9个地区28家哨点医院的首诊老年伤害患者(≥60岁)的信息,对老年伤害的三间分布、伤害情况及后果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老年伤害病例19412例(性别比1.14∶1);主要直接原因是跌/坠落伤、交通伤、动物伤;伤害地点构成前3位为家中、街道/城区、工作场所;伤害发生集中时段为上午8~10点与下午1~4点,夏秋季高于冬春季;老年人受伤部位前3位为下肢、上肢和头部;受伤严重程度主要以轻到中度为主,严重伤害比例男性高于女性(χ2=11.650,P<0.001),结局以处理后回家为主;伤害意图大部分为意外伤害,自伤/自杀仅占0.58%,自伤的主要原因为中毒。结论老年人伤害在发生时间、发生地点和伤害类型等因素上较其他年龄组有其特殊性,应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以有效减少老年人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006-2009年株洲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跌倒/坠落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施行科学有效的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6-2009年株洲市3家伤害监测哨点医院的伤害监测报告卡,对因跌倒/坠落入院、具有本地户籍老年人(≥60岁)的人口学资料及伤害发生情况进行流行病学研究。结果 3家哨点医院共接诊因跌倒/坠落入院的老年人2 360名,占所有因伤害入院就诊老年患者总数的56.96%;患者多为小学文化;冬季、中旬和晚上(18:00-4:59)的跌倒/坠落患者所占比例相对较大;伤害多发生在家中;常见于休闲活动的过程中;伤害性质以骨折所占比例最大;以伤及下肢相对多见;多为轻度伤害,常选择观察/住院/转院治疗。不同年龄组、文化程度、伤害发生地点及伤害发生时所从事的活动之间,老年跌倒/坠落患者占伤害患者人数的构成比不同。结论株洲市老年跌倒/坠落伤害占株洲市老年伤害的比例较大,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行为和环境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社区老年人居家环境的安全性评估,促进居家致跌危险环境改造,降低老年人跌倒的发生。方法在上海市某社区选取全部80岁以上独居老人家庭,2009年8月进行入户评估调查,观察居家致跌危险环境,完成《评估表》,并且提出整改意见,首次入户后发放宣传资料、防滑垫,街道政府安装扶手和督促整改,2010年8月再次入户调查并进行效果评估。结果干预前跌倒发生人次率为22.87%,因跌倒住院人次率为4.62%。干预后跌倒发生人次率为4.62%,因跌倒住院发生人次率为0.49%,干预前后跌倒的发生率(χ2=41.304,P<0.05)和住院发生率(χ2=12.122,P<0.05)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居家致跌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改善。结论居家致跌环境因素增加了老人跌倒发生的风险,开展有针对性的居家危险环境评估并改造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2017年深圳市盐田区跌倒/坠落伤害病例分布特征,探索其空间聚集性。  方法  描述性分析2017年盐田区跌倒/坠落病例特征,应用Arcgis 10.2绘制跌倒/坠落病例专题地图,利用Geoda 1.12进行跌倒/坠落的全局、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  结果  2017年深圳市盐田区跌倒/坠落病例共报告4 622例,占全部伤害病例28.91%;主要发生年龄段为0~15岁,占比37.19%。男女性别比1.97:1,60岁以上女性病例数多于男性;冬季高发(28.66%);发生地点主要为家中(28.10%);伤害性质主要为挫伤/擦伤(48.27%);伤害严重程度以轻度(76.66%)为主;跌倒/坠落主要发生在明珠、永安、东海、大梅沙社区。全局自相关分析显示Moran's I统计量为0.51,Z=3.29(P=0.004),说明盐田区跌倒/坠落的发生存在空间聚集性;局域自相关分析发现永安、明珠、东海和田东4个社区存在高属性值聚集(P=0.003),即跌倒/坠落发生的"热点"区域。  结论  深圳市盐田区儿童与老年女性是跌倒/坠落的重点预防人群,跌倒/坠落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聚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