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有关性病/艾滋病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湖南省长沙县2家工厂1558名外来务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者对性病/艾滋病病种知晓率为58.8%,性病/艾滋病感染途径的知晓率为67.1%,50.0%的人相信避孕套能预防性病/艾滋病,37.8%的人使用过避孕套。文化程度与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得分均为正相关。结论湖南省长沙县流动人口的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有待提高,健康教育的重点应放在低文化层次的群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相关态度和高危行为的状况,为开展流动人口艾滋病干预模式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徐汇区嘉善路菜市场、好望角大酒店及苏浙汇餐厅3家中,对70名外来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艾滋病总体知晓率达到95.71%。但是从细分来看,关于"蚊虫叮咬是否会传播艾滋病""与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就餐是否会感染"的知晓情况仍然不够理想,知晓率分别只有77.14%和71.43%。结论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还是比较低,普遍存在危险性行为。对流动人口AIDS健康教育刻不容缓,社区应该加强艾滋病宣传,使社会流动人口掌握艾滋病防治知识,增加艾滋病的认知,从而预防和控制艾滋病。  相似文献   

3.
外出务工人员AIDS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KAP)现状,为对流动人口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及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湖南省邵阳市随机抽取1个行政村的103名外出务工人员,采取匿名问卷调查和个别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外出务工人员中,59.3%能指出3大传播途径;59.2%能正确回答非传染途径,低于传染途径正确应答率77.9%;75.7%认为安全套可以预防艾滋病,只有22.4%经常使用;66.0%认为与患有艾滋病的朋友拥抱是很自然的事,44.7%认为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都应当被隔离;在高危行为中,44.7%发生婚前性行为;知识与文化程度、行为呈正相关.[结论]流动人口的艾滋病知识增加明显,但仍然缺乏,应加强流动人口的艾滋病预防工作,采取更有效的艾滋病健康促进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综合干预措施对农村育龄妇女艾滋病防制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妇幼保健系统对农村育龄妇女进行艾滋病 (AIDS)预防与控制健康教育干预 ,提高农村育龄妇女预防AIDS能力。干预前基础调查 ,培训妇幼保健机构人员 ,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干预 ,干预后调查、分析对比干预措施对农村育龄妇女AIDS预防与控制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发现农村育龄妇女对AIDS三大传播途径的正确认识率分别有显著的提高 ,尤其对预防观念的认识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认为“AIDS可通过日常生活接触传播的人数由干预前的 2 7.8%下降到干预后的 1.0 % ;对AIDS的态度有了明显改善 ,认为“只有城市人才可能得AIDS”的人数由干预前的 4 2 .1%下降到干预后的 6 .5 % ,基本消除了“AIDS离我们很遥远”的错误认识 ;通过干预 ,农村育龄妇女AIDS防制的行为也得到了加强 ,会正确使用避孕套的人数由 8.3%提高到 76 .9% ,使用过避孕套的人数由 8.3%提高到 2 6 .8% ,患过性病的人数由 4 .4 %下降到 0 .5 %。认为在妇幼保健系统实施AIDS防制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明显 ;健康教育形式应多样化 ;加强基层组织人员培训 ,在农村社区建立AIDS宣传点 ;推广使用避孕套任重道远 ;充分发挥和利用各系统尤其是妇幼保健系统优势  相似文献   

5.
南充市社区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行为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南充市社区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以及危险行为,为制定针对这一人群的艾滋病防制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随机抽取5个城市社区,用自制问卷对社区内流动人口进行调查.用SPSS 12.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完成统计分析. 结果 共调查711名,其中男性317人(44.59%),女性394人(55.41%)人,平均年龄(31.6±8.9)岁.知道HIV经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的调查对象比例分别为70.0%、69.1%和47.4%.电视、电影、录像是了解艾滋病知识的主要途径.58.2%的人与固定性伴发生性关系时从不使用安全套,与非固定性伴发生性关系时只有12.9%的人坚持使用安全套. 结论 社区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缺乏,安全性行为意识差,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流动人口预防HIV/AIDS的认知水平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对艾滋病(AIDS)知识的知晓率和其希望获得相关知识的途径,了解他们对待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态度,以及他们对待婚前性行为的态度,为学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某医学院一至三年级在校大学生中,抽查普通本科和民办普通本科两个批次的学生1 875人,进行现场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大多数学生对AIDS的三条主要传播途径是否传播艾滋病知晓率较高(〉90%),而对于一些易混淆的问题如蚊虫叮咬是否传播的知晓率只有35%;对待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同情但避而远之者高达45.6%;对待婚前性行为的态度以及发生性行为的情况男女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校在校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和较为正确的态度,但随着性解放观念的发展,今后在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的同时应特别加强开展正确性健康教育,要教授学生正确使用避孕套的方法,教会学生保护自己与他人,关爱自身的健康,做到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7.
流动人口性病/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6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有关性病/艾滋病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江苏省昆山市2家工厂1558名外来务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者对性病/艾滋病病种知晓率为58.8%,性病/艾滋病感染途径的知晓率为67.1%,50.0%的人相信避孕套能预防性病/艾滋病,37.8%的人使用过避孕套。文化程度与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得分均为正相关。结论昆山市流动人口的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有待提高,健康教育的重点应放在低文化层次的群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宝山区社区居民性病/艾滋病知识、态度变化情况,为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04年~2007年宝山区行为危险因素监测资料,分析社区居民关于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4年中,社区居民正确了解艾滋病传播途径率由27.5%上升至36.0%(P<0.05),正确了解性病传播途径率由54.2%下降至46.7%(P<0.05);正确了解性病和艾滋病传播途径率受地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因素影响(P均为0.000),但两者所受的影响不尽相同;认为避孕套可以预防艾滋病的比例呈上升趋势(P<0.05);对待性病/艾滋病病人表示劝其积极治疗的比例逐步提高(P<0.05)。结论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明显,应继续加强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并保证知识传播的科学、全面。  相似文献   

9.
温州市公众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目的了解温州市公众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其态度和行为。方法以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随机调查市区公众585人。其中,男性344人,女性241人,平均年龄38.46岁。结果被调查对象预防艾滋病知识主要来自报纸、书刊、电视;被调查人员对艾滋病的可能传播途径回答的正确率在80%以上,非传播途径的回答正确率在70%以下;只有47.18%的人知道艾滋病目前是无法治愈的;36.27%的人对艾滋病病人感到害怕或恐惧;8.83%的人承认有性乱及不安全性行为。结论艾滋病健康教育应更加全面、科学,要注重有针对性健康教育,提高人群对艾滋病的认识与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佛山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有效的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和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在佛山市选择建筑工人、工厂工人、餐饮宾馆服务行业服务人员以及劳务市场寻工人员等4类流动人口,进行匿名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流动人口一般特征,流动史,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及态度,艾滋病防治需求及可能影响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因素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其知晓率的影响因素。血清学检测HIV、梅毒和HCV抗体。结果 98.69%的流动人口听说过艾滋病,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65.61%,艾滋病防治知识最主要通过电视节目获得。流动人口近一年临时性行为发生率为40.84%,在近1年与固定性伴和临时性伴发生性关系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1.20%和31.78%。10.30%调查对象近1年曾出现性病相关症状,患病后84.19%能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HIV抗体阳性率为0.12%。5.23%的非婚性行为者接受过自愿咨询检测服务。调查对象中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为小学以下的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结论佛山市流动人口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偏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有歧视态度比例较高,该人群中依然存在非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低等感染HIV的高危行为。对流动人口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综合干预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1.
外来务工人员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寻求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的方法和措施。方法随机抽取5家单位,把调查期间一直在该单位工作的非永康籍外来人员列为调查对象,进行多形式健康教育干预,对干预前后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改变作比较,评价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后对艾滋病预防知识有较全面的认识,特别是在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方面的知识,安全套对预防艾滋病的作用及正确使用的方法等有非常显著的提高。但仍有1/3的人认为得艾滋病是不光彩的,愿与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交往的人仍不到40%,说明人们对艾滋病的恐惧和歧视心理很重;且大部分被调查者对自身感染性认识不足,对安全套存在认识与行为相分离,安全套使用率低,提醒我们工作重点应放在“百分之百”使用上。结论通过对外来务工人员采取深入浅出、易懂、实用,既有基础性知识,又有防治性病艾滋病的基本方法的多形式健康教育,效果是明显的,措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昌平区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有效地开展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辖区建筑工人、工厂工人、个体经营者、住宿餐饮从业人员、家政从业人员、临时雇佣劳动力、娱乐场所从业人员7类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84.8%,不同性别、不同行业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年龄、户籍、文化程度、是否做过免费HIV检测等因素对其知晓率有显著影响;流动人口现有的艾滋病相关知识通过多途径获得,从高到低依次是电视、免费宣传材料、广播等,但流动人口最希望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从高到低依次是电视、免费宣传材料、书籍等;有3.6%的流动人口做过免费HIV检测;仅22.1%的人不歧视HIV/AIDS;有4.7%流动人口有商业性行为,仅18.1%的人能每次坚持用套;有7.3%的流动人口与临时性伴发生过性关系,仅18.1%的人能坚持每次用套;有0.5%的男性有同性行为,仅16.7%的人能坚持每次用套。结论昌平区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掌握不全面,存在对HIV/AIDS的歧视态度和感染艾滋病的高危性行为。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当地流动人口的艾滋病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井研县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及艾滋病高危人群分布。方法通过相关部门调查艾滋病高危人群分布,对商业献血者、卖淫嫖娼者、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和自愿人群的艾滋病知识、行为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和HIV抗体检测。结果井研县有娱乐场所从业人员736人,其中提供性服务的有200人;吸毒者80人,其中注射吸毒15人;1996年前商业献血者1500人;外出打工者100000人,城区日流动人口约3000人。对1208人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及行为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954份(78.97%),认为HIV可预防者占41.61%,认为同餐会传染HIV者占76.oo%,认为安全套可预防HIV者占17.09%,性行为的安全套使用率为16.42%;对408名高危人员检测HIV抗体,从性病人群中检出3人阳性。结论井研县艾滋病高危人群分布广,居民对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低,对艾滋病存在恐惧心理。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男性流动人口艾滋病预防相关知识、行为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鹃  潘绥铭 《中国健康教育》2007,23(12):903-904
目的了解北京市低阶层的嫖客与男性流动人口(尤其是在北京工作的个体商贩、小企业主)的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为针对这一人群的艾滋病预防和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130名在建材城、汽配城、小商品批发市场、电脑市场工作的商业、服务业外来进京人员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该人群中有11.2%的人接受过性服务,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回答正确率最高为81.3%,最低为46.9%。在行为方面,该人群在性生活中使用安全套的意愿不高,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结论对低阶层的嫖客与男性流动人口进行有针对性的艾滋病宣传和干预对于预防和控制疾病的蔓延有不可替代的意义;这一人群对于预防艾滋病知识上的误区和盲区和我们一贯的宣传策略有关,这一点亟需相关部门的反思;在这一人群中推广和使用安全套存在着一定的障碍,需要采取更好的措施去解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男性流动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了解情况,探索与艾滋病相关的危险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523份,平均年龄为(29.2±9.5)岁。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73.6%,文化程度是影响调查对象艾滋病知识水平的因素。523名被调查对象中,391人发生过性行为,其中45人(11.5%)发生过商业性行为,在发生商业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占77.8%,女方曾向被调查对象提出使用安全套的占86.7%。53.7%未婚调查对象发生过性行为。多因素分析显示,每周至少饮一次酒(OR=2.392)、已婚(OR=2.187)、对非婚性行为认为有需求则难以避免(OR=2.601)是发生商业性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流动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知识认识的不全面容易加重社会歧视,应强化宣传内容的精准性,抓住认知误区,有效提高人群的艾滋病知晓情况。同时,对艾滋病知识的宣传要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采用针对性的方式来开展。加强对未婚流动人群进行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为开展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和宣传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统一设计的"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表"进行现况调查,进行匿名问卷调查,有效调查问卷3 807份。所有资料经Excel录入后,采用SPSS15.0版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流动人口艾滋病相关知识主要来源于电视、广播、报刊和免费宣传材料等大众媒介;多数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的性、血液及母婴三大传播途径有很好的认识(74.57%~81.22%),而对日常生活中一些非传播途径及其如何预防等问题存在错误的认识;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态度不容乐观,仅有近50%的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持有不排斥、理解和同情的态度;流动人口与配偶或同居者发生性行为时和与商业性伴或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频率都比较低,且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65,P〈0.01)。结论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缺乏、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关爱程度不够和安全套使用率低是艾滋病在流动人口中流行和蔓延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某高校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和需求调查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了解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认知水平、相关态度、行为和需求,为制定宣传干预计划提供客观的指导意见。方法对重庆市某高校在校一、二、三年级的学生进行自填表式问卷调查,所有数据经SPSS 1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916名大学生,其中男生占34.0%;他们对艾滋病的三个传播途径的知晓率都在80.0%以上,对于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除了经蚊虫叮咬传播外,其余的知晓率都在85.0%以上;他们对艾滋病的预防知识知晓率较低,仅约有50.0%的学生知晓每次性交使用安全套和不共用针具吸毒可预防艾滋病;他们对艾滋病的相关态度积极,80.0%的学生回答愿意关心帮助HIV感染者和病人;获取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电视、报刊杂志和宣传资料;53人(5.8%)有性行为史,8人有商业性行为,2人有同性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低。不用安全套的原因是不愿使用和认为没有必要,其中多数学生建议加强艾滋病宣传,将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性健康的教育纳入教学中,提倡使用安全套。结论大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认知水平较高,只是对艾滋病的预防知识知晓率低,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低,因此应加强学校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并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中,提高学生的保护意识,减少高危行为的发生,有效遏制艾滋病在青少年中的流行和蔓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静安区部分男男性行为者(MSM)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0--2011对自愿接受检测的MSM开展调查,了解其HIV/AIDS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结果接受调查的294例调查对象中,以非上海市户籍、青壮年、未婚及商业服务业者为主,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81.0%;平均首次男性性行为年龄为(19.96±3.18)岁;发生肛交性行为时每次都用安全套的比例≤16%;最近半年与女性有性接触者占15.6%.结论MSM处于性活跃期,性伴多,部分存在商业性行为、异性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低,存在着知识与行为分离等现象.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对艾滋病宣传和干预的覆盖面,加强推广安全套使用,提高MSM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深圳口岸交通员工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为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匿名自填问卷的方式,于2007年3-6月对深圳1:3岸皇岗、罗湖、沙头角3个体检点的交通员工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约80.0%的交通员工知道艾滋病经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传播。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交通员工对艾滋病有不正确的认识,如“蚊虫叮咬不会传染艾滋病”这个问题的回答正确率只有41.2%。交通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例如“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这个问题的回答正确率只有41.7%。不同年龄段、文化程度、HIV知识及格与否的交通员工对HIV相关行为的态度不同。约有50%左右的交通员工表示出对艾滋病感染者的宽容。54.0%的交通员工承认自己有过婚前性行为,26.4%的交通员工承认有过婚外性行为。743(13.0%)人自报告曾经与性服务小姐(暗娼)有过性关系。交通员工在商业性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很低,在自报告与性服务小姐(暗娼)发生性行为的743人中,经常使用的占6.2%;每次都用的仅占3.5%。[结论]深圳口岸交通员工对艾滋病有所了解,但仍然缺乏全面的认识,安全性行为的比例也不高。建议进一步加强对交通员工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高他们的自我防病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状况、危险行为以及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东部沿海某市18-60岁外来务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艾滋病知识和行为的信息,并采集静脉血进行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结果1190名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全部回答正确的占71.9%。对于非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全部回答正确的分别占18.2%和7.1%,所有问题均能正确回答的仅占2.5%。在有过性经历者中,非婚性行为者占41.7%,有过商业性行为者占11.4%。在与固定性伴和商业性性伴发生性行为时,最近一次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32.9%和46.7%。多因素分析显示,正确知晓传播途径与文化程度和有性经历有关。无论与固定性伴,还是商业性性伴,最近一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均与正确知晓传播途径有关。1125名工人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针对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的薄弱环节,开展宣传教育。通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提高,促进高危行为的改变。同时需要加强对该人群的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