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褥感染血清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为预防产褥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7月医院采用剖宫产(剖宫产组)及阴道分娩(阴道分娩组)的产妇各300例,观察产妇产褥感染情况,检测产妇分娩前及产后3d时WBC、CRP及PCT水平。结果剖宫产组产褥感染临床诊断26例、确诊23例,临床感染率与确诊感染率分别为8.67%、7.67%,阴道分娩组产褥感染临床诊断12例、确诊8例,临床感染率与确诊感染率分别为4.00%、2.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产后3d呼吸系统感染、切口感染、乳腺感染等指标均高于阴道分娩组,且两组产妇产后3d时以上指标较分娩前升高(P<0.05)。结论分娩方式对产褥感染及血清WBC、CRP及PCT水平存在一定影响,剖宫产产妇产后产褥感染及相关炎性因子水平均高于阴道分娩产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娩后产褥感染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产褥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在该院分娩并确诊为产褥感染的产妇112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住院的100例未发生感染的产妇为对照组。通过检测所有产妇生殖道病原体感染情况及血清IL-6、IL-10、PCT、CRP水平,分析其与产褥感染的关系。结果研究组检出支原体感染52例(66.67%),革兰氏阳性菌感染15例(19.23%),革兰氏阴性菌感染11例(14.10%)。分娩前,两组产妇血清IL-6、IL-10、PCT、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24 h,研究组产妇血清IL-6、IL-10、PCT、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娩后72 h,研究组产妇血清IL-6、PCT、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研究组产妇血清IL-6、IL-10、PCT、CRP水平随感染时间延长而上升(P<0.05),对照组产妇血清IL-6、IL-10、PCT、CRP水平随着时间延长先上升,后下降至分娩前水平(P<0.05)。盆腔腹膜炎患者分娩后72 h的血清IL-6、IL-10、PCT、CRP水平高于子宫内膜及附件炎,子宫内膜及附件炎血清各指标水平高于外阴阴道及宫颈炎。结论产褥感染产妇分娩后血清IL-6、IL-10、PCT、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产妇分娩后水平,三者与产褥感染的发生、进展密切相关,对早期发现并干预产褥感染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联合检查在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儿科收治的呼吸道感染疾病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按感染病原体分为细菌感染组(62例)和非细菌感染组(58例)。细菌感染组中革兰氏阳性菌感染28例(革兰氏阳性菌组),革兰氏阴性菌感染34例(革兰氏阴性菌组),另选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患儿5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PCT、CRP及WBC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WBC计数及血清PCT、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非细菌感染组(均P0.05);革兰氏阴性菌组PCT水平显著高于革兰氏阳性菌组(P0.05),而WBC、CRP水平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细菌感染组治疗72 h后WBC、PCT、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血清PCT、CRP及外周血WBC计数联合检查可对患儿呼吸道病原微生物感染类型做出初步诊断,且血清PCT和CRP水平可作为抗感染治疗效果判断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动态监测产褥感染产妇血清细胞因子及抗氧化能力指标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在湖北孝昌县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住院治疗的67例产褥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其中外阴阴道及宫颈炎22例,子宫内膜炎及输卵管炎26例,盆腔腹膜炎19例。选择同期住院分娩未发生产褥感染的65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分别在产后1、3、5 d检测各组产妇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抗凝血酶原Ⅲ(antithrombinⅢ,AT-Ⅲ)、降钙素原(procalcitionin,PCT)等细胞因子水平及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C)、超氧化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髓过氧化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等抗氧化能力指标。结果观察组不同时间点血清IL-6、CRP、PCT、MDA、MPO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T-Ⅲ、TAC、SO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产褥感染产妇的病情加重,血清IL-6、CRP、PCT、MDA、MPO水平逐渐升高(P0.05),而血清AT-Ⅲ、TAC、SOD逐渐降低(P0.05)。结论动态监测血清细胞因子和抗氧化能力指标有助于判断产褥感染病情的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产褥期发热患者检查血清C-反应蛋白(CRP)对预防产褥感染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妇产科2012年9月~2014年5月收治的48例(研究组)产后发热产妇的临床资料,并选择同期分娩后未发热产妇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产前与产后48h内的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WBC)水平的差异,分析产后研究组血清CRP水平与WBC、IL-6的相关性,同时根据CRP不同水平进行分组,比较最终临床确诊感染患者数量差异。结果:产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CRP、WBC及IL-6较产前均显著升高(P<0.05);产后研究组CRP、WBC及IL-6较对照组升高更加显著(P<0.05);研究组48例产妇产后的CRP水平与WBC、IL-6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RP水平与WBC、IL-6均呈显著的正相关〔(r=0.457,P=0.001),(r=0.541,P=0.000)〕;CRP>5 mg/L组并发产褥感染28.57%显著高于CRP≤5 mg/L组的3.70%。结论:产后检测产妇的CRP水平,对于判断产妇并发产褥感染并采取及时治疗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剖宫产产妇产褥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血清降钙素原(PCT)、干扰素-γ(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9年6月于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妇产科行剖宫产手术并发产褥感染的产妇100例为感染组,选取同期行剖宫产手术未发生产褥感染的产妇100例为非感染组。对感染组病原分布进行调查;检测两组血清PCT、IFN-γ、TGF-β的水平;分析剖宫产产褥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三种指标对剖宫产产妇产褥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感染组感染病原以大肠埃希菌(49.3%)为主;感染组产妇血清PCT、IFN-γ、TGF-β水平均升高(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长、生殖道感染史、胎膜早破、产后出血、会阴侧切或撕裂是剖宫产产褥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血清PCT、IFN-γ、TGF-β以及联合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9、0.769、0.890以及0.973。结论大肠埃希菌是导致剖宫产产妇产褥感染的最主要致病菌;剖宫产产妇的手术时长、生殖道感染史、胎膜早破、产后出血、会阴侧切或撕裂均是剖宫产产妇发生产褥感染的危险因素;血清PCT、TGF-β均有着较好的诊断效能,三指标联合的诊断效能最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WBC)检测在学龄前儿童细菌性腹泻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97例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分为细菌性腹泻组(72例),病毒性腹泻组(75例)及非感染性腹泻组(50例),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外周血清PCT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外周血清CRP水平,WBC检测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细菌性腹泻组PCT、CRP及WBC水平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病毒性腹泻组和非感染性腹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腹泻组和非感染性腹泻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腹泻组经规范治疗后,PCT、CRP及WBC水平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感染腹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对诊断细菌性腹泻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1%、90.0%、92.5%和81.8%,均高于CRP和W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与WBC相应项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菌性腹泻患儿外周血中PCT、CRP及WBC水平均有明显升高,三者对学龄前儿童细菌性腹泻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病情判断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且PCT的诊断价值高于CRP和WBC。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WBC)计数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5例呼吸道感染患儿,根据病原体检测的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12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组(112例)和病毒感染组(121例),所有患儿采集静脉血进行WBC计数、分离血清并检测PCT和CRP水平。结果细菌组血清PCT、CRP和WBC水平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以0.5μg/ml、8 mg/L和10.0×10~9/L分别为血清PCT、CRP和WBC异常的界值,血清PCT诊断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的灵敏度明显高于WBC(P0.05),血清PCT诊断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均明显高于血清CRP和WBC(P0.05)。血清PCT、CRP和WBC诊断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的约登指数分别为0.81、0.47和0.46。结论血清PCT、CRP及WBC检测对鉴别儿童细菌性和非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有一定的指导价值,PCT在诊断呼吸道细菌感染时有着更好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产后早期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对产褥感染的诊断价值,为产褥感染的预防和诊断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海口市妇幼保健院2017年12月-2019年12月的50例产褥感染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未发生产褥感染的50名产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产后1 d时血清PCT、CRP、IFN-γ、IL-6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其预测产褥感染的价值。结果病例组患者在产后1 d时的血清PCT、CRP、IFN-γ、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早期血清PCT、CRP、IFN-γ、IL-6水平预测产褥感染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0.779、0.751、0.757、0.932,以血清IL-6水平的AUC最高,在最佳界值下,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00和1.000。结论产褥感染患者产后早期即可出现血清PCT、CRP、IFN-γ、IL-6水平的升高,这些血清指标可用于辅助预测感染风险,临床医生应重视产后早期相关血清标志物的监测,达到预防感染及早期诊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本院住院110例AECOPD患者,包括67例感染性AECOPD患者(感染组)和43例非感染性AECOPD患者(非感染组),另收集7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110例AECOPD治疗前、后及对照组血清PCT和CRP及WBC检测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ECOPD患者CRP、PCT和WBC治疗前均明显高于治疗后和对照组;治疗前感染组3项检测指标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治疗前后CRP、PCT和WB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和PCT诊断感染性AECOPD的灵敏度分别为89.6%和92.5%,明显高于WBC的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RP和PCT可作为COPD急性加重的评估指标,对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严重感染患者,按感染程度分为脓毒性休克组(66例)[根据1个月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50例)和死亡组(16例)]和重症脓毒症组(62例),对照组为同期住院非脓毒性休克患者60例,分别比较分析各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血清PCT、CRP及WBC水平。结果脓毒性休克组治疗前,治疗1、3、7 d后血清PCT、CRP及WB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重症脓毒症组治疗1、3、7 d后血清PCT和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死亡组治疗1、3、7 d后血清PCT水平均高于存活组,治疗3、7 d后血清CRP水平均高于存活组(均P0.05)。ROC曲线显示,PCT、CRP和WBC的曲线下面积(AUC)及95%CI分别为:0.786(0.703~0.864)、0.754(0.691~0.827)和0.603(0.542~0.679)。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脓毒性休克患者治疗前、治疗7 d后血清PCT与CRP呈正相关[(r=0.596,P=0.004)和(r=0.523,P=0.012)],治疗7 d后血清PCT与WBC呈正相关(r=0.604,P=0.001)。结论 PCT可作为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诊断的指标,动态联合观察PCT和CRP水平对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判断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ook宫颈扩张双球囊在足月初产妇计划分娩中的效果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表达的影响。方法纳入该院自2015年1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21例有计划分娩指征的足月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1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取0.50%缩宫素静滴计划分娩,观察组采取Cook宫颈扩张双球囊计划分娩。比较两组宫颈成熟度、产程时间、计划分娩结果、新生儿结局、不良反应及血清CRP表达情况。结果计划分娩12 h,两组产妇宫颈Bishop评分均较计划分娩前明显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1 min、5 min后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分娩后12 h、24 h,两组产妇血清CRP水平均较计划分娩前提升(P0.05),但至分娩后48 h,两组产妇血清CRP水平均恢复至计划分娩前相当水平(P0.05),且两组产妇各时间点血清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ok宫颈扩张双球囊能够明显促进足月初产妇宫颈成熟,缩短第一产程与总产程,提升计划分娩效果,且作用温和,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剖宫产后感染患者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感染状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5月在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进行剖宫产并发生院内感染的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本院未发生感染的剖宫产产妇8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PCT、CRP、炎症因子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PCT和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产妇的TNF-α、IL-4、IL-6、IL-8及IL-1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产妇的CD4+CD45+和CD8+CD45+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但观察组产妇的CD3+CD4+和CD3+CD8+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剖宫产后发生院内感染产妇的PCT和CRP水平显著升高,且需较长时间才能恢复至正常水平,PCT和CRP水平可作为剖宫产产妇感染诊断依据;剖宫产后感染产妇的炎症因子水平明显升高,可作为临床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对瘢痕子宫再妊娠产妇围生期应激状态、炎症反应及母婴结局的影响,为瘢痕子宫再妊娠产妇采取阴道分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9月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确诊为瘢痕子宫再妊娠产妇118例,依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行阴道分娩,58例)、对照组(行剖宫产,60例)。比较两组产妇产前与产后12 h、24 h、48 h血清应激状态有关指标[醛固酮(ALD)、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炎症反应有关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并观察两组产妇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产后24 h出血量、产褥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新生儿5 min Apgar评分等母婴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58例产妇中阴道分娩成功52例,阴道分娩成功率为89. 66%。两组产妇产前血清ALD、NE、Cor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后2 h、24 h、48 h血清ALD、NE、Cor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观察组产后2 h、24 h、48 h血清TNF-α、IL-6、CRP、PC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观察组产后24 h出血量、住院时间小于对照组,产褥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两组产妇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及新生儿5 min Apgar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与剖宫产相比,瘢痕子宫再妊娠产妇采取阴道分娩可显著减轻产妇机体应激状态及炎症反应,降低产后出血量及产褥感染发生概率,临床可于严格掌控阴道分娩适应证基础上,在严密监护下采取阴道分娩以改善产妇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5.
李丽  焦根龙 《现代保健》2014,(7):137-139
目的:讨论比较不同分娩方式分娩后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PR)的浓度指标变化规律,分析对血清CRP水平影响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8月本院妇产科分娩的产妇250例,其中经阴道分娩115例,剖宫产135例,测量产妇术中出血、手术时间、产后48 h体温及血常规等,同时测量产妇分娩前24 h、分娩时、分娩后24、48、72、96 h的CRP浓度,然后结合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剖宫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经阴道分娩组(P〈0.01),产后感染率高于阴道分娩组(P〈0.05);剖宫产组术后48 h中性粒细胞及体温明显高于经阴道分娩组(P〈0.01);两组分娩后CRP浓度逐渐升高,较分娩前水平有显著增高(P〈0.01);CRP在经阴道分娩后72 h开始降低,而在剖宫产分娩后96 h开始降低,剖宫产组分娩后不同时期CRP浓度均高于经阴道分娩组(P〈0.01)。结论:分娩方式是产后血清CRP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产后测量CRP对科学的选择分娩方式及临床治疗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产妇细胞因子水平和红细胞免疫状态及其与产褥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济南市人民医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05例剖宫产术后发生产褥感染产妇为感染组,选择同期未发生产褥感染产妇101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和红细胞免疫指标[免疫黏附促进因子(RFER)、免疫黏附抑制因子(FEIR)、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_(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协同肿瘤红细胞花环率(ATER)、直向肿瘤红细胞花环率(DTER)]表达水平,分析感染组不同白细胞水平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感染组产妇血清IL-1β、IL-6、IL-8、IL-10、TNF-α、IFN-γ、hs-CRP、PCT、FEIR、RBC-ICR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WBC计数增加而升高(P<0.05),RFER、RBC-C_(3b)RR、ATER、DTER低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WBC计数增加而下降(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产妇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明显增高,红细胞免疫功能显著下降,其水平与产褥感染、感染程度有关,可作为临床监测剖宫产产褥感染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前白蛋白(PA)、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WBC)计数的测定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90例临床确诊的感染患儿,细菌感染组42例,非细菌感染组48例,健康体检儿童4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PCT、PA、CRP水平及WBC计数,同时测定细菌感染组治疗前后的PCT、PA、CRP水平及WBC计数并进行分析。结果细菌感染组血清PCT、CRP水平和WBC计数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PA水平细菌感染组均低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菌感染组血清PCT、PA、CRP水平及WBC计数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和非细菌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8.41、62.87、15.07和28.87,均P0.01),阳性率分别为88.10%、83.33%、61.90和50.00%;细菌感染组治疗后PA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78,P0.01),PCT水平和WBC计数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9.15、7.92,均P0.01),CRP水平基本恢复正常,与治疗前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49,P0.01)。结论血清PCT、PA、CRP及WBC计数联合检测对鉴别儿童感染性疾病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同时为预后的判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剖宫产产褥感染产妇红细胞免疫和抗氧化能力相关指标变化及早期预测价值,为指导临床早期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被医院产科确诊的84例产褥感染剖宫产产妇作为感染组,同期分娩未发生产褥感染的剖宫产产妇168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剖宫产术后24 h内、产褥感染产妇治疗后免疫黏附抑制因子(FEIR)、免疫黏附促进因子(FEER)、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变化,分析各指标与产褥感染发生的关系。结果 剖宫产术后24 h内感染组产妇FEIR、RBC-ICR及血清MPO、MD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FEER及血清TAC、SOD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产妇治疗后的FEIR、RBC-ICR及血清MPO、MDA水平均较术后24 h内显著降低,FEER及血清TAC、SOD水平较术后24 h内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产妇术后24 h内外周血FEIR、FEER及TAC、MPO与产褥感染发生密切相关,是其独立影响因素(P<0.05)。单独检测剖宫产产妇术后24 h内外周血FEIR、FEER及TAC、MPO均对产褥感染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AUC>0.7),而四指标联合预测因子对产褥感染早期预测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达0.894、0.893、0.887、0.889,较各指标单独预测明显升高。结论 剖宫产术后24 h内检测产妇红细胞免疫及血清抗氧化能力相关指标对产褥感染的早期预测及指导临床治疗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合并肺部感染老年患者抗感染中的价值及对预后影响,为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68例设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住院微创术后未合并肺部感染患者68例定为对照组;两组术后均给予3d预防性抗感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炎性指标(PCT、CRP及WBC)变化,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术后30d内死亡情况。结果两组术后预防性抗感染3dCRP、PCT高于术后当天(P0.05),术后及术后预防性抗感染3d WBC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于术后6d确诊合并肺部感染,两组术后5dCRP、PCT及WBC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0、15d CRP、PCT及WBC均高于术后5d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0d内死亡8例,病死率为11.76%,死亡患者CRP、PCT高于生存患者(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合并肺部感染老年患者抗感染治疗过程中,检测PCT、CRP水平变化可指导抗感染治疗,且可预测治疗结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尿毒症患者腹膜透析合并腹膜炎感染状况及其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8年7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进行腹膜透析的60例尿毒症患者的诊疗情况,根据其合并腹膜炎感染与否,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合并腹膜炎)。对照组32例,观察组28例。检测分析两组患者PCT、CRP及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随治疗时间的变化。之后对观察组进行抗感染治疗,观察PCT、CRP水平变化及其与腹膜炎感染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CRP、PCT水平明显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之后CRP、PCT水平具有显著的组间差异(P0.05),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CRP、PCT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两组WBC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别,且其最高数值均未超出正常范围。合并腹膜炎感染患者PCT、CRP及WBC水平的相关性分析表明,PCT与CRP呈现正相关的关系(r=0.625,P0.05),而PCT与WBC水平不相关。结论 CRP、PCT水平可以作为尿毒症患者腹膜透析合并腹膜炎感染状况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