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在青藏铁路大规模人群高海拔地区施工中,各级医疗卫生人员积极做好进入高原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认真抓好急性高原病发病高峰阶段的医疗保障工作,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防止慢性高原损伤的发生.3年来无一人因急性高原病死亡,急性肺水肿、脑水肿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高原严酷自然环境给参建人员身体健康带来的慢性损害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高原病分急性高原病、慢性高原病。急性高原病包括高原脑水肿、高原肺水肿;慢性高原病包括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和高原心脏病。本文重点对高原心脏病、高原脑水肿、高原肺水肿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研究结果提出心理因素对高原心脏病(HAHD)的影响,引起人们对心理治疗与护理的重视。高原肺水肿(HAPE)可能是Ⅲ型超敏反应发生所致。这种结果,为HAPE的治疗提供一个新思路。实验动物和高原脑水肿(HACE)患者均证实,缺氧引起组氨、花生四烯酸、缓激肽等多种介质释放,VEGF生成/释放增加,脑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尤其VEGF增多,使血脑屏障发生渗漏,是形成高原脑水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青藏高原高原病流行病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搞清高原病的人群发病率及易患因素以利防治,自1978~1985年,在青藏高原广泛地区对三个不同海拔范围(2,261~2,808米、3,050~3,797米、4,068~5,226米)的移居和世居自然人群(儿童15,251人,成人25,618人)进行了一项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在进入高原的人群中急性高原病的发生率为:急性高原反应39.50%,高原肺水肿0.47%,高原脑水肿0.28%。久居和世居高原人群中慢性高原病的患病率为:慢性高原反应2.80%,高原心脏病儿童0.96%,成人0.32%,高原红细胞增多症2.51%,高原高血压症0.96%,高原低血压症1.89%。慢性高原病患病率移居较世居人群高9.7倍。
本调查证明高原病存在若干易患因素,如海拔愈高,登高速度愈快,有过劳、受凉、上呼吸道感染、精神紧张等诱因,年幼或老年,原患有心肺等疾患者最易发病。针对这些因素探讨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急性高原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的临床意义朱素琼,牟信兵,洪青元(西藏军医总医院拉萨)为探讨急性高原病的发病机理及寻找其综合定量诊断标准,我们观察了西藏地区(海拔3658m)急性高原反应(HAAR)、高原肺水肿(HAPE)及同海拔健康人的支气管一肺泡...  相似文献   

5.
高原地区高寒缺氧,急进高原地区的人大多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高原病,表现为头痛、头晕、心慌、胸闷、气短、厌食、恶心、呕吐、腹胀、浮肿、失眠、全身无力等,严重时会发展为高原肺水肿、脑水肿、高原心脏病、高血压、低血压、低血糖等.急进高原人群中存在着急性高原病易感者,对急性高原暴露反应比普通人敏感和强烈,患病率高.资料表明,急进高原人群中急性高原病患病率为50%~60%.我们自2003年3月~2004年12月对急进高原的急性高原病易感者61人给予三普红景天胶囊预防用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脑、肺水肿是高原病的重症反应,威胁着进驻高原人们的身体健康。中铁十四局集团公司承担青藏铁路五道梁段的筑路施工任务,2002年2~10月和2003年2~10月先后在施工人员中发现25例脑、肺水肿病人。为减少脑、肺水肿病例的发生,挽救病人生命,保护工人健康,提高劳动出勤率,作者对2  相似文献   

7.
高原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拔在3 000 m以上的地区,称为高原地区.其特点为气压和氧分压均低,易导致人体缺氧.如未能习服,可引起高原病.高原病的发病机制主要由于高原低氧血能导致脑和肺微循环的过分充盈,而发生高原脑水肿和高原肺水肿.治疗主要是尽速转移至低地或用轻便加压舱以及采用药物(乙酰唑胺和地塞米松),充分给氧.预防采用逐渐登高习服、锻炼、多食碳水化合物,给予高量抗氧化营养素或食用中等量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C、E、硒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降低新兵快速进入高原急性高原病(Acute high altitude diseaes,AHAD)发病率的对策进行探讨。方法通过文献复习及我们在新兵进入高原期间医疗卫勤保障工作的回顾,对新兵快速进入高原AHAD发病情况、发病诱因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回顾发现新兵快速进入高原急性高原病的发病率随海拔的升高而升高,约32.5%~95.55%之间。发病原因为缺氧的超时反应,诱因为高海拔、进入高原速度过快、过度劳累、精神情绪过度紧张、寒冷、上呼吸道感染、劳动与休息制度不当、饮酒、过饱、水盐摄入不当等。结论新兵快速进入高原AHAD的发病率仍然较高,只要通过健康教育,纠正认知偏差,并早期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无疑对降低快速进入高原新兵AHAD的发病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平原人群快速进人高原,由于机体对缺氧的耐力较差,高原低氧引起机体组织器官正常生理功能障碍,发生急性高原反应(AMS),在青藏高原海拔4000-4700m地区发生率达59%~65%,在喀喇昆仑山海拔5000~5200m地区高达91%,导致机体发生头痛、恶心、呕吐等临床症候群,若治疗不及时往往继发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甚至危及生命;另一方面,久居高原的习服人群进入平原时,机体重新适应平原环境,会出现高原脱习服症状,如疲倦、无力、嗜睡、头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我军已经颁布和正在审批的与急性高原病(AMS)防制有关的国家及部军用标准在高原部队中宣传、教育、推广,用以指导高原部队开展AMS防制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同时,对空运进入高原新兵的AMS发病率进行历时10多年的跟踪调查,并比较历年的AMS发病率情况,发现随着AMS防制工作标准化的贯彻落实,空运部队的急性高原病发病率逐年降低,从1987年海拔3 500 m4、250 m的48.5%,1993年海拔3 680 m的38.0%,1998年海拔3 200m的20.0%,下降到2003年3 680 m的10.8%,而住院率则由1993年海拔3 680 m的2.18%下降到2004年海拔3 680 m的0.20%,下降了10倍多。由此可见,将防制急性高原病工作进行标准化,有利于统一、规范指导部队开展急性高原病防制工作,有利于协调、组织各部门共同开展急性高原病防制工作,有利于保障高原部队人员的身体健康,标准化已在部队防制AMS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认真总结我军实行医药卫生标准化工作15年来在急性高原病防制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并提出今后的工作建议,对于进一步做好急性高原病防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原肺水肿159例发病诱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高原肺水肿发病诱因,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防范,方法:收集我院13年间收治的159例高原肺水肿的临床资料,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发病诱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59例高原肺水肿的发生与进入高原的速度,急性呼吸道感染,饮酒,疲劳,吸烟等因素有关。结果: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缺管防护知识。  相似文献   

12.
本文观察了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患者及同海拔健康者各20名的血气,心肺功能及体液平衡的变化。结果表明二者均有低氧血症,心功能不全,体液代射异常以及脑水肿表现。本文还讨论了稳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的综合定量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3.
急性高山病及高原脑水肿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高山病和高原脑水肿是高原病常见而且严重的脑部综合征,与上升的速度、高度及个体易感性有关,但确切的病理生理机制仍然不清楚,脑脊液酸碱失衡、血一脑屏障渗透性改变、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增高在其发病中可能起了一定的作用,逐渐上升是预防该病的最佳策略,必要时采取药物防治或立即降低高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进入海拔5000m高原的62例健康人的急性高山病(AMS)的发病率,影响因素及伴随症状进行了现场调查.总AMS发病率为48.4%,发生高原肺水肿1例(1.6%),上山后4天出现外周水肿18例(29%),一周后水肿逐渐消退.72%水肿患者同时合并AMS,提示外周水肿可能和AMS有某种内在联系.年龄及原居住地海拔高度与AMS发病率无明显关系.有居住3500m以上高原史组AMS发病率明显低于无居住高原史组.本文还对AMS一系列伴随症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201例西藏高原旅行者的死亡原因进行分析,探讨高原旅游主要的死因及危险因素,为做好高原旅行防护,提高高原旅行安全提供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从拉萨机场、樟木口岸及普兰口岸出境所登记的尸体棺柩材料,时间从2000年4月到2011年12月。结果201例死亡的高原旅行人员中最多的是印度人,占45.3%,死亡年龄集中在48—61岁年龄段,占总死亡人数的36.8%,在海拔4500m的日喀则死亡人数最多,占41.3%,死亡原因主要是高原性肺水肿、急性高原反应和猝死,比例分别为35.3%、19.4%、14.9%。结论要加强对高原旅行人员自我保健的旅游宣传,预防高原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藏北某部常驻海拔4 500 m以上高原地区官兵血压异常的发生情况。方法由医疗工作人员携带仪器设备到藏北某海拔4 500 m以上地区官兵驻地进行健康检查,项目包括病史询问、常规查体及一些相关的辅助检查,并对高原血压异常的发生情况及高原血压异常官兵的症状体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次调查藏北某部常驻海拔4 500 m以上地区官兵643名,高原血压异常251例,占39.04%;其中高原高血压25例(占3.89%),高原低血压189例,占29.39%;单纯高原脉压差异常,占5.75%。汉族224例,藏族18例,彝族5例,壮族2例,哈尼族1例,土家族1例。高原血压异常官兵常见症状依次有记忆下降、头昏、胸闷、失眠、头痛、体重减轻、多梦、心慌、疲乏、食欲下降、耳鸣、眩晕、浮肿等,以上症状发生率达26.29%~0.40%。结论由于高原低氧的影响,包括世居藏族在内的藏北某部常驻海拔4500 m以上地区官兵高原血压异常的发生率较高,应加强保健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高原肺水肿X线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临床诊断急性高原肺水肿者行X线胸片检查,对其X线表现进行系统地回顾分析。结果:急性高原肺水肿X线表现多样,其中支气管血管束增粗41例,占85%;散在片状影或云絮状影38例,占79%;肺间蝶状影2例,占4%;小结节影5例,占11%。其中左肺肺病变6例,占13%;右肺病变28例,占58%;双肺病变14例,占29%。右肺病变重于左肺,早期和恢复期以肺间质异常为主,进展期与稳定期病变主要累及肺实质。结论:急性高原肺水肿有特定的X线表现,X线检查安全无创,非常有利于高原肺水肿的早期诊断和防治。  相似文献   

18.
范勇  刘小乐  李相成  杨昌东  王磊  周其全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8):1863-1865,1870
目的了解高原维稳部队返回平原后高原脱适应反应的发病情况,为进一步制定高原脱适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参加高原维稳部队官兵返回平原后高原脱适应的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44例被调查人群中有脱适应症状者583例(占78.36%),其中A部队有脱适应症状者150例(占77.32%),B部队有脱适应症状者422(占78.73%)。所调查症状中以头昏、疲倦、乏力、嗜睡、失眠、贫血、眩晕、精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咳嗽、多梦、胸闷发生频率较高。有症状人群中绝大多数能自行恢复,但有10%的人群症状比较严重,对返回平原部队正常训练产生一定影响。分析影响高原脱适应发生的原因可能与驻防高度、执行任务的强度、驻扎时间等因素有关。结论高原脱适应反应在高原返回平原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严重者可影响正常训练和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