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同伴依恋、同伴信任与孤独感的纵向关系,为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式选取贵州和山东2所高中的高一年级学生1 013名为研究对象,采用纵向研究设计,使用亲密关系体验-关系结构量表(ECR-RS)、同伴信任量表与孤独感量表,分别于2020年11月、2021年12月(T1)与2021年1月、2022年1月(T2)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T1和T2两个时间点的同伴信任与依恋焦虑、依恋回避、孤独感均呈负相关(r=-0.50~-0.17,P值均 < 0.01),依恋焦虑、依恋回避及孤独感间均呈正相关(r=0.11~0.41,P值均 < 0.01)。T1依恋焦虑能正向预测T2孤独感(β=0.16,P < 0.01),T1孤独感能正向预测T2依恋焦虑、依恋回避(β值分别为0.19,0.15,P值均 < 0.01);孤独感的稳定性相关系数大于依恋焦虑(CR=7.12,P < 0.01),而同伴信任的稳定性相关系数大于依恋回避(CR=2.40,P < 0.01)。  结论  孤独感单向影响依恋回避和同伴信任,但与依恋焦虑间相互影响,且影响更大,心理干预应从减少孤独出发,促进依恋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探讨贫困儿童心理韧性的特点以及父母、同伴依恋对其影响作用,为贫困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Resilience Scale for Chinese Adolescents,RSCA)和修订版青少年依恋量表(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revised,IPPA-R),对湖南农村地区435名贫困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贫困儿童心理韧性可以分为“高心理韧性组”“低心理韧性组”2种潜在类别;高心理韧性贫困儿童父母、同伴依恋的信任、沟通维度得分高于低心理韧性儿童,疏远维度得分低于低心理韧性组儿童(t =-9.70~ 6.78,P值均<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信任(OR=1.08,95%CI=1.01 ~ 1.16)、父亲沟通(OR=1.07,95%CI=1.02~1.14)和同伴沟通(OR=1.08,95%CI=1.03~ 1.12)对贫困儿童心理韧性存在正向预测作用,同伴疏远(OR=0.92,95%CI=0.86~0.98)对贫困儿童心理韧性存在负向预测作用.结论 提高母亲信任、增强父亲和同伴沟通,减少同伴疏远可以促进贫困儿童的心理韧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翠萍 《卫生研究》2013,42(1):30-32
目的探讨农村初中生孤独感特点及其与同伴依恋和自尊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西安2所农村中学的323名初中生,运用UCLA孤独感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和同伴依恋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农村初中生孤独感处于中等水平;孤独感与自尊、同伴依恋显著相关(|r|=0.436~0.599,P<0.001);同伴关系显著影响孤独感(F=158.056,P<0.01,解释孤独感35.6%的变异),同伴依恋显著影响自尊(F=71.233,P<0.01,解释自尊19.8%的变异);同伴依恋和自尊显著影响孤独感(F=91.503,P<0.01,解释孤独感38.9%的变异)。同时,当自尊变量出现后,同伴依恋变量对孤独感变量标准回归系数β的大小由0.599降到0.505,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西安农村初中生孤独感处于中等水平,同伴依恋、自尊显著影响初中生孤独感,且自尊在二者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探究早年留守经历对流动青少年依恋关系的影响,为青春期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珠海、中山、东莞、深圳和广州各1所农民工子弟学校六~八年级全部学生1 544名(留守组763名,未留守组781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问卷、父母同伴依恋问卷(IPPA)进行测评.结果 留守组儿童母亲信任、母亲沟通、父亲信任、父亲沟通维度及母亲依恋、父亲依恋得分较非留守组儿童低(t值分别为-5.63,-6.04,-5.53,-4.06,-6.97,-5.71,P值均<0.01);母亲疏远、父亲疏远、同伴疏远维度得分较非留守组儿童高(t值分别为5.62,3.31,2.59,P值均<0.01);留守组与非留守组儿童同伴信任、同伴沟通维度及同伴依恋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母亲信任、母亲沟通、母亲依恋、父亲信任、父亲依恋、同伴依恋的消极影响因素(B值分别为-1.30,-0.95,-2.88,-0.87,-1.34,-1.24),是母亲疏远、父亲疏远、同伴疏远的积极影响因素(B值分别为0.63,0.46,0.62,P值均<0.05);分离期间见面频率为每月都见是留守组儿童母亲依恋、父亲依恋的积极影响因素(B值分别为9.67,10.52,P值均<0.01);与父母均分离是留守组儿童同伴信任、同伴沟通、同伴依恋的消极影响因素(B值分别为-2.66,-1.78,-4.36,P值均<0.05);留守期间隔代监护是留守组儿童父亲疏远及同伴疏远的消极影响因素(t值分别为-0.40,-0.68,P值均<0.05);分离年龄在4~5岁是留守组流动儿童同伴依恋的积极影响因素(B=5.79,P相似文献   

5.
探讨离异单亲大学生父母依恋、同伴依恋特点及其与心理韧性的关系,为有效预防离异单亲大学生不良行为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青岛市2所高校12个学院的362个样本班共17 807名学生参与调查,其中离异单亲大学生463名(2.60%),在离异单亲大学生所在班级中随机抽取同性别完整家庭学生463名作为完整家庭组.采用父母同伴依恋量表(IPPA)、心理韧性量表(R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离异单亲大一新生的母亲依恋得分(55.51±10.71)高于大三学生(49.62±11.73).不同家庭月收入离异单亲大学生父亲依恋、同伴依恋、心理韧性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性别、独生与否、生源地、离异时年龄、监护人等人口学变量的父母同伴依恋及心理韧性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离异单亲大学生的父亲依恋总分(47.26±14.43)和心理韧性总分(108.12±12.61)均低于完整家庭大学生(52.62±8.96,110.47±11.93)(P值均<0.05).离异单亲大学生的同伴信任(β=0.53)、母亲交流(β=0.31)、父亲信任(β=0.18)、同伴交流(β=0.17)正向预测心理韧性,同伴疏离(β=-0.25)、母亲疏离(β=-0.17)负向预测心理韧性.中介效应检验显示,同伴依恋在母亲依恋与心理韧性间、父亲依恋与心理韧性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60.84%,74.00%.结论 离异单亲大学生父母依恋、同伴依恋与心理韧性关系密切,母亲依恋和父亲依恋既可直接对心理韧性产生作用,又均间接通过同伴依恋对心理韧性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6.
许学华 《中国校医》2014,28(11):826-827
目的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依恋质量及特点。方法整群选取山西某中学农村留守儿童156名及非留守儿童25名,年龄在12~14岁之间,采用张杉杉的初中生依恋问卷进行测查。结果留守儿童除了在朋友依恋上与普通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母亲、父亲、照顾者依恋上其得分均显著低于普通儿童(P<0.05);留守儿童在母亲、父亲、朋友和照顾者依恋上没有表现出性别及与父母联系频率方面的显著差异;在年级变量上,初中一年级比初中二年级留守儿童更多对朋友依恋(P<0.05)。在4类依恋对象上,留守儿童更多的依恋母亲、朋友和其照顾者,其依恋得分显著高于对父亲的依恋得分(P=0.000)。结论留守儿童的依恋质量不如非留守儿童。初中一年级留守儿童相对于初中二年级儿童更多对朋友依恋。留守儿童更多依恋母亲,朋友和照顾者,较少依恋父亲。  相似文献   

7.
承德高校有留守经历农村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留守经历对农村留守儿童成年以后的成人依恋类型和风格与留守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为维护其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亲密关系体验问卷对河北省承德市2所高校的有留守经历者1062名,无留守经历者103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留守组和非留守组在成人依恋类型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385,P=0.000),前者更多表现为不安全依恋类型,以惧怕型(比例为71.7%)为主。留守组和非留守组在依恋风格上,安全型(t=-15.704,P=0.000)、惧怕型(t=2.118,P=0.034)、冷漠型(t=2.439,P=0.015)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有留守经历农村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的有父母回来后在家停留的时间、与外出打工的父母联系频次、和抚养人聊天以及开始留守年龄。结论留守经历对大学生成人依恋的发展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探讨大学生手机成瘾状况与亲子依恋、同伴依恋的关系,为减少大学生手机成瘾行为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obile Phone Addiction Tendency Scale,MPATS)、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IPPA),对整群抽取的1 109名湖南省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性别大学生手机成瘾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28,P<0.05),女生的手机成瘾程度高于男生.大学生手机成瘾与亲子依恋、同伴依恋量表中的沟通、信任因子均呈负相关,与疏离因子呈正相关(P值均<0.01).同伴依恋在父子依恋与大学生手机成瘾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052,占总效应的26.7%;同伴依恋在母子依恋与大学生手机成瘾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052,占总效应的24.9%.结论 亲子依恋、同伴依恋与手机成瘾关系密切,亲子依恋可以通过同伴依恋影响大学生手机成瘾.  相似文献   

9.
吕薇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7):635-636
目的探讨高职生依恋风格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为开展高职生心理辅导与救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关系测量问卷及孤独感量表对滨州市360名高职生进行测试。结果高职生4种依恋风格的分布为安全型占52.3%,冷漠型占18.6%,专注型占16.3%,恐惧型占12.8%;不同性别高职生4种依恋风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冷漠型、专注型、恐惧型3种依恋风格与孤独感呈显著正相关,安全型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不同依恋风格高职生的孤独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恐惧型高职生的孤独感最高,安全型最低。结论高职生的依恋风格与孤独感密切相关,依恋风格对孤独感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孤独是一种消极的、弥散性的心理状态,青少年长期处于孤独状态会导致适应不良[1].在日常生活中,很多青少年都无法逃避"孤独"这种痛苦的人生体验.在我国开展留守中学生孤独感的研究,有助于探明留守中学生的孤独感现状,不但能为家庭、学校、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而且能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留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安徽省农村地区小学生孤独感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整群选取安徽省无为县某地区两所农村小学,共882名3~6年级小学生(男472名,女410名),采用儿童孤独量表和自编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被调查的3~6年级小学生中,小学生孤独感的总发生率为17.1%。男女发生率分别为15.7%,18.8%。随着年级的增长,发生率呈下降趋势。单因素分析显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包括年龄、年级、成绩、学习困难、父亲文化程度、老师教育方式、母亲教育方式、是否喜欢母亲、父母关系、其他家人教育方式、父亲教育方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影响孤独感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年级、健康状况、学习困难、父亲教育方式、年龄分级、是否喜欢母亲。结论农村地区小学生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孤独感,社会、学校和家长应加强对小学生正确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12.
考察行动研究法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在自尊心、团队信任与合作、耐挫力、建设性交流等4个方面的心理成长作用,为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新皂镇博爱小学四至六年级共81名农村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不相等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用行动研究作为干预手段,“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自尊调查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作为实验前后测的量化考核依据.结果 实验组在自尊、社交焦虑、幸福与满足三方面前后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各因子前后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男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显著降低,而女生的自尊水平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从留守儿童及其家长、协助教师和研究者4个方面收集行动研究反馈,总体效果良好.结论 行动研究法对于提升农村留守儿童自尊心、团队信任与合作、耐挫力、建设性交流等方面的心理成长有较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继玉 《中国校医》2010,24(4):254-256,259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自尊、孤独感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孤独感量表、自尊量表以及生活满意度量表对303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大学生的孤独感在文理科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3,P<0.05),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在性别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2,P<0.05),大学生的自尊与孤独感存在显著负相关(r=-0.338,P<0.01),与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正相关(r=0.251,P<0.01);大学生的孤独感与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负相关(r=-0.326,P<0.01)。自尊对孤独感与生活满意度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大学生的自尊、孤独感与生活满意均呈显著相关。自尊对大学生的孤独感与生活满意度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罗贻雪  余毅震  杨奕  孙艳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8):914-915,918
目的了解中学生的攻击行为与外显自尊相关联状况,为学校及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心理健康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安徽、云南、广东、黑龙江、湖北5省15个城市抽取了初、高中学生共15 738名,进行中国修订版攻击性问卷(Buss-W arren Aggression Questionnaire,BWAQ)、Rosenberg自尊量表(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SES)等的问卷调查。结果不同性别学生在攻击总分及各维度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级学生在言语攻击、间接攻击、愤怒、敌意、攻击总分及外显自尊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样本总体外显自尊与攻击性行为呈负相关。结论中学生的外显自尊对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有着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国小学高年级儿童攻击行为与亲子依恋关系的发展情况,探讨攻击行为与儿童亲子依恋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我国安徽、云南、广东、黑龙江、湖北5省15个大、中、小城市6 587名小学四~六年级学生进行Buss-W ar-ren攻击问卷和亲子依恋关系调查。结果小学高年级儿童的攻击性随着年级增加而逐渐增加(P<0.01),对父母的亲子依恋逐渐降低(P值均<0.01)。亲子依恋与攻击行为呈显著负相关(P<0.01)。家庭依恋类型中,双亲依恋安全型的儿童攻击性最低,其次为母亲安全父亲非安全型,再次为父亲安全母亲非安全型,最高为双亲非安全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儿童与核心家庭和大家庭儿童相比,有着更高的攻击性及较差的亲子依恋关系(P<0.01)。结论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干预应更多关注母子关系,单亲家庭以及重组家庭儿童应作为重点关注人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农村初中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状态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运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同一性地位测定量表,对四川省阆中市农村中学生711名实施调查。结果农村初中生自我同一性年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59.7%的七年级学生处于同一性扩散—积极延缓的中间地位(D-M地位),明显高于八年级和九年级;有12.2%的八年级学生处于权威接纳地位(F地位),15.5%的人处于积极延缓地位(M地位),明显高于七年级和九年级;九年级有23.2%的人处于同一性形成—权威接纳的中间地位(A-F地位),明显高于七年级和八年级,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自我同一性3个维度与心理健康水平间存在显著相关,对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现在的自我投入和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是初中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生活满意度在农村地区中小学生不同住宿类型与孤独感中的调节/中介效应,为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干预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以农村中小学生为调查对象,采取现况研究设计,应用现场匿名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内容包括一般健康情况、儿童孤独量表、多维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问卷.结果 住校生的孤独感评分(35.0±9.5)明显高于住家生(33.1±10.1)(P=0.000),而住校生的学校满意度(33.5±6.3)、朋友满意度(42.1±6.2)、自我满意度(32.4±5.0)评分明显低于住家生(分别为35.9±6.6、42.9±6.6、32.9±5.3)(P<0.01、P<0.01、P<0.05);住宿类型与孤独感评分的关系完全被学校满意度中介[孤独感的标准回归系数从0.043(P<0.05)降低到0.021(P>0.05)],部分被朋友满意度和自我满意度中介.调节效应分析发现,朋友满意度、自我满意度、学校满意度对寄宿制学校与孤独感评分关系的调节效应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住宿类型和生活满意度对巾小学生孤独感有良好的预测作用,学校满意度在住宿类型与孤独感中完全中介效应显著,对中小学生孤独感的干预可从这些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农村学龄儿童预防性侵犯知识状况,为开展农村学龄儿童预防性侵犯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湖北省某农村地区1所小学的六年级、2所乡镇初中学校的初一和初二年级、1所城镇高中的高一和高二年级,共1 25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学龄儿童对性侵犯知识的了解,并对资料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学龄儿童性侵犯有关认知正确率后三位是被性侵的儿童在事件中没错(54.6%)、同性会对儿童性侵犯(54.2%)、女性会对儿童进行性侵犯(51.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男、非独生、非住校、看护人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家庭适应性得分低、10~12岁年龄段和13~16岁年龄段为危险因素(均有P<0.05)。结论 农村学龄儿童缺少预防性侵犯知识。应重视学龄儿童性侵犯教育,尤其关注农村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童自尊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抽取长丰县农村地区2 917名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自编的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状况与相关生活经历调查问卷(包括儿童自尊量表、家庭功能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儿童社交焦虑量表等)进行调查。结果在2 917名中小学生中,留守儿童1 694名,占58.1%。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仅在同时校正消极应对方式、家庭功能和社交焦虑3个变量时,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自尊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协=3.942,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高身高、学习成绩好、同伴关系亲密、多参加课外活动、父亲文化程度高、家庭功能与生活质量好、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和处于留守状况下的儿童自尊水平较高,而处于社交焦虑和采取消极应对方式的儿童自尊水平较低。结论儿童自尊水平是多个生态子系统相关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相互协作、共同努力,有利于提高儿童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20.
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孤独感的关系,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2个县4所乡镇中学1 34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留守儿童713名,内容主要包括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和儿童孤独量表.结果 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在心理弹性的积极认知、家庭支持和心理弹性总分上低于非留守儿童,而孤独感得分高于非留守儿童,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各因子与孤独感均存在显著负相关(P值均<0.05).心理弹性的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维度是留守儿童孤独感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发展是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