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北京市4所高校新生甲型H1N1流感知信行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大学生H1N1流感相关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北京市高校新生甲型H1N1流感知信行调查问卷",选择4所北京市高校进行调查.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787份,甲型H1N1流感知识21分,被调查学生得分平均为(8.9±1.8)分;不同性别、不同生源的学生的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专业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2.7 %(651/787)的学生认为在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我应该多了解相关知识,提高防范意识,加强防护措施",如果出现了甲型H1N1流感相关症状,87.0 %(685/787)的学生选择"立即去医疗机构诊断排查",90.1 %(709/787)的学生会劝说出现了甲型H1N1流感相关症状的舍友去医院就诊,71.4 %(562/787)的学生愿意接受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不同学校、不同性别的学生之间对待H1N1流感疫苗接种态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专业之间的学生对待H1N1流感疫苗接种的态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生最希望获得甲型H1N1流感知识的信息渠道依次为电视台、手机短信、报纸、讲座和纸质宣传材料.结论 接受调查的学生正确预防H1N1流感的比例普遍较高,但尚存在部分知识掌握不确切、对流感疫苗接受度差等问题,有必要针对该人群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东莞市中小学生、工人和居民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态度及行为现况,为下一步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东莞市小学、初中、工厂各1间,居民社区1个,其中小学和初中每个年级选择两个班进行整群抽样,社区和工厂采取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对象,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的认知水平、日常行为习惯及对待甲型H1N1流感的态度等。结果调查对象对甲型H1N1流感总体知晓率为69.63%,其中中小学生为75.32%,工人为64.10%,居民为52.46%,三者知晓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8,P0.05);中小学生不带病上课、打喷嚏或咳嗽时捂嘴、每天洗手次数、洗手时点和洗手方式等卫生习惯方面均优于工人及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27.24%的调查对象认为甲型H1N1流感可怕,认为可怕的原因主要是甲型H1N1流感难以预防(52.68%)、该病易病死(46.34%)和没有特效药(41.22%);在未接种过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调查对象中,仅58.10%表示愿意接种免费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不愿意接种的原因主要是担心疫苗的安全性。结论东莞市中小学生在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态度及行为等方面均优于工人及居民,应在特定人群中有针对性地开展甲型H1N1流感可防可治、疫苗安全有效、不带病工作及正确洗手方法等关键知识点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社区医疗机构医护人员防控甲型H1N1流感院内感染的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多阶段抽样方法确定调查对象,采用集中自填统一调查问卷,调查其防控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知识态度和行为,运用F值或t值及χt2rend进行检验,采用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接种流感疫苗的因素。结果共调查247名医护人员,不同工作年限的医护人员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知识得分下降,所占人数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1%的医护人员认为自己有可能在医院感染甲型H1N1流感;43.32%医护人员懂得对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密合性检查;21.05%医护人员接种过季节性流感疫苗;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单位负责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费用是提高疫苗接种率的有力促进因素(OR=4.56,P0.01)。结论社区医疗机构防控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宜加强相关知识培训,完善软硬件建设和资金投入,提高流感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4.
甲型H1N1流感流行学校学生相关知信行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甲型H1N1流感流行学校学生相关知信行的情况。以便为学校甲型H1N1流感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取同一所学校同年级段有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班级1个(以下简单称为甲组学生)共54人和随机抽取没有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班级(以下简称为乙组学生)3个共162人,应用相同问卷在疫情感染初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甲组学生对甲型H1N1流感的关注度为66.56%,恐慌度为61.90%,乙组学生分别为55.56%和14.81%。甲组学生甲型H1N1流感知识知晓率为74.78%,乙组学生为87.22%。甲乙两组学生行为正确率分别为69.55%和85.50%。结论是否有甲型H1N1流感患者班级学生的关注度、恐慌度、知识、行为有差异,对学生进行甲型H1N1流感的健康教育要根据实际开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广东省韶关市城乡居民及中小学生甲型H1N1流感基本知识知晓情况和心理与健康行为变化情况,为今后开展防控宣传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韶关市两个县(区)共601名城乡居民和中小学生,使用统一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韶关市城乡居民甲型H1N1流感基本知识平均知晓率为55.11%,中小学生为62.00%,城市居民和中学生对甲型H1N1流感基本知识知晓率(62.10%和82.40%)分别高于农村居民和小学生(48.30%和4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型H1N1流感发生后,城市居民关注甲型H1N1流感的比例(59.50%)高于农村居民(49.75%),而担心自己得甲型H1N1流感的比例(34.00%)低于农村居民(78.61%)。中学生关注甲型H1N1流感的比例(78.00%)高于小学生(72.00%),而担心自己得甲型H1N1流感的比例(36.00%)低于小学生(60.00%)。城乡居民和中小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增加比例在15%~68%之间,中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平均增加比例(49.33%)高于小学生(30.17%)。结论韶关市城乡居民及中小学生甲型H1N1流感基本知识知晓率较低。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流行,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城乡居民和中小学生的心理应急能力,促使城乡居民和中小学生的健康行为形成。要重视加强小学生和农村居民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湖南省长沙市城乡居民关于甲型H1Nl流感的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长沙市城乡地区14~65岁常住居民1 294人进行入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资料、预防甲型H1N1流感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疫苗接种及对媒体需求等情况.结果 1294人中,不知道甲型H1N1流感流行者占14.1%;对甲型H1N1流感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18.2%~88.6%,其中对感染甲流不一定会发热的知晓率最低(18.2%);农村居民的知晓率普遍低于城市和城镇居民;大流行期间外出戴口罩的比例为36.1%,就医戴口罩为39.3%;出现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后选择自己买药治疗者占47.8%;在公共场所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掩者为24.0%,在家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掩者为24.7%;既往从未接种过普通流感疫苗者占80.3%;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率为10.4%,未接种者中不愿意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占37.1%.结论 长沙市特别是农村地区居民对甲型H1N l流感及流感疫苗相关知识了解不足且不全面,个人防护意识差,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有利于加强流感防控.  相似文献   

7.
广州市甲型H1N1流感流行初期疫情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广州市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点,为预防控制提供参考。方法从三间分布、本地病例与输入性病例特点、感染场所、暴发疫情特点、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发现方式等特征分析广州市2009年5~7月网络直报的173例实验室确诊病例。结果本地病例97例(56.1%),输入性病例76例(43.9%)。男性104例(60.1%),女性69例(39.9%)。年龄为6个月至71岁,中位数为18.4岁。本地病例感染场所主要为学校,占64.9%。输入性病例中60.5%为散发病例,而本地病例中23.7%为散发病例,以聚集性为主,两类病例流行形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9,P0.001)。临床表现以发热(≥37.5℃)(94.6%)、咳嗽(63.1%),咽痛(40.3%)为主。8.7%病例出现消化道症状。47.0%的病例与有明确类症状病人接触史。输入性病例发病至确诊时间比本地病例要短(t=2.791,P=0.006),发病至首次就诊时间间隔也比本地病例短(t=2.059,P=0.041)。输入性病例主要为出入境检验检疫发现(72.4%),本地病例主要为自行就诊发现(46.4%)。结论广州市仍处于甲型H1N1流感流行初期。部分甲型H1N1流感病例有消化道症状,提示消化道传播的可能性需要关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对甲型H1N1流感的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态度及行为,为相关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随机抽样,应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对东莞市大朗镇社区居民进行现场调查。结果共调查371人,有效问卷360份,男女比例为1:1.09,平均年龄为(25.55±10.55)岁。社区居民对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较为缺乏,尤其是在目前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主要措施方面。被调查者中只有75人(20.8%)能正确回答,文化程度越高,知晓情况越好;236人(65.6%)表示关心此次甲型H1N1流感;59人(16.4%)的行为并未有所改变。结论社区居民对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的认知水平较低,应加强普通群众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武汉地区中学生对甲型H1N1流感的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对接种甲流疫苗的意愿、效果,以便制定适宜的防控措施.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整群随机抽取190名中学生进行甲型H1N1流感有关知识、信念、卫生习惯改变的调查.结果中学生采取多项预防措施应对甲型流感,对甲流的担忧、恐慌程度较2009年5月明显降低(P<0...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东城区居民甲型H1N1流感认知及态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北京市东城区居民对甲型H1N1流感的基本认知和态度,为制定适宜的健康教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择北京市东城区2个社区,2家医院,2所学校、3个行业单位,共557人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93.9%的被调查者能够正确判断甲型H1N1流感是呼吸道传染病。居民对于“经常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和“不去人群拥挤的场所”可以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知晓率比较高,分别为88.9%和80.6%;而对“避免接触流感症状或肺炎等呼吸道疾病患者”和“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等预防措施的知晓率较低,分别为28.2%和37.9%。72.0%的人认为甲型H1N1流感“有所控制,但仍在扩散”;与甲型H1N1流感暴发前相比,85.1%的人比以前更关注健康相关信息,84.4%的人比以前更注重自己的个人卫生习惯,89.6%的人去医院就诊/探视病人时会主动佩戴口罩。超过80%的居民对政府采取的防控措施和信息发布工作表示满意。结论居民对甲型H1N1流感知识掌握不全面,倾向于采取健康行为,通过大众传媒等途径开展的流感健康教育还应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1.
深圳市社区人群与入境人群甲型H1N1流感知信行电话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深圳市社区人群和入境人群的甲型H1N1流感知信行情况及对流感防控工作的满意度,为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深圳市抽取社区人群305人,采用系统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深圳市入境人群91人,采用电话调查的方式对两类人群的甲型H1N1流感知信行情况和对防控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社区居民对甲型H1N1流感疾病的知晓率为87.9%;24.3%的社区居民表示担心感染甲型H1N1流感,54.1%因甲型H1N1流感减少外出,87.2%表示"如果出现流感症状首选到医院就诊";66.9%对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表示满意;文化程度高者的知识知晓率和首选就医率较高,女性担心感染和减少外出的比例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境人员对甲型H1N1流感疾病的知晓率为97.8%,33.7%的入境人员表示担心感染甲型H1N1流感,且外籍人士的比例高于中国公民(P〈0.05),93.4%对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表示满意。结论深圳市社区人群的甲型H1N1流感疾病知晓率较高,但其相关的呼吸道症状、传播方式和预防措施的知晓率相对较低,需有针对性地加强宣传,目前尚未出现明显的恐慌行为,入境人群的甲型H1N1流感知信行整体情况及对防控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社区人群。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城乡居民对甲型H1N1流感的知识情况,探讨对城乡居民开展甲型流感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方式。[方法]2009年6月2~5日,对夏津县部分18岁以上城乡居民进行调查。[结果]调查719人,甲型H1N1流感5项知识的知晓率为52.27%,其中对我国发生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的知晓率为83.59%。甲型H1N1流感知识,87.49%的调查对象通过广播、电视获取;93.88%的人认为目前政府有关部门针对甲型流感所采取的防控措施很有必要;70.93%的人担心自己会得甲型H1N1流感。甲型H1N1流感相关知识得分,农村居民230人为(2.09±1.27)分,城区居民489人为(3.11±1.34)分(P0.01);高学历人群得分高于低学历人群(P0.01)。[结论]夏津县城乡居民对甲型H1N1流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农村和低学历人群甲型H1N1流感知识的知晓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广州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预防控制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的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容量比例抽样方法确定调查对象,采用集中自填统一调查问卷,运用F或t检验,比较不同人群预防控制知识得分;描述性分析采用构成比或百分率指标.结果 共成功收回27所医疗机构问卷1518份,医护人员预防控制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平均得分10.91分(满分17分),医疗机构级别、年龄组、性别、职称、工作部门、工作年限等不同人群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预防控制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知识的调查中,仅5.8%医护人员能正确回答转运甲型H1N1流感患者时医护人员的防护方法,仅22.1%能正确回答甲型H1N1流感诊疗场所空气消毒的常规措施;在对医疗机构应加强的工作调查中,93.2%的医护人员认为应该做好预检分诊工作,76.5%认为应加强医护人员预防控制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知识培训,75.8%认为应储备更多的防护装备.结论 大流行下医疗机构应增大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加强医护人员预防控制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知识、技能的宣传、培训力度,提高医护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14.
李俊峰 《中国健康教育》2014,(11):1013-1016
目的探讨济南市居民食品安全相关知识、态度、行为(KAP)的现状,为食品安全相关内容的健康教育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偶遇的方法调查济南市居民1527人,对被调查居民食品安全相关的KAP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参与调查的济南市居民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60.2%,居民的文化程度越高,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越高,大学和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居民与其他文化程度的居民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8,P〈0.05),25~35岁组居民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知晓率最高(65.8%),与其他年龄组的居民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4,P〈0.05),女性的知晓率(62.4%)显著高于男性(57.8%)(χ2=33.3,P〈0.05),随着居民家庭人均月收入的增加,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有增加的趋势;92.9%的居民希望获得食品安全相关的知识;居民最常选择超市购买食品,最担忧农药或者兽药超标的食品安全问题,但遭遇食品安全问题时处理不够积极。结论济南市居民食品安全相关知识普及率不高,但态度比较积极,食品安全相关行为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南京市部分居民营养补充剂知识、态度、行为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南京市居民营养补充剂知识、态度、行为(KAP)的现状,为营养补充剂知识的宣传教育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偶遇法调查南京市居民509名,对居民关于营养补充剂的KAP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所调查南京市居民营养补充剂知识知晓率为60.3%,居民的文化程度愈高,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越高,大学和大学以上的居民与其他文化程度的居民营养补充剂相关知识的认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5~35岁组居民营养补充剂相关知识知晓率较其他年龄组的居民高(P〈0.05),且女性的知晓率高于男性(P〈0.05);88.8%的居民对膳食方面的问题很关注;服用过营养补充剂的居民占63.5%,但定时服用的只占20.6%,随年龄的增长,定时服用营养补充剂的比例在升高,年龄超过45岁与未超过45岁人员定时服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性别、文化程度和家庭收入的影响不明显。结论南京市居民营养补充剂知识普及率不高,态度比较积极,但服用的行为不普遍,也无规律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流行期间中国大学生的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 为高校开展科学防控及公共卫生精准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2020年1月31日―2月5日, 选取4所高校共计56 997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采用32条目自编结构化调查问卷对大学生开展线上现况调查。 结果  共收集到44 456名大学生的调查问卷, 应答率为78.0%(44 456/56 997)。94.1%大学生认为COVID-19能通过与无症状感染者接触感染, 知晓主要传播途径和临床表现者达76.4%~98.9%, 但知晓预后情况者仅占52.9%。53.0%的大学生认为疫情严峻, 出现恐慌和焦虑的大学生占28.5%。采取规范洗手、佩戴口罩、减少外出和聚会等防护行为的大学生占86.9%~94.2%。亚组分析结果显示, 女性、高年龄组、教育程度高者及城市大学生知识和行为水平较高(均有P < 0.05)。 结论  本次COVID-19疫情期间, 大学生认识、态度和行为评分较高, 但知识缺口依然存在, 部分大学生出现恐慌和焦虑情绪。因此, 应针对大学生防疫意识薄弱点进行精准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山西省本科院校高校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和行为(KAP)的状况的调查,为在校大学生进行食品安全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山西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及中北大学共1 479名在校生,以匿名自填问卷形式进行食品安全KAP问卷调查,其中食品安全知识11题、食品安全态度15题和食品安全行为12题。采用χ2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大学生总体食品安全知识平均为(7.94±2.59)分,医科院校的学生食品安全知识平均(8.38±2.66)分,较非医学生(7.75±2.55)分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61,P<0.05)。接受食品安全相关课程的学生平均得分比未接受者平均得分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5±2.82)vs(7.65±2.45),t=8.477,P<0.05]。大学生最希望获得食品安全知识比较,不同性别、年级、学校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68、30.27、42.39,P均<0.05);对食品安全关注度比较,不同性别、年级、学校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26、37.03、58.69,P均<0.05);《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对大学生购物帮助的比较,不同性别、年级、学校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8、91.25、53.64,P均<0.05);具有较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如经常在食堂就餐的学生占71.53%,经常选择的就餐地点的比较,不同性别、年级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72、40.66,P均<0.05);不同学校间学生对日常消费时对营业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的关注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35,P<0.05);对食堂工作人员卫生关注度的比较,不同性别、年级、学校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54、42.08、67.89,P均<0.05)。72.62%的学生在购买食品时关注生产日期、保质期和有效期。结论要加强对大学生的食品安全知识教育,通过多种宣传形式使大学生获得食品安全知识,同时政府应加大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