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脑血管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当今人类死亡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脑血管病患者度过了危险的急性期,大部分留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或其他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精神、经济上的繁重负担。因此,必须抓住时间,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进行治疗,加强家庭护理,避免或减少终身残废。  相似文献   

2.
脑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多发病,其患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都较高,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严重疾病之一。随着医学技术不断发展,抢救存活率不断升高,但因患此病后许多人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语言障碍、肢体瘫痪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开展康复医学,尤其是家庭康复护理已成为满足社会需要的新课题。仅2001年1月~2002年7月我院共收治脑血管疾病患者237例,手术治疗42例,内科治疗195例,为达到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我们对存活的201例患者施行全程康复护理,经随访调查评估,结果85%患者恢复步行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有的还恢复了工作能力。结论由此可见家庭康复护理有利于消除病人的不良心理反应,使之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促进整体康复。  相似文献   

3.
脑血管病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其致死率及致残率均很高,危害甚大.因此制定有效的康复治疗程序,对脑血管病是有效的.从广义上说,脑血管疾病患者2年以内都是恢复期,不要放过此时间的康复训练,即能力训练、语言训练、工作技术上的训练.但是,康复宜在早期开始,即在脑血管病的急性期就开始.康复在脑血管病的头3个月内效果最为显著,宜时间长些.病人一旦进入和完成康复程序,约80%可以独立活动或完成活动.不同病期,应有不同的康复重点,为以后的正规康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杨春梅  张波 《工企医刊》2001,14(4):72-72
自1991年以来,我院对85例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进行了康复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方法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85例,男57例,女28例,脑出血18例,脑梗塞67例,年龄在41岁~68岁。住院最短的58天,最长128天。康复护理前,完全瘫痪8例,不完全瘫痪77例,伴有语言障碍14例,其中完全性失语3例,语言不流利11例。上肢肌力0级者11例,Ⅰ级15例,Ⅱ级24例,Ⅲ23例,Ⅳ级12例。下肢肌力0级8例,Ⅰ级20例,Ⅱ级24例,Ⅲ级20例,Ⅳ级13例。  相似文献   

5.
6.
欧阳绍全 《现代保健》2011,(30):136-137
目的探讨采取康复治疗对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3月~2010年6月治疗的脑血管病患者1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同时辅以按摩;治疗组在常规药物的同时,进行综合康复治疗。结果在治疗3个月以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接收的84例脑血管疾病患者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早期阶段实行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抑郁发生率为28.6%,观察组患者抑郁发生率为9.5%,对照组和观察组抑郁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Fugl-Meyer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要显著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血管疾病患者早期阶段展开康复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肢体运动,降低抑郁发生率具有显著的效果,临床应用价值相对较高,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46例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组,各7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采用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gar)、Barthel指数量表分别于干预前后评定两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干预前后抑郁状态。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ugl-Megar、Barthel指数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抑郁评分组间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血管疾病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缓解其抑郁情绪,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俞柏燕 《职业与健康》2001,17(3):143-144
康复医学的发展,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对患病和损伤的机体,不仅仅是消除病因,治愈创伤,而应该注意提高其活动功能,改善生活自理能力,重新参加社会生活。对重症小儿麻痹后遗症患者,本院骨科多采用各种手术方法进行矫形术,术后经过综合治疗而痊愈出院的病人,由于肢体功能活动受限,不同程度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王丽  刘青 《职业与健康》1998,14(5):57-57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原来单一的生物护理模式转变成为社会、心理、生理三者结合的’现代护理模式”。各种脑血管疾病常引起后遗症,如言语障碍、肢体瘫痪等,常导致紧张、焦虑、烦躁、自卑、忧郁悲观等不良心理。优良的心理护理可促进患者的转归和康复,是减少脑血管疾病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因素之一。 1 临床资料、我院神经内科自1995年1月~1995年12月间,共收治脑血管病患者84例,最大年龄86岁,最小年龄41岁,平均年龄64岁,男46例,女38例。脑出血30例,脑血栓46例,脑栓塞8例。全部病历均经CT检查而证实。  相似文献   

11.
王晓莉 《现代保健》2010,(28):184-185
目的探讨针灸在老年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康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脑血管意外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其后遗症护理康复治疗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醒脑开窍针法,两组均给予相应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为49.3%,总有效率为9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老年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并配以相应护理措施,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主要见于中年以上患者的急性疾病 ,为降低其致死、致残率 ,治疗措施刻不容缓 ,良好的护理也极为重要。本文是我科两年内收治的 5 4例脑血管疾病病人半年内康复护理体会。在 5 4例病人中 ,男 4 2例 (75 .2 0 % ) ,女 12例 (2 4 .8% )。年龄 37~ 85岁 ,平均5 7岁 ,脑血栓形成 38例 (70 .37% ) ,脑出血 8例 (14 .81% ) ,蛛网膜下腔出血 5例(9.2 5 % ) ,脑栓塞 3例 (5 .5 5 % )。脑血管疾病康复治疗从起病到恢复期 ,贯穿于护理各个环节和全过程中。首先要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 ,平衡饮食 ,药物治疗遵医嘱 ,定时测量血压 ,血压稳…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的改变,慢性病已成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作为慢性病之一的脑血管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众多后遗病患者的康复面临着不少困难。我国目前的社会护理状况已不能适应这类病人的需要。笔者通过1例内囊出血患者康复阶段应用的护理方案,实施护士指导,家属护理的体会,说明此类病人出院后提供家庭康复护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尚凤兰 《健康必读》2008,7(2):90-90
脑血管意外的患者,有运动、感觉和语言障碍的后遗症,如痴呆、偏瘫、大小便失禁,在短期内难以康复。往往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压力。提高护理观念,普及护理知识,可以有效的清除或减轻患者的功能缺陷,可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5.
徐迎春 《现代养生》2022,(14):1213-1215
目的 观察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10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按照患者组间性别、年龄、患病情况均衡匹配的原则将两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两组患者抑郁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和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要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发生率为10.00%,而对照组患者的抑郁发生率为2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脑血管疾病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的康复效率,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运动能力,提高生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系统康复治疗对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的临床恢复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外加上规范化的康复训练;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观察、比较治疗对两组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早期系统康复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康复治疗能促进脑功能重组,全面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对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患者早期康复训练前后四肢肌力变化情况,评价早期康复训练对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脑』『【L管疾病后遗症患者病情稳定后对其实施早期康复训练。结果所有早期康复训练患者四肢肌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可以使脑血管疾病患者更好的改善肌力,防止废用性肌肉萎缩等废用综合征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脑血管病后遗症的家庭康复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几年来的研究统计表明,脑血管病在各类疾病中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脑血管病患者多有偏瘫、失语、排尿、排便等后遗症.因此,家庭康复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脑血管疾病患者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48例脑血管疾病患者除一般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外,采用运动功能训练、高压氧、针炙和中频脉冲电疗及磁热疗法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Fugl-Meyer评定法(FMA)评定运动功能、Ban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能力(ADL)及躯干控制能力评分(Sheikh评分)评定躯干活动能力,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48例患者综合康复治疗前后,FMA、Barthel及Sheikh评分分别为(37.2±35.7)和(71.6±38.6);(25.0±34.1)和(57.2±41.6);(38.6±49.3)和(79.3±31.6).治疗前后比较各项评价指标均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能显著提高脑血管疾病患者恢复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老年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康复治疗期间的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 对48例老年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康复治疗期间制订各项护理措施,采用Barthrl评分测量患者的ADL能力,并作前后对照评价。结果 经过康复治疗和采用各项护理措施,本组老年患者修饰、行走、坐厕、穿衣等运动能力都有明显的恢复和提高,但在自身大小便能力上恢复较差。结论 对脑血管意外患者在病情稳定的早期,进行偏瘫肢体功能康复治疗时辅以综合护理措施,对改善患者运动能力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