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目的:估计某省宫颈癌癌前病变CINII°及以上(CINIII°、宫颈癌)的发病率,并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该省20—65周岁已婚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并对部分筛查正常者隔年随访,通过贝叶斯方法估计发病情况。结果:共进行113134例。累计226972.33人年随访,其中1846例细胞学阳性需进行病理学检查,最终收到1510份病理结果,检出CINII°及以上者442例;通过贝叶斯法考虑病理检查随访人群中的失访病例以及细胞学检查阴性人群中的漏诊病例,估计得该省宫颈癌癌前病变CINII°及以上的发病率为283.79/10万,95%可信区间(201.58,393.06)/10万。结论:基于贝叶斯法,考虑了病理检查失访人群中的失访病例以及细胞学检查阴性人群中的漏诊病例,估计得到的该省宫颈癌癌前病变CINII°及以上的发病率更合理、更准确。  相似文献   

2.
宫颈病毒感染与宫颈癌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检查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在宫颈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方法对590名妇女采用传统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查结合高危型HPV-DNA检测进行筛查,初筛异常和临床高度怀疑病变者进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或颈管内诊刮,以组织学病理结果为确诊标准。结果590例样本中,细胞学及HPV均阴性者无高度病变发生,细胞学阴性、HPV阳性者中大于等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的检出率为10.1%,细胞学阳性及HPV阳性同时存在的病例中大于等于CINⅡ的检出率为39.4%,而仅细胞学阳性、HPV阴性者CINⅡ检出率为12.3%,无CINⅢ及以上病变发生。结论细胞学检查结合高危型HPV检测准确、快速、敏感,可用于大规模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且阴性预测值可适当延长筛查间隔。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男男性接触(MSM)队列研究失访人群对发病率估计的影响。方法在2008年招募南京市MSM人群并建立队列,首次调查结束后每6月进行1次随访,直至2010年,通过比较失访与在访人群相关高危行为情况,评估访对发病率的影响。结果队列2年随访率为44.8%,HIV人年发病率为3.5%(95%CI:1.8%~5.2%);第1次随访时失访对象危险行为比例较高,之后的3次随访失访人群与在访者的相关行为学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结论南京市MSM人群队列研究的HIV人年发病率为3.5%,失访对象更加高危,如果仅依据在访者的资料估计发病率,则该指标可能被低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适合农村基层大面积宫颈癌筛查浓缩宫颈癌高危人群的方法,建立宫颈癌筛查干预措施.方法 2400例宫颈癌筛查的育龄妇女同时做巴氏细胞学、5%醋酸宫颈染色肉眼观察,对任一巴氏细胞学诊断为Ⅱ级以上、5%醋酸宫颈染色肉眼观察阳性的病变者,用阴道镜检查并取活检做病理组织学诊断,筛查结果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对照.结果 巴氏细胞学筛查出Ⅱ级以上34例,醋酸宫颈染色肉眼观察法筛查出阳性12例,35例(巴氏细胞学诊断为II级以上和5%醋酸宫颈染色肉眼观察诊断阳性34例,5%醋酸宫颈染色肉眼观察诊断阳性1例)病理组织学检查诊断结果正常或炎症8例,CINⅠ 8例,CINⅡ10例,CINⅢ 8例,浸润癌1例.结论 醋酸宫颈染色肉眼观察法适合农村基层大面积宫颈癌筛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DNA倍体分析和液基细胞学在宫颈病变早期筛查中的应用。方法以阴道镜下活检为金标准,分析2014年1-6月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妇科同时行DNA倍体分析和液基细胞学检查的297例患者检测结果。结果297例患者中198例DNA阴性:其中宫颈液基细胞学为NILM为187例,ASCUS为9例,LSIL为2例。而阴道镜活检结果为慢性宫颈炎182例,CINⅠ11例,CINⅢ3例,宫颈癌2例;DNA倍体异常99例:其中宫颈液基细胞学为NILM为20例,ASCUS为45例,LSIL为23例,HSIL为11例。而阴道镜活检结果为慢性宫颈炎37例,CINⅠ25例,CINⅡ9例,CINⅢ18例,宫颈癌10例。DNA倍体分析和液基细胞学预测CINⅡ及以上病理改变,其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10%和78.57%、97.47%和95.65%。两种方法联合检测预测CINⅡ及以上病理改变,其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24%、98.93%。结论 DNA倍体分析可用于宫颈病变的早期筛查,联合液基细胞学敏感性高,可降低漏诊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142例行高危型HPV检测和TCT检查,同时行阴道镜定位活检并有病理结果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2例患者中HPV阳性57例,阳性率40.14%。病理诊断为慢性宫颈炎79例,HPV感染率为10.13%,CIN63例,其中CINⅠ38例、CINⅡ14例、CINⅢ11例,HPV感染率分别为71.05%、85.71%、90.91%,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加重,HPV感染率随之上升,CINⅠ~Ⅲ与慢性宫颈炎的HP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CT检测,异常涂片72例,其中ASC37例,CINⅡ检出3例(8.11%),无CINⅢ检出;LSIL23例,CINⅡ、CINⅢ检出共10例(43.47%);HSIL12例,CINⅡ、CINⅢ检出共11例(91.67%),随着细胞学异常级别的升高,宫颈高度病变(CINⅡ、CINⅢ)检出率显著增加。病理学、细胞学、HPV检测同时比较,TCT和HPV均阴性的患者中,无1例CINⅡ以上的病例。结论:高危型HPV与宫颈癌及CIN的发生有关,高危型HPV联合TCT检测,用于宫颈病变筛查漏诊率低,若再有针对性地行阴道镜检查、定位活检,可早期、准确诊断宫颈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在妇女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950例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和其中283例筛查可疑阳性行阴道镜活检的病例。结果:本研究283例细胞学阳性的患者中宫颈活检病理诊断为CIN的有157例,其中CINⅠ69例,CINⅡ44例,CINⅢ38例,鳞癌6例。结论:TCT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早期子宫颈病变的诊断。方法:选择北京安贞医院门诊行液基细胞学(TCT)检查3084例,对其中146例细胞学阳性病例行阴道镜检查及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行TCT检查3084例,细胞学阳性146例,占4·73%,其中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74例(2·40%)、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57例(1·85%)、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15例(0·49%)。对所有细胞学阳性病例均行阴道镜检查及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异常阴道镜图像110例(75·30%)。与病理组织学对照,ASCUS(CINⅠ34例、CINⅡ10例、CINⅢ3例);LSIL(CINⅠ25例、CINⅡ18例、CINⅢ4例、SCC1例);HSIL(CINⅡ4例、CINⅢ10例、SCC1例)。结论:应用TCT筛查子宫颈病变,细胞学阳性病例联合阴道镜检查及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能早期发现癌前病变,防治宫颈癌。  相似文献   

9.
周鸿  朱瑾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2):1898-1900
目的:探讨阴道镜联合宫颈涂片检测宫颈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已婚妇女行宫颈细胞学涂片联合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病变进行筛查,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接受宫颈涂片检查的1 030例已婚妇女中有156例行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其中慢性宫颈炎91例,HPV感染15例,CINⅠ22例,CINⅡ8例,CINⅢ2例,宫颈癌6例。经阴道镜下RCI评分诊断CIN 36例,其中CINⅠ21例、CINⅡ9例、CINⅢ6例;与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94.74%(36/38)。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巴氏Ⅲ级以上可疑CIN 24例,其中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证实14例,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诊断符合率为58.33%(14/24)。阴道镜下RCI评分诊断CIN符合率与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诊断符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学处理得出阴道镜诊断CIN的敏感性为95.50%,特异性为89.26%,两者联合的阳性预测值为72.21%,阴性预测值为95.85%。结论:宫颈细胞学涂片联合阴道镜检查筛查子宫颈病变能提高宫颈癌前病变及早期宫颈癌的诊断率,可作为该地区筛查宫颈癌前病变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林伟  孙亚惠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2):4617-4618
目的:评价宫颈液基细胞学(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技术在妇女病普查中的价值,探讨对细胞学异常妇女进行筛查和随访的方法。方法:对2003年4月~2007年9月在本院进行妇女病普查的982例妇女进行宫颈TCT检查,诊断应用TBS分级标准,并对细胞学检查诊断为ASC以上者行阴道镜检查及活检。结果:982例中,细胞学诊断为ASC以上者共37例(3.77%),其中ASCUS19例,LSIL14例,HSIL3例,SCC1例。对此37例患者均采用阴道镜检查及活检进行随访,检出宫颈鳞癌1例,CINⅢ2例,CINⅡ3例,CINⅠ14例,炎症17例。结论:TCT技术及TBS诊断标准能提高宫颈病变检出率,对细胞学筛查异常的妇女可采用阴道镜及病理检查进行随访,以减少重复检查的次数。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筛查了解农村妇女宫颈癌的发病情况,定期筛查,使宫颈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广大妇女自我保健意识,远离疾病困扰。方法 2013年3~12月选取东阿县14 000名35~64周岁农村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结果检测14 000人,检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26例,其中CINⅠ12例(占6.8%),CINⅡ9例(占5.14%),CINⅢ2例(占1.14%),原位癌1例(占0.57%),浸润癌2例(占1.14%)。结论妇女宫颈癌筛查是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CIN)和宫颈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金香蕊 《健康研究》2014,(3):274-276
目的分析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分型检测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358例女性进行HPV分型检测,对阳性病例进行液基薄层细胞学(Thin-prep cell test,TCT)检查,分析不同基因分型与疾病的相关性。结果 HPV检测阳性率为21.72%(1164/5358);HPV阳性且TCT检查≥ASCUS占19.84%(231/1164);感染率排名前5位的HPV基因类型为16型、52型、58型、33型、18型、56型;病理活检确诊NLM2例,CINⅠ级67例,CINⅡ级89例,CINⅢ级55例,SCC18例,高危型感染组≥CINⅡ发病率高于低危型感染组(P〈0.01)。结论宫颈异常患者HPV阳性检出率高,高危型HPV感染发展成为CINⅡ级以上疾病的几率较大,HPV分型检测对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昆明地区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载量与宫颈病变和宫颈癌相关性。方法选取昆明地区妇女两万余例,用杂交捕获Ⅱ(second-generation Hybrid Capture,HC-II)方法检测高危型HPV-DNA,选取3608例进行阴道镜下多点活组织检查送病理检查,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以宫颈锥切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准,宫颈癌患者以术后病理检查为准,分析HPV病毒载量与宫颈病变级别的相关性。结果宫颈炎2420例(67.07%),CINⅠ448例(12.42%)、CINⅡ376例(10.42%)、CINⅢ280例(7.76%)、宫颈癌84例(2.33%)。经秩和检验,5组间的HPV病毒载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85.597,P<0.05);CINⅠ与宫颈炎、宫颈癌和CINⅡ的病毒载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下各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和HPV病毒载量均是宫颈病变和宫颈癌的危险因素。CINⅡ以上病变随着病毒载量的升高,阳性率逐渐增高。而宫颈癌主要集中在中度级别病毒载量之间发病。结论不同宫颈病变级别间HPV病毒载量有差别,HPV病毒载量可作为诊断CINⅡ以上病变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国宫颈癌高发地区妇女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现状,研究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1000名宫颈癌高发地区已婚妇女,进行宫颈液基细胞标本采集及细胞学诊断、阴道镜检查并取活体组织做组织病理学诊断。病理学检查发现散在或成群出现的凹空细胞即诊断为HPV感染,所有检查均双盲进行。结果1000例组织活检标本中发现宫颈鳞状上皮癌(SCC)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4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CINⅡ)1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Ⅰ)111例,正常867例。HPV感染603例,总阳性率60.30%(603/1000)。SCC和CINⅢ病例中HPV阳性率为100%(6/6)。SCC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病例中HPV阳性率为81.95%(109/133),正常者HPV阳性率为56.98%(494/867),后两者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x2=29.02,P<0.001)。结论该地区妇女HPV感染率明显增高并且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病例中全部感染HPV,证明HPV感染是该地区宫颈癌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及宫颈管搔刮联合宫颈环形电切术( LEEP)在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杭州市江干区人民医院妇科行液基细胞学筛查( TCT)检测异常的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及宫颈管搔刮,并对其中阴道镜下确诊为CIN及以上的68例患者行LEEP术的治疗及进一步诊断。结果 TCT诊断中异常的108例患者中,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鳞状细胞( ASC-US)28例,不除外高度病变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H)22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32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20例,鳞状细胞癌(SCC)6例;与阴道镜活检诊断符合70例,符合率为64.81%。阴道镜下活检诊断,CINⅠ级16例,CINⅡ级12例,CINⅢ级10例,鳞状细胞癌6例,原位癌2例,浸润癌1例,颈管腺癌1例,与 LEEP 手术病理诊断符合60例,符合率为83.33%。 LEEP 术后治愈68例(100.00%),复发3例(4.41%),并发症发生率2例(2.94%)。结论阴道镜下活检及宫颈管搔刮准确率高于TCT准确率,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及宫颈管搔刮联合LEEP术可提高CIN高级别诊断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XCL12/rs266085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rs1799724的2个基因位点的基因型(GT)和等位基因频率(AF)分布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Ⅲ型及宫颈癌发病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5家医院进行宫颈癌筛查的790例中国大陆汉族人群外周血液样本为研究对象。按照宫颈组织诊断性病理学检查结果等将790例受试者分为:CIN Ⅰ组(n=78)、CIN Ⅱ组(n=92)、CIN Ⅲ组(n=137,包括宫颈原位癌77例)和宫颈癌(浸润癌)组(n=132)及健康对照组(n=351)。采用 TaqMan探针法对外周血液淋巴细胞 DNA进行实时荧光定量 PCR技术检测要求的位点(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济南军区总医院等收集病例的5家医疗单位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本研究数据资料采用 SPSS 17.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结果为:①AF 对比显示,TNF-α/rs1799724和趋化因子CXCL12/rs266085与宫颈癌之间有相关性:宫颈癌组和对照组中rs1799724位点的胞嘧啶(C)-AF(分别为73.9%和9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245,95%CI (0.166~0.361),P=0.000];宫颈癌组中胸腺嘧啶(T)-AF 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082,95%CI(2.771~6.012),P=0.000]。宫颈癌组和对照组中 rs266085位点的 C-AF 分别为40.9%和49.7%[OR=0.700,95%CI(0.526~0.933),P=0.015],宫颈癌组中 T-AF 显著高于对照组[OR=1.428,95%CI(1.072~1.902),P=0.015]。②rs1799724位点的 GT和 AF在对照组与 CINⅠ组和 CINⅡ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CIN Ⅲ组和宫颈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266085位点在对照组与Ⅰ~Ⅲ型CIN组的 GT和 A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位点(rs1799724和rs266085)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阴道镜在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方法 对641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回顾性分析其阴道镜检查及镜下活检情况,并对阴道镜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78.64 %(383/487)的少数民族患者首选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检查结果:低度宫颈病变377例,高度宫颈病变245例,宫颈湿疣15例,宫颈癌4例.病理检查结果: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 278例,CINⅡ174例,CINⅢ55例,宫颈湿疣15例,宫颈癌4例.阴道镜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低度病变诊断符合率为68.17%(257/377),高度病变诊断符合率为89.39% (219/245),宫颈癌和宫颈湿疣均完全相符.结论 阴道镜检查在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更容易接受,可初步鉴别诊断低度或高度宫颈病变、宫颈湿疣和宫颈癌,对宫颈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期因子(midkine,MK)在各种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04年1月至2007年3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病理科存档的141例石蜡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6例宫颈癌、15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Ⅰ级(CINⅠ组)、15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Ⅱ~Ⅲ级(CINⅡ~Ⅲ组)、15例慢性宫颈炎(对照组)的宫颈组织标本中,中期因子的表达与定位。双盲法对免疫组化结果进行评价。结果①宫颈癌组、CINⅠ组、CINⅡ~Ⅲ组及对照组的宫颈组织中,中期因子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6%,13.3%,40.0%。6.67%,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中期因子表达随宫颈病变加重而升高。②在宫颈癌组织中,中期因子表达随临床分期的增高而增加.并在宫颈局部癌灶直径≥4cm的癌组中,表达明显增高(P〈0.05)。而各组间病理学类型、组织学分级、宫颈间质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之间表达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中期因子表达与宫颈病变程度有关,随着宫颈病变的加重,中期因子表达呈逐渐增高趋势。这提示,中期因子与宫颈癌发病,可能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HIT)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两者在宫颈癌早期诊断和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正常宫颈组织,20例宫颈CINⅠ级,25例CINⅡ/Ⅲ级,60例宫颈癌(均为宫颈鳞癌)组织中的FHIT蛋白和PCNA的表达。结果正常宫颈组、CINⅠ级组、CINⅡ/Ⅲ级组和宫颈癌组中FHIT表达的阴性率和PCNA表达的阳性率均递增,且有统计学意义。FHIT表达的缺失与宫颈癌患者的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系。PCNA的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均无明显相关。宫颈癌中FHIT表达的缺失和PCNA的表达呈负相关(r=-0.193)。结论检测宫颈CIN中的FHIT蛋白表达情况,可用作高级别的CIN筛查或预测。FHIT和PCNA对于宫颈癌前期病变和宫颈癌的筛查和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