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出口梗阻性便秘属于功能性肛肠疾病,是功能性便秘中常见的类型,此类便秘多有盆底、结直肠、肛门的结构与功能异常,临床主要表现为顽固性排便困难、排便费力、排便时间延长、无便意或有便意但便量少、排便不尽感、肛门直肠堵塞感等,需手法辅助排便~([1]),罗马Ⅲ诊断标准~([2])中将此类便秘称为功能性排便障碍。出口梗阻性便秘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病因十分复杂,目前根据其病理特点基本可归为两类:第一类为盆底松弛综合征,包括直肠前突、直肠黏膜内脱垂、直肠内套叠、会阴下降、肠疝、骶直分离、内脏下垂等;第二类为盆底痉挛综合征,包括耻骨直肠肌综合征、内括约肌失弛缓症等~([3])。上述病因亦可相互影响导致便秘的发生。本文就出口梗阻性便秘常见的病因及检查方式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习惯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影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习惯性便秘大多由肠蠕动减弱而发生,属于功能性疾病。我们知道,一切内脏都有“内部感受器”,当感受器接受机械性、化学性、理性等刺激时,就可反射性地引起胃肠蠕动增强。因此,饮用食盐水,可由于刺激作用,引起消化道的蠕动增强,有助于排便。  相似文献   

3.
于晓娟 《药物与人》2014,(5):238-238
慢性功能性便秘是人群中常见的消化功能紊乱引起的疾病,其生理机制至今还没有的完全探明,或许与结肠中传输排便功能异常有联系。慢性便秘病因包括功能性和器质性疾病,例如肠道肿瘤等肠道疾病,脊髓损伤等神经系统病,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功能性疾病主要由功能性排便障碍、功能性便秘、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组成。由目前的生理学机制来看,功能性便秘有正常传输性便秘、混合性便秘、排便障碍性便秘以及慢传输型便秘。动物实验以及大量临场研究证实多种胃肠道神经肌肉病变与结直肠、盆地功能性障碍是引起慢性功能性障碍的重大推动作用。笔者将对此做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肠胃功能减弱,常出现消化不良,便秘等。排便操能有效缓解便秘。排便下蹲时,先排除杂念。  相似文献   

5.
便秘是一种肠道功能紊乱症状,表现为排便周期延长至2天以上;或排便周期正常,但大便干燥、排出艰难;或大便性状正常,但排便不畅.便秘可诱发肛裂、痔疮,对于心脑血管患者而言,还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心血管意外事件.除了饮食与排便习惯,便秘的发生与四时节气关系密切.因此,顺应四时节气变化,合理调整饮食、起居活动,可以有效减少便秘的发...  相似文献   

6.
进入老年期以后,人体生理功能日渐衰退,很容易发生便秘。如,消化系统中的各种消化腺分泌能力减退,胃肠蠕动功能减弱,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较差,经过消化的食物,在空、回肠中停留时间较长,食物残渣中的水分被肠壁大量吸收,使粪便成为坚硬的团块,难以排出。有些老年人患有痔疮或肛裂,排便时的疼痛反射性地抑制了排便,更加重便秘。老年人便秘,除了排便的痛苦之外,也是诸多急重危症的罪魁祸首。便秘时由于屏气用力排便,可使血压突然升高,猝发脑血管意外,尤其是高血压、动脉硬化的老年患者,病人常突发头痛、偏瘫、失语、抽搐、昏迷等;由于屏气用力排便,加重了心血管  相似文献   

7.
功能性便秘是指结肠、直肠及肛门功能异常导致的便秘,是一种常见的肠功能紊乱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或排便不尽感,粪便干结、坚硬,但结肠、直肠检查无器质性病变。  相似文献   

8.
1概述 便秘是一种常见症状,是指具有排便频率减少(7天内排便次数少于2~3次)、排便困难和粪便干结等情况.正常人排便习惯不一,部分正常人习惯于隔数天排便一次而并无异常,故不能以排便1次/d作为正常排便的标准.习惯性便秘又称为单纯性便秘,属于功能性便秘,其发生的原因有:①精神神经因素影响;②肠道紧张性降低;③结肠运动功能失调;④药物影响;⑤食物缺乏纤维素;⑤腹肌及盆肌的张力不足.  相似文献   

9.
便秘是中风患者经常遇到的肠道问题,肠道不能顺利地排污去浊,同时肠道细菌分解产生的胺大量积聚,被吸收入血液,于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毒害。从而严重影响中风患者大脑功能的恢复。因此,中风患者不仅要预防便秘,而且一旦出现便秘,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清除。1 中风患者容易发生便秘的常见原因1.1 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不能引起排便反射的形成。1.2 长期卧床,改变了原来的饮食习惯、排便习惯或排便姿势。1.3 患者体质虚弱,排便动力不足,或由于进食过少,水分摄入  相似文献   

10.
便秘是指连续48小时未排便且有自觉症状者。便秘也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消化道症状,严重的便秘常伴有头痛、腹胀、厌食且因排便时过度屏气会使老人颅内压和肠内压升高而诱发心绞痛、心率失常、脑血管病以及血栓脱落等严重后果,因此防治老年性便秘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引起老年人便秘的原因及其防治作简要叙述:1 老年性便秘的原因1.1 年老体虚、久病卧床以及常坐少动的工作性质等,都可导致肠壁肌间神经丛兴奋性低下,张力减弱,肠内容物通过迟缓,粪内水分被结肠过度吸收等而引起便秘。  相似文献   

11.
长期服用泻药治疗便秘,会抑制自身排便功能,导致顽固性便秘。据初步统计,目前便秘发生率为15%-20%,老年人则高达50%。专家认为,便秘的治疗应针对原因,因人而异。现在有不少人养成了依靠番泻叶、大黄、果导等泻药排便的习惯,而久服泻药可使肠神经功能受损,应激性退化,形成药物依赖性便秘。  相似文献   

12.
便秘     
便秘(constipation)是指排便频率减少,7天内排便次数少于2—3次,粪便量少且干硬,并常有排便困难。部分人习惯于隔数日排便1次而并无不适,故不能以每天排便1次作为正常排便的标准,应以各人的排便习惯确定是否便秘。1临床思维的必要前提1.1病史询问要点1.进食的质与量进食少及食物过于精细、少渣可导致便秘。2.服药史长期滥用泻药,如番泻叶、双醋酚酊等可造成泻剂依赖性便秘;抗胆碱能药、神经阻断药、抗忧郁药及硫糖铝、氢氧化铝等也能造成便秘。3.有无直肠、肛门器质性疾病,如痔、肛裂、肛门瘢痕性狭窄及结肠病变。4.有无甲状腺功能减退、垂…  相似文献   

13.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和(或)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是指每周排便少于3次.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排便不尽感、排便费时及需手法辅助排便.慢性便秘则是指便秘的病程至少为6个月.  相似文献   

14.
《健康》2011,(3):72-72
防治便秘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跳绳振动内脏。弹跳能刺激骨骼、肌肉,促进血液循环,此外还能加强淋巴系统的免疫功能,这对缓解便秘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社区医学杂志》2007,5(5X):39-39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主任安阿玥教授日前强调,不能长期服用泻药治疗便秘,因为这样会抑制自身排便功能,导致顽固性便秘。  相似文献   

16.
便秘是指大便次数减少,每2天—3天或更长时间排便一次,或排便不利不畅,粪质干燥而言。便秘的发生,与饮食、生活起居、精神等多种因素有关。精神紧张时发生的便秘,主要是由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的。 在生理状态下,人体大多数内脏器官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而且两类神  相似文献   

17.
便秘非小事     
白邈 《家庭医学》2007,(12):57-58
什么是便秘? 谈到便秘,中西医有着从不同角度解释,但并不矛盾的定义.中医认为便秘是指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便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出不畅的病证.便秘是临床上的常见症状,也可出现于各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  相似文献   

18.
便秘是由多种疾病病理过程引起的症状.治疗便秘的目的是消除病因、改善症状、恢复正常肠动力和排便的生理功能,因此是一个个体化的综合治疗过程.对有明确病因的便秘患者,应进行病因学治疗,如甲状腺功能低下者予调整内分泌治疗,结肠肿瘤、肠息肉患者予手术治疗.对确诊的慢性便秘患者要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良好的排便习惯和精神心理状态,并给予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9.
芦荟软胶囊通便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芦荟软胶囊对通便功能的影响.方法 按卫生部<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中润肠通便功能检验方法开展实验.动物实验中,经口给予小鼠0.133、0,267、0,800 g/kg·bw剂量的芦荟软胶囊内容物14 d,采用不同剂量的复方地芬诺酯制备肠蠕动抑制模型和便秘模型.测定肠蠕动抑制模型小鼠小肠墨汁推进率、便秘小鼠排便时间、排粪便粒数和粪便重量.人体试食试验中,采用自身和组间对照两种试验设计,将受试者按便秘症状随机分为受试组和对照组,分别按推荐剂量服用样品或安慰剂,连续7 d.观察、记录受试者试食前后排便次数、排便状况、粪便性状的变化并评分.结果 动物实验中,0.800g/kg·bw剂量可显著提高肠蠕动抑制模型小鼠的小肠墨汁推进率(P<0.05),可显著缩短便秘小鼠排首粒黑便时间(P<0.05),显著增加便秘小鼠排便粒数(P<0.05),各剂量对便秘小鼠的粪便重量无显著影响(P>0.05).人体试食试验中,试食组受试者试食后与试食前比较,排便次数明显增加,排便状况和粪便性状明显改善(P<0.05),总有效率为76.47%;试食后试食组与对照组比较,排便次数、排便状况、粪便性状亦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前后对照组和试食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各项安全性指标均未见异常. 结论 芦荟软胶囊具有润肠通便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直肠内压力变化对肠易激综合征(1BS)患者内脏感觉阈值的影响,以进一步了解IBS的发病机制.方法通过直肠球囊内注入空气(压力刺激)研究直肠压力变化刺激对初始感觉阈值和排便阈值的影响.结果直肠球囊内注气后,IBS组患者的初始感觉阈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阈值分别为(35.49±17.44)ml和(82.69±38.22)ml,(t=4.33,P<0.01);排便阈值差异不明显,IBS组中腹泻型(D-IBS)与混合型患者的初始感觉阈值及排便阈值均明显降低;便秘型(C-IBS)患者的初始感觉阈值稍低于对照组,排便阈值明显增高.结论直肠压力刺激可明显降低IBS患者的初始感觉阈值和排便阈值,以D-IBS患者最显著.内脏对压力敏感性增高可能是lBS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